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种田之流放边塞_分节阅读_第281节
小说作者:四月流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19-02-24 14:30:00

  夏夜,一家人团聚闲聊,桌上摆着冰镇葡萄和井里湃过的凉瓜,另有各式糕点。

  “这葡萄是儿子特地托朋友买的,挺甜。”郭弘轩惯常一副乐呵呵模样,端着小碟子,亲手喂长辈,“母亲尝尝?”

  王氏吃了一颗,赞道:“嗯,不错,跟从前宫里赐给侯府的差不了多少。”

  “母亲喜欢就好。冰窖里还有几十斤,明儿给您弄一壶葡萄汁儿,更甜!”

  王氏嘴上常骂小儿子“孽障、混账”,但幼子回家一献殷勤,她便气消大半,和蔼说:“太甜了不好,齁嗓子。”

  “嘿嘿嘿,倒也是。”郭弘轩坐不住,端起果碟,颠颠儿走向妻子,“慧娘,你也尝尝?”

  刘慧娘的小儿子刚满百天,丰腴温婉,含笑拿了一颗。丈夫虽然十分风流,但在家时,从不冷落苛待妻子,总是尊重体贴,令她哀怨不起来。

  “二哥、二嫂、三嫂,你们也尝尝?”

  “谢谢。”姜玉姝摘了几颗,仔细剥皮,喂孩子们吃。郭弘磊则举了举茶杯,示意自己喝茶。

  妯娌都有丈夫陪伴,纪映茹却没有,因为郭弘哲远在都城翰林院学习。她摇摇头,歉意说:“多谢。果子很好,可惜我吃不得冰。”

  “哦,无妨,明儿拿两串出来晾着,等融了冰,你再吃。”

  纪映茹不好不领情,点了点头。

  最后,郭弘轩把果碟往侄子侄女面前一放,拍拍手,“孩子们,当心果核!”

  王氏歪靠矮榻,看着小儿子忙前忙后,失笑说:“行啦,你坐下歇会儿吧,忙得一头汗,不热吗?”

  “嘿嘿,儿子不怕热。”郭弘轩擦擦汗,挨着母亲的矮榻坐下,开始聊起自己经商时的趣闻,绘声绘色,滔滔不绝,逗得老人不时发笑。

  姜玉姝望了望开朗健谈的小叔子,随后,悄瞥安静品茶的丈夫,不禁暗忖:听说,弘磊幼时,很晚才开口说话,沉默寡言,夹在嘴甜大哥与活泼弟弟之间,不懂得讨长辈欢心,甚至被母亲嫌弃“木讷木头人”……真不知道,他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正当她出神好奇间,袖子忽然被扯了一下,忙垂首,意外看见了一颗剥得坑坑洼洼的葡萄。

  郭炅踮脚仰头,大眼睛黑白分明,举着自己剥好的葡萄,递给母亲。

  姜玉姝霎时心里一暖,柔声问:“你剥的?”

  幼童点头。

  “给娘吃?”

  幼童再度点头。

  “好孩子,真乖!”姜玉姝愉快吃下葡萄,搂着孩子亲了一口,母子俩的衣服被葡萄汁染红,也不在意。

  郭弘磊发现了,刚张嘴想说话,却听上首母亲发问:

  “玉姝啊,朝廷叫你连任,一定要任满三年吗?”

  姜玉姝抬头,对上婆婆的眼神,顿感不妙,不动声色答:“是啊,规矩如此。”

  “忙了三年,仍是知县,难道要当六年知县?”每当次媳回家,王氏总忍不住,必定提一遭,“弘磊经常说你‘辛苦’,唉,瞧你瘦的,依我看,干脆辞官算了,回家休养身体。如何?”

  如何?

  不行。

  另外,莫说我,即使皇亲国戚,也不可能想升官就升。

  姜玉姝飞快思考措辞,暗中打起精神,苦恼答:“多谢老夫人关心。我倒是想休息,但如果因为没升官就辞官的话,岂不是显得功利心忒重?那样做,恐怕会影响朝廷对郭家的看法。”

  “这……”涉及郭家,王氏不得不谨慎考虑。

  婆婆不赞同二媳妇当官,在场大人皆知,或担忧,或观望,唯有几个孩子仍嬉戏玩耍。

  王氏心里不痛快,叹道:“看来,你还是不想辞官。”

  姜玉姝眸光不闪不避,诚恳表示:“官职真的不能随便辞,请老夫人体谅。”

  “但——”王氏正欲继续劝,却听次子朗声说:

  “对了,有件大事,差点儿忘了告诉母亲。”

  王氏下意识问:“什么事?”

  郭弘磊不紧不慢答:“煜儿年满十六,是时候该给他张罗亲事了,上个月有位朋友提起一户人家的姑娘,听起来似乎不错,所以想和母亲商量商量。”

  正在吃甜瓜的郭煜呆了呆,倏然扭头——

  作者有话要说:  郭煜:??????【一脸懵逼】

第275章 又满三年

  “煜儿的亲事?”

  “没错, 早应该开始张罗了, 必须抓紧!”

  歪靠矮榻的王氏眼睛一亮, 瞬间精神振奋, 迅速坐直了, 撇开劝次媳辞官一事, 兴致勃勃问:“谁家的姑娘啊?性格好不好?容貌怎么样?体格如何?”

  “老祖宗, ”郭煜呆呆捧着甜瓜,颇为不自在,小声说:“我才十六岁, 您不、不用这么着急?”

  丈夫替自己解围,成功岔开了母亲注意力, 姜玉姝感激瞥他一眼,立刻扬起关爱笑脸, 对大侄子说:“十六岁, 不小了,最好先把亲事定下来,可以过两三年再成亲嘛。”

  “对!”

  王氏慈祥注视宝贝嫡长孙, “傻孩子, 你懂什么?男女大多十五六岁定亲, 甚至定娃娃亲, 你已经迟了, 若是还磨磨蹭蹭,好姑娘全被人挑走喽!其实,家里老早就开始为你考虑了, 只是一直没发现合适的女孩儿。”

  “啊?”长辈谈论自己的亲事,郭煜顿时没胃口了,放下甜瓜,欲言又止,不知该说些什么。

  “哈哈哈,害臊啦?”郭弘轩使劲拍拍大侄子肩膀,感慨说:“唉,真是‘光阴似箭’,一晃眼,你小子也要成亲了。”

  少年尴尬否认,“没,没害臊。”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嬉戏玩耍,郭弘磊见状,挥手吩咐:“煜儿,带你弟弟妹妹们出去玩会儿。”

  “是。”郭煜如释重负,立即站起,一把抱起最小的堂妹,催促道:“长辈商量事情呢,不要吵闹,走走走,我带你们去别处玩。”

  “好呀!”几个孩子无忧无虑,连蹦带跳,你追我赶地跑了。

  转眼,下人也退下了,厅内仅剩王氏及其儿子媳妇。

  王氏满怀期待,“弘磊,你快说说,究竟谁家的姑娘?”

  郭弘磊简略告知:“西北学政,聂大人的孙女,行五的那位。聂五姑娘的堂叔从军,是我的朋友,大概情况,玉姝已经去打探过了。”

  王氏迫不及待,忙问:“那位五姑娘,人怎么样?”

  姜玉姝想了想,仔细告知:“我听弘磊提了以后,上学政衙门办事的时候,碰巧见了小姑娘一面。她年底及笄,个子在我嘴巴的位置,瓜子脸大眼睛白皮肤,长相算是标致的。毕竟是学政的孙女,知书达理,待人接物礼仪周到,大方得体。至于真实的性格,得多相处一阵子才知道,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缺点。”

  “听起来不错。”王氏皱着眉,凝神思索,琢磨了片刻,严肃问:“是嫡出?”

  权贵大多有妻有妾,自然而然注重嫡与庶。郭弘磊颔首,“当然。”

  王氏点点头,“郭家再不济,也不能让嫡长孙娶庶女为妻。不知聂五姑娘的母亲,是什么出身?”

  姜玉姝答:“五姑娘的外祖父,官至工部员外郎,但十几年前就因病去世了。”

  “那,她父亲是做什么的?”

  “现任济州通判。”

  “嗯,仕宦人家。”王氏皱纹舒展,流露满意之色,探身问:“聂家满意我们煜儿吗?”

  姜玉姝笑了笑,“此前尚未得到您老首肯,我们怎敢贸然提亲?”

  “母亲若是同意,我们会尽快上聂家提亲。”郭弘磊温和对母亲说:“不出意料的话,聂学政父子都会同意的。”

  “你如此肯定聂家会同意?”王氏疑心一动,不由得犯了嘀咕,皱眉道:“俗话说‘好女百家求’,仕宦人家,女儿又才貌双全,恐怕、恐怕不一定看得上煜儿。或者,其实那姑娘有些毛病?致使无人问津?”

  “嘿,母亲何出此言?”郭弘轩很不服气,“我们家煜儿,一表人才,学问也不错,已经考中了秀才,将来能像三哥那样金榜题名也未可知,怎么就配不上学政的孙女了?”

  姜玉姝夫妻俩明白老人的忧虑,暗自叹息。

  “唉。”王氏沉痛叹息,哀伤无奈,“煜儿虽然一表人才、满腹诗书、大有前途,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父母双亡。而且,弘耀是因贪墨而被皇帝赐死,巧珍……就更难以启齿了,对外只能说她是病死的。”

  “将心比心,议亲时,谁家长辈会喜欢父母双亡的孩子?”往事历历在目,王氏悲从中来,泪花闪烁,哽咽说:“煜儿在咱们眼里是宝贝,但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孤儿。”

  “我曾经探过好几位亲戚的口风,要么婉拒,要么谎称已有婚配,明显嫌弃煜儿。我可怜的大孙子,真命苦!”

  ——无论祖母和叔叔婶婶如何疼爱关照,孤儿议亲,到底比普通人艰难。

  王氏看得上的,看不上郭煜;意欲攀附次子而把女儿嫁给孤儿的,王氏鄙夷不屑。

  婆婆流泪,儿子媳妇忙站起,簇拥婆婆,顺背擦泪,开解宽慰。

  “煜儿虽然没了爹娘,但有许多长辈照顾他呀。”

  “天底下哪儿有十全十美的人?母亲快别伤心了。”

  “即使聂家拒绝也无妨,咱们可以继续寻找。”

  “好姑娘多得很,愁什么?”

  “您别急,先听我说完。”

  ……

  “哼。”郭弘轩突然一拍桌,豪气冲天,“母亲不必担心,大不了,我给煜儿买一个清白贤惠的漂亮姑娘!”

  买?

  所有人愣住了。

  郭弘磊挑眉,威严眼风一扫,“你当买丫鬟呢?娶妻成家是大事,必须合乎规矩礼法,方成体统。”

  王氏回神,没好气地训斥:“少胡说八道,咱们是那种穷得买媳妇的人家吗?”

  “嘿嘿嘿。”郭弘轩摸摸鼻子,“开个玩笑而已。”

  “玉姝,你还有什么没说完的?快说来听听。”

  姜玉姝颔首,字斟句酌告知:“我们煜儿,父母双亡,确实算是巨大缺点,但聂姑娘,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据查,聂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人丁兴旺,各个小家庭际遇不同,时间一长,贫富悬殊,五姑娘家本就较为拮据,谁知,她大哥年少时意外坠马,摔断了双腿,并且摔坏了腰,下半/身丧失知觉,四处求医问药,几乎掏空了家底,日子过得紧巴巴。”

  “啊?”

  王氏怜悯问:“瘫了?”

  姜玉姝点点头,“伤势严重,无法治愈。聂大公子伤病交加,将近而立之年,至今尚未娶妻,天天需要服药。”

  “她有几个兄弟姐妹?”

  “人口简单,就两个亲哥哥,她二哥已经成亲,在书院当先生。聂夫人我见过,温婉和善,听说聂通判清廉耿介,都不难相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7页  当前第2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1/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种田之流放边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