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杨八娘_分节阅读_第364节
小说作者:子一十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2 MB   上传时间:2019-03-17 19:33:15

  六个小朋友经常一会儿掐,一会儿笑,大人都没在意,不想,不经意间,小恩竟然都能打得过小娘子了!

  真是光阴似箭啊……大人们感叹了番时光如梭后,就出手了。

  于是小勇和小猛被七郎八郎拎耳朵了,“准你们和大娘子她们斗嘴就不错了,还想干嘛?!”

  想当初,八娘九娘就是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偶们都只能点头啊……

  于是,小恩很得瑟,还好,自己报仇了……然后就被五郎罚去蹲马步了……

  于是,小朋友们从此后不打架了,改吵架了!

  不过,这回小猛很生气,一点兄弟姊妹情都没有,想打架怎么办?!挽起了袖子,冲三个小娘子怒目而视。

  二娘子再度叹气,“屁股都没养好,就想打架?”

  三娘子摇头,“打得赢嘛?”

  大娘子总结,“不愧为真蠢!”

  小勇拉住小猛,二对三,胜算本来就不大,何况己方还是两伤兵!

  大娘子对满脸不高兴的小勇和小猛啧啧,“行了,我们帮你们跑腿!”

  小勇和小猛……“你们想去蹴鞠队就明说!”

  大娘子道:“我们说的也不算委婉啊?”

  小勇和小猛……说不过你们!

  两人鼻子一哼,一瘸一拐的走了……

  三个小娘子赶紧跟了上去,“好好谈谈……”

  “有你们这么求人的嘛?”小猛哼道,翻着白眼求人!

  “又没拿刀比着你们脖子。”三娘笑呵呵。

  小勇想了一秒,“要去蹴鞠队也行,但是,你们得找来钱才行!”

  小猛一想也是,自己可是去踢蹴鞠的,不能在找钱上浪费太多时间,否则日后自己没准只能打替补了!“一个月找来两贯就行!”

  “行!”三个小娘子点头应下了。

  “今年等蹴鞠队开个会后,回来再给你们说具体的!”小勇道,想来和大娘子她们一样想去蹴鞠队玩的小娘子肯定多,每家每月找两贯,呵呵……蹴鞠队还愁啥……

  果然,三天后,大娘子她们在蹴鞠队见到了曹家的小娘子,曹七娘,和李家的小娘子,李五娘和李六娘。

  小勇和小猛代表蹴鞠队对六个小娘子宣布,六个小娘子,一人一月找两贯!行,就签合同,不行,谢谢参观!

  众小娘子……这是坐地涨价啊?

  “行!”大娘子率先签字!总有办法的!

  有人带头,大家也没迟疑,依次签字。

  然后,小勇和小猛就说了,接下来,就谈谈分工的事,每人负责一块,责任分明,出了问题,就请走人!

  最后,大娘子和曹七娘负责协调场地租借事宜,二娘子和三娘子负责供应茶水,李五娘和六娘负责与针线相关的一切事宜!

  “我们要是能组个队就好了……”曹七娘看着在场中训练的队员,一脸的羡慕。

  “你认识多少人?”大娘子立即问道,“我们这就六个了,再找六个,就能组队了。”

  曹七娘摇头,“宫中不流行,大家喜欢踢的也少了……”

  女子蹴鞠唐时很流行,唐玄宗喜欢啊,但到了大宋,太祖太宗自己喜欢踢,却没兴趣看女子蹴鞠,宫中后妃便没组队,到了小眼睛,得,男子蹴鞠都不喜欢,何况女子……于是,如今就是市井也很少见女子踢蹴鞠玩了……

  “皇后娘娘和辽国公怎么不喜欢蹴鞠呢?”李五娘也凑了上来,满脸的遗憾。

  “找找,咱们都认真找找,总有人喜欢的。”二娘子只能给大家鼓气。

  大家正为找志同道合的人发愁呢,耶律信带着儿女们来了。

  耶律信是能自由活动的,只是不能出汴京,当然,身边跟多少暗卫,那就是小眼睛的事了……

  耶律信的大儿子耶律先比小雷小一岁,今年15了,二儿子耶律光是妾室生的,比福儿大一岁,和大娘子同年,今年10岁了,女儿塔不烟和耶律光同岁,与耶律先都是耶律信正妻生的。

  耶律信一家虽然已做汉人打扮,但气质一看,就和宋人不一样。

  曹七娘立即迎了上去,“这位大叔,这场地我们租了,你要看场地,还请改日再来。”

  “是带儿子来报名的。”耶律信笑。

  “报名?”曹七娘笑道,“蹴鞠队人已经招满了呢,实在是不凑巧。”

  “还请小娘子给管事的人说一声。”耶律信笑道,“替补也行。”

  大娘子此时也过来了,正好听到这话,和曹七娘对视一眼,笑道,“可不巧了,管事的今儿都不在,要不,你改天再来?”

  耶律信指着场上飞奔的小勇和小猛,“他们不在那嘛?”

  虽然杨家不和耶律信接触,可耶律信早就将这些人认得一清二楚。

  曹七娘立即道,“他们又不是管事的。”

  “可太子不是点名让他们管事嘛?”耶律信笑眯眯,冲着场地内高声喊道,“蹴鞠队管事的小郎君!”

  小勇和小猛立即就朝这边窜了过来……

  曹七娘给了大娘子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大娘子悄悄捂额。

  小勇和小猛跑近一瞅,认识啊,耶律信嘛,跟着小恩在人家门口偷瞄过的,不会认错,再瞅了瞅耶律信身边的小朋友,顿了顿,然后两人同时转身,一溜烟的跑了……

第582章 融入(二)

  辽使已见了耶律信,虽然没表达对耶律信的怀疑,但却对耶律信迟迟未能取得进展表示了不满。

  耶律信也无奈啊,汴京百姓歌舞升平,什么国防啊,什么朝政啊,统统不放在心上,街头巷尾喜闻乐道的全是乌七八糟的各种八卦消息!

  两浙大旱,青州蝗灾,这两消息登上茶楼话题排行榜top10只有半天!半天就下榜了!

  反倒是小雷欺负乡绅被人津津乐道了好些天!一个个都激动得等着看小雷和大臣们掐起来……

  在这样的风气下,就是在茶馆泡上一万年,也打探不到火器作坊的消息啊!

  而工部那边,潜伏多年的探子也是毫无头绪!唯一能确定的是,一大批工匠突然消失了!

  而户部那边,给工部的拨款并没异常,耶律信根据收集到的情报,仔细分析了的,户部没有额外的大额资金去向不明,工部更没有一批资金去向不明……

  如果不是因为确认消失了一大批的工匠,耶律信都会相信,西北的威猛火器只是大家的臆想!

  耶律信是各种方法都试了,连火器作坊在哪儿都没打探到,这才破釜沉舟,将妻儿给接了过来,想通过小朋友来打探。

  这么做,对耶律信一家是绝对的弊大于利!

  首先,孩子们都在上京长大的,接受的是契丹贵族教育,虽然耶律信降宋了,但有耶律隆绪和耶律信大哥的照顾,孩子们基本上是没受什么委屈的,他们脑子里的父亲依旧伟岸,是为了大辽而牺牲名誉的英雄!

  可是,一到汴京,得,那立即是从天上掉到地下!

  身份尴尬,被人排斥不说,还得绞尽脑汁和大宋的同龄人打成一片……

  耶律信的大儿子都15岁了,在契丹都订亲了,也跟着大伯在历练了,结果,给拎到汴京来了,还不知道怎么才能打开局面。

  老二10岁,离别了上京的伙伴,在汴京若交到朋友,日后刀戎相见,又是一番伤筋动骨……

  更为重要的是,两个儿子日后即便回到大辽,也没什么远大前途!

  耶律隆绪照拂的是耶律信,耶律隆绪的儿子可不见得会相信耶律信的儿子忠心耿耿……

  而且,耶律信将妻儿迁过来后,上京对耶律信的怀疑会飙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耶律隆绪听久了,难免心中不打鼓……

  慷慨赴死易,忍辱偷生难啊……

  但耶律信还是毅然决定,将妻儿接来。

  耶律信给孩子们说了,生是大辽人,死是大辽鬼,不论今后境遇如何,都要做到无愧大辽!

  ……

  因此,八娘忽悠了耶律信大半天,想让大辽将眼光看向更北的地方,结果,耶律信压根没给辽使说!

  给辽使说这个,那无疑是在自己脸上亲手写下两个大大的字“叛徒”……

  更西边,耶律信没去过,但是,更北边,耶律信是去过的,冰天雪地,寸草不生……

  就算越过那片寒冷的荒原是一片绿洲,又有多少人能活着抵达?

  耶律信打算给耶律隆绪的私信里,把这当个笑话讲。

  辽使的不满,让耶律信很无奈。

  工作没成绩,的确说话没底气。

  于是,耶律信便请辽使帮忙了,帮着孩子们打入大宋内部!

  耶律信的三孩子来汴京有些日子了,可一个朋友都没交到,谁家都不和耶律家往来。

  就是八娘,都没假模假样的接见一下耶律信的家眷。

  潘铠更是,只和耶律信默默的品一小壶酒……别的,就没了……

  九娘更绝,听耶律信说要送孩子去讲武学堂,直接建议,“去国子监更好!”好好接受我们大宋灿烂文化的熏陶……

  耶律信一瞅,两儿子汉语倒是会说,汉字也会写,可去国子监,那也是妥妥的差生啊,还是那种和倒数第二相差好几百分的那种!

  差生能结交到优秀人才么?!

  而且,虽然大宋是文官当道,但耶律信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宋的军队里,目标是军队布防……

  所以,耶律信的目标依旧是武将!

  和辽使商量了一番后,打探好福儿蹴鞠队的训练时间和地点,就带着孩子过来了。

  结果,管事的两淘小子竟然溜了,耶律信心想,嗯,倒有几分九娘的机灵劲……

  耶律信笑眯眯的带着孩子们就走了……

  曹七娘和大娘子摸不着头脑,就这么走了?

  小勇和小猛则给包拯说,“明儿记得给福儿,辽人想来腐蚀咱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1页  当前第3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4/4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杨八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