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神叨叨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5 KB   上传时间:2019-05-03 21:40:15

  卫添喜回到京城之后,给卫二丫检查了一下身体状况,确定卫二丫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并且正在渐渐好转,她便放下心来,在家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直奔水木大学。

  给高考命题的事情结束了,但水木大学还有一群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期末考试试卷没有命制呢!

  卫添喜回到水木大学数学系,把自己手下研究生的课题进度跟进了一下,然后便拿到那些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开始认真地检查学生们暴露在作业中的问题。

  每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卫添喜就会顺手编写出一道题目来,等她把学生们的作业全部翻完之后,两份试卷已经命制好了。

  大学中结课考试的试卷同高考题不一样,高考题讲究一个知识点的覆盖程度,但大学结课考试试卷的主要作用是查漏补缺,发现学生哪个地方学的不扎实,就把那一块儿的知识点单独拎出来,设置一个考点,这样才能有效提醒到学生,薄弱点应该复习了。

  《应用数学》与《近代数学基础》的题目命制好,卫添喜担心学生们懈怠,将近半个学期没有碰数学知识,挂科率太高难看,她还特意出具了一份‘考试重点提纲’,把自己会在考试题目中考到的知识点全都写了进去,交给教务部。

  学生们拿到‘考试重点提纲’时,总算松了口气,对照着‘考试重点提纲’在复习一遍就好了,总比从头到尾全部复习要省时省力。

  有‘考试重点提纲’的指引、再加上这学期内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复习,这些考生们考出来的成绩都不错,鲜少有人挂科的,多数学生都考到了七十分以上,超过九十分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随着数学成绩单的公布,那些学生皆是松了一口气,这堪比刀山火海的数学课总算结束了。

  渐渐的,那些研究生的导师发现了一些异常:上过《近代数学基础》的研究生多数都开始反超他们的师兄师姐们,做出来的成果也比他们的师兄师姐要丰富,时不时用上一两个数学公式或者数学模型,直接就把成果的逼格提升了好多个档次。

  如果仅仅是一两个学生身上出现了这样的反常,那还没办法说明什么,可好多研究生导师碰头聚在一块儿的时候,都说自己学生身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就不一般了……诸多证据指向一个真相→上《近代数学基础》真的管用!

  甭管是从事工科研究还是从事理科研究的教授,都将关注点放到了《近代数学基础》上,并且他们明令要求学生,必须选修卫教授开设的《近代数学基础》!

  其它院系的老师都发现了卫添喜的课有这么多的妙用,数学系的老师们就更别提了。

  上过卫添喜开设的那门《应用数学》的学生就仿佛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之后甭管学习数学分析、还是数理统计,亦或者是其他的高段数学课,都能够很快地学会。

  学生们不仅提升了数理计算能力与推理逻辑能力,还提升了数学研究所必须的直觉!

  有不少人都这样说,“卫教授开设的课程难归难,但是真的贼有用啊!”

  真香!

第132章

  远离科研学术圈的半年,卫添喜一直都在接收从洛必达星球传来的知识, 包括医药、天文、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 有养慧丸帮忙开发脑域,她还勉强能承受得住, 只不过疲惫感与饥饿感是一次比一次严重了。

  卫添喜在年初的时候找了好多本道家的经典与佛家的经文给洛书文送去,洛书文便找到了事情做。

  他已经从洛必达星球的首席科学家变成了封建迷信的狂热拥护者,连量子望远镜都不管了, 大多数时间都在琢磨那些道家的经典与佛家的经文, 每次琢磨出一点东西来, 都会兴致勃勃地找卫添喜谈, 然而卫添喜对那些东西并不敢兴趣。

  将她一巴掌拍穿越的大神留给她不少传承,但卫添喜并没有对那些传承寄予太高的期望, 她想像普通人一样活着, 起码在大多数时候不用传承中的那些东西, 但当洛书文问起来的时候, 卫添喜还是会回答一些的。

  洛书文问的有些问题,卫添喜根本没有想过,传承中也没有提到,她自然给不出答案。

  ……

  七月中, 全国高考成绩揭晓,卫添喜特意关注了一下江南省的总体水平。

  江南省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是相对不错的,均分虽然比全国的均分低了七点四, 但如果按照题目的难度来折算, 让全国卷的考生去做江南省学生考过的那份试卷, 怕是全国卷考生的分数会折半。

  而经过那份试卷的区分,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分界也相对明显,接近满分的学生有二十多个,数学天赋绝对非同寻常,高分段的学生也不少,当然,低分段的学生也很多,甚至还涌现出不少个位数成绩的学生,那根本不是‘惨不忍睹’四个字能够形容得了的。

  相比起其它科目来,江南省高考生的数学成绩已经十分不错了,其它科目的均分要么是低于及格线、要么是略高于及格线,总分被全国卷的考生甩了不知道多么远。

  当然,这并不会影响江南省考生读大学的事情。

  江南省自主命题,学生成绩也是在本省范围内单独排名,每个高校给江南省的名额又不会少,学生们要考得差都考得差,原本能考上水木大学、京华大学的学生并不会因为考试试卷太难,考试成绩偏低而与理想的象牙塔失之交臂。

  甚至于说,因为江南省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线,所以国内很多高校都增加了在江南省的录取名额,诸如水木大学数学系。

  在卫添喜的建议下,水木大学特地向江南省的高考生开了后门,只要高考数学成绩在优生分数段以上,并且达到国内重点本科分数线的学生,都可以被水木大学特殊录取,京城的其它高校也有样学样,针对那些在难题的摧残下依旧能考出单科漂亮分数的学生给出了一定的优待,诸如破格录取政策、降分录取政策、单科特招政策等。

  一系列倾向性十分明显的政策单独在江南省出台,江南省的高考生才意识到教育厅的良苦用心。

  在保证学生相对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挖掘那些在某个领域有天分的孩子,让他们去往更适合的地方。

  就好比说江南省这次有个数学考了满分的小姑娘,语文成绩才刚刚及格,英语成绩与理综成绩也勉勉强强,按照她的总分,顶多能上一个金陵师范,但水木大学就把她特招进入数学系去了。

  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越往后越知道,天分是一个人发展的天花板,一个人只有在切合自己天分的领域里做事,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就比如说,那数学成绩考了满分的小姑娘,语文成绩与理综成绩不算理想,但如果她将来从事数学工作,那和语文、理综成绩的相关性并不大,这样的人才就值得破格录取。

  但前提是,你能在一个领域做到特别优秀,而且你也不能存在明显的短板。

  江南省那一桩桩一件件政策公布出来,其它省的学生都酸了,有些人心里不平,就不断地给相关部门的领导写信,问为什么江南省有这样的优待政策,他们就没有。

  领导们被这些信烦得厉害,就把这些信全都交给了秘书,让秘书统一回复,“来年我们会尽量争取与江南省的考题难度保持一致,届时也会向上级申请,希望上级能够批准我们的优待申请政策。”

  不久后,江南省教育厅面向江南省高中学生印发了高考试题与答案解析,本意是给自己省份的学生提供一份最原汁原味的高考题,但没想到别的省份都纷纷跑过来购买了。

  这种能够考察学生数学天赋的试卷,必须让自家学生也试试。

  当然,还存在另外一个目的→堵上那些冒酸 话的嘴。

  那些自问没有考上大学、准备复读的学生以及准高三党们都尝试做了一遍江南省的高考题,做完之后,他们就都释然了。

  政策想怎么优待江南省的考生就怎么优待吧,他们一点都不羡慕了,宁肯没有政策优待,也不想被这些题目给折磨。

  参考答案看着都挺简单,可要是不看参考答案,全靠自己的脑子想,估计一天都想不出解题思路来。

  其他省的学生们知难而退,但全国卷命题组的命题人却没有就此放弃,他们仔细分析了江南省高考题,发现数学题出的特别好,他们还研究了江南省考生数学成绩的分段水平,发现区分度也相当高,每个阶段的学生人数都大致相仿,便向国家教育部提了建议申请上去。

  申请国家批准,将卫添喜教授也吸纳进入高考全国卷数学科目命题人。

  国家答应得很痛快,第二天,这个消息就发布在了《百姓日报》上。

  全国准高三生齐齐傻眼。

  除去江南省外其它地方的高中数学老师也都懵了。

  上面的领导这是唱的哪一出?

  江南省张罗着要教改,他们省又不教改,为什么全国卷也要请卫教授来命题?

  不管别人怎么说,来年的全国卷高考命题任务就这样落在了卫添喜肩上。

  不过与江南省高考命题不同,卫添喜在江南省高考命题组担任的是命题组组长,一个人统筹安排整份试卷的布局,但是在全国高考命题组中,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组员,负责提供难题部分。

  ……

  历经半年的时间,华国的“电力-能源”系统在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的刺激之下,连续多次完成了渐变性升级,大半火力发电站已经退出了华国的历史舞台,改由更清洁、更高效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

  可控核聚变的突破,为华国带来两大益处,其一是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其二便是发电成本的下降。

  发电成本降下来之后,百姓生活、工厂生产用电也会变得更廉价,间接地,会有更多的人接受电器生活,更容易地走入用电时代。

  由高新技术研究院所研发的那些技术专利全都交由新时代集团来孵化成产品,销售往全国市场,卫添喜从新时代集团拿到的电器销售数据从侧面证实了华国的电气化、现代化进度。

  而别的国家拿出来的‘要挟’华国共享可控核聚变的手段,似乎并没有收到理想中的效果,反倒是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

  与华国相邻的吕国,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老早就跳出来,扬言说拒绝把本国的香蕉、菠萝出口给华国,华国没有任何的回应,不谴责也不挽留,只是默默调高了国内香蕉与菠萝的价格,老百姓们便自发地改买别的水果。

  又不是不吃香蕉和菠萝就活不下去,我们老百姓还可以吃小黄瓜、小西瓜、小西红柿等各种各样的本土水果,可是吕国的果农就遭殃了,积压了那么多的水果该往哪里打发?

  卖又卖不掉,自己吃都快把自己给吃吐了,水果依旧如山一样积压着,一天天腐烂下去。

  在那些果农看来,腐烂的不仅仅是果子,还有钱。

  这些水果如果卖给华国,那都是钱啊!!!!!

  因此,一场反抗当权者智障行径的游行就在吕国展开了,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的国家并不止吕国一个。

  再看华国,老百姓的生活确实过得稍微差了些,但钱都攒进了口袋里,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它国家限制进出口,给华夏的市场留下一片空白,本土企业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以极快的速度填补上了海外企业留下的空缺,还为国家经济增长作了贡献。

  ……

  又是一年开学季,卫添喜把关于航空航天的材料捋得差不多了,便去找了一趟老领导。

  老领导看着卫添喜提交上来的计划书,眉头拧成一疙瘩,“小卫同志,你怎么又突然想要做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了?上次我们聊的时候,你不是还同我说,想把可控核聚变做小,研发出可控核聚变电池来,为更多的大型装备提供能源供应吗?比如说,航母,潜艇,火箭,航天飞机。”

  卫添喜的脸有些发烫,“我有做过这方面的计划吗?”好像有……她记不大清楚了。

  老领导:“……”他突然觉得卫添喜貌似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靠谱。

第133章

  卫添喜认真回忆了一下, 似乎自己当初真的提过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构思, 貌似连设计图都做出来了,只不过因为当初晕了那么一下, 醒来之后就忙着给水木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 之后又跑去参与江南省的高考命题, 所以便把这件事情给暂时搁置了。

  而在这半年里,她的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梳理那些从洛必达星球传来的知识, 主要研究领域为天文学、行星物理学等,可控核聚变对她而言,已经变成了科研这本书中翻过去的那一页。

  如今看来,这一页得再翻回来。

  卫添喜笑得有些尴尬,强行解释说,“您放心, 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事情一直都在我心里记着呢, 只不过在我的规划中, 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事情与航空航天的事情是同步交错进行的,航空航天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供能问题便是串接可控核聚变小型化与航空航天的纽带。”

  老领导愣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航空航天的供能,也是由可控核聚变来完成?我虽然不太懂航空航天领域,但大致的东西还是有所了解的。比如说推动火箭上天的供能, 目前而言, 全世界通用的方法都是化学推进, 也就是烃类燃料供能,你要用可控核聚变电池来供能,那岂不是就变成了电能推进?”

  老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小卫同志,我问你一个十分外行的问题,据我所知,电推进的瞬间加速度是无法和化学燃料推进的瞬间加速度相媲美的,以电推进的方式供能,你如何保证我们的火箭能够飞上天?”

  卫添喜笑笑,“航空是一场长跑,并不是说谁最开始跑得快,就一定能赢,还要看耐力与持久性。”

  “电推进的瞬间加速度无法和化学燃料推进的加速度相比肩,但在耐力与持久性方面,化学燃料的推进是无法同电推进相比的,而且化学燃料的重量也是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刚开始的时候,化学燃料足量,质量也足够大,所以加速度很难达到峰值,之后燃料变少,质量也减小,又是一种制约……直到燃料耗尽,化学推进的方法便走到了尽头,电推进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老领导听了头晕脑胀迷迷糊糊,他强迫自己听完,同卫添喜说,“虽然我听不大明白,但我相信你的专业性。你想要做,那就交上一份详细的安排计划来,给科技部审核,走一个流程,你就自己组队搞吧!”

  “主要还是科工院那边,你都熟悉了,以你的名声,去其它高校找一些研究团队合作,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就不替你操心了,遇到什么问题,你直接同科技部沟通就好。”

  卫添喜满脸都是笑意,她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那科研经费的事情呢?国家总不会还是让我自己垫付吧……”

  “就让你垫付了一次,你还记上仇了?”老领导十分无奈,“你放手去做,科研经费的事情放心大胆地去申请。只要你们的预算做的详细可信,再多的钱都能给你批下来。当初压着科研经费舍不得给你,是因为国内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用钱,现在国内的工业、商业全都走上了正途,渐渐繁荣起来,国内没那么缺钱了。更何况,就算是只用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的盈利,都足够你搞科研了,拖谁也不会拖你的。”

  卫添喜放下心来,起身准备告辞,老领导又提点了她一句,“新时代集团越做越大,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然的话,难免有些人把新时代集团当成财阀,到时候怕是有嘴也说不清。不需要你们出太多的钱,只需要表明你们永远心系国家、心系社会,同人民站在一条战线上就好。小卫同志,你懂我的意思了么?”

  卫添喜愣了一下,想到新时代集团这几年的敛财速度,想想她名下的个人资产,突然生出一背冷汗来。

  “明白了,谢谢您的提点。”

  ……

  回到四合院,卫添喜给卫大丫和卫东征打了电话,让姑侄俩晚上务必回家吃饭,她很少用这么严肃的语气,以至于卫东征和卫大丫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赶紧推开各种事情就回了四合院。

  卫大丫听卫添喜说了老领导对她的提点之后,也怔了一会儿,郁闷地挠着头说,“我们本本分分地挣钱,从不偷税漏税,也不做任何违背良心的事情,怎么还得再出血呢?”

  卫东征倒是看得很开,他问卫添喜,“喜丫头,你有什么打算?反正就算要出钱,那也是你出的最多,哥和咱姑加一块儿都没你多,听你的。”

  卫添喜:“……”听起来突然有些不高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神叨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