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神叨叨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5 KB   上传时间:2019-05-03 21:40:15

  ……

  卫老太除掉‘军属大院一大害’之后,整个年都过得熨熨帖帖,除夕夜依旧雷打不动地召开了家庭会议,只不过因为两个闺女都已经出嫁的缘故,家里少了些人,不过依旧把卫老太给闹腾得够呛。

  守岁的时候没事干,卫老太嫌那些翻来覆去说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话题老掉牙了,索性带着四个儿媳妇连带卫添喜一个小丫头在大客厅里包饺子,因为家里的日子过得松快的缘故,饺子馅都是调了肉的。

  七个葫芦娃难得地被放了假,在屋子里上蹿下跳的闹腾,卫二柱把自己上次逛蓉城时买的麻将拿了出来,兄弟四个攒了个麻将局。

  卫老太与谢玉书们包饺子的速度挺快,边聊边包,饺子馅很快就见了底,卫老太看和的面还有剩余,正琢磨该把那些面往哪儿打发,门外就响起了哨声。

  寂静空旷的原野中,嘹亮的哨声此起彼伏,卫老太听得愣了一下,她转头同谢玉书妯娌四个说,“再多和点面,多调点饺子馅儿,等到吃早饭的时候,一并煮了,你们几个给部队的士兵送去吧,大过年的不回家,都是咱的守护神啊!”

  妯娌四个没想到卫老太会这么说,正准备问,就见卫大柱那边疯狂地给她们使眼色。

  卫老太眼圈微红,她抹了一把眼泪,“是这些守护神守了咱们的平安日子,大过年的,得让他们也尝到年味儿。”

  “当年大柱跟着部队走了之后,我整天都悬着一颗心,因为生死不知嘛,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就会想,大柱过的怎么样了?能不能吃上饱饭,穿上暖和的衣服?后来国家安定了,大柱也一直没回来,中间有那么好几年,我逢年过节都想给大柱烧点儿东西,可心里一直盼着大柱能回来,这才没有烧。”

  卫老太眼里还含着泪,突然就笑了,似是自言自语,“不然现在想想,明明人还活着就给烧东西,真是怪膈应人的。老天爷眷顾啊,送大柱回来了……”

  “部队里的那些兵整天起早贪黑地操练,吃那么多的苦,不就是为了守护老百姓么?他们也都是有妈有娘的孩子,他们的妈在家肯定心疼,指不定正抹眼泪呢,咱给他们送点儿饺子过去,甭管人家喜不喜欢,稀不稀罕,都是咱的心意。”

  妯娌四个被卫老太这番煽情的话说的也都心里发酸,用手指点了点眼角,和面的去和面,调馅料的去调馅料。

  知道部队里人多,卫老太让谢玉书多活了一大团面,家里的肉有剩下的,卫老太让李兰子留过大年初二招待闺女和女婿的份额,然后就全都剁碎调到饺子馅里去了。

  卫老太年纪大了,熬到后半年实在困得不行,就回屋睡去了,留谢玉书妯娌四个把剩下的面和饺子馅包了。

  姚翠芬感慨,“咱妈年纪大了,人心也软了,当初连三姨家都舍不得给,现在都舍得给外人吃了。”

  李兰子看得通透,“妈看似心硬,但实际上却热心得很。如果不是三姨家当年做的事情伤了咱妈的心,咱妈能不帮衬一把?咱妈讲情分、好面子,嘴里一直同咱说,二姨家当年帮过咱家不少,咱得还,可平心而论,这么多年,早还完了,咱妈之所以那么说,就是怕二柱他们兄弟几个闹意见,不愿意帮衬二姨家做地头的事情。咱妈这才是真的点水之恩,还人家一盆。”

  卫添喜抬头,“二大妈,不是点水之恩还人家一盆,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都一个意思。”李兰子看了一眼卫添喜,问,“你困了不?困了的话就回去睡觉吧,这么大的一个娃,熬夜对身体不好。”

  卫添喜就这样被打发走了。

  妯娌四个边唠嗑边包饺子,一直忙活到凌晨四点多,卫大柱他们的麻将局也散了,一家人把屋子收拾干净,找来柏叶枝把包好的饺子盖上,这才去睡。

  到了六点半的时候,家里的座钟‘铛铛铛’的响了几声,卫老太便醒了,她穿好衣服去灶房把饺子煮上,端了一小盘出去,手中还捏着一沓黄表纸,她走到院子的东北角上,刨了一个小坑,把饺子全都埋了进去,用火柴将黄表纸点上,声音哀戚。

  “老卫啊,咱搬家了,当时搬得急,我没来得及同你说,只是把你的相片带过来了,你应该能找到回咱家的路吧。儿孙都挺好的,我身子骨也不错,你在下面可以放心了,当初我拦着你,不让你用命护着这些人,是我错了,你同我说的那句话……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黄表纸燃出的火光照应在卫老太脸上,卫老太怕夜风将黄表纸堆给吹散,用手拢了拢,眼角的余光突然就看到铁栅栏门外地上多出来的两道影子。

  那两道影子紧紧靠墙贴着,几乎就要重合在一起,可卫老太看得清清楚楚,你影子里有两个头、四个腿,明显是身高不一样的两个人!

  卫老太的声音没多少变化,她将手摸向墙根下的板砖,嘴里继续说,“老卫啊,你同我说过,人不能只为了自个儿活着,你一心想尽自己的能耐守护这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谋和平的人,你走了,我替你守。”

  掂起手中的板砖来,卫老太‘嗷’了一嗓子,将板砖朝栅栏外砸去,“我去你们家老母,大过年的出来做贼!”

  屋内的卫添喜眼睛豁然睁开,她眼睛睁的滚圆,双手朝着床上虚虚一按,心中绷紧的那根神经总算松了下来,她开始穿衣服下地。

  卫老太抛出的那块板砖以极为诡异、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角度砸向那两人,那两人还想反抗,可他们身上的力气就仿佛被什么东西突然抽走了一般,连站都站不稳了,更别说抵抗。

  最让那两个站在卫家门外的人恐惧的是,那明明已经从他们头顶飞过去的板砖又诡异地折了回来,追着他们的脑海招呼。

  在晕过去的前一秒,那两个人心中所想的都是——真的有鬼,唯物主义骗我!

  卫老太看到两个人噗通噗通倒在地上,抄起立在门后的大扫把就冲出了铁栅栏,大扫把如同雨点一样密密麻麻地往那两个人身上招呼。

  “大过年就出来做贼,真是有能耐啊!看老娘不揍死你们这些瘪三!”

  “臭不要脸的东西,真当老卫家是好欺负的!”

  卫老太嗓门高,骂人也有力气,她才喊了一嗓子,卫家人就清醒了,纷纷穿上衣服往外跑,到门口一看,院子外果然趴着两个人,已经被卫老太揍成死狗一样动弹不得了。

  卫大柱谨慎,他让卫老太退后几步,上手在那两个人身上检查了一遍,摸到腰间的时候,突然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脸色一沉,脚踩在那人手腕上,用力一拽,动作干脆利落。

  四拉四拽,那两个人的惨叫声响彻旷野,听得卫老太眼角直抽抽。

  “大柱,揍一顿把人放走就好了,没必要下这么重的手吧……”卫老太有点心神不宁。

  卫大柱从那两人腰间摸出两把枪来,“这些人来路不对,身上都带着枪。”

  卫老太的腿一瞬间就软了。

第48章

  一说这两人身上有枪, 卫家人大多都慌了, 也就在部队里练出胆子来的卫大柱与谢玉书还算淡定。

  卫大柱将那两把枪都收起来, 让卫二柱与卫三柱按住那两个人, 仔仔细细地把那两个人身上搜了一遍,又零零碎碎搜出不少东西来。

  卫大柱知道这问题有多么严重, 他赶紧让谢玉书找了麻绳过来,将倒在地上的两人捆了个扎扎实实,喊上卫二柱、卫三柱、卫四柱,兄弟四人每两人押一个, 借着夜色把人押送进了部队。

  腿软成面条的卫老太是被谢玉书妯娌几个给扶回家的,老太太靠在沙发上坐了好一会儿都没能缓过神来, 腿抖得就好像是脚下踩了缝纫机踏板一样, 说话声音都有些哆嗦, “玉书,你们去把饺子给煮了吧,再炒点儿菜, 大家肯定都吓坏了, 给大家定定神。”

  张春芽瞅了瞅, 卫添喜似乎又回去睡觉了, 另外七个娃横七竖八地躺在沙发上,嘻嘻哈哈的, 看不到丁点儿被吓着的痕迹, 再看看三个妯娌, 也都是一脸淡定地忙活, 唯有卫老太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抖哆嗦,她有心想说‘是给您定定神’,但又怕说了实话之后遭卫老太嫌弃,便硬生生把话吞进肚子里。

  谢玉书给卫老太冲了一搪瓷缸子白糖水,卫老太喝了之后总算觉得心神定了一些。

  饺子煮出锅,卫二柱兄弟三个回来了,卫老太探头瞅了几眼,没看到卫大柱,问兄弟三个,“你哥呢?”

  卫二柱说,“来咱家的那两个人不大对劲,目的也不单纯,我哥就留在部队开会了,具体事情我们都不知道,等我哥回来再问吧。”

  “那些人……是敌特?”这个猜测在卫老太心中盘桓好久了。

  卫二柱点头,“应该是……妈,别问了,咱安心吃饭,这些事情同咱这种老百姓离得太远了,知道的多了反而坏事。那俩人进了部队之后就同咱没什么关系了,部队肯定有办法撬开他们的嘴。我们刚刚回来之前,我哥的顶头上司还同我哥说,这件事情必须得好好表彰,您算是大功臣了,之后要领大红花和荣誉证书的!”

  卫老太撇嘴,小声嘀咕,“我宁可什么都不要,也不想遭这个罪。”

  ……

  部队的办事效率特别高,早晨才把人给送进去,临近中午就审出东西来了。

  那两个人的背景具体是什么,卫大柱没有同家里人说,只是提了一句,近几年的政治环境可能有点严峻,卫家人都猫在部队旁边,可能不会受到波及,但卫大丫与卫二丫夫妻俩就说不准了,除此之外,卫大柱还特意叮嘱卫老太,等卫大丫与卫二丫回娘家的时候,一定得好好叮嘱,让她们都安分些,和光同尘也好,韬光养晦也罢,尽量不要出什么风头,并且尽快拿到毕业证,调回部队来工作,不然怕是会遭殃。

  卫老太心慌得厉害,问卫大柱,“现在是太平年间,能出什么事儿?怎么还同遭殃扯上关系了?大柱,你确定么?如果确定的话,那妈就同大丫二丫说,咱不念了,命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不确定,那妈不敢同你妹子们说啊,万一妈瞎拦了一下,她们没能拿到毕业证,往后这不是要怨我一辈子么?”

  卫大柱摇头,“上面决定的事情,我能听到点儿风声,这已经十分不错了,哪里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不行的话,你就提点提前大丫与二丫她们,让她们在大学里安分点,能省时间念完就一定要省时间,不要搞任何的风头出来。”

  “具体原因我不能说,说了就是违反纪律,但用不了几年,你们肯定都会知道的。这件事儿我今天说了几句皮毛,哪怕是皮毛,既然灌到了你们的耳朵里,你们就都把这个消息烂到肚子里去,谁都不能说,说了之后我们全家都得跟着遭殃。”

  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的卫添喜突然出声,“还有两年,我姑能顺利毕业,但我二姑得提前一年。”

  紧张的气氛突然被卫添喜插的这一句嘴给逗笑了,“你个小丫头知道啥,怎么就有零有整的了?”

  “还有两年会出现一场很大的动乱,涉及到的都是知识分子,而且想要修正这场动乱,需要整整十年的时间,从六六到七六年,从上到下清理一遍。”

  卫老太:“!!!”

  她的心都被揪紧了,声音又开始打颤,“喜丫头,你说的都是真的?我们这才太平下来没几年啊,百姓们眼看着苦尽甘来,盼到了好日子,怎么就……”

  “和一般的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主要遭殃的是知识分子,甭管是大学教授还是什么科学家,更不用说是大学生中学生,连带着教书育人的老师,全都会受到牵连。大伯,你知道那两个人的身份,应当知道那两个人是什么背景,也知道那些人身上带着哪个群体阶层的任务。”

  卫添喜高估了卫大柱得到的消息,但听了卫添喜这么一说,尤其是那‘知识分子’四个字,简直就是画龙点睛,卫大柱一瞬间想清楚许多之前从未想过的东西,冷汗密密匝匝地生了一背。

  “喜丫头,你咋知道这些的?是有谁同你说过吗?”卫大柱追问。

  卫老太一巴掌呼到卫大柱后脑勺上,“喜丫头的能耐,是你这样的凡夫俗子能够清楚明白的么?当初喜丫头才刚出生,你和玉书带着两个孩子回家,正月初五发生什么事儿,你都忘记了?如果不是喜丫头闹病整了那么一出,你们夫妻俩坟头上的草都有两米高了。”

  坐在一旁听卫老太与卫大柱讲话的谢玉书陡然想起当年的事情来,仔细想想,确实太过巧合了。

  本来好端端的孩子,说病就病了,去医院检查,什么都检查不出来,后来又说好就好了,之后半点后遗症都没有留下……接受多年唯物主义熏陶的谢玉书突然有些动摇,难不成当初真是这孩子暗中拦了一把?

  卫大柱没有再吭声,他虽然没有全信卫添喜的话,但也信了一大半。

  卫老太问卫添喜,“喜丫头,那咱家该怎么办?你不是说同知识分子有关系么?咱家这全都是知识分子啊!你们这一辈儿的八个,念书都不错,还有你大姑大姑父、二姑二姑夫,你大伯和大妈……咱家这么多人,该怎么办?”

  “我们八个再念一年就不念了,看看能不能在部队里谋个缺,不管做什么,只要同部队绑上关系,肯定不会遭殃。”

  “我二姑夫就在部队工作,他是搞研究的,国家离不开他们这种人,所以甭管外面再怎么闹腾,都影响不到我二姑夫身上了,我二姑快毕业了,奶你催着点,让她能提前毕业就提前毕业,尽快拿了毕业证之后离开学校,回部队中工作,争取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火,那场大火烧过来的时候,我二姑应当你能够避过去。”

  “奶,我担心的是我大姑,我大姑性子太拗了,她认准的事情,谁都劝不下来,还有就是她在京城念的是商贸大学,这个专业太敏感了,怕是会吃大苦头。”

  卫老太一拍大腿,“喜丫头,既然你都这么说,那奶就算豁出去这张脸皮,也必须把你姑给留下来。你姑在京城,到咱这儿可能得一两天的时间,最迟初四,她就一定到了,奶到时候就算是耍无赖,也得把你姑留下。念大学固然重要,但命更重要,她这才怀上孩子,要是她出点什么事,奶都不敢想。”

  ……

  大抵是出于震慑的目的,部队当天就对外通报了有敌特分子在周边活动的消息,不仅要求哨兵提高警惕,也让军属大院里的人都擦亮眼睛,正处在关键时刻,发现任何可疑人物,都必须尽快向部队汇报,宁可错报,也绝对不能漏报。

  在这片通报稿中,领导重点表扬了卫老太在关键时刻临危不乱、舍身为国的精神,写这篇通报稿的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将卫老太一板砖拍晕两个人的事迹硬是生生描绘成了斗智斗勇、大战三百回合,将卫老太的战斗力渲染成了孙大圣一样。

  看到这篇报道,刚领教过卫老太厉害的军属大院中的人都惊呆了,其中又以马大姐惊呆的时间最长。

  她本以为卫老太的能耐都在那双嘴皮子上,没想到人家武力值也这么高……现在想想还有点庆幸,得亏当初没有动手,不然以卫老太那一个人胖揍俩敌特分子都游刃有余的能耐,估计她会被卫老太给打成个重度伤残吧!

  马大姐是真的被卫老太给打服气了,虽然她无法认同卫老太那一套观点,但她也不敢再哔哔啥了。

  当初被卫老太怼完之后,马大姐气得在床上躺了大半天,她琢磨着,自己在军属大院的人缘还算不错,来来往往的人都会同她打招呼,想必肯定会有人来安慰安慰她,到时候她再同那些人抱怨一下卫老太的思想觉悟低,拉拢一拨人站到自己这边,之后东山再起也不是灭有可能。

  然而现实直楞楞地打了她的脸,并且把她的脸打了个飞肿。

第49章

  马大姐本以为会上门来看她的人一个都没来, 她深刻体会到了人走茶凉的悲哀, 也总算认清了自己在军属大院中的人缘。

  不, 她没有人缘。

  大家之前同她打招呼, 大概是嫌她烦吧,现在看她倒下了,大家隐藏起来的本来面目全都露出来了,这还不是最糟心的。

  最糟心的是军属大院里那些女人的嘴, 每次看到她都会问一句, “马大姐,今天吃肉了没?”

  甭管她走到哪儿、也甭管她干什么,总能感觉到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马大姐实在受不了了,再加上得知卫老太那几乎不是正常人的战斗力,她怂了,第二天就拎上包袱去了蓉城, 她决定伺候闺女出了月子再回来。

  殊不知,她身上自带的祸害属性走到哪儿都不会消停……此事之后再提。

  与卫老太‘特别厉害’这个名声一起传出去的, 还有卫老太的‘热心肠’的美名。

  部队里有炊事班,炊事班里也有专门做饭的厨子, 但那些厨子都是男人,整天炒大锅菜, 能够把饭做得不难吃已经十分不错了, 口味真的算不上好, 他们做饭也没那么精细, 嫌包饺子太麻烦,直接煮了一锅面条……然后那些士兵们就都颓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乡是华人烙印在血脉中的情感,平时不会觉得有多么想家,但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士兵们就忍不住想家里的人,想家里的饭,想吃自家亲妈包的饺子……故而在外面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部队食堂里的气氛反而有些低迷,纵然文艺兵给准备了再多的节目,也难以让那些士兵真的笑一笑。

  在这个时候,卫老太来送温暖了。

  说实话,卫老太同四个儿媳妇包的饺子真不算少,但部队里的士兵更多,每人分到碗里的也只有一两个,但这份情谊却都烙在了那些铁血汉子的心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神叨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