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隐凤朝阳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看泉听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19-04-19 23:10:28

  崔太后淡笑说:“不过看着不丢人。”

  崔太后听着对太子评价不高,可陈留知道能从她嘴里说出不丢人的评价有多难。

  拓跋曜一眼就注意乳母怀中的谢知,这就是建元帝的广陵公主?拓跋曜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娃娃,她比他们宫里那些妹妹漂亮多了。拓跋曜难得起了好奇之心,上前一步,握住谢知小手,“谢卿,这是你的长孙女?”

  拓跋曜是帝国继承人,崔太后和天和帝虽不至于事事都告诉他,但像谢知身份这类小事他都是知道的。他知道谢知是梁国广陵公主,以后的身份是谢简的孙女,而谢简那位当皇后的女儿已改嫁步六孤宗言。

  谢简道:“回太子,她正是我长孙女。”

  拓跋曜见小丫头非但不怕生,还对自己露出甜甜的微笑,小脚一蹬一蹬的,可爱极了,不由伸手示意乳母将孩子交给自己。

  乳母迟疑的看着谢简,见谢简微微颔首,方才小心翼翼的将小娘子放在太子怀中。拓跋家的皇子不说各个力大无穷,力气也比寻常孩子大很多,拓跋曜稳稳的抱住软绵绵一团的小丫头,问谢简道:“她可有名字?”

  谢简道:“乳名阿菀。”

  “可有字?”拓跋曜问。

  谢简心觉不妙,这小子不会想给阿菀取字吧?“阿菀年纪太小,只取了一个乳名。”时下幼儿容易夭折,便是男孩都要等进学的年纪才取,寻常女子一辈子也就一个乳名。

  只有极疼爱女孩子的人家才会在她出嫁前取名字。谢知的正式名字谢简不想告诉皇家,都是聪明人,他太清楚皇家的多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横竖崔太后和天和帝也没心思给阿菀取名。

  拓跋曜也明白小孩子不取名的缘故,他也是进学后才有正经名字,他摸着怀中玉雪一团的小娃娃道:“不若我给阿菀取个小字叫玉蕤如何?菀者,茂貌也。蕤为草木华垂貌。两者释意相通,阿菀又生的粉妆玉琢,玉蕤二字最贴切不过。”

  谢简、陈留:“……”你都取了还来征求我们意见作甚?

  谢知听着这话觉得莫名耳熟,想了半天突然想起了宝哥哥给林妹妹取颦颦二字时的情景,她连忙摇头,她怎么想到这一出?太不吉利了!

  崔太后好奇的问孙子:“你怎么想到给阿菀取小字了?”

  “因为我喜欢阿菀,她漂亮。”拓跋曜说,同为公主,阿菀比他那些妹妹好看太多。他见谢知摇头,不禁问:“阿蕤不喜欢我给你取的字吗?”

  谢知继续摇头,反正她名字够多,正经的名字、乳名,再多个小字也没啥,你是太子,你说的都对。

  “乖孩子。”拓跋曜心中一喜,低头亲亲谢知粉嘟嘟的小脸,他几个妹妹长的丑不说,无论是幼时还是现在都是作天作地的娇蛮样,让他生不起半点兄妹情,还是阿蕤可爱,她是公主,是自己阿妹。

  谢知淡定的让他抱着亲,她自顾自的玩着腰间的玉佩,这是阿翁刚送给她的玩具。从小亲自己的人太多了,反正幼儿就是靠大眼和胖来卖萌,引起别人的爱怜。

  崔太后、陈留和谢简却微微吃惊,他们从来没见拓跋曜这么喜欢过一个孩子,他又不缺妹妹。崔太后托腮看了谢知半晌,也不觉得这孩子除了生得可爱些、性子乖巧外,有什么奇特之处。不过崔太后素来宠爱拓跋曜,他难得喜欢一个孩子,就让他多玩几天。

  她笑着对陈留说:“我看太子很喜欢阿菀,以后有空多带她进宫玩。”谢知还是吃奶的小娃娃,崔太后素来不喜孩子,也不会留一个奶娃娃在宫里住。

  “是。”陈留恭敬的应了。

  崔太后叫来太妃陪陈留闲话,她同谢简去书房议事,拓跋曜也要去书房上课,他从腰间取下一块玉佩塞在谢知手里,“阿蕤这个给你,明天我再来找你玩。”他嘴上虽征求谢简同意,但实际已定下谢知的小字。

  谢知完全不知道他一个四岁的孩子怎么跟奶娃娃玩,不过他还挺大方的,谢知满意的看着他送给自己的羊脂玉佩,用来磨牙不错,省得自己整天不可控制的咬手指。

  太子的书房离太后议事书房不远,崔太后这些天只要有空都会送拓跋曜上课,她跟太子走在前面,谢简跟在两人身后,崔太后漫不经心的问拓跋曜:“曜儿很喜欢谢家孙女?”

  “喜欢。”拓跋曜点头。

  “为何?”

  “因为阿蕤漂亮。”拓跋曜理所当然的说,“还很乖巧,不会哭。”

  “宁馨也不丑,性子也很乖巧。”崔太后说,谢宁馨容貌酷似陈留,也是个小美人。崔太后倒不是想让拓跋曜多亲近宁馨,她只是好奇为何拓跋曜对阿菀格外偏爱。

  “不一样。”拓跋曜摇头,“她又不是我阿妹。”

  崔太后啼笑皆非,“宁馨是你阿姊,阿菀跟你才没关系。”怎么说宁馨也是他表姊。

  拓跋曜说:“宁馨怎么可能是我阿姊?我阿耶是圣人,阿娘是皇后,她爹娘不过是臣子和公主。只有阿蕤才是我阿妹,她爹也是皇帝,阿娘亦是皇后。”

第23章 书房议事

  崔太后:“……”饶她机智过人,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太子这话,听着似乎没错,但实际问题大了,两人的父母虽同为帝后,都不是一个国家的,哪来的兄妹关系?“那怎么没见你叫摩利阿妹?”

  摩利是现任柔然汗王的女儿郁久闾摩利,是柔然汗王和大可敦之女,只比拓跋曜小了几个月,一年前随柔然质子入魏,目前由大郁久闾妃抚养,大郁久闾妃是柔然汗王的大妹,因天和帝没有给几个柔然公主份位,宫中只含糊叫几位公主为郁久闾妃,前面加上大字是为了区别她们不同。

  拓跋曜鄙夷道:“区区蠕蠕之女,何以配称公主?”

  蠕蠕就是柔然,太武皇帝认为柔然智力低下,打仗只靠武力,不用计谋,败多胜少,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故称呼他们为蠕蠕。拓跋曜是正统的拓跋家皇子,当然也看不上柔然公主。

  虽然梁国和魏国相互有蔑称,魏国称梁国为岛夷、梁国称魏国为索虏,但不可否认,两国也只承认双方是地位等同的敌人,别的都是僻远小国。所谓皇帝、皇后,顶多他们一个分封王,父亲都不是皇帝,女儿又何称呼公主?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女人只有泄欲和繁衍两种作用,汗王一夫多妻,每个可敦都地位相同,无论是可敦还是皇女地位都不高,大部分皇女还需要跟奴隶、可敦一起干活,这种公主还比上寻常鲜卑贵女。

  且那几位柔然公主入京后不学华言,拒绝汉化,迄今还说蠕蠕语言、穿蠕蠕服饰,自己把自己关起来。蠢成这样,哪里能入阅遍人间极品的天和帝和拓跋曜的眼?拓跋曜很庆幸父亲对她们无宠,不然给自己生几个蠢弟妹怎么办?太武皇帝就是有远见,蠕蠕这一词对他们来说再贴切不过。

  崔太后莞尔,她也不喜欢那些柔然公主。魏国鲜卑掌权,汉人为臣,矛盾由来已久。崔太后身为掌权者,早已脱离了寻常的民族偏见,可因为她是汉人缘故,自她亲政后就再也无人敢当着她的面蔑视汉人。

  可那几位柔然公主却敢公然嘲讽她是小家子气的汉女,一点都比不上她们柔然女大气爽朗。也幸好她们无宠,让崔太后留了她们一条命,不然她一定让这几个没脑子的蠢货知道,在绝对权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幻,她们再爽朗大气都救不了她们。崔太后冷笑,爽朗大气?什么时候爽朗大气成了愚蠢鲁莽的同义词?真会给自己贴金,不知所谓!

  崔太后送拓跋曜进书房,叮嘱他好好随太傅念书,再同谢简去书房叙话,同在书房的还有崔太后另外两名近臣崔宏远和王甫。

  崔远是崔太后的内侄孙,王甫号称为太原王氏弟子,实则其父只是一寻常寒吏,因容貌俊美、精明能干而被崔太后所看重。这两人都刚过弱冠之年,比谢简小了十余岁,官职也比谢简低。两人见崔太后入内,连忙上前行礼。

  “你都知道了?”崔太后坐在胡床上问谢简。胡床是胡人的家具,可以让人坐着的时候双腿垂下,不用跪坐。虽然大部分士族认为双腿垂下的坐姿不雅,但崔太后已是太后,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当然尽可能让自己舒服,不强求礼仪。

  谢简道:“自古主少国疑,圣人正值壮年,为何禅位?”天和帝禅位的原因谢简在回来的路上早已想明白,他只能说这主意愚蠢之极。

  “是啊,为什么要禅位呢?”崔太后含笑问,“你们认为圣人为何要禅位?”

  崔远拱手道:“臣不知。”

  大家都是千年成精的老狐狸,圣人为何禅位,他们虽不能彻底肯定,但心里多少有些数,只是谢简和崔远,一个已经身居高位、一个是太后侄孙,自持身份,不愿擅体圣意,免得引火烧身。

  而王甫不同,他自称太原王后裔,实际他跟太原王的关系就是他祖籍是太原,他出身低微,寒门想要晋升,比士族弟子不知艰难多少倍,他主动说:“臣虽不知圣人禅位之意,但臣觉得此未尝不是太后的机会。”

  崔太后问:“此话怎讲?”

  “自古只有干政的太后、皇帝,没有干政的太上皇。”王甫道。

  那是因为大部分太上皇的皇位都是儿子给的。崔远、谢简同时腹诽,上观中华数千年历史,史书明载只有三位太上皇。第一位太上皇是始皇之父——秦庄襄王,始皇登基时庄襄王已逝,他是被始皇追封为太上皇。

  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他同样也是高帝登基后被册封为太上皇。最后一位太上皇是前晋惠帝,此人昏庸无能,以一句“何不食肉糜”名扬天下。这三位太上皇,一位是死后追封、一位父以子贵,最后一位乃权臣傀儡,当然不可能干政。

  所以这三位太上皇绝不是天和帝效仿对象,他效仿的是历史上第一位名义上太上皇——赵武灵王,他传位于赵惠文王后自称“主父”,虽号主父但实际地位就是太上皇。武灵王禅位后依然把握军政大权,不似后三位是摆设。

  天和帝是想自己成为太上皇,崔太后便是太皇太后,他年富力强,崔太后是女流之辈,一旦拓跋曜登基,崔太后再无执政的理由,他可以理所当然的掌管朝政。可是他怎么不想,一旦成为太上皇就不再是皇帝了。

  臣子忠于的是新居而不是他,当年武灵王一代明主,威名赫赫,赵国七雄地位为他奠定,可一旦禅位,任他威名再大,照样被亲子饿死于沙丘。而天和帝尚未掌权,就急着退位,就不怕自己重蹈武灵王覆辙?

  所以这些外族终究不是汉人,学汉武帝也好、学赵武灵王也罢,都不过是牵强附会,没能真正读懂史书。王甫跟谢简、崔远想到了一处,不过谢简、崔远不说,他不能不说,他今天要是避让了,明日就再无被崔太后私下召见的资格。所以他才主动说出关键点。

  崔太后闻言面露笑意问:“诸卿认为朕应支持圣人禅位?”

  三人同时道:“太后圣明。”

  商议完圣人禅位之事,崔太后又同三人商议起别的国政。谢简为妥善安置女儿,丢下数天事务,书案上已堆满文件,幸好他向来一目数行、过目不忘,身边又有长史官辅佐,还算游刃有余,还有闲心派人给孙女做新衣。

  他这次本没想让太子见到阿菀,没想太子不仅见了阿菀,还这么喜欢阿菀,他更要好好盘算。谢简也知道崔太后已经准备让她幼弟三女入宫,崔太后的幼弟崔贤目前有四女,除了长女乃崔贤妻华阴公主所出,余下三女皆为庶出,这也是惯例。

  因魏国子贵母死的制度,世家送入宫中的女子大多为庶女,偶尔有身份尊贵的世家嫡女,都有庶女或族女替她们生子,正如独孤皇后和独孤夫人。谢简想送孙女入宫,但也舍不得自己庶女入宫送死,他在魏国势单力薄,每个孩子的婚事都要谨慎考虑。

  他思忖着是否要联系在魏国的谢氏宗族,让他们送几个美貌的族女过来。跟阿菀差不多年纪就好,跟她一起长大,从小对她忠心,将来也更好拿捏,他相信阿菀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谢知已知祖父替自己定好了未来夫婿,但不知父祖已经深谋远虑到给自己找媵妾人选了,她将来只需要借腹生子即可。她躺在乳母怀中睡得喷香,她继父为了让她娘安心,不仅给她配了五个乳母,还有十来名侍女,都是秦家的家生子,且都已成亲生子。

  她们的丈夫就留下充当她的侍卫,儿女作为她的玩伴,同样他一会怀荒镇就精心挑选了五名女武师过去伺候谢知,这五名女师不仅要充当谢知的侍卫,将来还要做她的导师,不说要教她习武,也要让她坚持修炼引导术,强身健体。

  也亏得公主府地方够大,陈留特地空出一间院落安置谢知和这些侍女,同谢大郎、谢二郎也因为年幼,离不开乳母的照顾,暂时先跟谢知住一块,等两人再大些再分开。陈留同时好人做到底,还派人改造院落,在院落里安置一个小厨房,允许他们可以给郎君、娘子做些点心汤水。

  要知莫说是大户人家,就是宫廷之中,也只有太后、皇帝可以有单独的小厨房,别的嫔妃皇子女,哪怕是皇后都不允许私设小厨房。因为多一个厨房,开支就要翻倍增加,不是持家之道,再奢华的家族也不应如此奢靡。

  陈留会如此大方,一来是有意交好谢灏、谢兰因,二来也是谢灏、谢兰因够大方,送给谢宁馨礼物的都是华贵之极的珍宝。同样秦宗言也有心,陈留一到京城,将军府就派人送来了千石稻米和百匹丝绸,说是给谢府的节礼,还不是谢知三人的日常度用?

  有如此知情识趣的晚辈,陈留乐得大方,还没回长安就授意心腹快马赶回家翻修院落,等他们到家灶头都可以用了。谢知由乳母抱着,将来数十年的居所看了一遍,只有一个疑惑,长安是北方吧?他们为什么不装火坑?

  原谅谢知这个前世今生都生在江南,离开地图就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孩子,在她印象中所有长江以北的地方都是北方。长安冬天不冷吗?还是自己在南方待惯了,不适应北方气温,大部分北方人比较抗寒?不过她现在还是小宝宝,这些事不应该她担心,想来谢家不会少她一份炭的。

第24章 内宅琐事

  乳母一路舟车劳顿,刚到长安又被召入宫中,早累得睁不开眼,简单的替谢知擦了下身体就哄她入睡。她也不是完全偷懒,毕竟天气已经转凉,她也不敢贸然给谢知洗澡,怕冻到她。

  谢知见众人面露倦色,也不好意思让乳母给自己洗澡,只能默默的忍着入睡。是夜,谢大郎、谢二郎陪着谢知一起睡。两人也是初离父亲,身边侍从又不是原本伺候的老人,两人心里也有些慌张,三兄妹抱团一起入睡就安心许多。

  乳母们也怜惜三个幼小离开父母,横竖三人都不到避嫌的年纪,干脆让三人头并头躺一张床上入睡。许是有了相互陪伴,谢知和谢大郎、谢二郎入府第一天夜里都睡得很香。

  第二天一早,除了谢简早起上朝,所有的主人都睡到午时才醒。陈留起身洗漱完毕,进过早午膳,精神还是恹恹的,她免了姬妾请安,派人去谢知三人的院落询问三小的情况,得知三人一切安好才放心。

  陈留对心腹宫侍叹息:“年纪大了,以前莫说赶几天路,就是几天几夜不睡都精神得很,现在稍稍累一些就觉睡不醒。”

  “能睡才好,奴非要等困极才能入睡,这才叫老。贵主哪里看老?待再过几年小娘子长大了,贵主同小娘子外出,就是一对姐妹花。”陈留的心腹宫侍阿蛮是她的乳姊,两人刚出生就待一处了,陈留睡榻上、她睡榻下,两人同吃同住同睡,感情极好,她陪陈留度过艰难的童年期、抑郁的少年青年期,总算看着陈留熬出头,她心里比谁都高兴。

  陈留被她哄得眉开眼笑,“我都是当祖母的人了,哪能跟小姑娘一样?”她看着鬓发已银白的阿蛮,心中一酸,阿蛮只比自己大了三天,可看着比自己老了二十岁不止,她柔声道:“阿蛮,你去领养个男孩儿,我让他同小郎君一块读书,将来让他当官,好接你去享福。”

  阿蛮连忙摇头:“奴不走,奴不要离开贵主。”

  “傻瓜,谁让你离开?我只让你多个孙子,将来等我们老了,也可以看着曾孙承欢膝下。”陈留说,她幼年生母无宠,她也不受先帝宠爱,在宫中日子过得艰难,全仰仗乳母和乳姊照顾。她厌恶萧斌,乳姊就替她伺候萧斌,后来自己再尚谢简,乳姊也不肯再嫁,一心一意的侍奉自己,她怎么忍心乳姊孤苦无依一辈子?

  陈留前半生很苦,她生母慕容夫人早逝,生前只是魏国先帝的贵人,死后才追封夫人,并不受先帝宠爱,所以陈留在先帝心目中印象也很淡。在陈留成年后,先帝就很随意的把陈留指给梁王萧斌。

  萧斌说来还是萧赜的堂叔,他的父亲萧纵是梁国高宗的幼子,成祖的弟弟,此人才能平庸却心有高志,在试图谋反失败后,携妻带子流亡魏国,被魏国献帝收留,册封为梁王。

  萧纵入梁国后第二年,妻子王王妃暴毙,他娶了阳平王的独女为妃,三年后萧纵跟王王妃的唯一的儿子也夭折。萧斌是萧纵跟拓跋氏的儿子,生来就渺了一目,容貌丑陋、性情暴躁、不通文墨,未成年前就是长安上层贵族中的笑料。

  可萧斌因身份特殊,又很得阳平王喜爱,故他成年时先帝欲将帝女许之。当初年纪相近的帝女有三人,唯有陈留无人眷顾,被先帝下降给了萧斌。魏国的公主大多骄纵,陈留再不受宠也是也金枝玉叶,风华正茂的年纪谁乐意有这样的驸马?

  可陈留不仅没有半句抱怨,婚后跟萧斌也是相敬如宾,本朝公主悍妒,驸马大多不敢纳妾,唯有萧斌姬妾满室,陈留也是当朝出名的贤德公主。旁人都夸公主贤德,唯有阿蛮知道,贵主深夜无人时,不知哭湿了多少条枕巾。

  先帝和慕容夫人生前都信黄老,陈留受了他们也信道,婚姻不幸福,她也不像别的公主那样靠养男宠、镇日歌舞饮酒度日,她只关门在家中诵经,默默做着好事。许是好人有好报,在她下降萧斌第四年萧斌死了。

  她守寡次年谢简流亡魏国,当时守寡的公主有三位,还有一位是崔太后的养女华阴公主,她也想下降谢简,可先帝觉得陈留贤德、华阴悍妒,怕谢简压不住华阴,便将陈留下降给谢简,让华阴下降崔太后幼弟崔贤。

  谢简俊美温柔,待陈留温存体贴,两人夫妻多年都没红过脸,陈留不知在他心里到底是郗氏重、还是自己重,但谢简肯这么对自己,她已经满足。虽说魏国公主大多跋扈,将驸马制得不敢吭声,连妾都不敢纳。

  可不纳妾又不代表不碰别的女人?举朝那么多驸马,就没有一个不偷嘴的?唯独谢简,两人成年五年无子,他都不曾提过纳妾之事。后来的姬妾也是她选的,除了姬妾也不见他沾别的女人,这样的驸马她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可惜谢简不肯纳阿蛮,不然让阿蛮生个儿子,她们还有什么好求的?

  阿蛮说:“贵主让奴好好想想,就算认孙子,也要找个忠厚,奴情愿他一辈子没出息,也不能给贵主添麻烦。”

  陈留嗔她:“尽瞎说,你教出来的孙子还会差?”

  阿蛮憨憨一笑。主仆两人说话间,陈留的贴身侍女春樱掀帘入内,见陈留跟阿蛮说的开心,她脚步一顿,站在外间静候陈留的召唤。

  陈留问:“何事?”

  春樱进来低声道:“贵主,婉姬有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隐凤朝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