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神叨叨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5 KB   上传时间:2019-05-03 21:40:15

  “我看成!”

  听了谢玉书的话,卫大柱突然有了信心。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第57章

  亲妈叮嘱过的事情, 卫大柱不敢不放在心上, 一有空就四处跑, 有领导不同意, 他就一份又一份的申请书交上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谢玉书抽空也同军属大院里的婆娘们一起聊共同富裕的事情,给军属大院里闲得蛋疼的那些婆娘们洗脑宣传……夫妻俩密切配合, 经过一周多的软磨硬泡, 总算让领导点了头。

  建设肥皂厂的批文下来时,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了,不过因为部队在地方上一向有些特权, 所以肥皂厂的建设在部队领导点头之后就已经开始搞起来了。

  说是建设,其实也没多难,就是在离小联排不到二里地的地方盖了一排厂房,部队又批下钱来, 请采购科的人四处采购制肥皂的设备与原材料。

  原材料大同小异,天底下的肥皂厂用的都是那么几种东西, 但制肥皂的设备可就要求精细多了,卫添喜把制肥皂的设备要求给了卫大柱, 卫大柱亲自交给采购科的主任,让采购科比对着要求买。

  从建厂到招工再到正式投产, 一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雇佣的工人都是军属大院里的, 年轻识字有文化的妇女被安排到了生产车间里, 负责肥皂厂原材料的配置与热熔, 年纪大点不怎么识字的人则是被分配到了包装车间,等一块块地肥皂从模子里脱下来之后,包装车间的人立马拿了盒子去封装,往盒子侧边开着的口子上抹一点浆糊,然后把盒子两边开着的纸翅膀往下一摁,一块肥皂就装好了,只需要码放到更大的箱子里就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

  肥皂厂投产当天,从部队调配过来的分管主任大手一挥,将生产出来的那些有些许瑕疵的肥皂送给了在肥皂厂上工的工人,这些工人拎回家试着用了用,被那神奇的去灰效果吓了一大跳。

  这年头一般人家做饭的时候很少放油,油花花掉到桌子上都恨不得用舌头舔干净,自然不会有油弄脏衣服,但部队里有不少人的工作需要同机油打交道,好端端一件衣服,穿去工作半天,就能脏得像是从黑油里拖出来一样。

  这些衣服是妇女们最发愁洗的。

  草木灰和碱面儿齐上阵,那也洗不干净,可家里的男人出去工作,穿脏衣服多丢点脸啊,这些婆娘们只能咬牙买肥皂用,可这年头的肥皂不经用,搓一件衣服就能少大半块,一块肥皂三毛二,买肥皂的婆娘们心疼的都在滴血。

  本来这些在肥皂厂上工的婆娘们对自家厂子生产的肥皂并没有多少信心,结果拿回去往那黑油里拖出来的衣服上一用,按照肥皂盒上写的方法用热水泡了泡,搓了搓,那衣服上的黑油哗啦哗啦往下掉,两盆脏水泼出去,衣服洗得就和当初刚买下来一个样儿,光洁靓丽!

  这还不是最吸引那些婆娘的,真正吸引他们的是那肥皂在水里泡了之后也不会同其它肥皂一样软成面糊,软是会软一点,毕竟是肥皂而不是铁疙瘩,但只要用的时候当心些,往衣服上搓完之后就放到一旁沥水,肥皂就不会出事,每次都只用一点点就把衣服搓干净了……这都他娘是什么神仙肥皂!

  别的地方尚且不知道部队生产出来的肥皂这么好用,军属大院里的人却都知道了,有一个机智的婆娘想着自家从前曾经买过一块听说是从港岛来的香皂,甭管是洗衣服还是洗手洗脸,洗完之后都喷香的,她就提议给肥皂厂的分管主任,问自家肥皂厂能不能也生产一点儿香皂?

  这件事情被拿到工会上讨论了一次,大家都挺支持,于是部队后面那山上的薄荷草就遭了秧,被村民们一茬一茬地割。

  几个心思玲珑的妇女们拿着肥皂液这样试试、那样试试,还真让她们琢磨出香皂的配方来,虽说会略微影响肥皂的起泡效果,但那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连原先被卫添喜十分嫌弃的乳浊色肥皂都带了淡淡的绿色,整个车间里都飘着薄荷香味。

  肥皂厂统一定制的模子也到了,比市面上见到的肥皂要大一倍,方正厚实,模子下面是一朵牡丹花的雕刻,制出来的肥皂上都印着一朵微微凸起的牡丹花,眼看着就要供货给市场,肥皂厂的供货主任犯了愁。

  现在市面上的肥皂都直接喊张氏肥皂、李氏肥皂,难不成把他的姓氏挂上去,叫一个朱氏肥皂?

  不识字的人估计得以为是猪屎肥皂呢,多膈应人啊……

  还有那肥皂盒上的包装,也得做的漂亮些,不然怎么吸引别人来买?

  肥皂厂的分管主任愁的不行,病急乱求医地找上了卫老太,卫老太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哪里能做得了起名的活儿?

  卫老太看着那朱主任愁眉苦脸的模样,实在不好拒绝,便建议说,“要不你等等,我回去琢磨琢磨,同家里那些有文化的孩子商量一下,赶明儿给你答复?”

  朱主任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乖乖回去等消息。

  卫老太去肥皂厂揣了一块有瑕疵的肥皂回家,逮着卫添喜就问,“喜丫头,你瞅瞅,这肥皂起个啥名儿好?”

  “还有这肥皂盒,你说寒碜不寒碜,好好的一个纸壳子,上面就写着肥皂俩字,旁人看了哪知道咱这肥皂有多好用啊,你也给想个主意,毕竟厂子里生产出来的肥皂卖的越好,咱能分到的钱越多,你说对不?”

  卫添喜瞅着那原谅绿色的肥皂,突然有点牙疼,她瞎出主意道:“奶,你看这肥皂绿不拉几的,上面还雕着一朵牡丹花,要不就叫‘军中绿花’吧!正好这些肥皂都是军属们亲手制出来的,用这个名字也刚好合适。至于你说的盒子,你看咱家那花被单怎么样?上面都是绿色碎花那个?我给你画个图,你瞅瞅哈……”

  卫添喜唰唰唰几笔就把一个立体的肥皂盒子画出来了,六面都是绿色花被单的图案,就正面开了一个白色的窗口,上面写着‘军中绿花’四个字,看得卫老太眼睛都直了,“就这样!这样最好看了!”

  第二天一大早,卫老太就兴冲冲地拿着卫添喜给画的图案去肥皂厂找了朱主任,因为名字中带着一个‘军’字,朱主任不好做决定,特地请示了上司,上司点头同意,他立马就把包装盒的事情安排了下来。

  朱主任的上司不仅同意了,还出了一个自以为十分不错的主意,“那卫老太之前不是卖给川中药厂一个药方子么,叫什么‘清脏药茶’,你还记得川中药厂那包装不?上面直接把卫老太的照片给印上去了,咱也学学,我看那包装盒子中间不是留了一大块白的地方吗?”

  “就把卫老太的照片印在上面,这肥皂配方是卫老太拿出来的,咱也蹭一蹭卫老太的名声,肥皂的名字叫‘军中绿花’,下面跟一行小字儿,就写‘卫老太秘制’,借着老太太的名气试试,肯定比不借名气要好卖得多。”

  朱主任眼睛一亮,一叠彩虹屁就拍了出来,“哎呀,领导您这脑子就是好,这么妙的主意,我怎么就想不到呢!谢谢领导指示,这件事我回头就安排。”

  朱主任是部队里出来的人,办事效率一顶一的高,转头就把卫老太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还是原来给卫老太拍照的那个文员,拍照的地方也还是卫老太家院子里,不过上次是靠着墙拍的,这次换成了菜豆架下面,把卫老太拍的慈眉善目,活脱脱一个长了福气脸的老太太模样。

  拍好照片后,那文员还突发奇想地编了一句广告词——‘卫老太秘制肥皂,用过的人都说好!’

  旧包装生产出来的肥皂都在蓉城附近以及周边的供销社卖了,一块价格七毛,比其它肥皂价格的两倍还多六分,不过‘军中绿花’的块头就放在那儿,再加上还带着香味,还有‘卫老太秘制’这个名号加成,故而也不算特别难卖。

  等到‘军中绿花’在市场中真正打响名号,已经是半个月后了,第一批买了‘军中绿花’的人都自发地变成了自来水,疯狂地向自家亲戚朋友推荐‘去污能力更强也更耐用’的‘军中绿花’,其疯狂程度并不亚于后世的保健品代理与微商。

  当‘军中绿花’铺货铺到头道沟所在县城的供销社时,立马就有眼尖的人认出了包装上印着的老太太自家县城走出去的名人,消息仿佛坐了火箭一样传回头道沟去。

  孙二英为了支持自家亲姐,特意跑去县城供销社买了两块‘军中绿花’拿回家,结果还没进家门,就被村里人给围观了。

  “二英,你姐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啊,你看这照片上拍的,脸上都有肉了,看着慈眉善目的,谁能想到她当时那么凶呢?”

  “就是,如果不是这五官没变,我都不敢人了,卫婶儿这搬了一次家,怎么就好像是换了一张脸呢?看着年轻了二十岁!”

  也有人酸溜溜地说,“卫老太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怎么秘制的东西一个接着一个往外蹦呢?秘制药茶还不够么?现在又鼓捣出来一个秘制肥皂,之后是不是得鼓捣出一个秘制大酱、秘制咸菜来啊……这老太太真能折腾,钱都快挣得没地方放了吧!”

  孙二英一听这人酸气直冒的话,当场就怼了回去,“我姐从来不腌咸菜,大酱倒是有可能,我姐炸的大酱确实挺好吃的。你有能耐自己也搞个秘制啊……”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第58章

  部队里的关系看似融洽, 但实际上也是暗流涌动, 同卫大柱职位差不多的人不少, 奋力想要往上爬的人更多, 可上面的位置就那么一两个,有人上去,自然就会有人按部就班地原地蹲着。

  大多数人为了保险起见,都采用了相对保守的态度, 安心做着自己的事情, 不去管外面的是是非非,希望领导能够看到自己立下的功劳,从而给自己一个上爬的机会。

  卫大柱却在这个时候出尽了风头。

  先是在年初的时候抓到了两个敌特分子, 立了一件大工,紧接着就是卫大柱他亲妈写的专利卖给了川中药厂,鼓捣出一个‘卫奶奶秘制清脏药茶’出来,紧接着人家就又搞了一个‘卫奶奶秘制肥皂’, 同级都羡慕死卫大柱了,他们怎么就没有摊上这么一个又有能耐又旺儿子的妈呢?

  最让同级羡慕的不是卫老太的能耐, 而是卫老太搞出来的那个‘军民一家亲’,整天拉着休假的士兵们去家里干活儿, 干完活儿就给那些士兵吃一顿好的,再加上卫家四个儿媳妇性格都好, 谢玉书在卫生队里的口碑不错, 不像有些大夫, 动辄就给士兵们甩脸子, 其余三个儿媳妇都在炊事班,平日里负责炒菜配菜,偶尔掂大勺给士兵们打饭,那绝对是给装满满一盆饭菜,味道好还管饱……有这样的娘子军给卫大柱拉票,卫大柱的呼声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最高的。

  且不说卫大柱和谢玉书夫妻俩还一手促成了肥皂厂的建设,给许多待业的军属找到了发光发热、奉献自己的地方,大大缓解了军人们的养家压力,那些媳妇婆子有了活儿干,也就不会整天都盯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大家兜里有了钱,买肉的时候都大方了,每到饭点儿上,军属大院的肉味就没停下来过。

  所有人都说卫家人善良心好,唯独人缘丧尽的马大姐气成了河豚。

  当初谢玉书喊人去肥皂厂上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喊,唯独没有喊她,这直接导致一到上班时间,军属大院里的媳妇婆子就都走空了,只剩下一些非得留在家里带孩子的老太太或者是老头儿,她有心同那些老太太老头儿打个招呼唠唠嗑,人家都不带搭理她的,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说两句话就刺的她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马大姐心里早就给谢玉书扎了小人,一天不扎个五百遍根本解不了她心头的愤怒,偏生她这人好面子,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去肥皂厂上班,是不是谢玉书故意不喊她的时候,她还端着架子假惺惺地说,“哪能呢?”

  “玉书是识大体的人,怎么可能会因为当初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情就记怪我?玉书是体谅我闺女刚生了孩子,我得来回跑着伺候,根本脱不开身子。所以才让我歇歇,我那闺女嫁小子长得壮实,可能闹腾了,我那闺女的婆婆又是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可不得我去帮忙吗?自家外孙自家疼,赚钱哪有自家外孙要紧。”

  那同马大姐搭腔的老太太就又问了,“你说你得来回跑着伺候你闺女,怎么也不见你出去啊?见天儿都在家里窝着,也瞅不出来你有多疼自家外孙啊!”

  马大姐被人戳到痛处,恨不得那对面老太太的嘴给撕了,偏生还不能发作,只能绷着脸说,“那不是我那闺女的婆婆体谅我来回跑有点辛苦么?她非说自己能够照顾好儿媳和孙子,让我安心在家歇着,可我哪能放心,这不,和闺女商量了一下,等再过上两天,天儿再暖和一点,我就把闺女和外孙全都接过来,让她们娘俩在我这儿住俩月。”

  老太太一脸赞叹的竖起大拇指,“马大姐,你对你闺女真好。”

  马大姐皮笑肉不笑地应着声,心里却呕得要命,她伺候闺女坐月子的那段时间,差点同亲家母老妖婆打了八百架,偏生她那闺女还是一个脑子不清楚的,整天帮着自家婆婆说话,气得她血压差点飙到一百八去,还有那个外孙,也完美的遗传了他奶奶的破锣锅嗓子,只要醒来,就张着嘴嚎,嚎得她心烦憋闷,硬生生被气回了家。

  可是想到老太太最后给她比的那个大拇指,马大姐的偶像包袱就沉甸甸起来,她隔天就骑着自行车跑了一趟蓉城,直奔闺女家,准备把闺女接到娘家来住一段时间,甭管是不是俩月,只要来住了,到时候有人问她,她面子上就能挂得住。

  马大姐想得挺好,结果一进门就遭到了亲家母老妖婆的冷遇。

  她亲家母连口热水都没给她喝,只是不阴不阳地同她闺女说了一声‘你妈来了’之后就拎着菜篮子上街买菜去了。

  马大姐摆弄了一下自家外孙,正准备同闺女哭诉一下自己在军属大院的日子过得有多么多么苦,被人排挤的滋味有多么多么难受,她那外孙就尿了她一身,她赶紧抱起孩子来找尿盆,尿盆还没找着,那小孩就又拉了她一腿……马大姐心里后悔极了,一定是出门没看黄历,不然怎么会连着走背运?

  只可惜她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不然她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让亲家母替她把衣服给洗了。

  自己找纸擦了擦身上的粑粑,又用鞋刷刷了几遍,勉强看不到脏东西了,马大姐赶紧同自家闺女说了自己的来意,结果她闺女想都没想,一口就回绝了马大姐。

  “妈,我不回去,我婆婆对我可好了,整天帮我带孩子,饭不用我做,尿布不用我洗,我回咱家干啥?听你叨叨叨叨个没完么?你都说了,整个军属大院的人都针对你,现在还想把我也拉回去,妈,你是不是想让我帮你分担火力呢?你可是亲妈!”

  马大姐气得倒仰,“怎么说话呢?我伺候你月子的时候,没给你做饭还是没给你带孩子搓尿布?你的尿布都是我搓得!我不管,明天就让你男人把你和孩子送回家去,你就算给我做脸,那也得住个十天半月,不然你就当没有娘家,往后别同你老爹老娘走动了!”

  撂下一句狠话,马大姐气冲冲地出门,临走还甩下一句,“记得带好你和孩子的口粮!老娘家的粮食不养白眼狼!”

  马大姐嫁的男人也姓马,全家都姓马,生的闺女叫马原,生的儿子叫马理,名字合起来刚好就是曾红极一时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可见马大姐的思想有多么红。

  马原看自家妈这么气,挺害怕把马大姐给气出个毛病来,只能答应,等自家婆婆回来之后就把这件事情给说了。

  儿媳妇的亲妈要把闺女外孙接回家住,马原她婆婆那能有意见?不过她心疼自家孙子年纪小,特地叮嘱了一大通注意事项,还给马原备了一大份回家用的东西,至于马大姐特地叮嘱自家闺女必须背回家的口粮,都不用马原说,她婆婆老早就准备好了,全都是用精细粮准备的。

  马原嫁的男人是在管道厂上班,平时三班倒,正好赶上下了夜班回来,在家躺到太阳出来,估摸着骑车载着老婆孩子回丈母娘家应该不会太冷了,他便爬了起来,让马原抱着孩子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前面的横梁上挂着满满当当的东西,晃晃悠悠地往部队而去。明

  马大姐气自家闺女嫁人之后就胳膊肘往外拐,不同亲妈亲,而是同婆婆亲,可她到底心疼自家闺女,一大清早就准备好了饭,还把仅存不多的肉拿出来剁碎包了饺子,然而她左等右等,自家闺女和女婿都没来,硬是从大早上等到了晌午,人终于到了,马大姐忍住气招呼闺女和女婿吃饭,怎知女婿的面色十分不好,匆匆忙忙吃了两口就往屋子里钻,连句热络话都没同她这个丈母娘说,亲闺女更过分,她已经费心费力地包了饺子,这个死没良心的闺女还嫌这嫌那。

  马大姐爆发了,“你们夫妻俩究竟是摆什么谱?老娘一大早就爬起来做饭,左等右等,等到晌午才过来,断什么架子呢?当老娘是任劳任怨的老奴才,你们想要怎么灶间就怎么糟践?我一年到头能吃几顿饺子,家里一共就剩下那么点儿肉,都给你们包了,还想要咋样?把脸拉得那么长,我欠你们的?”

  马原看着自己怀里刚睡着的儿子被吓得一哆嗦,脾气也爆发了,“你不想伺候就别伺候,非要把我喊回家来,是想给我找不痛快么?整天都说我婆婆这儿不对,那儿不对,你就不能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旭东昨天晚上上了夜班,天亮了才回去,我心疼他,让他多睡一会儿再过来,怎么了?”

  “他统共没有睡了三个小时,还得蹬车载着我们娘俩和那么一大堆东西回来,累得要命,现在回屋睡一会儿,又怎么了?”

  “你能不能不要事事都只看着自己,体谅一下我们,行不?”

  “你要是不想让我回娘家,那就早说,非得把我喊回来膈应一顿,你心里就开心了,对不?”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第59章

  母女俩知根知底, 再熟悉不过,如果互相伤害起来,那自然是刀刀扎心的。

  马大姐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的委屈,现如今被自家亲闺女指着鼻子质问,她差点呕出血来,眼泪鼻涕一把抓,哭骂道:“好你个马原, 老娘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喂养到现在, 你就是这么对我的?想去你家给你伺候月子,你婆婆甩我冷脸,只能让你带着孩子回家住,你还一万个不乐意, 我就这么下贱吗?亲你和亲孩子亲了个这样的下场吗?”

  马原:“……妈,你拿啥喂我的???”

  如果真是一把屎一把尿喂养到现在,她能活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现在换个妈还来得及吗?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 因为马大姐这一句话而陡然凝滞住。

  马大姐认真地回想了一下自己刚才说的话,突然笑喷, 她又觉得现在的情况不适宜笑,只能生生憋住,黑着脸说, “少打岔!马原, 你能耐了对吧, 今天咱们娘俩就敞开了说, 把话给掰扯清楚,省得以后闹意见。”

  “中!”

  马原也豁出来了,她不想之后整天都面对一个神经病一样的亲妈,更不想夹在无理取闹的亲妈和婆婆之间闹腾,只能壮着胆子一件一件地数马大姐这些年秀出来的那些招人厌的骚操作。

  “妈,咱别的不说,我就问你一句,你是不是管事太宽?该你管的,不该你管的,你都想插一脚,是不?之前我生孩子那两天,你气的脸都青了,当时同我说,是谢大夫的婆婆故意针对你了,可我后来也找人打听过,人人都说像谢大夫的婆婆为人和善,对谁都好,怎么就故意针对你了?”

  马大姐理直气壮,“那是因为他们都想吃肉,就我思想觉悟高,拦着不让他们吃。”

  “可拉倒吧,大家都拿你当阶级敌人看呢,你还把自己捧的那么高,能不能有点思想觉悟?”

  马原见孩子有点闹腾,就把孩子抱了起来,一边轻轻摇着孩子,一边同自家亲妈说,“您就少折腾一点吧,总是自以为是的为别人好,可你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过没有,人家乐意听你说教吗?”

  “人家家里就盼着吃一口肉,孩子都饿得嗷嗷叫了,你非要拿自己的一套去说服别人,管着别人,管天管地管空气,你是太平洋警察啊……能不遭人嫌吗?搁我我也烦你,出了事儿肯定不同你站一边,更别说替你说话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1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神叨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