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锦绣人生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大白牙牙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1 MB   上传时间:2019-07-13 15:45:10

  “待他出仕,傅家定能更进一步。”

  “傅逸的确出众。”俪远点头。

  单是论起风采来,傅逸比起俪家、宋家精心培养的子弟也不差。

第184章 风流格调

  “萱草, 母亲命你前来可有何要事?”俪远与衡玉品评一番傅逸此人后, 方才询问正跪坐于旁的萱草。

  萱草微垂下头,恭敬回道:“回禀郎君, 洛阳来信了。”

  衡玉摇着折扇的动作一顿, “可知信上提了什么?”

  “奴婢不知, 只是宋夫人看完信后身体有些不适。”

  看来信上提到的事情是和她的母亲有关了。

  衡玉没再问下去, 俪远把萱草挥退,扭头与衡玉道:“玉儿与姑母刚到会稽几日,洛阳便有急信送来……”

  后面的话俪远有些欲言又止, 衡玉便把话茬接了下来, “无妨,玉心中已有猜测,父亲意不在朝堂,此番权力更迭也不过是遂了父亲的意愿。”

  世族的荣光, 不仅仅只是靠历史底蕴来支撑的,最重要的是族中源源不断的人才。

  历史传承不能断层, 人才更替也不能断层, 陈平宋氏站在最高处,想要维持荣光不堕也并非易事。

  而在她父亲这一辈里,陈平宋氏最为出众的两个人, 一个是她的伯父, 也就是陈平宋氏的族长宋祢,如今官拜三公之一的尚书令。而另一个则是她的父亲宋祁,如今官拜九卿。只可惜宋祁无意功名, 如果不是碍于家族,他早已选择归隐山林做一位游山玩水的隐士了。

  现在陈平宋氏年轻一辈长成,她有两位堂兄已经差不多达到出仕的年纪,撑到了这时候,想来父亲是一刻也不愿意在九卿之位上多呆了。

  俪远颇为仰慕这位姑父的风流才情,他手中折扇扇面的画与题词都是出自宋祁之手,现在听闻宋祁辞官了,不由感慨道:“想必姑父如今的风姿定然更为出众,只可惜远初到会稽,数年内都不能离开会稽,更没有机会前去拜访姑父,与姑父见上一面了。”

  “那玉也有一桩憾事,方至会稽,但父亲突然辞官,想必母亲会担心父亲的身体,不日我便要与母亲启程回洛阳了。”

  两人相视而笑,揭过了这个话茬。

  马车缓缓而行,山路有些颠簸,没过多久就下了山路,来到了平坦的大道上。

  到达太守府时天色已有些暗了,两人下了马车,俪远先回了他的院子,衡玉则直奔内宅去寻母亲。

  宋俪氏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吹着徐徐晚风,两个婢女立于她身后服侍,衡玉迈步走过去的同时细细打量了一番她的神色,没发现异常,这才行了一礼,出声道:“母亲安好。”

  宋俪氏扶着婢女的手从石凳上站起来,走到衡玉面前,伸手摸了摸她的手背,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凉意后才满意点头,“你父亲给我们来信了,吾儿聪慧,应当猜到信上的内容了吧。”

  “父亲得偿所愿,母亲该为父亲高兴才是,不必担忧。”

  宋俪氏叹,“你父亲此举,未曾与他人商量。”

  衡玉平静的脸上方才多了几分其他神色,她有些无奈,但想想这也是父亲可能做出来的事情,只能宽慰母亲道:“木已成舟。”

  也罢,的确是木已成舟了。九卿之位不比其他,不是辞了之后想要重新担任就能担任的。宋俪氏干脆将这件事完全抛到脑后,扭头与衡玉说起信上提及的另一件事,“洛阳来了两封信,除了你父亲的信还有你伯父的信。你父亲打算回陈平归隐,不呆在洛阳,母亲打算陪你父亲一道回陈平,原本想让你一道回陈平,只是你伯父对你另有安排,他似乎更属意你留在洛阳。”

  衡玉挽着母亲一道回房,边走边品评道:“陈平宋氏年轻一辈里,最出众莫过于被指定为下一任族长的轩堂兄,其余堂兄堂弟之中,开拓之辈无。”

  至于守成之辈,宋氏已繁盛到了极点,守成便意味着开拓求变。只是这样的威胁衡玉没有说出口,世族倾力培养的人,风姿出众,也许会成为极好的隐士或主母,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很好的政治素养。

  所以衡玉话锋一转,笑道:“女儿自问才学不弱于轩堂兄,大伯父看重我岂不正常?”

  宋俪氏一开始还在认真倾听衡玉的话,听到最后分明就是在自夸。她抬手,用手帕压着唇角微笑,“你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你父亲影响,如此傲气外露可不好。”

  “不过是为搏母亲一笑的言论罢了。”可她的话也是如今陈平宋氏的真实写照。

  旁人见荣光,清明之人悟危局。

  而最让人担心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宋轩自出生起就是一个药罐子,如果不是出生在顶尖世家,有各种珍稀药物续着命,只怕早已丢了性命了。

  “罢了,不说这个。此来会稽本就是为了探望你舅舅一家,如今你舅舅感染的风寒已经痊愈,洛阳又有急事,我们后日便启程回洛阳吧。”

  这件事早有预料,如今听母亲提起,衡玉应了声是。

  没过多久,就有下人过来通知该用晚膳。两人前去与俪远一家一道用膳,五人分案而食,用完晚膳后便回了各自的院落休息。

  第二日,衡玉正在院子里抚琴,俪远便过来拜访她。

  走到院门,俪远阻止了想要进去通传的下人,立于门前,随着衡玉抚琴的拍子用折扇轻轻击打手背,神情惬意。待一曲终了,他也不要人通传,衣摆一甩潇洒走入院内,行到衡玉面前,“难怪姑父说宋家中只有你一人得悟琴棋书画四道真谛,此回洛阳,想必明初居士的名声就要在世人间传开了。”

  衡玉右手按在琴弦上,随手拨弄着不成曲调的曲子,仰头看向俪远,“承远表兄吉言,请坐。”她目光一转落到俪远手指夹着的那张纸笺上,“这是傅逸兄派人送来的请柬吗?”

  “三日后傅逸将举行冠礼,只可惜那时你已回了洛阳。”俪远把请柬递给她。

  衡玉接过,将薄而光洁的桃花笺摊开,片刻后将纸笺合上,搁于琴畔。

  俪远道:“人虽然离开了会稽,礼还是该到的。”

  衡玉瞥他一眼,笑道:“远表兄与傅逸兄不过一面之缘,竟然就要帮他从我身上要好处来了。”

  俪远朗笑,“此言差矣,远只是觉得好物配美人,玉儿此行带了好几把折扇过来,而折扇与傅逸兄的才貌颇配,所以方才想要成人之美。”

  折扇是前段时间才在洛阳流行起来的。衡玉与宋轩关系最好,当时宋轩举办一次聚会,衡玉便将折扇设计出来送予他,令他在聚会上大出风采。而纸上作画的折扇配上宋氏郎君的风采,直接引领起了洛阳世家新的潮流。

  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折扇现在还没有流传到会稽,不过也差不多了。

  衡玉偏头,瞥了一眼一直守在她身后的贴身婢女素兰,“可听到俪远郎君的话了?”

  素兰行了一礼,抿唇笑道:“昨日素兰也曾见过傅郎君,那柄画有芙蓉的折扇颇配傅郎君,奴婢这就去取来。”款款退去。

  有其他婢女给两人送上了茶,俪远吃了一口茶,方才道:“宋轩兄冠礼也不远了吧。”

  “的确。”衡玉对这年代的茶不感兴趣,只是随手拨弄着茶盖,“傅家势弱,若我没猜错,待傅逸兄冠礼之后定会入洛阳谋出身,那个时候我应当就能再遇傅逸兄了。”

  “承傅家兴盛希望的郎君,与宋氏最出众的郎君,两人若在洛阳相会定成一番美谈,只可惜远不能亲去洛阳参与这一场盛会。”俪远对此倒是颇为神往。

第185章 风流格调

  第二日一早, 衡玉与母亲就离开了会稽, 赶回洛阳。

  一路慢行,与来时所耗时间差不多。回到洛阳后, 即使估计着宋俪氏的身体没有快行, 但多日风餐露宿还是让宋俪氏有些不舒服, 下了马车后没有多留, 直接就被婢女扶着先行回了后院。

  衡玉一家现在在主宅住着,目送着母亲先行离开,衡玉原本打算去找伯父宋祢, 但仰头看了看天色, 这时候宋祢应该还在办公,而父亲宋祁外出访友还未归,她想了想,也就往后宅的方向走去。

  只是走着走着, 就被一道轻缓柔和的琴声吸引了注意力。

  她擅抚的曲子中,虽也有舒缓温和的曲子, 但因为抚琴之人不同, 最后出来的效果与这一道琴音也有些许不同。

  懂琴之人,从琴音里就能猜出抚琴之人。

  衡玉也不急着回去了,她绕过拦路的假山, 顺着悠长的琴音走到长廊上, 目光尽头看到了一道身穿玄色长袍、有些单薄的背影。

  琴音有节奏,衡玉落下的步伐与琴音调子相合,抚琴的人一时没有察觉到有人靠近, 直到身后的脚步声逐渐清晰,宋轩这才改拨琴为轻轻抚琴。他两手按在琴弦上,微微偏头望向衡玉。

  眉眼矜贵冷淡,如月洒江河,如墨染画卷,纵使世家子弟一向多才俊,但如宋轩这般动人又不会难辨雄雌的美貌却是少有。

  “轩堂兄。”衡玉与他见礼。

  宋轩站起身来,回礼,“玉儿,此去会稽可有何见闻?”喉间有淡淡的痒意,宋轩手握成拳抵在唇畔,轻轻咳了起来。

  本就血色偏淡的唇色这下子更是淡到偏紫。

  既然没有再抚琴,宋轩贴身伺候的人连忙上前为他添了一件薄斗篷。宋轩重新坐下,衡玉在他对面坐下,出声道:“刚到会稽不过三日父亲与伯父便送了信来,不过玉虽然在会稽时日颇短,但也遇到了一位风姿颇为出众之人。”

  宋轩思绪一转,勾唇笑道:“会稽傅氏的郎君吧。傅氏郎君八岁清谈的名声轩也是听过的。”

  衡玉偏头,冲宋轩眨眨眼,“傅氏郎君八岁清谈,又怎敌得过我宋氏玉郎六岁辩难。”

  宋轩一笑,脸上多了几分血色。他学着她的句型,道:“轩六岁辩难又怎抵得过宋氏女郎五岁作赋?”

  两人对望一眼,宋轩先行笑道:“玉儿与兄长叙旧的方式就是互相吹捧一番吗?吃茶吃茶。”

  婢女给两人重新奉上茶,又缓缓退下。

  衡玉捧着茶杯暖手,“堂兄的冠礼要到了,玉还以为自己赶不上了,没想到还能亲自将备好的礼物送给堂兄。”

  宋轩吃了一口茶,“玉儿的礼物总是别出心裁,折扇也颇得父亲喜欢。”

  虽然知道伯父的风雅是世族里出了名的,但想想在她面前一贯端方的伯父手持折扇的模样,衡玉还是觉得颇为有趣。

  宋轩没听到衡玉的说话声,抬头一看。

  瞥见她脸上的神色,猜到她心中所想,宋轩也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用折扇敲了敲她面前的石桌,“莫要作怪。”

  “是,伯父喜欢就好。”

  两人便换了个话题。

  聊天的时候,衡玉总能听到宋轩压抑的咳嗽声,她仔细观察一番宋轩的神色,突然出声道:“轩堂兄可知道我曾学过医?”

  太祖当年辗转征战,天下未平先行病倒,当时隐居于祁然山脉的一位姓柯的神医听闻这个消息,感念太祖的功绩,出山为太祖调养身体,当太祖身体好转后飘然离去,此后任凭太祖如何派人寻找都了无音讯。晋朝建立后,太祖颇为感念神医的救命之恩,而自那之后,医者一脉地位渐高,不再被列入下九流行列。

  世族之中有些感兴趣的世家子弟也会了解一番医术,只不过很少有人深入学习。

  衡玉以前一直随着母亲住在陈平,前年父亲升迁为九卿,但她与母亲因为要照顾病重的祖母,并没有急着赶回洛阳,直到年前祖母病情稳定方才来了洛阳。

  这一世衡玉是胎穿,从小到大世家子弟所学的琴棋书画也好,君子六艺也罢,她虽有隐藏实力,但资质依旧突出,后来因为知道古代医术的重要性,她也找了借口去寻了许多医书看,偶尔还会与客居于老家的医者沟通一番。所以这个时候在宋轩面前说自己擅长医术也没什么不妥。

  宋轩有些惊讶,他抬眸道:“玉儿对此感兴趣?轩那里有几本珍藏,若玉儿堂妹想看,一会儿我让下人给你送去。”

  “轩堂兄可否让我把一把脉?”衡玉细细观察一番宋轩的神色,心底有些发沉,沉声道。

  虽然不是很看好衡玉的医术,但宋轩还是将手伸了出来,稍稍将宽袖拉出来,露出瘦削白皙的手腕。

  衡玉将手指搭在宋轩的手腕上,感受到宋轩的脉象,衡玉不由一怔。这般沉疴入体的脉象,也就是如她轩堂兄这般性情隐忍坚毅的人方才能坚持到如今吧。沉思片刻,衡玉吩咐素兰,“去寻笔墨来,我为轩堂兄开一张药方。”

  关于自己的药方,衡玉还向宋轩解释道:“开出药方后,轩堂兄可以将它拿去给其他医者一观。确定无误后再用药。”

  素兰已经取了笔墨过来,衡玉提笔,清楚写下药材名称与分量,在底端还标注了几点注意事项,写完之后方才搁下笔。

  “让我看看吧。”宋轩道。

  久病成医,病了那么多年,喝过那么多药,宋轩也看过很多医书,虽然不算内行,但也一只脚踩在门内了。

  纸张上罗列的药材不算多,有些药材的药性甚至是相冲的,但是在合适的剂量又或者是其他草药的中和下,反而提高了它的药效。

  宋轩将纸张搁下,赞道:“这张药方开得着实精妙。”

  经历过那么多个世界,她记下的很多药方都是经过漫长岁月检验的,听到宋轩这么说,衡玉莞尔,“对轩堂兄的身体有益处便好。”

  两人还在聊天,宋祢身边的仆人穿过长廊,行到两人面前,“两位郎君。”

  见过礼后,他才对衡玉道:“女郎君,家主有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3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2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锦绣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