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佛系代购的六零生涯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慕容红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5 KB   上传时间:2019-03-09 19:29:28

  “我姑娘也不比城里姑娘差呀?她大姑你说说你侄女儿这么能干,三百块多么?”

  桃红她后妈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儿,斜着眼睛问道。

  “既然你们觉得不多,那我就回去跟叶家说算了,也别耽搁人家了,你们看哪儿有合适的赶紧找个去,也别耽搁你们发财致富!”

  媒人给气坏了,她这嫂子是不要脸了怎么着?既然这样,她以后还要活人呢,她也是有儿有女的人,过两年自家儿女也要说亲的,难道要因为这人败坏了自己家孩子的名声么?

  虽然侄女儿是挺可怜的,可也不至于为了她一个搭上自家四五个孩子的一辈子。

  都是当妈的,当然是自己个儿的孩子要紧。

  媒人懒得理会这些个破事儿了,直接翻脸不管了,反倒是让这家人不行了。她那嫂子当下地就拦住了她小姑子,两人讨价还价,最后定下了一辆自行车,六十块钱,直接给缝纫机刨掉了。

  这就够多的了,自行车一百二,小两百块了,外加上杂七杂八的下来,差不多也就是三百了。

  二百的彩礼倒是在叶妈的预期内,她点头答应了。

  娶个能干的儿媳妇叶妈其实也是有自己的心思的,老大两口子以后去了城里也没关系,她也没想着要给老大添麻烦,以后跟着老二过日子好了。

  老二的性子绵软,叶妈生怕他不会过日子,所以找了这么个能干的来。想想以后儿子不中用了,儿媳还能顶上来。

  叶老二:……

  虽然要结婚成家了他是挺高兴的,可他妈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因为老二要结婚,所以叶家的地方要稍微收拾收拾,将西边儿放杂物的那个房子收拾出来给老三和志忠住,他们之间住的那间留给老二结婚使用。

  叶妈也不是不想分家,可是没钱盖新房,所以只能暂时地这么凑合着了。

  不过虽然这桃红家答应了这门亲事,可从头到尾就没让人高兴过,叶妈无数次地觉得还是退亲算了,为了几毛钱,一块儿布地闹个不停,这样的亲家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不说求岳家能帮衬老二一把吧,可至少别拖后腿呀,现在看来只怕是悬了。

  叶妈的后悔无处言说就对了,只能咬牙切齿地给儿子准备婚事。

  也是因为对方的人品不咋滴,叶妈也没什么心思办的太大,虽然叶念国给了同样的钱,自行车也是他找人去买回来的,可是叶妈敷衍的很,家里人都以为是因为家里没钱的缘故,只有叶念国晓得叶妈这么做的原因。

  不过既然她这么做了,叶念国也不会去拆穿他妈就对了,以后多补偿老二吧……

第41章

  叶老二的人生大事儿完成了,叶妈也算是松了口气的,毕竟老二过二年才二十呢,她有足够的时间来攒家底儿和寻摸合适的人选。

  可能因为叶念国拖的太久的缘故,所以叶妈也不着急在孩子十五六的时候说亲了。不然的话,小妹的年纪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了。

  当然,姑娘家不可能真就给拖到二十去,十八是叶妈的底线了,再晚她怕闺女嫁不出去了。

  现在在给老三找媳妇儿的同时也要找找看叶小妹的对象了。

  找媳妇儿要说容易点儿的话嫁闺女可就难了,对方的品性要琢磨,对方家庭尤其是未来的婆婆到底好不好相处,小姑子呀,妯娌这些的甚至比起男人更重要。

  叶妈也不是瞎说,这很多时候男人就是个摆设,给是个出气儿的玩意儿,他不大觉得自己媳妇儿受了委屈,也不觉得他妈,他妹子欺负了自己媳妇儿,人家的媳妇儿都是这么过来的,到你了怎么就不行了呢?

  当然,还有长子媳妇儿也难做,家里兄弟少还好说,一旦兄弟姐妹多,简直就是没完没了地操持各种婚嫁了,想想都觉得头大。

  所以叶妈最中意的女婿人选是家宅人不多的,最好不是独子也不是长子,结婚了小两口儿能分家单独过自己小日子的那种。

  不过谁也不知道命运会是怎样的,叶妈最常听人说的就是姻缘都是人的命,甭管之前想的有多美,遇到了那个人,你就跟倒霉催的似的,也不知道怎么地就嫁到了人家去了。

  即便是后面会后悔呀,觉得日子难过呀,这都是你的命。

  虽然话是这么说没错儿,可是叶妈还是想要挣扎一下,给自己闺女找个能过的去的。

  当然,老三媳妇儿也是一样的。

  叶妈对于儿媳妇的要求不太高,能好好儿过日子就成。

  叶念国十分赞同叶妈的态度,觉得妹夫的人选的确要好好儿找,不能马虎大意,这关乎她的一辈子,所以马虎不得。

  社会就这样,虽然可以离婚,可是离婚了真过的女人真的不多就对了。

  得了儿子的支持,叶妈更有底气了,她的儿子虽然书念的多,也没有给性子念的迂腐不通人情了,反而是更通透了。叶妈很骄傲就对了。

  叶念国:……

  反正在他妈眼里,他就没什么不好的地方,总之是什么都好就对了。

  叶念国也在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随着这几个月下来,叶念国的建工队名声在外,已经不是他找活儿了,而是活儿找他们了。

  叶念国也迅速地将那种单纯地卖苦力地活儿给排除出去了,反而是找点儿高端的活儿来做,虽然价格不低,可还是不少人来找他们的。叶念国想起吊顶的活儿,就是用那种带着亮色的塑料来弄,最后编制出一朵大花儿来的那种。

  这个活儿可算是为难了队里的男人们了,对于他们来说,宁愿去干辛苦活儿也不愿意弄这个呀,可惜的是,叶念国说了,这个更挣钱,大家没辙,为了钱,大家拆了一套贵的要死,稍不小心就会拉断的东西不停地练习,不停地练习,直到叶念国点头了这才算是完了。

  积累了点儿财富之后,叶念国已经在琢磨转型了,吊顶这就是他们开始转型的起始。

  叶老三有些琢磨不明白大哥的心思,明明这活儿他们做的已经很纯熟了,挣的也不老少了,单单是叶老三自己怀里就揣着两百多的巨款了呀,大哥挣的肯定更多,他们私下讨论过,觉得大哥手里头最起码地能有上千元的巨款了。

  可是大哥为啥要这么做呢?

  不只是叶老三想不明白,同行的人们也想不明白呀。

  好在叶念国是个很开明的人,一点儿也不愿意勉强人,愿意跟着自己干的就继续,不愿意的他还真不勉强的就对了。

  当下立即地就有三个人退出去了,不过都是家里穷点儿,可根正苗红的那种,当初跑出来卖这力气也实在是家里穷的过不下去了,所以想着出来挣点儿是点儿,走投无路的那种。

  现如今家里有四五百的存款了,实在是不愿意再受那份儿辛苦钱了,叶念国倒也不勉强,由着人家去吧。

  好聚好散,离了谁日子还就不过了呢?

  叶老三看着这三人直骂娘,他们可没自己个儿说的那么磊落就对了,不过是瞧不上现如今挣的那点儿小钱儿,想要自立门户而已,说的那么好听,多好笑!

  当初跟着大哥后头学技术,学本事的时候怎么不说这话呢?

  “行了,和气生财,记住他们了就得了,以后少往来呗,年轻人呀,路还长着呢。”

  叶念国也不是真的豁达,而是不想跟这些人计较,没得意思,他比谁都知道这一样到底有多难做,里头的水太混了,如果不是他让出了不少的利润,哪儿会有这么好的事儿净找到他头上了呢?

  如今他去开拓另一个市场,也是因为懒得和这些人勾心斗角的,自己去挣点儿轻松的活儿,瞧着不起眼,可并不见得就不挣钱。

  什么时候,人们在吃穿住行上都愿意花钱的。

  叶念国言传身教,告诉叶老三。

  叶老三虽然不觉得大哥说的都是对的,可在这一点上也是点头赞同的。

  他自己不乐意过很辛苦的生活,所以这个家得需要一个能撑起来的人,很显然,他觉得老三就有这个潜质的。

  虽然还没有自主意识,可是叶老三对于新鲜的东西,对于外面的世界是很好奇的,所以叶念国也愿意教导他,等再过上几年,情况好转了他就能出去看看外头的世界了,见过了广博的世界之后,到时候再说其他的呗。

  三兄弟各自地能有点儿事情做,能养活自己的家,叶念国觉得这就可以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县城开始流行起了吊顶子,这股风潮很快地就从县城流传到了各大公社呀,乡村的,有个专门生产这个的塑料厂也因此地起死回生,产品火的不得了了,想要产品就得排队,也是惹的不少人眼红不已就对了。

  叶念国的生意慢慢地就好起来了,这个时候大家也是发现了,其实做这个没那么辛苦还更赚钱,的确是他们短视了。

  再想想那几个还在外头卖苦力的,优越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这之后叶念国手头上算是有了一批稳定的队伍,人员虽然也会流动,可是老班底,知道他底细和厉害的却不会走。

  有了好东西,自家当然也得用上呀,叶念国给他家的老房子收拾了一通,让全村人都羡慕了。

  老房子想要重盖呀,翻修的是不容易的,可是吊个顶的话花费应该还是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的吧?叶念国当然不会赚村里人的钱了,成本价给他们了,的确是不贵的。

  大家也不会是每个房间都吊顶的,只要堂屋就好了呀,这样的话花费更少了,速度也很快,这么一下午的功夫,已经有三五家地完成了。

  这到了年下,正是他们活儿多,赚钱的时候呢,谁家不愿意敞亮地过个年呢?

  “你瞧,这就是不理性的消费了,可是人们愿意为这种不理性的消费买单,这就是咱们挣钱的机会了。”

  三五天的光景,从早到晚,除了吃饭之外,十多个人基本上就没闲着的功夫,全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吊了个顶,成本价。然后就是村里人的亲戚们家了,总得瞧着我是你大姑呀,我是你小哥的岳家便宜点儿吧?

  这样的生意叶念国也做,态度很好,一点儿也不拌蒜,市场也有了,让叶老三对着自家大哥佩服的简直是五体投地,还能这样么?

  原本他们是要回来休息的,可是这样一来,一直从腊月二十三忙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小年了才算是解散了。

  大家怀里揣着钱票,还有叶念国发的福利高高兴兴地家去了。年货大礼包,米面油之外,糖果呀,烟酒呀,干果这些的,都是常见的,可不一定每家过年都会买的。有了这些东西,至少能让大家伙儿过个像样的年就对了。

  都是实在玩意儿,谁还会嫌弃不成了?所以每个人都高高兴兴地走了。

  叶念国带回家的也是这些东西,叶妈今年给亲戚家备的也是这些。不过是量多量少的问题,她娘家也早都年前邮寄走了。

  两个儿媳妇家的量是一样的,这种时候叶妈是最会一碗水端平的,也不藏着遮着,大大方方地让两个儿媳妇参与进来,你们想家想要什么自己选。

  吴曼青家里也不缺粮食吃,索性地就来点儿油,各样的干活多来点儿。

  桃红家里是农村的,从小就知道饿肚子的感受,所以都是米面油,稍微要了点儿糖果,想着回去给几个弟弟妹妹甜甜嘴儿,尤其是最小的两个妹妹,她后妈对着闺女还蛮刻薄的,哪怕是亲生闺女也是一样的。

  所以就权当是她这个当姐姐的给妹妹的吧。

  这些事情叶念国往年不会参合,今年也是一样,叶老二反倒是兴致勃勃地瞧了一圈儿媳妇儿都选了些什么东西,大嫂选了些什么,然后说给了叶念国,叶老三两人听。

  叶念国:……

  叶老三:……

  并不是很想知道。

  一年忙到头了,就想要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懒上几天,想要睡到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不像叶老二,基本上作息已经养成了,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都是固定的。

  虽然也是有些羡慕大哥和三弟的,可是到点儿他就睡不着了呀,躺着也是累的,索性还不如起床呢。

  叶念国很少出去应酬,家里来客人了也是老二和老三在应付。

  初五过了之后他索性地和吴曼青俩回县城去了,虽然吴曼青不需要回娘家住,可回去逛逛亲戚们还是需要的,所以这俩人走了,叶妈也觉得清闲了好多。

  因为叶念国在家的话,每天都有人来找他问话,还要不要人呀?需要人手的时候记得我呀,咱们是什么交情了,我干活那可是利落的很,总之是家里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叶妈索性地由着儿子去县城了。

  叶小妹和志红俩也觉得这样好,不然的话家里的地基本上就没有干净的时候,一直要扫地,一直要收拾杯子碗碟的,累也累死了。

  人家明明过年就是玩儿呀,休息的,到她们了就是一直不停地端茶倒水,谁高兴过年呀?

  真没劲!

  吴家对于叶念国,吴曼青的到来自然是欢迎的很,这县城不大,有点儿新鲜事儿自然是传的到处都是,叶念国在做什么,基本上一中的老师都知道的,大家都说这人有本事,吴家的姑娘好福气之类的。

  当然也有酸言酸语的觉得吴曼青配不上叶念国的,吴妈妈气死了,她闺女哪儿不好了?铁饭碗,挣着工资养活着自己呢,怎么就配不上了?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吴妈妈很关系闺女女婿的关系好不好这些的。

  吴曼青觉得挺好笑的,人呀,真奇怪!

  当初她结婚时那些人是怎么说的?现在呢?不过她已经学会不去计较这些了,跟着叶念国生活了这么久,她已经学会豁达了,不会计较这些了。

  吴妈妈看着闺女这样才算是放心些了,让她性子柔和些,不要动不动地就发脾气甩脸子,男人要面子的云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佛系代购的六零生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