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打字机N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80 KB   上传时间:2018-09-22 20:19:24

  吕秀菊是知道公婆和老三的伙食好的,可也没想过平日里他们的伙食就那般好了,都快赶上他们家年节时候的饭菜了,这一不小心,吕秀菊就给吃撑了。

  “嗝,这猪肉可真香,福宝有这手艺,将来还愁找不到好的对象?”

  虽然吃饱了,可看着一大桌没吃完的菜,吕秀菊觉得自己的胃还能撑得再大些,揉了揉肚子,夹了一块白肉沾上蒜蓉酱,细嚼慢咽,企图多塞下一些东西。

  看着老三一家的好生活,吕秀菊都有些松动了,要不真的帮她那三侄子说和说和,老三家和她娘家联了亲,她多少也能占点便宜啊。

  “大伯娘,等你明天回县城的时候我给你装上几块白肉吧,还有那蒜泥酱我也给你调一些,大哥大嫂都没尝过我这手艺呢。”

  福宝还挺喜欢胖乎乎的大伯娘的,对方为了自己的小家虽然有点小心思吧,可对她却是没话说的,每趟看见她,总是得掏点吃的喝的哄她,福宝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几件襁褓的布料就是大伯娘提供的,因此在她心里,大伯娘从来都是可爱可亲的人。

  “那感情好啊。”

  吕秀菊当即眼睛就亮了,这白得的东西,她最喜欢了。

  “我还给你熬了一锅红糖生姜汤,等会儿睡觉前你趁热喝,驱驱寒气。”福宝想着,大伯娘今天受了冻,别看现在挺好的,精神头也足,谁知道一觉醒来,会怎么样呢,古代医疗水平落后,随便一个风寒,都是能够死人的。

  因为出自对这个大伯娘的喜欢,福宝还在生姜汤里放了一小截参须,想替她好好补补。

  完了完了!看着福宝那诚挚的小眼神,吕秀菊简直无力招架了。

  她觉得自己太亏心了,这小妖精虽然时常施展妖法从她这里骗东西吧,可对她也是十成十的真心的,吕秀菊觉得自己刚刚一瞬间还想将这个小侄女说给她侄子,简直就是恩将仇报,丧心病狂,畜生不如,六亲不认……

  将所有能够想到的唾骂的词都想象到了,吕秀菊绝望地发现,自己居然是个禽兽。

  赶紧再吃了一口粉条压压惊,原本那蠢蠢欲动的小心思,再次被吕秀菊藏到了心底。

  她不说话了,跟着单峻河过来的王春花却因为她刚刚的话眼前一亮,顿时有点话说了。

  八年过去了,因为在这八年里她表现的十分老实,单峻河跟她还好好地过着日子。

  四年前,单梅娘被蒋婆子做主,嫁给了邻村徐高忠。徐家算是十里八乡比较殷实的人家之一,徐高忠是徐家的长子,为人忠厚老实,徐家的双亲也是有口皆碑的厚道人,一副好脾气,也讲道理,嫁去这样的人家,不用担心太多的婆媳间的矛盾。

  这门亲事是蒋婆子替大孙女千挑万选才定下的,首先梅娘虽然外表娇怯柔弱,可是因为有王春花这个娘的缘故,她的骨子里有一股普通小姑娘没有的韧劲,在某些事情上倔强又执拗,她这样的性子,嫁给同样刚强的夫婿,早晚会针尖对麦芒,闹出大问题来,所以在为她择婿的时候,蒋婆子重点考虑的是男方和男方长辈的性格,梅娘不会无缘无故地挑事,只要夫家对她好,她也会十倍百倍的好回去。

  事实证明蒋婆子的选择没有错,徐家都是厚道人,家里两个儿子,次子在梅娘嫁到徐家的第三年成了亲,成亲后,徐家二老做主给两个儿子分了家,因为老两口跟着长子生活,家里的田产徐高忠占了大半,现在夫妻俩一个踏踏实实种着地,一个接些绣活贴补家用,日子和和美美。

  现在梅娘已经是一双儿女的娘了,嫁人后,原本让蒋婆子认为太过没福气的尖下巴也肉眼可见的圆润了起来,整个人白白嫩嫩的,看着就是生活和美的模样。

  至于兰娘,她和姐姐梅娘的性格又有些不同,或许是因为姐姐太强势的缘故,兰娘的耳根子有些软,在单家分家后,好几次都差点被王春花给洗脑了,因此在给这个不怎么聪明的二孙女选择夫婿的时候,蒋婆子的考量又和以前不一样了。

  她给二孙女选择的对象是镇上黄羊汤面馆的二儿子李泓二,李家有三个儿子,李泓二排行第二,和单峻河一样不上不下,算是三个儿子里面最不讨爹娘喜欢的,偏偏李家老两口更偏心,似乎是什么都不想给二儿子,要不是二儿子不说亲,小儿子不好找对象,他们甚至都不愿意给二儿子出彩礼钱。

  本来这样的人是不在蒋婆子的考量范围内的,可不知道李家那二儿子是怎么打听到他爹娘似乎有意在乡下给他随随便便找一个媳妇儿,似乎还想给他弟弟说上最近名头很响亮的单家的女儿,因此他主动找上了门来,毛遂自荐。

  这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他上门之后,蒋婆子才知道李家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儿子,实际上自己做着几个小本的买卖,虽然不如李家那黄羊汤面馆来的挣钱,可是养活一个小家庭,绝对是没问题的。

  她心里清楚,李家老二之所以上门求娶兰娘,除了不想接受他爹娘胡乱指配的婚事外,也是想要借此和单家扯上关系,这样精明且聪明的男人,和耳根子软没什么主见的兰娘,就十分般配了。

  蒋婆子也不担心李泓二太聪明辜负了兰娘,相反她还怕他不够聪明,想不明白惹到单家,他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这对小夫妻成亲后,日子同样和美,李老大和李老三怕这个弟弟和他们争家产,分家后就怂恿爹娘把这个弟弟分了出去,单峻河也是个疼爱闺女的,现在他靠着弟弟一家挣了钱,两个闺女的彩礼他分文没收不说,私底下还给了不少的陪嫁,兰娘是个傻乎乎的实诚性子,在自家夫婿被爹娘分出来后,就傻傻地将自己压箱底的嫁妆掏了出来,让李泓二置办一间小点的院子,当做他们以后的家。

  她哪里知道,这些年李泓二私底下攒的钱,也差不多够买一间不大的院子了,因此这番举动阴差阳错的,就戳中了李泓二的心,从此以后,真的将她看做是自己携手一生的女人,俩人的感情在分家后,有了质的飞跃。

  现在夫妻俩男主外顺带着也主内,兰娘没啥主见就听从大姐和奶奶的话,夫婿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李泓二把持着大方向,小家庭的生活,也渐渐步上了轨道,越来越和美了。

  现在兰娘已经怀有八个月的身孕了,等孩子降世,想来这份感情,能够更加稳固。

  因为两个女儿美满的婚姻,单峻河一直都很感念自己的亲娘,可对于王春花而言,作为梅娘和兰娘的亲娘,却被蒋婆子代替行使了亲娘的职责,这可不是什么美妙的故事了。

  好在她还有儿子福才,王春花想着,这个儿子的婚事,一定得由她做主相看。

  “福宝这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相看起对象来了,这些日子不少人都向我打听了,我觉得有一些条件确实不错,老三弟妹,你们要不也听听?”

  都是当外祖母的人了,几年的好日子让王春花忘记了曾经的疼痛,又开始和曾经闹翻的娘家人重修旧好,只是她心里头清楚婆家忌讳她那些娘家人,一直没有将这些关系摆到明面上来。

  之前大闺女和小闺女到说亲年龄的时候,娘家曾经怂恿过她将其中一个闺女嫁给某一个侄子,一来能让那两个不亲她的闺女从此以后好好听她的话,二来也是想要借此修复她婆家和她娘家的关系。

  梅娘王春花是不指望的,倒是兰娘耳根子软,王春花觉得或许有说动对方的可能,到时候小闺女和侄子看对眼了,即便丈夫公婆不满,还是得顺着闺女的心思,让她嫁到王家去,要是不成,当初她是怎么嫁进单家的,未尝不能复制一遍。

  只可惜,她那婆婆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在她还没想好怎么让小闺女和娘家侄儿接触前,就把小闺女的亲事给说定了。

  因为这件事不成,王春花又被娘家妈责怪了一通,现在单家没出嫁的姑娘就只剩下福宝了,他们就将目光定在了福宝身上。

  可王春花再没自知之明也知道,福宝在单家的地位是超然的,她要是敢算计福宝,公婆都能把她的脑袋给拧下来。

  而且说起来,她还真挺喜欢福宝这个夫家侄女的,再昧着良心,也不能说娘家侄子能够配得上福宝这丫头。

  在王春花看来,自己的两个闺女丧气且不孝,是个怎么养都养不熟的白眼狼,而福宝这样剔透聪慧的孩子,才该是投身到她肚子里的她梦寐以求的好闺女。

  正因为喜欢福宝,所以她才更要为对方考量。

  “福宝的事有我和她爹娘操心,有那功夫,你就多想想福才的婚事吧。”

  不同于大儿媳妇,对二儿媳妇这样的糊涂人,蒋婆子可不放心,就她那奇怪的脑回路,谁知道她口中好的对象,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蒋婆子可不放心让王春花帮着她的心肝宝贝肉相看对象。

  “就是啊二嫂,福宝还小呢,我还想多留她几年。”

  单峻海差点气成了一个河豚,几天的风水是不是不旺他啊,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惦记着把他闺女嫁出去呢。

  “不小了,福——”

  王春花想要反驳,福宝这个孩子都已经十四了,在她这个年纪,梅娘和兰娘的亲事都已经反复挑选了好几轮了,再留下去,是想要福宝当一辈子的老姑娘不成。

  “前些日子,花媒婆还上门来和我说了福才的婚事。”

  蒋婆子懒得听王春花的废话,直接拿她最心焦的事,把话题给岔开了,实际上要不是这些年大家都相处的平安无事,她都有心将这个不会看脸色的二儿媳妇给轰出去。

  果然,说起宝贝儿子单福才,王春花也顾不上她喜欢的侄女福宝了。

  只是她有心想要从蒋婆子那里探口风,可蒋婆子只说了让她自个儿去找花媒婆就不说什么了,王春花心里头藏上了事,接下去的时间,也就变得有些沉默了。

  “老二,今年收上来的粮食,你卖的怎么样了?”

  蒋婆子看王春花安静了下来,严肃地和二儿子聊起了正经事,这也是她今天特地让老二一家上门的最大目的。

第86章 屯粮

  单峻河并不是什么聪明人,但他足够踏实,这些年借了三房的光,他除了给两个闺女攒下了厚厚的嫁妆外,还攒了不少钱,而这些钱,统统都被他用来买地,然后制造更大的财富。

  现在单福才也长大了,跟他爹单峻河一样能吃苦,念书不行的小伙儿在种地上确实有些天赋,伺候起庄稼来,丝毫不输一些老把式,因为父子俩的吃苦耐劳,家里的田地逐年增多,却也勉强能够应付下来,顶多就是在农忙的时候,聘请一些小工。

  种地——卖庄稼——买地——种地——卖庄稼……在这样的循环之下,单家二房的田地已经从八年前刚分家时的近二十亩变成了现在的二十八亩,当初被村人同情的单家二房,日子过得比绝大多数人家要来的滋润,也让当初同情他的人收回了同情,纷纷转为艳羡和眼红。

  现在说起单老二,旁人只夸他命好,有一双为他攒家底的爹娘,还有一个靠得住的弟弟,将来他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还没卖呢,这不是大雪把路给封住了吗,现在那些粮食,都在粮仓里屯着。”

  牲畜棚每天出产的粪便都是有限的,单家三房那些地肯定是得用上充足的农肥的,村民那儿,也得分上一部分,因此剩余给到单峻河的肥料,并不足够他灌溉所有田地。

  在儿子单福才的鼓捣下,单峻河将手里那些地分成了三等,最好的田浇最充足的粪水,这些天地里种出来的粮食,被单峻河称之为一等粮和一等菜,这些粮食和蔬果他会交给弟弟,通过弟弟那儿的渠道高价卖出去,与此同时,他也免费帮弟弟种地,通过劳务来补偿这部分的好处费。

  次一等的田地浇灌稍微充足的粪水,这部分粮食蔬果在满足自家的需求外,用来专门供应牲畜棚的,因为只有牲畜们吃得好了,才会长得好,拉出来的肥料也会更加营养,在价钱上,单俊海也没亏待二哥,是按照比市场上平柳村出品的粮食蔬果的价格高出两成走的。

  剩下的最次等的,土地最贫瘠,浇的肥料也最少,可即便这样,也赶上村里那些均分单家提供的肥料的普通农户了,因此这些田地里出产的粮食,外头依旧抢着要,单峻河并不会经营客户,往往都是谁先上门买,价格合适他就卖给谁。

  往年这个时候,深秋收上来的粮食也该卖的差不多了,只是今天的冬天来得早,这些日子又是接连的雪天,导致仓库里的稻谷和小麦,还剩下一半没卖出去。

  不过单峻河也不愁,和吕秀菊一样,他觉得雪天不会持续太久,等路上的积雪化了,那些粮商也该来收粮食了,他只要保证粮食不受潮不发霉就好了。

  “那些粮食都屯着,别卖了。”

  蒋婆子总觉得县城粮价上涨的信号不对,还是屯着些粮食,她心里头才更放心。

  “现在粮价多高啊!”王春花觉得儿子到了成亲的年纪,家里的宅子还得再扩建一下,她不求将自家修整地和老宅子一样气派的,起码得赶超村里大半的人家,这样一来花费就不会少,她还等着卖了今年的新粮贴补呢。

  “听娘的。”

  说起来兰娘的性格和这个爹有些像,笨笨憨憨,耳根子还软,但好歹两人都聪明的知道坚定一个对象不动摇,兰娘听她夫婿的,单峻河就选择听他娘的,认准了这一点,父女俩还从来就没有吃过什么大亏。

  就好比现在单峻河听说了粮价好,他手里那些粮食能够卖一个好价格,可他却坚定地听从他娘的吩咐,把那些粮食都囤积起来。

  面对丈夫的果决王春花再一次无力了,因为她明白,自己就算是说干了唾沫,都比不上婆婆轻飘飘飘的一句话在丈夫心中的分量。

  那可都是钱啊!

  王春花心痛的无法呼吸,脸上的表情也开始有些麻木了。

  “娘,你是觉得这粮价还得涨?”吕秀菊可是打定主意回了县城要高价把手里多余的粮食给卖出去的,现在婆婆反其道开始屯粮,让她有些吃不准手里多余的粮食,是卖还是不卖了。

  “难道你觉得咱们这儿还能来雪灾?”吕秀菊长这么大,从来就没听长辈们说过他们这里闹过什么雪灾,你要说旱灾她信,可雪灾,八百年前也没有这样一出啊。

  “我说不准,小心无大错,反正粮食耐放,要是我想错了,顶多也就是卖不出高价,实际上也没吃亏,但要是我没想错,这些粮食,或许就是能够救命的了。”

  蒋婆子缓缓开口,不是每家每户都和单家一样,有大量田地的,多数人家只会留足等到下一次收获前的粮食,因为他们想要卖掉多余的粮食,来换取其他物资。

  没什么意外情况,那些粮食肯定是够吃的,可要是真的爆发了雪灾呢,积雪冻住土地,影响的就是下一次的播种,到时候那些粮食能不能撑到收获,就说不定了。

  还有镇上和县城那些没有田地,靠从粮店那儿买粮的百姓,因为道路受阻,外头的粮食运不过来,高价粮又能撑多久,饿到没活路的百姓会做出什么事来,这些都是能够预想到的。

  现在,蒋婆子只希望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

  “反正我们家的这些粮食,统统都不准往外卖。”蒋婆子盯了眼大儿媳妇,就怕她那糊涂脑袋只盯着眼前的小利而忘了之后的大患。

  “知道了娘。”吕秀菊的眼睛乌溜溜地转,她打算再瞧瞧之后的形式,反正爹娘也不会看着他们一家饿死。

  “可惜了,现在雪那么大,据说码头那儿的河水都被冰冻住了,每天都得派人去砸冰,就这样,多数商船也不敢在这时候靠过来。”

  深夜,蒋婆子和单老头拉着小儿子商量大事。

  要不是道路受阻,她还想让小儿子去荣信那儿打听打听,对方好歹也是清州的父母官,有些事,他应该比他们更加清楚。不像他们,守着这一亩三分地的,能够得到的资料也是有限的。

  “明个儿你用雪板送你大嫂回县城的时候,顺道去看看坤子,也不知道他那儿的粮食够不够吃,如果可以,你让他赶紧屯点粮食在家,如果买不到,就来咱们家拿点过去。”

  蒋婆子口中的雪板就是雪橇,雪天封路的时候,普通百姓都习惯用木板子拖动物品。

  “好。”

  单峻海点了点头,此刻他的心里还没有彻底将他娘的话当回事,对于县志中从未记载发生过雪灾的坝江县来说,雪灾实在是一个太过遥远和陌生的东西。

  不过单峻海觉得自家也不缺那点卖粮食和买粮食的钱,这要是能够安他娘的心,顺着她的心意来就是了。

  而独自躺在热乎的火炕上的福宝看着边上睡得香甜的五花肉,不禁有些担心山上的猴群还有松鼠们,如果真的是一场持久的大雪,它们似乎更加难以生存了吧。

  她觉得,自己还是得趁雪小点的时候,上山一趟才成。

  第二天一早,蒋婆子给老大一家装了大概够他们撑过一整个冬天的粮食,还装上了两只刚宰杀完放了血的母鸡以及一筐鸡蛋,这些是用来给吕芙蓉下奶的,作为第四代唯一曾孙女的娘,蒋婆子也是很关系的,给与了不少特例。

  吕秀菊下乡一趟,受了冻,也没有完成最初的目标,可带着这么多战利品,她也觉得这一趟没白走。

  单峻海穿裹得很严实,尤其是下半身,不仅多穿了一条棉裤,还特地套上了防水的长筒牛皮靴子,里面的内衬是狼皮,大冬天的踩到雪堆里也不会觉得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