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18-10-22 13:07:30

  说干就干,那水缸最近被雨水淋了很多次,也冲刷的差不多干净了,三个女生捣腾着把院子里面装喝的水喝洗澡水的水缸里面的水,运送到后院大水缸里面。

  这些鱼再要没有水养着,怕会死。

  两个男生急忙忙的挑着担子去溪边接水去了。

  好在溪边也不远,两三分钟一个来回,十几个来回过后,不仅后院的大水缸里面水满了,连厨房里,廊下的水缸里面都挑的满满当当。

  干完这些活,又累的一身都是汗,几个知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得笑了起来。

  第二天晚上,何小丽在村口卖豆腐的那里买了一块豆腐,刘恩慈跟余敏都没有做过泥鳅,不知道泥鳅怎么煮才好吃,但付鸥已经利索的用剪刀把泥鳅的肚子剖开,杀得干干净净了。

  紧接着大家打眼瞪小眼的看着。

  那块豆腐是何小丽买的自然大家都看着她。好在她以前一个人生活,对吃还是比较讲究,这个泥鳅滚豆腐汤,十分鲜美。

  这个年代物资匮乏,但好在所有的食材,都是野生原滋味,那泥鳅就着豆腐滚下锅,在锅里翻了翻,汤变成了白色。

  要知道几十年以后的泥鳅不知道是什么喂养长大的,汤压根就滚不出颜色出来。

  就着泥鳅煮了一锅豆腐泥鳅汤,那味道,香得关门都掩不住。

  一斤泥鳅和一斤豆腐远不够饿久了的知青打牙祭的,但这几个人,也是饿久了,不敢一顿撑太饱,害怕以后没得吃,所以还是省了又省,那一锅汤,没香得人鼻子都掉了。

  “小丽,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饭的,这泥鳅做的真的是绝了。”王有志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小丽,生怕一不留神,小丽就从指缝中溜走一般。

  “我婶儿那个人做吃的有一手啊,虽然她总埋汰我。”其实这些手艺都是从21世纪带来的

  “要不怎么以前总觉得你聪明呢。”余敏摸了摸肚皮,虽然没有吃撑,但这顿饭,也算是进大河村以后,吃的最饱也是最丰盛的一顿了,要是天天都有这么多好吃的就好了。

  “你说咱们这样,不算是撸了社会主义的泥鳅吧?”刘恩慈这话说出来,大家都笑了。

  “队里是有在水库里面养鱼,可也没有限制大家在河里面捞鱼啊,咱们以后趁着夜色再去捞捞试试。”王有志提议说。

  吃饱了喝足了就要想想以后的发展问题,这个思路没错!

  何小丽吃的少,她还是继承了二十一世纪的小小的胃,喝了一碗泥鳅汤就超级饱了。

  其他人都惊讶于她的胃口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差,她推说自己从那次摔下拖拉机以后,胃口就一直不太好。

  付鸥若有所思的看了她好久,抿了抿唇,没说话。

  吃完饭,几个人又盘算起以后的日子来。

  人就是这样,过了一次好的生活,哪里会像往回奔。

  “我盘算了一下,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队里一个月分的那点粮食,连一顿囫囵硬米饭都煮不出来,咱们几个晚上反正没事,可以做一些分工。”王有志起了个头,引起大家的兴趣来。

  “怎么分工,你倒是说说!”刘恩慈很感兴趣,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开始计划起以后的生活来。

  “过段时间队里要双抢,剩下的稻穗,你们女生去捡起来,多多少少能打一些米出来,咱们就趁着晚上去!”

  “那可不行,你能想到,难道队里想不到啊,每年打谷子剩下来的稻穗子,都有专人去拾,这可是行不通。”

  那倒也是,等到队里拾完一轮,再去捡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付鸥,仿佛他会有什么主意似的,也是人家好歹是大学生,脑子比他们还是要活泛一些,也不知道付鸥是怎么想出来的主意,就找到地方捞鱼了。

  付鸥是那种看上去很阴沉,其实是很腼腆的性子,如果相处久了就知道他这人其实就是不太会跟女生交流,刘恩慈偏偏又是那种典型的白莲花绿茶婊,找到个机会就要闹闹人家。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发嗲。

  “付鸥,你说说,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

  付鸥——何小丽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脑袋转了转,竟然觉得自己的经历太不可思议了,这个青年,难道就是二十年后开始崛起,到二十世纪尾页就拥有百亿资本帝国的付鸥?

  她脑子一时之间没有转过来,可能只是同名同姓吧,华国这么大,同名同姓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但忍不住看了付鸥一眼。

  *****

  因为温饱问题,几个知青头一回拧成一股子绳,大家齐心协力的往一处奔。

  第二天晚上,三位女知青从地里拾来了两斤稻穗子,虽然累的腰酸背痛,但却很有成就感。

  两位男同志又去河边倒饬出来四五斤鱼,个头大小不一,回去跟之前的那一缸鱼养在一起,每天总有吃掉的,又总有补给进来的,五个人很是高兴了一番,在知青点里面唱起来当时的“流行歌曲”,茉莉花、南泥湾,快活的不像话。

  这也多亏大队长孙有才分了一处这么绝佳的房子给知青们,幸好这个知青点四里八邻的没有人,是个绝户的房子,这简直就是天然的便利,但凡周围有一户两户人家,他们也不敢在家煮鱼。

  ——这香味随便一阵风一吹来,就能吹的到处都是了。

  而这里面,也有人打起来其他的心思来。

  既然大家在一起吃个七八分饱,为什么不自己肥起来,刘恩慈这样想。

  第二天拾稻穗的时候,她便偷偷藏了一些。

  这些小心思,其他几个知青都没有发现,他们还是乐得分享,将自己淘回来的东西,充公了。

  现如今粮食短缺,一斤米,放在黑市上能换三倍的钱,刘恩慈想着夏天秋天能靠捕鱼来补给生活,但到了冬天要怎么办,自己不像何小丽和王有志一样,家里能贴补些,她可是只能靠自己的。

  这样的人往往危机意识太强。

  到了双抢结束,她竟然偷偷存下来五斤稻谷。

  心思便开始活络起来,她是乐意跟大家分享成果,但是并不愿意跟人分享她自己的东西。

  从小到大她都是这个样子,只是长大以后圆滑些了,知道在人前该如何表现,这就是何小丽缺的地方。

  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刘恩慈还在谋划着存粮过冬的时候,大河村传来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你说什么?”刘恩慈尖声叫起来:“不会吧?”

第6章

  原来大河村附近的五个大队的大队长合计,要在五个村里联合搞一个初中。

  运动也闹了好几年,孩子们别说高中了,连初中都没得读,前段时间组织大家学习语录,居然发现很多年轻人连语录里面的意思都理解不了。

  要说别的知识不学习可以,但是一个大队的新生力量,居然连语录都只能死记硬背不能理解,这绝对是荒唐的。

  刚好几个大队长去公社开会,汇报了这里的情况,公社书记也觉得这事儿有些严重,忙组织了紧急会议。

  不识字,肯定是不行的,社会的发展需要进步青年,要进步必须要学习啊!

  初中还是要搞起来的,起码让孩子们把初中读完,但以前只有公社有初中,很多家庭并没有把孩子送去公社读书的条件,大部分的青年,都辍学去队里挣工分了,长期下去,只能给社会主义新中国培养出一批目不识丁的文盲。

  于是便组织相邻的几个大队,联合组织一个临时初中,初中所需的教学物资和费用,由公社承担,至于老师,暂时从知青、以及村民里面有文化的青年里面选。

  但条件是至少读到过高中的青年,优先女青年。

  因为女青年在农村能干的活毕竟不如男性,少一个壮劳力比损失一个女性劳动力损失大得多。

  第一个得知这个消息的就是比较活跃的余敏了。

  “那啥,余敏,这个消息你先别到处传播。”

  “为啥,这么好的事儿当然要告诉所有人啊!”

  “瞎,万一是假的,到时候开□□会说你动摇劳动群众的积极和热情,看你怎么办!”也不管这句话到底多少语病,忽悠一个初中都经常不及格的小姑娘是够了的。

  余敏成分不好,队里开会的时候她还挂过牌牌,最怕的就是别人给她戴帽子了,听刘恩慈这样说,心里简直要生出360分感激出来。

  “哎呀,恩慈姐,幸好我跟你说了,要是跟何小丽那个大嘴巴说了,没准还没吃晚饭,全村就得知道了。”要招初中老师,那么起码要高中学历,或者读过高中吧,余敏自己初中都没读完,百分百是没戏了。

  刘恩慈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论起没心没肺,这两位其实有的一拼。

  “你知道就好了啊,我出去看看。”说完这话,刘恩慈撒腿就往外面跑。

  出了门,刘恩慈脸上的惊讶和兴奋,简直盖都盖不住。

  要招老师,也就是说大家都有机会!

  双抢结束,所有人都晒炸了一层皮。弯腰割稻子的时候她就在想,这种日子她不要再来一回,她不像何小丽一样还小,她都有十九岁了,早就到了适婚年龄,家里又不管她,自己还不为自己做打算的话,就只能做困兽之斗了。

  刘恩慈想到自己读书的时候成绩也不算很差,就有些跃跃欲试了。

  “有没有听到更细节的内容?”刘恩慈问。

  “那我哪能知道呢?”余敏显然对这种打破了平衡的状态,觉得不是很安心,本来五个知青,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的再改变着生活,但眼下如果其中一个当了老师,明显就有人要跟大家不一样了,大家也不会像以前这样齐心。

  “那到底是谁告诉你的嘛!”刘恩慈拿不准何小丽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到底怎么样,但是很明显,何小丽这个女孩子,是平时被大人惯坏了的,脾气和风评都不如她。

  当然,这里面有她可以为之的纵容,更有一些是她刻意散播出去的。

  两个年纪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一起,总有人会拿她们做比较,何小丽长相也比较漂亮,家庭条件也好,爸爸妈妈还是大学生,刚刚来大河村的时候,所有人几乎谈论到这个女孩子,都是赞不绝口的。

  时间才短短半年,就有何小丽这个女孩子脾气特别骄纵的传言从村里传开。

  当然,何家的五个兄弟平时又那么维护这个姐妹,别人便先入为主的觉得何小丽这样的性格,肯定是要欺负刘恩慈的。

  这一点,在这次双抢中,又被何小丽给扳回来一局了。

  刘恩慈想出门打听一下招老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碰到两个闲话家常的妇女。

  要说人小丽还是个十七岁的女娃娃,太阳底下晒着抢收稻谷,可是没少比大人更少出力气。

  不说自然不知道,一起干活的人,也对何小丽赞不绝口。

  原来有些人,要相处了以后才知道是好是赖了。

  “也不知道之前是谁在村里面总说小丽,我看人小丽就很好,那天她嚷嚷着要收谷子了,我还半信半疑,谁知道刚收好,瓢泼的大雨就下了下来,这要是晚了半小时都不得了。”这是村口赵阿婆讲的。

  那天付欧看见有一片乌云往村口飘来,就跟小丽讲,要她赶紧去找赵阿婆收稻谷,果然收好没多久,雨水就来了。

  “也是那丫头,以前回来的时候那么娇嫩嫩一个姑娘,现在每天要去地里干活,刚来哪有那么容易适应,有点脾气也是正常的。”说这话的是陈嫂子,她嫁给何小丽远房的堂兄,算是本家了,见赵阿婆这样说,当然要帮小丽说几句话了。

  远远见到小丽背着一筐子东西过来,背篓似乎很重,把她的背都压弯了,看到三个人在路边瞎聊,小丽也把背篓搁在地上喘口气。

  手往上抬了抬,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身上大概也湿透了,幸好这个时代不流行紧凑型胸罩,否则厚厚的海绵包裹着胸,没准要长痱子。

  说真的,原主的身子也太娇嫩了些,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何小丽虽然也是职场白骨精,但也经常去健身房健身的,背这么一篓子确实难不倒她。

  为了不崩人设,还是要佯装娇柔,偶尔还要撒点无伤大雅的小脾气,对于二十多岁心里年龄的何小丽来说,稍微有那么一点点难。

  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这丫头就死活晒不黑,刘恩慈看着自己被晒黑的手臂,也能想象到自己脸上有多黑。

  “队里收了玉米,还嫩着呢,晚上一人分两根玉米棒子,人人都有,知青点的我领了啊,赵阿婆,陈嫂子,赶紧去吧。”知青点五个人,也就是一天十个棒子,一次发了三天的,就有三十根,加起来二十来斤,沉沉的背在背上。

  陈嫂子见状,问:“怎么没人帮你呢。”

  以前的何小丽,有的躲就躲,有的推就推,哪里会主动背东西啊,这行为简直就是崩人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