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神叨叨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5 KB   上传时间:2019-05-03 21:40:15

  姚翠芬有点兴奋,“大嫂,那得花不少钱吧!”

  “确实不便宜,但小丫头这么小的肚子,能吃多少?我同你大哥都在部队里上班,挣得工资不算多,但给这小丫头买麦乳精的钱还是绝对够的。我年纪有点大,早些年生国康的时候伤到了子宫,怕是生不了闺女了,肯定是把你这闺女当成亲闺女来疼的,我还指着她记着她大伯和大伯母的好,往后长大了来看看我和你大哥呢!儿子哪有闺女贴心?”

  卫添喜听谢玉书这么一说,咧开嘴就笑,这个笑容刚好被谢玉书眼角的余光捕捉到,谢玉书便同姚翠芬说,“你看,你姑娘可是答应我了,往后你姑娘同我亲的时候,你可不能嫌这嫌那的……”

  姚翠芬对这个大嫂本来就有好感,再加上她生性大方,也习惯了卫家这种一大家子人搅和在一口锅里吃饭的情况,当下便说,“自打我这闺女生出来,我就知道这闺女是整个卫家的,你们谁疼她,她往后就对谁好,我才不管。她吃着我的奶长大,总不可能撇下亲爸亲妈不要吧。”

  姚翠芬冲谢玉书挤了挤眼睛,“大嫂,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放心吧,在我眼里,你家的国健、国康,二哥二嫂家的南征、北征,三哥三嫂家的东明和西明,都一样,同我家光明没差多少。你不放心孩子的话,我帮你看着,衣服脏了破了我给洗,吃饭大家都是一口锅里拿,哪怕粮食再稀缺,咱家也从来都只有大人吃稀的,小孩吃稠的,没有让小孩饿着肚子,大人管饱吃的缺德做法。”

  谢玉书总算放了心,不过她还是打定主意,到了部队之后,一定要时不时买点东西送回来,卫二柱家那俩孩子得送,卫三柱家也得送,婆婆和小姑子也得送,不能让人心里不平衡了挑出错来。

  只要她做好这些事儿,哪怕到时候真有人不待见卫国健和卫国康,看在她送的东西上,也不能明着使绊子。

  她先把孩子放在乡下老家半年,等夏天的时候再回来看看,若是孩子说过得不好,那再带回部队去养。

  ……

  二道沟村,王家。

  看着空手而归的王老太,王大山与王铁蛋脸上写满了失望,马招娣问,“妈,你不是说去大姨家讨肉了吗?讨到了没,我看你嘴上有油光呢,是不是大姨留你吃肉了?”

  听马招娣这么一说,王铁蛋顿时就不依了,他抓住王老太的衣服就开始撒娇,“奶,我也想吃肉,我也想吃肉……”

  王老太好几年都是吃着玉米糊糊撑过来的,肠胃一时间哪能消化得了一碗肉的油水?

  从头道沟回二道沟的路上,王老太已经闹了好几回肚子了,她暗骂自己没出息也没福气,还紧紧抿着嘴沉着气,生怕一不小心把那些吃到肚子里的肉给吐出来。

  王老太的胃里本来就已经翻江倒海了,结果还被王铁蛋这么一晃,眩晕恶心的感觉涌上头,王老太一个没忍住,扶着院墙就吐了个昏天黑地。

  王铁蛋眼尖,鼻子也尖,一下去就看出王老太吐得是什么东西来,他当场又哭又闹,吵得王老太脑子里嗡嗡作响。

  “妈,是肉!是肉!我奶吐出来的都是肉!!!”

  马招娣看着那么多肉,眼眶当场就红了,她委屈地问王大山,“王大山,你不是同我说,你妈什么事儿都为了咱考虑,不让我同你妈闹意见么?这就是你说的什么都为了咱考虑?她若是什么都为了咱考虑,会自个儿吃了那么多肉,一口都不给咱带回来?”

  王大山:“……”他也有些傻眼,他印象里的那个妈那么疼他,怎么会做出吃独食的事儿来呢?

  王铁蛋年纪小,最受不了蛊惑,一听马招娣这么说,顿时就愣气冲脑,像个炮弹一样朝王老太冲了过去,嘴里还飙着脏话,“老不死的,自己偷吃肉都不给我们留!”

  王老太就差将胃都给呕出来了,结果还听到马招娣和王铁蛋这么说她,刚要开口解释,结果就感觉腰上一痛,脑袋朝着墙上撞去。

  “轰……”

  屋漏偏逢连夜雨,土砖垒起来的墙被这么一撞,狠狠晃了几下之后,掉下两块砖来,擦着王老太的脸敲在了王铁蛋脑门上,祖孙俩齐齐倒了下去。

  王大山与马招娣顿时就慌了神。

  一个是两人宠进骨子里的心尖尖,一个是全家人的口粮来源,这俩不能倒啊!

  王大山冲马招娣吼,“赶紧去卫生所唤大夫,赶紧去!”

  马招娣急得直抹泪,“钱都被你妈藏着,我哪知道哪儿有钱?没钱怎么喊大夫来看病?”

  王大山隐隐约约记得几个王老太爱藏钱的地方,结果翻箱倒柜找了好一通,愣是什么都没找到,他只能同马招娣说,“招娣,你赶紧去咱姐家一趟,让咱姐拿钱回来,顺带着就去卫生所把大夫喊了。”

  马招娣不愿意,“那是你姐,要去你去,我在家看着铁蛋儿和这偷吃肉的老东西!”

  王大山刚同王芳吵了一架,哪有那个脸,当下就冲马招娣吼,“要么你去找我姐拿钱,要么我去找你娘家拿钱,你自己看着办!”

  “王大山,你不是男人……你自己要脸,我就不要了?”马招娣拗不过王大山,只能厚着脸皮哭哭啼啼地去了。

  ……

  卫老太对于王家发生的事情丝毫不知,她也一点都不关心,因为卫添喜突然病倒了。

  大年初四,上午。

  据姚翠芬说,卫添喜赶在昨儿她吃晚饭之前还吃了一次奶,那次吃得格外多,她还以为孩子饿了,也没多想,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结果大清早起来一看,她就发现卫添喜的不对劲儿了。

  往日卫添喜不吵不闹,但换尿布的时候总会哼哼两声的,早晨也会醒来睁着眼睛四处看一会儿,可今天早晨醒来的时候,不管她怎么给卫添喜换尿布,卫添喜都没有动静。

  起初的时候,姚翠芬只以为是孩子睡得熟,就多唤了两声,结果卫添喜连动都没动一下,若不是姚翠芬摸着自家娃儿身上还有热气,差点都以为自家娃儿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入v更新时间改变一下,中午十二点万字更新掉落,请小天使们支持一下哇!!!

第20章

  卫四柱正在回笼觉里睡得香呢,结果就听到自家婆娘的鬼哭狼嚎声, 他是被生生吓醒的。

  “咋了咋了, 你这婆娘咋一大早就扯着嗓子嚎呢?你不知道咱妈最忌讳啥?前两天三姨来咱家哭了几嗓子, 咱妈差点拿扫把把人撵出去!你这不是大清早就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姚翠芬一脸悲戚, “四柱,你快看看咱闺女,我怎么喊都喊不醒她?咱妈那么心疼咱闺女,若是出了事儿, 还不把我的皮都给剥了?”

  卫四柱也瞬间清醒了,他连裤衩都没顾得上穿,爬到姚翠芬身边, 盯着卫添喜看了好几眼, 又用手推了好几下, 见自家闺女没有任何动静,安静地就如同前两天被他大嫂从牛身上割下来的那坨肉般,摆在砧板上,你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

  卫四柱也慌了神, 不过他比姚翠芬要镇定许多, 还能分出神来安慰姚翠芬。

  “翠芬, 你先别急, 赶紧穿好衣裳, 我去喊咱妈和大嫂, 大嫂是医生, 由她来拿主意。咱闺女现在就和睡着一样, 小脸红红的,进气出气也都正常,肯定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卫四柱是在说给姚翠芬听,也是在说给他自己听。

  夫妻俩慌慌张张地把衣服穿好,姚翠芬连被子和褥子都没顾得上叠,直接团起来塞进了樟木箱子里,又赶紧把地上放着的尿盆往边角旮旯放了放,用报纸盖住。

  做好这一切后,卫老太风风火火地冲进来了,其他人紧紧跟随在卫老太身后,转眼间就站了一屋子的人。

  谢玉书起得早,原本正在灶房里烧饼,听卫四柱那么一喊,她赶紧将烧饼的鏊子从灶火上拿了起来,把烧水的锅换上,往里面浇了一瓢水任由它烧着,然后便脚上蹬着风火轮一样火急火燎地冲进了卫四柱的屋子。

  卫老太亲自上手,‘心肝宝贝儿’喊了好一通,卫添喜都没有任何反应,老太太越喊声音越悲凉,就快哭出来了。

  “妈,让我看看,昨儿我看这小丫头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病了?丁点儿征兆都没有?”

  谢玉书爬上炕,将躺在小被窝里的卫添喜抱了出来,将大拇指的指腹按在卫添喜的胸口上,按了一会儿,她眉头拧紧,“心跳没啥问题啊,就和睡着一样。翠芬,你同我说说,这娃儿昨天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姚翠芬想了想,十分笃定地说,“没有,就是吃的比平时多了点,其余的都和往常一样。半夜醒来我还看了一次,睡得可香了。”

  谢玉书又用书摸了摸卫添喜的小肚子,点头说,“确实吃的有点多,肚子有点胀,但这不算什么大问题。小孩子吃东西本来就没有饥饱,吃撑算是正常的,下一顿稍微吃的晚点就好了,可这小丫头到底哪儿出问题了……”

  卫大柱似是想到了一些东西,脸色一白,他低声问谢玉书,“玉书,你还记得葛连长家小儿子不?他不就是这样的情况么?人和睡着一样,怎么都醒不过来,这都多少年了……”

  谢玉书被卫大柱这么已提醒,一时间也拿不准主意,可是当她看到卫老太已经哭得满脸浊泪的时候,立马笃定地说,“不一样,葛连长家的小儿子那是发烧烧坏脑子了,翠芬刚刚不说了么,喜丫头没有发烧。”

  “万一大半夜睡着之后发的烧呢?万一是低烧呢?玉书,打电话去人民医院吧!拖不得了……”

  卫大柱转身往外走,“我去村委借一下电话,直接同咱这儿的县委说话,让他们派一辆车过来,玉书,你帮着四弟和四弟妹收拾一下东西,将小孩子用被褥包好,沿着去县城的路走,一会儿县委派的车过来之后,你们直接乘着车去县城人民医院,去找儿科的大夫要个准话,若是他们也查不出问题来,立马就转院,上省城去看!”

  卫老太瘫倒在炕上,哭得不能自已,等卫大柱走了之后,她才回过神来,问谢玉书,“大柱说去村委给县委打电话,他说话管用么?人家县委都是大领导,咱个平头百姓,就算求人家帮忙,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帮啊!”

  谢玉书倒不担心这个,“妈,你放心吧,大柱在部队里的职位不低,在地方上的这个人情面子还是有的。只不过大柱不想惊动地方上的人,我们回来的时候也就没有声张,不然肯定有人开车把我们送到家门口。”

  卫老太张了张嘴,没有再多问。

  一家人收拾利索,姚翠芬抱着孩子,谢玉书与卫四柱拎着东西,卫老太在后面眼巴巴地跟着,就这样出了门。

  卫大柱的电话很管用,没过二十分钟,卫老太他们才刚走出头道沟的村口,就见一个黑色的吉普车从远处开来,稳稳当当地停在了路边。

  从吉普车上跳下一个十分精神的短发小年轻来,特有礼貌地问,“是卫首长的家人吗?”

  卫老太愣住,卫手掌是谁?她儿子叫卫大柱,不叫卫手掌啊……还卫爪子呢!

  谢玉书知道这小年轻是在说谁,连忙点头,“麻烦同志跑一趟了,我是卫守城的妻子。四柱,翠芬,妈,你们坐车后面去,这同志就是大柱找来送咱去县医院的。”

  姚翠芬与卫老太等人终于定了心。

  一家人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把卫添喜交到儿科医生手上,任那儿科医生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检查了,愣是没查出什么问题来。

  县城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是一个头顶地中海的老大夫,那老大夫挠着头顶上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头发,颇为苦恼地说,“真是奇了怪了,各方面检查下来,这孩子都没有问题啊,看着就和睡着一样,要不你们把孩子抱回家观望观望?说不定睡个大半天,等睡饱了就醒了呢?”

  谢玉书急着问,“大夫,这孩子的脑子没问题吧,会不会是低烧烧坏脑子了?”

  那老大夫鼻梁上的眼镜滑了一下,他赶紧推好,看着检查出来的单子说,“能查的都查了,什么问题都没查出来。建议你们还是回去再观望观望,这小孩子身体上绝对没问题,甚至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这娃娃算是顶健康的。”

  “我估计这孩子就是天生的爱睡觉,你们回去看个两三天,若是还不醒,那就直接转京城儿童医院去。当然,若是有条件的话,现在转去京城儿童医院也行,就是这路上太颠簸了,大人小孩都要遭罪。”

  卫老太脑子里只记得卫大柱说过的县城人民医院与省城人民医院,听儿科大夫没说去省城人民医院,连忙问,“大夫,去省城人民医院看行不?不是说省城那边的医院比县城这边好么?去省城比去京城近多了。”

  那老大夫摇头,“咱县城人民医院里的检查设备都是新配置的,省城里的设备没有换新,还不如咱这边的设备好呢!至于医生,我之前就是省城医院儿科的大夫,退休了才到县城人民医院来养老,我比你更了解省城人民医院的能耐,骨科很厉害,但儿科就一般多了,去不去省城医院没什么两样。”

  听说要去省城,卫老太心里有些怵,最终还是谢玉书拍板敲定的,“去省城吧,小孩子特别能睡觉也不是什么正常的事情,是好是坏都先查查。不过咱得先回家一趟,将东西都收拾好,去京城不比来县城这般轻省,路远物价贵,很多东西都买不着,得在家就备好。而且县委的车肯定不能跑那么远,我估计得大柱想办法同附近军区说一声,借一个军区的车过来。”

  姚翠芬急得直抹泪,“大嫂,喜丫头要是能治好,往后让她喊你妈!你对喜丫头比我这个亲妈对她都好。”

  谢玉书摆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都是卫家的孩子,喊我一声大伯母,我看着她病着,还能坐视不理了?先回家吧,大柱打电话找人也不是一会儿就能搞定的,估计少说也得等一天时间,那车从军区调过来也得时间,今天和明早准备一下,车明天中午到的话,咱坐一晚上连带着一白天的车,后天下午就能到京城。”

  听自家大儿媳妇安排得井井有条,卫老太总算找到了主心骨。

  回到路上,卫老太突然想到卫大柱与谢玉书夫妻俩初五上午就要回部队,心瞬间又悬了起来,她试探着问,“大柱媳妇,你明天上午什么时候走?”

  “不走了,喜丫头生病,如果要去京城儿童医院的话,我和大柱肯定得跟着,不然你们根本忙不转。部队上可以请假,等到其它休假时间补齐就可以,让大柱同部队打个电话请假就行。”

  卫老太总算放下心来。

  坐在车上,看着两侧的景观飞快地往后推,卫老太脑海中陡然冒出一个想法,这喜丫头原本好端端的,她那个没良心的妹子来走了一遭就被不对劲了,该不会是被倒霉鬼冲着了吧!

  卫老太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回头刚下车,连家门都没进,只是同谢玉书和卫四柱等人说了一声,然后便火急火燎地往头道沟最破落的那处院子去了。

  那处最破败的院子里,住着头道沟里最神秘的人物——曾被当成封建迷信打击对象重点改造过的路神婆。

  说起路神婆来,早些年在十里八乡是极出名的,能掐会算,既能给活人看姻缘选阳宅风水,还能给死人选坟地配冥婚,家里的小孩被吓着,或者是被某些脏东西勾的丢了魂儿,找路神婆求一道黄符烧了冲水喝,睡一觉就好了。

  可惜前些年从上到下严厉打击封建迷信,路神婆家好端端的大院子被人砸了,路神婆家的孩子被人打断腿,那些人还不让路神婆带着孩子去找大夫接骨看病,硬是笑话路神婆那包治百病的黄符水连自家儿子都救不了,把好端端一个后生耽搁得要了命,路神婆的男人被活活逼死,仅留下路神婆一个人,还被撵到了没人住的破草房里,过着不是人过的日子。

  当年卫老太一个人带着卫二柱兄弟几个讨生活,生病了哪有钱去卫生所看病?多数时候都是找路神婆求一道黄符治病,故而甭管别人再怎么贬低路神婆,再怎么糟蹋路神婆,卫老太对路神婆都是十分相信的。

  甚至关于当年路神婆的黄符水救不了自家儿子这件事,卫老太也有自己的解释——妖魔鬼怪作的孽,找路神婆管用,可人作的孽,路神婆想管也管不了呀!

  换句话说,如果路神婆的儿子是被妖魔鬼怪蒙了眼,从山上掉了下来摔断腿,那说不定路神婆的黄符水就管用了,可路神婆那儿子的两条腿是被活人打断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声嘀咕,“作孽哟!”

  卫老太找上路神婆的门时,路神婆正一个人在家收拾秋天晒干的野菜根,和盆里放着一团刚和好的高粱面,黑红黑红的。

  “嘿,路大姐,在忙活呢?”

  路神婆挑了挑眼皮,迎着日光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卫老太来,她站起身,将手放到衣服上蹭了蹭,问,“是大英啊……你咋来了?快回你家去,我这儿不是什么干净地方,若是被人看到了,容易给你招惹事端。”

  卫老太心中一片热乎,“没事,谁敢背后乱嚼舌根子,我撕了他全家的嘴!不长眼欺负到我身上,那是真的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

  看卫老太那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路神婆乐了一下,满腹感慨地说:“上面在打封建迷信,我们这一类人想躲都没处躲,只能和猪狗一样活着被人糟蹋。咱们头道沟这么大一个村,也就你有胆子来看我了,其他人见了我都躲着我,生怕挨得我进了些,也被那些小鬼缠上。不过你个孙大英也不是什么好货,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这次来找我是为了什么事儿?”

  卫老太与路神婆算是老熟人了,当年卫老头去的早,卫老太一个人拉扯那么多孩子,平时孩子有个小毛小病,都是找路神婆那点儿百草熬水或者是讨一两张黄符,省了不少钱,后来卫老太家里宽裕点了,卫二柱他们兄弟几个一个个都长大了,卫老太也会让卫二柱他们暗地里帮路神婆做点儿农活,你来我往,关系算不上多么亲密,但日渐深厚是真的。

  路神婆则是整个头道沟唯一一个敢当着卫老太的面骂,还不会被卫老太怼的人。

  卫老太想了想,就将卫添喜身上发生的事情同路神婆说了说,末了揪着心问路神婆,“路大姐,你说是不是我那倒霉鬼妹妹把小孩给冲着了?不然的话,怎么她来之前,小娃娃一直都好好的,她一来,小娃娃就病倒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神叨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