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佛系代购的六零生涯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慕容红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5 KB   上传时间:2019-03-09 19:29:28

  猪的膀胱充上气儿,就这么个东西,就是大家接下来最好的玩具了,当然仅限于男孩儿。

  叶家兄妹散了,叶念国也就家去了,接下来的热闹就没什么好凑的了。

  好容易吃一次大锅饭,大家拎着自己的碗筷就在打麦场上蹲着闲聊了,说说自家今年的年货,再说说明年是不是该送孩子去念书之类的,大家的注意力大多都不在眼前的话题上,而是在不远处的两口大锅上,香气儿飘起来,馋的人抓心挠肺的!

  各家各户地按着名册开始喊人,不论大人小孩儿的,每人一碗杀猪菜,想要在这儿吃的就在这儿吃,不想在外头挨冻的就家去呗。大多数人都是直接端回去了,少数人留下来看能不能再添点儿,哪怕是没肉没菜,再来一勺汤也好的呀。

  叶家人当然不会在外头吃,随着大流儿,大家都回来了,叶妈再调味儿,热一下玉米面饼子,然后才开始吃。

  真别说,猪肉,粉条,白菜,这滋味儿还真不赖,每个人包括叶念国在内都吃的肚子圆滚滚的,痛快,舒服!

第29章

  吃了这么好吃的一顿饭,大家心里头那叫一个舒服,就连志忠也叫嚷:

  “这样的日子,神仙也不换呀!”

  逗的大家哈哈乐的同时也是忍不住地点头赞同,的确如此,是很好幸福就对了。

  叶念国摇摇头,也不说那些有的没的,如今的生活他是还挺满足的,至于将来,再说吧,反正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就对了。

  有些时候他还挺感激这个村子,感激这些人的,虽然小矛盾不少,可是大家都挺善良的,没有那种刻意的恶。所以他也愿意去为大家去做点儿什么的。

  过了年之后,大家又开始干活了,过了几天,村长和支书来和叶念国商量,想他们这种成分不好的人家要出个人去修水渠,叶家谁去?

  叶念国能说什么?只能他去了。

  不过修水渠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工分给的特别高,像叶念国他们这种在村里都是最低工分的,如果去修水渠的话,工分能翻好几倍就是了。

  叶家最少得去一个,如果想多去几个的话,也没问题就对了。

  可这种遭罪的活儿谁家愿意多去呢?

  叶妈哭的稀里哗啦的,叶家所有人也都是神色凝重,看来被牵连的后果比他们以为的还要严重,至于谁去修水渠这事儿基本上没的选了,叶念国是成年人了,同样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如果他不去的话,谁去呢?

  老二和老三虽然大,可说来说去到底还是孩子呢,十多岁的小子呀。叶念国怎么忍心让他们去吃这种苦头呢?

  叶妈除了哭,觉得对不起老大之外,成天地就在家熏肉干,想着过上半个月之后给儿子带上,不然的话在那个地方吃不好的话,身体怎么扛得住呢?

  叶念国也不拦着她,让她有点儿事儿干,省的成天地胡思乱想。

  他也去请教了一下去修过水渠的地主家的两个儿子,准备点儿什么东西好,带什么比较实用。

  两人有些奇怪地看了看叶念国,只怕是没想到这人会这么淡定乐观吧,毕竟他们见了太多的找他们问什么活儿比较轻省,怎么样能偷懒,怎么和领导打好交道,让自己过的轻松些这种话题了。

  不过两人也不是多话的性子,皮肤黝黑的青年们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曾经养尊处优的模样,甚至和叶念国相比,大家更加相信他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多带点儿抗饿的东西,抗寒的干姜片,雨鞋里头要加层棉……”

  两人也不是藏私的性子,细细碎碎地跟叶念国交代了不少就对了。

  叶念国很是诚恳地谢过了人家,给他家的几个孩子留下了一大堆的书本之后,走人了。

  虽然地主家是有人识字的,可那也是上一辈的事情了,现在到了第三代,基本上都是文盲,如果不是村里的扫盲班,如果不是村上人好的话,他们的孩子估计这一辈子都是睁眼瞎吧?

  这才是令他们痛苦的事情,享受过甘甜,如今跌入了泥坑中虽然觉得苦,觉得难,可最让人难受的并不完全是饿肚子,而是看不到希望。

  所以他们的父亲才会选择自杀,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到了他们,已经麻木了,上有老,下有小,但凡有点儿办法,他们也会为孩子争取一下的,所以之前叶念国开扫盲班时的卷子,他们到现在还每天都拿出来给孩子学习用,不管孩子们已经有多熟了也会每天重复一遍,这些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们没渠道去获取的。

  哥儿俩小心地将这些从小学到初中的课本收好了,让孩子们慢慢学,不会的话就去叶家请教呗,现在叶家和他们差不多,所以两家稍微走的近一点儿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虽然这样想很不厚道,可是哥儿俩同时从心底感谢了一下叶念国那个不靠谱的舅舅,这是他们家的机会。

  叶念国可不知道看似憨厚朴实的哥儿俩的小心思,很快地就回去了,叶妈这下子更积极了,抗寒的可不只有姜片呀,还有辣椒呀,也能让人的身体热乎起来。

  辣椒没办法带,辣椒面总能带的吧?辣椒酱总能带的吧?觉得自己能弥补儿子之后,叶妈精神满满了,她之前因为着急就上火,嗓子哑的不行,如今算是留下后遗症了,每次都会这样,吃药也不大管用,当然现在也没什么好的消炎药也是个问题。

  不过只要她忙起来,自己不胡思乱想,嗓子就慢慢地会好起来了。

  等叶念国走的时候,叶妈已经完全好了,半个月的时间也足够让她接受大儿子要去外头劳苦三个月这个事实了,每年就三个月而已,想想时间也没有那么长的,叶妈虽然这么安慰自己,可是看到儿子背着铺盖卷儿,跟其他的几个人没什么区别时,叶妈这心里照样挺不是滋味儿的,忍不住地红了眼圈儿。

  叶老二和老三也挺不是滋味儿的,因为有大哥在,所以他们算是躲过了这一劫,可是难道一直都要靠大哥么?

  哥儿俩也都不是不要脸的人,觉得这么做很不对,很不好的样子,可不管怎样,今年大哥去了,明年一定得他俩去才对。

  明年老二也满二十了,也是大人了,也该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了。

  叶念国并不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走了之后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家里人的,随即又哑然失笑,看来他是真的融入的很好,真正地将这些人当成了是自己的家人了。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可是叶念国觉得他们都挺好的,能让他想起他们时,心生温暖,这就应该是很好的家人吧?

  付出是相对的,叶念国在付出,其实他的家人们也在付出的,所以并没有谁亏欠谁的就对了。

  这一路上去修水渠的四个人从开始的沉默到后头的融洽相处,叶念国还真没费多少的心思,可能是因为他表现的还不错,所以人家就接受了自己?总之大家很快地就拿他当自己看了,而且因为叶念国的年纪小,又是头一次去的缘故,所以这一路上所有人都在告诉他该怎么休息,省力,让自己轻松点儿,别太老实了,省的给人欺负了之类的。

  叶念国:……

  不过还是郑重地谢过了大家的一片好心,虽然大家都因为他的这份儿郑重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可明显地,他们对着叶念国更好了。

  走了十天的功夫可算是到了水坝了,虽然二月里还是天寒地冻的,可是这里却已经是热火朝天的情况了。

  大家干的不亦乐乎的,叶念国跟着其他的三个老乡熟门熟路地去找了水坝的头儿,登记了下自己的信息,然后去了帐篷,安顿好了自己的铺盖,接着就去干活了。

  水渠的两边儿烧着大锅的胡辣汤,每次干完活儿了大家每人一碗,热乎乎地下肚,整个人似乎都暖和起来了,然后才下去洗漱收拾吃饭。

  虽然伙食不是太好,可是绝对管饱的。

  叶念国在干了半个月之后,找到了工头,说起了几个省力省时的法子,从一开始的不相信到现在只要有问题就跑来找叶念国,也不过是小半月的时间。

  叶念国用效率证明了自己的法子是有用的之后,不仅是工头重视他,便是水坝这边儿也是同样地重视,晓得叶念国是高中老师之后,更加地重视了。

  叶念国也借此摆脱了干苦力活儿,转而用头脑开始想办法了,他知道的物理的东西不多,可怎么解决问题还是知道不老少的,虽然不至于有求必应,可大多数的问题都能解决了。

  大规模地轮滑应用之后,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大家干活也轻松了很多就对了。

  这下子,大家对着叶念国的尊敬自然而然地就显露出来了,同村来的几个人苦笑不已,原以为叶念国需要他们照顾的,可现在呢,明显是他们受了人家的照顾呀,不然的话,像现在这样轻省的活儿怎么可能会轮到他们呢?

  不过他们也高兴自己村里有个能耐人,这多好,这水坝早一天修完了,他们以后就不用来了,这多好 ?

  三个月的时间过的很快,叶念国也比出门前壮了很多,他一点儿也不像是那些娇气的读书人,干活儿也利落,别人请教问题也不藏着掖着,还好为人师,非得给人家讲通透了他才高兴呢。

  大家都说这是当老师当魔怔了所以才会有这个表现吧,不过显然,他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

  三个月之后,邻村的人来替换了,他们可以回去了,不过这些方法,工具的都留下了,叶念国甚至还将自己的铺盖,棉袄,胶鞋,雨鞋地都留给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屁孩儿,穿着单衣,冻的哆哆嗦嗦地小模样实在是太可怜了。

  叶念国实在是不忍心就对了。

  “有机会了多去扫盲班学习,认几个字儿,能写自己的名字,会读会算账也行呀,不至于给人骗了。”

  叶念国最后跟老妈子似的叮嘱道,那小孩儿心里不以为然,脸上自然地就表现出了几分,除了他之外,谁会愿意将他这个黑崽子当人看呢?

  他们村不就是欺负他爹妈都死了,没人出头,所以每年都送来坝上么?还说的好听,至少这里能吃得饱,他又没有能力反抗,还能怎么着?他们其实说的也不错,至少这里能吃饱,不怕饿死了。

  叶念国呀,泉水村的,在县城一中当过老师的,真是个好人呀。

  小孩儿记住了他的信息之后,抱着他留下的东西,狠狠地瞪着周围这些不怀好意的人,跟狼崽子一样凶狠……

第30章

  叶念国四个往家赶,因为身上有钱票的关系,所以大家都是紧赶慢赶,不大敢在外头歇息,生怕有个万一。叶念国也只能跟着大家拼命往家走,听着众人说了带着这些东西回去能让家里人至少半年不用饿肚子之类的,他心里也有些热切起来,虽然知道叶家人是不会饿肚子的。

  叶念国想家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叶念国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他如今是真正地融入了这个世界。

  原本十天的路程在几个男人日夜兼程下,生生地八天半他们就赶回来了,虽然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可形容也的确凄惨,跟要饭的没什么两样儿。

  进了村之后,四个叫花子模样的男人自然是惹来了大家的围观和热议,每年都有这么一茬儿,其他人差不多已经习惯了,唯独叶念国觉得很新奇,他从来都是个干净整洁,仪态从容的人,像现在这样狼狈还真是头一次。

  叶念国的心态不错,可是给叶家人心疼的够呛。

  的确,叶念国在他们的记忆中,一直都是个胸有成竹的人,很少会有这么狼狈的时候,所以怎么就弄成这样了呢?

  叶妈指挥着闺女去烧热水,两个儿子一个端茶,一个准备吃的,然后自己拉着老大的手不放开,觉得他吃了太多的苦,都是她这个当妈的错,都是她连累了自己的儿子。

  叶念国怎么解释自己没怎么吃苦受累叶妈都不相信,最后只能由着自家妈发挥了,叶念国也是心累。

  好在热水烧好了,他要去洗澡了,叶妈这才放开了他。

  叶念国:……

  这之后,虽然叶念国说起水坝上的事情时都是有趣的,欢快的,可惜的是,没人信他就对了。大家都觉得那是他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所以才这么说的!

  叶念国:……

  可不管怎么样吧,总归事情就这样了,叶念国也懒得再提了,虽然叶家人从其他几个人一起的去的人里头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叶念国也真没有他们以为的那么辛苦,可是大家发感慨的点已经诡异地转移到另一个方向去了,那就是自家大哥是真的很厉害呀。

  叶念国也借此教育他们,知识就是力量,学会了这东西,永远都是自己的,别人偷不走抢不走的,这就跟老一辈儿的人都很乐意让自家的孩子学一门手艺一样,可以传家的哟。

  叶妈很赞同这话,原先是当家的非得让孩子们念书,到了后来,儿子果然成材了,虽然后来当家的走了,可有老大立起来了,所以叶妈也就继续地让几个小的念书了,叶妈如今更加坚信,读书是真的有用的,不然的话,依着儿子的体格去水坝上修渠,指不定会累成什么样儿呢。

  所以叶妈对着几个小的比以往严厉了更多,只要是老大布置下来的功课,但凡谁抱怨两句都不行,更别说是完不成这种事情了,哪怕是别睡觉,叶妈也会逼着他们做完。

  叶家的几个孩子:……

  反倒是因为叶念国是张弛有度而不是全程重压,所以几个小的对着自家大哥更崇敬了,一点儿也不像他妈一样,完全说不明白,叶妈不觉得念书有什么辛苦的,反而是在休息,咋就嚷嚷累呢?

  最后还是叶念国出面说服了叶妈,让几个小的能休息会儿,他们有时候也觉得干活儿挺好的。

  心里头苦逼的很!

  好在很快地叶念国就又有别的事儿忙活开了,村长和支书找了他让他去村小学教书,想让他给村里的孩子辅导下功课。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老本行,叶念国当然不会拒绝,不过他的教学却不局限在小学,反而是在打麦场,傍晚干完活之后谁都可以来旁听就对了,叶念国从一年级的课程开始教,语文与数学两门,刚开始比较简单,甚至是流着鼻涕的小屁孩儿都能背出来乘法口诀来。

  叶念国觉得这就是个开智的过程,不论是男女老少谁都可以听,谁有不会都可以找人请教。

  这个过程很艰难,叶念国也不烦闷,反而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不管有多少人能简直来听课,即便是有三五个人在,叶念国也是一直教导,反正有志红和志忠俩个小的给他捧场,他也就认真地教导俩孩子好了。

  好在不会是三五个人,没那么凄凉就对了。

  最少的话也有一二十的小孩子在的,村长和支书家的,还有几个黑户呀,地主家的小崽子都在的。

  叶念国也不怪其他人,实在是农村的活儿太多了,太忙了,基本上就没有闲人,有听课的这个功夫,还不如上课去拾柴禾,给家里弄点儿烧火的东西呢。

  不过渐渐地叶念国也发现有几个女孩子,背着,抱着一大堆弟弟妹妹,站的远远的,也不知道听的清楚不,听得懂不,总之每天都会出现在叶念国讲课的附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佛系代购的六零生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