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隐凤朝阳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看泉听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19-04-19 23:10:28

  谢知无语的听着丫鬟打听来的消息,祖父和郗夫人早已各自成亲生子,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结束婚姻关系后还有什么情分?就算是现代,分手的夫妻不说全是仇人,也大部分形同陌路。

  更别说郗夫人和谢简或许是和平分手,可郗家跟她阿叔、阿娘之间都可以算仇恨了,他们哪来的自信,认为谢家一定会帮他们?就凭着郗夫人生了阿娘、阿耶他们?谢知相信就是郗夫人自己都不会有这种无知的底气。

  退一万步讲,就算谢家在魏国独木难支,没有跟皇家和秦家联姻,他们也不算选择完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郗家。郗二郎、郗三郎那资质,投资他们只会亏本。而他们带来的孩子还太小,根本帮不上忙,与其培养这些孩子,她还不如多花心思在自己的慈幼院上。

  “没想梁帝对郗家倒是仁慈。”谢知讥讽道,魏国对梁国步步紧逼,这种关键时刻还有人想要贪墨军资,要换在魏国,拓跋曜早夷了那人三族,梁帝却轻拿轻放,只杀了郗大郎一人。显然他现在对朝政掌控力度已经不够,谢知轻轻一笑,拓跋曜这次应该会心想事成吧。

  很多人对着谢知称呼梁帝为伪帝,这是照顾她的心情,可谢知觉得她那位叔祖皇位坐了二十多年,不说现在皇位稳不稳,至少之前都是真正的梁帝,哪来什么伪的?是故她一直称呼他是梁帝。当然他也仅仅是梁帝而已,谢知缓缓转动着手串,真正的中原霸主会是她的阿生。

  “利欲熏心。”赫连凤容对郗家的行为下个精准的注解。

  “上苍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灭亡。”谢知了解郗家发生的事后,不感兴趣的将所有注意力放在高句丽身上,这才是她最关注的事。

  此刻的高句丽王宫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低气压中,高句丽王已经快有两个月没入后宫,整日整夜的待在御书房同臣子议事。这段日子高句丽境内各地烽烟四起,几乎每天都有人造反的消息传来。高句丽王上位迄今还没遇到过这种事,急的满口生疮,一脸憔悴。

  按说只要国家不灭,前朝事再焦心,后宫女眷还是能安逸度日的。可是最近这段日子,王将王妃的兄长投入牢中,说是要秋后问斩,王妃屡次跪在书房外求见王,王都不应,王妃将所有的怒气都倾泻在后宫诸位侧室身上,侧室们各个屏息敛声,不敢惹怒王和王妃。

  唯一悠然度日的大约只有高句丽的宠妃秦淑媛了,秦淑媛是汉女,是魏国秦氏族女,代表秦氏和高句丽王的友谊,她又只留有一女,王妃即便心情再不好,只要她一天想当高句丽王妃,就不会去得罪秦淑媛,反而还要安抚讨好秦淑媛,希望秦淑媛可以替自己兄长求情。

  谢知在高句丽布置了很多年,安插了很多暗棋,建德离高句丽又近,谢知发出去的命令在一个月之内皆陆陆续续有了回复。高句丽各地都起了兵乱,有些是谢知派暗卫暗中控制,有些则是受了各地起义的煽动而自发造反的,一时间高句丽烽烟四起。

  这任高句丽王是秦家扶植上来的,他不算昏庸无能的主君,但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主,只能说是一个有几分理智的君王。这样的主君在和平时期应该能完成王朝的平稳过度,得个不愠不火的谥号。可在这兵荒马乱的时期就不够看了。

  高句丽王虽是舅家和秦家扶植上位的,但他做梦都想摆脱秦家和舅家的控制,可惜能力、运气都不够,让他遇到了秦纮和谢知。无论他耍什么政治手段,都瞒不过两人,甚至还在谢知的算计下,将高句丽的经济几乎拖入绝境。

  谢知在秦家内部开银行、发行纸币,她是现有的铜币、黄金和粮食作为依仗,发行的纸币都是定量的,才不怕出问题。可高句丽那边只会照搬她开钱庄、发纸币,却不会跟谢知一样调节。他们给臣子发俸禄发纸币,但交税却不收纸币。这种玩法,臣子会乐意接受纸币才怪?

  至于他把钱庄公库当成私库,钱不够用了,就去公库拿钱之类的小事就更别提了,之前也是谢知用黄金替他扛着,她现在不乐意陪他玩了,把钱一抽走,高句丽京城的钱庄立刻出大问题。好多人派仆佣围住钱庄,让钱庄把他们的钱还给他们。钱庄公库里的钱早被高句丽王用了大半,哪来的钱还给客户?

  高句丽王气急败坏的想找谢知那些人,可那些人早接到谢知的通知,提早一步离开京城,这会都快到建德了。高句丽王不敢派兵追到建德,只能将自己大舅子兼表弟推出去当替罪羊。

  王妃只有这么一个哥哥,哪里愿意让丈夫杀了自己唯一的哥哥?自高句丽王将舅兄打入天牢后,王妃便天天去求情,高句丽王不耐烦,命人将王妃半软禁起来,王妃还不死心,派人来找秦淑媛,想让秦淑媛替自己求情。

  秦淑媛含笑送走王妃派来劝说的心腹,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王妃送来的礼物,轻嗤一声,转身回到内室。内室里烧了暖暖的火炉,气候温暖,一名素衣垂髫女童侧身躺在床榻上,酣睡正香。秦淑媛清冷的目光在看到女童时转为柔和,她上前轻轻的摩挲着女童的面颊,“阿忆,该起身了。”

  绥安翁主在母亲温柔的安抚下不情愿的睁开眼睛,小嘴嘟哝道:“阿娘,我还要睡。”因秦淑媛受宠,是故年近五岁的阿忆是高句丽仅有出生就有封号的庶女,别的庶女都要在出嫁前才册封。

  “你都睡了一个时辰,该起来了,不然晚上就睡不着了。”对唯一的女儿,秦淑媛有着无尽的耐心。

  绥安翁主在母亲的哄劝下从床上起身,靠在阿娘怀里喝了一碗羊奶,“阿娘,一会我想去花园玩。”

  “好。”秦淑媛柔和的应了,她看着女儿瞬间兴奋起来,不禁嘴角微扬,将女儿搂在怀中替她梳小辫。

  一名容貌清秀的宫女等秦淑媛替女儿梳好小辫,上一步轻唤她:“淑媛。”

  秦淑媛会意的牵着女儿的手去花园,绥安翁主一到花园便同小宫女们奔跑玩笑,秦淑媛目光不离女儿,嘴里对宫女道:“可是阿嫂有什么吩咐?”这名容貌不起眼的宫女正是谢知派来联系秦淑媛的暗卫绯樱。

  绯樱低声道:“女君说时辰到了。”

  秦淑媛微微颔首,“我今晚去给王送宵夜,你们先把翁主送走。”也正好应了王妃的请求,秦淑媛想到今夜以后,自己便可回魏国了,就忍不住兴奋。这里一个小花园就能让阿忆这么兴奋,等回了魏国,看到家里的大花园,她岂不要玩疯了?

  高句丽地气候寒冷,当地居民习惯盖小屋来取暖,即便是王宫也不例外,她目前居住的寝宫,甚至还没有她出阁前娘家的闺房大。而王宫的花园更是乏善可陈,秦淑媛想着自己的童年,再想想女儿的童年,不禁对女儿越发怜惜,等到了魏国,她一定要好好补偿女儿。

  绯樱应道:“淑媛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翁主的。”

  秦淑媛抬手又绯樱扶着往小厨房,一边走一边问绯樱,“你们可中意谁做继承人?”秦淑媛的儿子没立住,立谁当下任高句丽王都跟秦淑媛无关,她只是单纯好奇阿嫂会中意谁当这个傀儡皇帝。

  绯樱说:“王世子是王的嫡长子,也是王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高句丽王的王妃是他的表妹高氏,王世子是高句丽王和王妃的嫡长子,今年二十岁。

  秦淑媛嘴角泛起淡淡的笑意,王世子已娶妻生子,长子今年五岁,的确是继承王位的最好人选。秦淑媛让侍女替自己卷起衣袖,认真的挑拣着侍女洗干净的果蔬,这是她为高句丽王做的最后一顿饭菜了,她想多用点心。

第219章 内院准备

  秦淑媛认真仔细的将宵夜做好, 换了一身素雅的装束, 让宫侍提着食盒去高句丽王的书房。高句丽王在书房住了快两个月,国内目前兵乱四起, 几乎每天都有造反的消息传来,每一处都要钱, 他忙得焦头烂额, 生了满嘴的口疮。他将钱庄里的钱都提了出来补充军费, 但没想到消息泄露,大家都围着自己要钱。

  高句丽王不明白,他又不是拿钱庄的钱去花天酒地,他这是为了他们高句丽国啊!为什么这些人不了解?还逼着自己把钱还回来?高句丽王咬牙恨恨道:“一群刁民!”

  高句丽王的心腹内侍屈身上前禀道:“王, 秦淑媛来了。”

  高句丽王下意识的下令说:“让她回去。”他现在哪来的时间应付女人?

  内侍正要退下传话, 却不想高句丽王反应过来问:“你说谁来了?秦淑媛?”

  内侍道:“是秦淑媛, 她来给您送宵夜。”

  高句丽王立刻说:“快让她进来。”秦氏的来访, 犹如一束阳光, 一下照亮了高句丽王黑暗的人生。他怎么把秦家忘了?秦家当初一心扶植自己上位, 在自己身上花了那么多心血, 肯定不会坐视自己江山不稳。想到秦家军的战力,高句丽王即使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他也忍不住想求助于秦家。他迄今还不知道, 他的江山不稳, 正是秦家在幕后一手操纵的, 或者说是谢知操纵的。

  秦淑媛入高句丽王的寝殿后, 便从侍女手上接过食盒亲自拎着, 待听到内侍的通传,秦淑媛脸上扬起完美的温柔笑容,步履轻快的往内间书房走去,她马上可以替自己两个孩子报仇。

  就在秦淑媛和高句丽王表面温情款款,内心各做盘算的时,绯樱也从悄然离开后宫,潜入高句丽王世子府邸。王世子府邸这几天也被低气压环绕,世子夫人本就不受宠,这几天更是门庭冷落,院子里除了伺候的下人再无旁人。绯樱很顺利的潜入后院,站在世子夫人寝室门口轻叩几声。

  世子夫人穿着素净的常服亲自给绯樱开门,“你来了。”

  “夫人。”绯樱恭敬的给世子夫人行礼。

  世子夫人柔声道:“夜深了,进来谈吧。”

  绯樱随世子夫人入内,世子夫人知道今天她要来,一早就挥退所有下人,待绯樱落座后,世子夫人迫不及待的问:“你之前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绯樱点头说:“当然是真的,您也听说过我们家的娘子的名声,她向来言出必行。”

  世子夫人闻言依然有些犹豫,毕竟她接下来的要做的事,若是被人发现,是要被夷三族的大罪,谁都不会原谅一个毒杀亲夫的女人。且秦家现在能让自己毒杀亲夫,将来会不会也毒杀自己?

  绯樱轻轻一笑:“夫人,我们是外族,高句丽国是你们的天下,我们秦家就是有通天的手段,我们也不是魏王,又怎么可能会对高句丽的江山有影响?我们所求的不过就是一个对我们和善的高句丽王。您无子,世子对您又这么薄情,将来世子登基,您能不能当王妃还两说。要跟我们合作,您不一定能当王妃,却肯定能当王太妃,这不比王妃更好?”

  绯樱的话说到了世子夫人心坎里去了,她所求的不就是晚年安逸吗?高王妃是高句丽王的表妹,比高句丽王小了八九岁,老夫少妻,又是表兄妹,本应感情很好。奈何高句丽王上位前受尽父亲漠视,养成了冷漠的性情,上位后他一心要做个名留青史的千古圣君,哪有心思沉浸在男女情爱之中?

  后来秦家送来的秦淑媛,高句丽王看在秦家的面子上,对秦淑媛宠爱有加,兼之后宫又有别的美人,高王妃理所当然的失宠了。尤其是在高王妃生下嫡长子后,高句丽王自觉对得起舅家,便更冷落王妃。

  王妃不受重视,王世子却颇得高句丽王喜爱,毕竟这是他的长子还是仅有的嫡子,父子感情很不错。王世子知道父亲并不喜欢高家,对自己世子夫人小高氏也颇为冷淡。高句丽王还让高王妃怀孕,世子夫人小高氏却连个孩子都没有,还是后来她身边的侍女怀孕身上一名庶子,由高王妃做主给小高氏抚养,才让小高氏深宫生活不那么寂寞。

  小高氏自知自己不得宠爱,也没有争宠的心思,一心一意抚养庶子,希望以后庶子能封个亲王,她也能有个依靠。可惜王世子后院那些女人就连这个奢望都不给自己,居然害得自己儿子夭折。小高氏伤心的差点疯了,她哭喊着求到高王妃面前,求姑姑高王妃为自己做主。

  可惜她只是侄女、王世子是高王妃的儿子,在高王妃心目中谁轻谁重不言而喻,高王妃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侄女打发了,不过她也警告了儿子,让他多关注后院。女人争风吃醋不打紧,但不能伤害自家血脉。王世子杖毙了几个丫鬟、乳母,算是给正妻一个交代。

  高王妃和王世子都觉得这件事过去了,王世子甚至又让妻子抚养了一个庶子,可谁会体谅世子夫人的无奈和愤恨?不受丈夫宠爱、只能依靠丫鬟替自己借腹生子……这种种的屈辱她都忍了,她已经别无所求,只希望抚养的孩子能平安长大。可就连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他们都不满足自己。就因为这个孩子是她丫鬟生的,而不是世子宠爱的侧室所出?

  如果——如果有一天,世子当了高句丽王,他不想让自己当王妃,她一个无宠又无子的女人又能活多久?世子夫人想到前途就惶恐。现在抚养的庶子是王世子的庶长子,今年都有五岁了,差不多记事,其母又是王世子的宠妃,养在王妃名下就为了有个嫡母抚养的名分,以便将来可以更名正言顺得到王世子之位。世子夫人又不是傻子,怎么愿意为他人作嫁?她心里恨死王世子,也恨死这庶子,奈何自己没什么本事,根本不知该怎么反抗。

  而绯樱的出现无疑给她指了一条明路,就如她所言,当王妃哪有当王太妃好。自古被废的王妃数不胜数,但从来没有被废的王太妃。那孩子今年才五岁,似懂非懂的年纪,等他长到亲政起码也要十来年功夫,这些年还不够自己慢慢谋划的吗?世子夫人想到魏国的崔太皇太后,心头越发火热,做后宫女子做到崔太皇太后这程度,就是死也能瞑目了。

  绯樱看着世子夫人心动的神色,知道这事已成了大半。她也是无意间发现世子夫人的心思,她是谢知派代高句丽王宫的暗棋,因有秦淑媛配合,她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很快从一个普通宫女变成高王妃身边的近身女官。

  她善体上意,很得高王妃信任,世子夫人因悲伤过度一病不起,高王妃就派她去劝解世子夫人。她从世子夫人对答的蛛丝马迹中发现了世子夫人的想法,便暗中留意世子夫人,想让她在关键时刻助他们一臂之力。

  高句丽并非撮尔小国,秦家也无意现在就惹人注目的占领高句丽,秦淑媛两个儿子没保住,秦家也不准备继续送族女让高丽王生子,更没有像高句丽王所预料的,再送一个族女给自己王世子。这也降低了高句丽王对秦家的戒心,认为他们不像自己舅家那样,企图控制自己和儿子。

  无论华夏还是高句丽都是男性掌权的社会,对于帝皇而言,母亲身份的高低或许会影响他们没登基前的地位,但登基后只要是男人,都不会对意图掌控自己的娘家人有好感的,所以秦宗言和秦纮从来没想扶植秦家女的孩子,他们只要一个好掌控的傀儡皇帝,王世子不满六岁的儿子是最好的皇帝人选。当然这孩子不能立刻登基,他必须要有一个过渡,等王世子登基,册封他为世子后才是他上位的最好时机。

  “我尽量试试看。”世子夫人终于忍不住上位的诱惑,她跟秦家合作,至少近几年安危是能保障的,还能当几年王太妃过舒服日子。若不跟秦家合作,她担心自己迟早要被世子的侧室害了,就像她害了自己孩子一样。夭折的庶子虽不是世子夫人亲生的,也是她一手带大的,在她心里跟亲生也没两样,他夭折她也心如刀割,同时更怕他们会害了自己孩子又害她。

  绯樱嘴角微扬,后宫的事成了大半,剩下的就要看外面的人完成的如何了。

  秦淑媛给高句丽王送了宵夜,高句丽王柔情款款的哄了她大半夜,半个月后就跟谢知派去的人达成协议,谢知以租用高句丽五个城池五十年的代价,给高句丽王送了一笔黄金,用来资助他的小金库。高句丽王有了黄金,志得意满的正准备大展宏图时,却不想突然暴毙在自己寝室内。

  宫中大夫详细检查了王的身体,没有在王身上找到一丝伤口,面色也不像是中毒而死,只能认定王是突然疾病而死。幸好高句丽王之前一直在认真培养王世子,王世子年纪也不小了,百官们毫无意外的推王世子登上王位。王世子在高句丽王没去世前,就替他处理公务,登基以后他也没有手忙脚乱,反而有条不紊的照着父亲的安排办事,看着到有几分明君气度。

  远在建德的谢知看到属下的描述,“明君气度?”谢知轻笑一声,不过刚登基不久的新王,只要不是真昏庸,装也要装上几年,想要明君封号,等他死了再说吧。就像唐明皇要是活不长,他也可以堪称一代明君,可惜他活太久了。

  赫连凤容问谢知:“阿菀,现在要对王世子动手吗?”王世子毕竟是成年人,不好掌控。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凤容担心王世子会查到是他们对高句丽王动的手,与其到时候让他反扑,还不如现在就把他勒杀在萌芽中。

  谢知说:“再等一段时间。”等他差不多巩固了王位,册封王世子再替更换的事,不然他要是死了,高句丽众臣不肯让幼主登基怎么办?“放心吧,他光是处理他爹留下的烂摊子就够忙很久了。”再孝顺的孩子,登上皇位后也不会把去世的父亲放在心里,所谓查真像也不过是嘴上说说。

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

  高句丽王暴毙, 王世子在国内风雨飘渺之时登基, 上位之初他便立刻定国号为国泰,意为国泰民安。奈何他想法是好, 但现实不配合,各地的兵乱也没有因为他的登基而平复。

  国泰王的外家高家是武将世家, 他的外公便是名将, 可这些年被他父亲屡次打压, 目前已赋闲家中。国泰王屡次想让外公复起,替自己镇压叛乱,又怕他这么做会让父亲多年压制高家的心血白费。尤其是高太妃屡次向他提及高家,要他多提拔高家时, 他对高家越发戒备。

  可是不用高家将领, 朝中又几乎无人可用, 他试着提拔朝中官员推荐的英才, 可惜这些所谓的英才都是蠢虫, 派他们去镇压各地的叛乱, 镇压不成, 反而被那些叛军都杀了。

  遇到危机时国泰王无数次问自己,如果父亲在会怎么办?能怎么处理他这些事?可是无论他想多久,他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国泰王一把揪住不过登基几个月, 就已有秃顶现象的头发, “父王, 你若在天有灵, 一定要保佑我们高句丽!”

  国泰王的心腹内侍见主人如此, 迟疑了好一会才上前轻声禀告道:“王,刘淑媛求见。”刘淑媛是国泰王长子的生母,也是他的爱妾,要是换了王妃,内侍就不敢在这时候禀告了。

  跟冷漠无情、一心只有高句丽的先王比起来,国泰王个性要柔软许多,跟刘淑媛也是真心相爱,即使他目前忙得焦头烂额,想到爱妾亲自来见自己,他忍不住神色转柔,“快让她进来。”

  内侍应声而下,不一会一名身形妙曼的美丽女子随内侍入内,她看到国泰王消瘦的面颊,忍不住上前几步,跪在国泰王面前,抱住他的膝盖心疼的问:“王!几天不见,您怎么消瘦至此?”

  国泰王扶起爱妾柔声问:“阿兰你怎么来了?”

  刘淑媛劝道:“我听人说您已经好些天没睡好了,特地给你熬了安神的汤药,王一会喝了便睡吧,国事明日再处理也不迟。”

  国泰王苦笑一声道:“我哪有心情早睡?”那么多国事压在自己身上,国泰王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用,哪里心情休息?

  刘淑媛闻言问:“王还是再为那些刁民烦心?”

  国泰王长叹一声,“我如今方知道父亲如此不易。”

  刘淑媛说:“朝中当真无人能处置这些流民?”

  国泰王苦笑不语。

  刘淑媛是国泰王最心爱的女人,自然知道国泰王跟外家的心结,她试探的问国泰王:“不能招安吗?”

  国泰王眉头微蹙,若是旁人说这话他早就训斥了,也是刘淑媛才让他语气平和的解释说:“都是一群不堪教化的刁民,留着他们也是养虎为患。”朝中大臣也不是没人提过要招安这些反贼,只是大部分官员都反对,说这些反贼天生反骨,就算招安了也是祸害,坚决要赶尽杀绝。国泰王也不想招安,他新王登基,若不做一番功绩,登基之初就迫于压力招安反贼,将来朝中大臣还有谁服他?

  刘淑媛听罢国泰王的话,欲言又止的看着他,国泰王微微扬眉,“怎么,你有主意?”他也只是逗爱妾而已,他不觉得爱妾能想出自己想不出的法子。

  刘淑媛说:“陛下若是觉得朝中将领用着不便的话,妾倒是有两个人选。”

  “什么主意?”国泰王随口问道,他不觉得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刘氏一个女人能解决。

  刘淑媛说:“陛下为何不让我阿爷、兄长出兵镇压流寇?”

  国泰王一怔,刘淑媛是突厥人,据说冒顿单于之后,前朝时不少突厥贵族改姓刘,刘淑媛的曾祖父便是其中之一,刘淑媛的父亲热爱汉学,刘淑媛是突厥贵女中少有能流利说汉语、突厥语和高句丽语的人,是突厥有名的才女。也正是因为她才貌双全,国泰王才如此宠爱她。

  突厥全民皆兵,身为突厥贵族,刘淑媛的娘家自然手下有一支彪悍精干骑兵。这些年因为国泰王恩宠刘淑媛,刘家借着刘淑媛得了不少好处。这次国泰王派去镇压叛乱的将领作战失败,刘家父子就动了跟高家抢兵权的心思,所以刘淑媛才会对国泰王如此提议:“我阿爷说他可以立军令状,一定会把那些反贼擒下。”

  国泰王略一迟疑,“明日你让你阿爷和大兄过来见我。”刘氏是他长子的生母,他嫡妻无子,长子很有可能就是他未来的世子,刘家在高句丽无依无凭,扶植他们比扶植自己外家安全多了。

  刘淑媛大喜过望,“妾立刻派人去传话,不敢耽搁王的大事。”

  有了领兵人选,国泰王心中大定,也有闲心跟爱妾调笑,“不急,让他们明日来也即可。”

  国泰王跟刘淑媛自以为商量的隐蔽,可没想到他们的谈话在半个时辰就被高太妃知道了,先王去世,宫内势力最大的就是高太妃,国泰王到底还太嫩了些。自以为自己能防备的了生母,却不想他在后宫待了多久?高太妃又待了多久?

  高太妃几乎是冷笑的听完下人的禀告,她偏头对自己乳母道:“果然不是自己养大的就是不亲。”国泰王是高太妃唯一的孩子,高太妃怎么可能不疼爱?奈何这孩子打小不亲自己、不亲她娘家。高太妃神色微黯,难道在儿子心目中他外家还比不上自己侧室的娘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隐凤朝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