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公死了我登基_分节阅读_第303节
小说作者:潇湘碧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4 MB   上传时间:2018-09-06 18:26:14

郑志广愕然,心里暗骂道:别人家嫁不嫁女儿,关她屁事啊!?

林望舒提醒道:“白阁老在江南郡平叛的时候,把贞节牌坊都推了,你们竟然还敢让年纪轻轻的女儿守寡在家……”

郑志广:“……”你自己改嫁了,还非逼的天下寡妇都改嫁不成?

林望舒摆摆手道:“赶紧寻个好人家,把女儿嫁出去吧。叫陛下再问一回,可就……”

郑志广快哭了:“我总不能随便寻个人家嫁了吧。她守寡的,咱们这样的人家谁肯要?没得背上‘坏人节烈之志’的名声。”

林望舒心里暗骂道:名利名利,求名不为求名,而是为求利。本朝那“君子之风”算屁?管平波都恨不得一铲子挖了朱熹的坟了,你还讲究那个!要不是自家没有合适的子孙,当即就去聘个先妃子回来。表忠心要用行动表,你嘴上说有个卵用!

可惜旧臣们的确举步维艰,林望舒不好看着盟友沉船,出于大局考虑,直接给指了条明路:“朝中的勋贵泰半未婚,你何不与他们结亲?”

能混进中枢的,都不是笨人。郑志广实是叫习俗绕了进去。林望舒稍加提点,立刻打通了关窍。对林望舒郑重一揖到底,感谢他指教,忙告辞回家。

次日早朝,郑志广刻意落后几步,求得了个与管平波单独说话的机会。只见他扭扭捏捏,踌躇半日不曾开口,管平波忍不住道:“郑尚书有话不妨直说。”

郑志广好似才鼓起勇气道:“那个……臣……今日想来求亲……”

管平波眉头微微皱起,郑家想与甘临联姻?

郑志广老脸一红,接着道:“原不该女方开口,实我看着他好,才舌下老脸来求陛下。”

管平波问:“他是谁?”

郑志广拱手道:“臣以为端国公品行端正、有勇有谋,欲求他为长孙女婿,肯请陛下做媒。”

第339章 改嫁

第136章 136改嫁

韦高义想都不想的拒绝了。他的确该婚配了, 但没兴趣给自己找个麻烦的岳家。作为管平波的弟子,在梁朝身份特殊。要知道管平波对弟子的在意是摆在明面上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管平波认真的履行着父亲的职责, 教他们习武、教他们打仗,教他们为人处世, 教他们一切能教的东西。比绝大多数父亲都负责与尽心。因此, 在婚姻上, 他们便必须非常谨慎, 哪怕选个不尽如人意的, 也不能给管平波平添烦恼。

姻亲,自古以来是极为重要的联系。郑氏家大业大,腐儒遍地,便是朝上不生幺蛾子,日常也是鸡毛遍地,没得糟心。遂韦高义对管平波认真的道:“师父既想起了我的婚事,那就替我们挑个好的吧。”

管平波只是传个话,没兴趣做媒。在她看来, 婚姻是私事, 只消别脑子不清楚的弄个祸害回家, 她都懒的理会。见韦高义不乐意, 连缘由都不问,直接道:“这点子事还要我操心?自己做不得主,找大师姐去, 当我闲的很呐?”

韦高义笑道:“师父你出什么馊主意?大师姐忙的那样,我要她去做媒,她非得打死我。好师父,你就替我和石茂勋操劳一回,我们两条大光棍戳在朝堂上,也不好看不是?”

管平波无奈的道:“结婚要找喜欢的人,我怎么知道你们喜欢谁?”

韦高义撇嘴:“李玉娇。”

管平波很不厚道的大笑:“眼光不错。”

韦高义恼道:“我被无视这么多年,已经很难过了!”

管平波乐不可支的道:“行行,我不掀你伤疤。不过你要哪样的,得跟我说明白。还有石茂勋,他也喜欢师姐?”

“石茂勋就没开窍。”韦高义说起师弟就嘴角直抽,“他前次写信跟我抱怨,出门日日被媒婆堵,烦死了。”

管平波敛了笑,正色问:“他是不想结婚,还是没寻到合适的?”

韦高义囧道:“他是嫌麻烦,不想自己操心。”

管平波:“……”她当年随便收的弟子,能有个正常的吗?

韦高义叹口气道:“师父,我们都当官了,婚姻不是儿戏,我自己是真拿捏不准。紫鹃和雪雁,可都是叫夫婿坑了的。我日子过的好好的,不想叫人坑。”

管平波道:“多大的事,把你们愁成这样。现如今,女兵我接触的不多,也不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要说起来,郑家小姐是我当年亲自挑选的,各方面都不差,你是嫌她家人多,还是更喜欢强悍点的?”

韦高义道:“我不知道,我这辈子只喜欢过玉娇。别的都没什么感觉。可是我阿爷说的有几分道理,总不能不结婚。我还是喜欢孩子的。”

那就是嫌郑氏麻烦了,管平波想了想,道:“那你最好别在虎贲军里挑。虎贲军里的姑娘们有文化有思想,是很好的妻子人选。但你心里有别人,碰上独立自主的姑娘,容易起矛盾。旧家女子呢,又给教的满脑子豆腐渣,太祸害孩子。你不如在那群妃子里选个家世相对简单,又比较顺眼的。一则她们自身条件都不错;二则不懂情情爱爱,你不纳妾就谢天谢地了,心里有旁人,根本不叫事;三则她们本是注定孤独终老的,你愿意娶,也是救人于水火了。如何?”

韦高义道:“那师父做主吧,我都没见过。索性石茂勋的一并解决了,他脑子比我更空。”

管平波又笑了:“你们呀,真不会生活。罢了,横竖那帮世家拿我的话当放屁,叫他们好生把女儿嫁出去,偏不听。我先给你们哥俩挑最好的,敏妃肖其父,心性耿直、文采飞扬。吴昭容温柔恬静,比较适合石茂勋那不长脑的。至于其它几个,你去军中传个话,看谁想娶亲的,去寻雪雁,叫她替你们做媒。”

韦高义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又问:“那郑家姑娘呢?”

管平波道:“那便不用你操心了,她祖父昨日与我说的时候,我不许人传出去,就是怕你不愿意,害的人家小姑娘没脸。江南可不比我们苍梧,女子易被苛责,一个不好,她就抹脖子上吊了,太作孽。她的模样性情都是顶尖的,军中那多光棍,不怕找不着好对象。”

韦高义应了,管平波便打发人去顾吴两家说媒。江南几大家族里,当属顾吴两家对她反抗最为激烈。家主乃是她篡位当日,都敢指着她鼻子痛骂的勇士,吴家更是与东风会不清不楚,在江南闹出了不少事端。因此,这两家也是在梁朝被打压的最狠,直系男丁几乎死绝,留下一群妇孺,坚守着忠贞孝义。

管平波最恨程朱理学,儒家就够操蛋的了,但孔老夫子也不能说全无是处,至少他的有教无类,有着划时代的光辉意义。在孔老夫子的年代,除了贵族,其余人没有识字的资格。法令道德不全,某贵族路过,看某平民不顺眼,直接砍了,都是天经地义。因为百姓不能识字,百姓不能懂法、懂道德。他们连人都不算,就是牲口。那时候的语言里,“民”非百姓,而是士大夫。就好比如今,士农工商里的“农”非农民,而是农场主一样。真正的泥腿子,至今都不算人。因此,在那个时代,孔子愿意把学问推广下去,甭管他是否夹带了私货,都是伟大的。

客观来讲,理学亦非全无道理。它兴起于宋,完善于陈。它的出现,与对武将的极端打压几乎同步。五代十国太乱了,不单是军阀混战,更有礼义仁智信全面崩溃,男女关系糜烂到了极致。物极必反,缤纷自由的罗马帝国走向黑暗的中世纪,五彩斑斓的唐帝国走向禁锢压抑的程朱理学,都是基于同样的逻辑。散漫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人迫切需要一套规则,来降低社会运营成本。理学应运而生。

但是,依然是同样的逻辑,理学最开始,或许只是对混乱稍加约束,渐渐的脱离了原本的信念,变成可怖的怪物。掌权者捏住了理学的七寸,肆意倾轧弱者的生存空间。原本讲究对等关系的儒家三纲五常,变成了单向要求。即,从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发展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理学走向了极端,按照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就该麻溜去死了。

管平波过问一群寡妇的婚事,正是因为她们显眼的能在史书上留名。毕竟牲口守不守节,没人关心。名门望族则不同,社会的道德体系由他们构造,逼他们“弃暗投明”,能更快的摧毁理学,建立属于梁朝的社会价值观。

人有求生的本能,顾吴两家再是坚守底线,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追求”去死。只要不想被灭九族,就只能乖乖的服从。

遭受重创的顾吴两家已经快揭不开锅,靠着在朝为官的姻亲们接济。但,顾吴两家遭受管平波厌弃,姻亲们也不敢表现太多,仅仅只是不饿死罢了。昔年养尊处优的敏妃、昭容,只得没日没夜的做绣活为生。

为夫守节这等事,当时一时冲动,跟着去死也是常见的。然守的几年,非心中有大志向,多少会有动摇,因为日子实在太苦、太寂寥、太绝望。尤其是生活条件一落千丈时,如无外力,能绷住的凤毛菱角。陆观颐的家族,想要节烈的名声,不知砸进了多少银钱。守节,绝大多数情况下,实乃豪族才享受的起的奢侈品。

接到管平波旨意的瞬间,敏妃两行清泪滑下。她不知道自己在哭终于脱离了无尽的苦海;还是哭自己从此再不能做节妇,要受家乡父老谩骂指责。她可以去死,以保节烈的声名,顺便可抹黑管平波一把,替父报仇。然而她不想死,如花的年纪,根本没有活够,在见到曙光的时候,求生欲爆发到了极致。

敏妃生母李氏见女儿在屋内痛哭,拼命的刨着门。顾士章亡故那日,其嫡妻当即殉节,刘氏生怕被嫡母教养长大的女儿也学了那般的节烈。别人家的节妇,她自然要随波逐流的赞声好,可轮到了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却是痛入骨髓。可劝说的话,不敢公然付之于口,只能在外声声呼唤:“九姑娘,你开门,开门呐!让我瞧瞧你,让我瞧你一眼!”

敏妃没有回应,李氏急的上吊的心都有,家里再无往日那多仆从,没有人来替她撞门。人若想寻死,那当真是快如闪电。李氏用柔弱的身躯砸着门,哪怕女儿果真要殉节,至少让她多看一眼。

门唰的被拉开,李氏撞进了女儿怀里,抱着女儿温暖的身躯,瑟瑟发抖:“宝珍,宝珍,别寻死,是陛下逼你的,是陛下拿全族的命逼你的,你没错,不会有人骂你,你是为了孝义嫁的,那是大节,姨娘能骂的过他们的,你别怕……”

敏妃忽然笑出了声,她望向宫廷的方向,轻轻的嗯了一声:“我不想死的,姨娘放心。”

第340章 再婚

第137章 137再嫁

韦高义与石茂勋的婚事由内务府筹办, 再次昭显了他们身份的不同寻常。校花的全能保安不过石茂勋远在驻地,得等他回京述职才好办婚礼,如今内务府皆为着韦高义忙上忙下。

郑志广郁闷的好几日都不想说话, 本朝最大的两个香饽饽, 竟是就这么飞走了,他的孙女儿怎么办?

赐婚旨意一出, 在朝的在野的读书人立刻醒过神来了——管平波讨厌守节。这帮满嘴仁义道德的货色, 当即唱起了赞歌。人嘴两张皮, 原先说女子该节烈的是他们, 如今说节妇凄苦、皇帝仁爱怜悯万民的也是他们。梁朝境内, 不知多少守了半辈子、人老珠黄不能再嫁的节妇们,在得知再无可能等到牌坊时,绝望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又不知多少年轻守寡的,家族不欲她们碍着皇帝的眼,又不想坏了门风,被活活勒死。

惨案报到御前,管平波无动于衷。历史车轮向前,难免有牺牲。她不可能为了可怜这些无辜的生命, 而至更多人命不顾。她亦不怕读书人的攻讦, 否则不会以抢亲的姿态替韦高义办婚事。她就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 旧的时代已然过去, 想混进官场,必须适应新的思想。于是管平波连发两道圣旨,第一追究节妇们的死因, 自杀的不论,被自杀的其直系家属问责,最高死刑;第二允许民间守节,然节妇家属取消科举资格。

两道旨意,可谓正中读书人七寸。正如林望舒所想,名利非名而在利,威胁其利时,自生的出百般手段万般解释。管平波知道过犹不及,有许多夫妻情深的,并不想再嫁旁人。然则偌大的国家,制定规则时,不能考虑太多因素。否则妇人们“人人自愿”,她的法令便成一纸空文。节妇的传统是极其残酷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守到表彰与牌坊。她们年轻不知世事的时候,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了道德与赞誉,到了年老时孤苦无依,无钱的贫困交加而死;有钱的宗族无情掠夺,依旧是不得好死。节烈之下,满地冤魂。

管平波不惧火力,顶在了前头。敏妃拆下了节妇的枷锁,做回了顾宝珍。狭窄逼仄的院落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顾氏的妇孺们,实在穷困太久,她们迫切希望有个新的有钱的姻亲前来照拂。韦高义送来的聘礼,能大大缓解家族的经济压力。说是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可真到了绝境,便是名门望族,谁又真的想去死?上天砸下来的救赎,全家上下都是欢天喜地,唯有李氏,落泪不绝。

顾宝珍默默的递着帕子,一言不发。

李氏不住的抽噎:“姑娘,听我一句劝,他送来的聘礼你带走。不然,没嫁妆的姑娘,如何在夫家抬得起头?家里那多人,你养的到几时?有手有脚的,旁人能去工厂做活,他们怎么不能?”

顾宝珍笑笑没说话,她提出把聘礼留下,并不为给家里吃饭,就如李氏所说,哪怕是在家里做点绣活,都不至于饿死。但,多年养尊处优,家里人的生存能力堪忧,能不饿死已然不易。可是,家族想要翻身,不仅仅是有饭吃即可。孩子们需要上学,需要科场厮杀。这些道理,李氏不是不懂,然则想让自己的骨肉过得更好,乃人之常情,说不通的,不如不说。

顾氏门风醇厚,顾宝珍作为庶女,却从未受过苛责,是以为人处世坚定而宽和,良好的教育,使得她目光长远,不会计较一时得失。嫁妆之所以是女子的脊梁,正是因为它反映着娘家的实力。侄儿里能有人做官,便是韦高义休弃她,娘家亦能给她遮风挡雨。她能理解李氏的担忧,却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何况嫁妆固然是女子存世的底气,却不会是唯一。管平波没有嫁妆,她做到了女皇。

顾宝珍平静的走完三书六礼,在李氏的哭声中,孑然一身的踏上了花轿。韦高义既然选择门庭没落的她,那便是不把浮财放在眼里。她的满腹才学,可以做最好的嫁妆。

花轿晃悠悠的抬往江北大营。韦高义在城中没有府邸,他居住在营中的家属楼中。顾宝珍喜欢这样的安排,住在军中,代表着无需应付婆婆与妯娌,更为轻松自在。随着花轿起伏,顾宝珍心底慢慢的升起了丝丝期盼。他……是怎样的人呢?

轿子穿过浮桥,进入营中,起哄声震耳欲聋。鞭炮不停不歇的响,比当日嫁入宫中为妃时更加热闹。轿子停下,轿帘被掀开,顾宝珍猛的想起,新式的婚礼没有盖头,瞬间羞的满脸通红。强忍着脚软走下花轿,从未见过这么许多人的她忍不住剧烈的瑟缩了一下。随即,她被人打横抱起,天旋地转间,落在了大厅之内。

浑厚的男声在耳边响起:“别怕,有我呢。”

顾宝珍不由微微抬起头,用余光去撇身边的人。只见她的夫婿浓眉大眼、满脸英气。他的声音十分洪亮,搂着她肩膀的手臂充满了力量。

忽听司仪一声大喊:“指挥使你别只顾着笑,拜堂啊!”

哄堂大笑。

韦高义瞪了司仪两眼,牵着顾宝珍的手,向天地父母行礼。韦父韦母见证过潘杨两家的下场,半点不敢蹦跶,权当儿子送了人。每每得了好处,皆视作意外之财,心态无比平和。再则皇帝老儿挑的媳妇,不满意也是满意的。笑呵呵的受了礼,半日也没憋出什么话,竟学着宾客说起了“夫妻和睦”、“早生贵子”来。周围都是善意的哄笑,顾宝珍的脸越发红了。

虎贲军里没有男女分席的传统,顾宝珍被众人推着与韦高义坐了首席。几十张大圆桌,人声鼎沸。旁边一个眉目清秀的中年妇人柔声笑道:“顾堂客,放开些。”说着指着宽阔的场地道,“我们苍梧的女人,个个都是爽利性子。你只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省的夜里没力气。”

顾宝珍干笑着道谢,又低声道:“小女才来,不认得人,敢问夫人如何称呼?”

韦高义道:“杨娘娘。”

方才柔声细语的妇人立刻化作了夜叉,反手就给了韦高义的后脑勺一下:“你再叫一声试试?”

韦高义忙告饶,对顾宝珍笑道:“你就叫她杨姐姐吧,杨堂客也使得。”

姓杨?还坐在首桌?顾宝珍猛地想起了她的身份,起身行礼道:“见过杨柱国。”

韦高义撇嘴:“不用朝她行礼,她不肯做娘娘,封爵还没我高呢,她朝你行礼才是。”

雪雁把手指按的嘎啦嘎啦响,奸笑着道:“很好,三日之内,我定把你家堂客教的入乡随俗,咱们走着瞧!”

韦高义菊花一紧,想起管平波被男女混合双打的怂样,果断告饶。

韦高义的婚礼,带着浓郁的苍梧乡间的土鳖气息,把大家出身的顾宝珍弄的身心俱疲。吃完了酒,夫妻两个手拉着手回房,屋里竟是聚满了人。韦高义瞪着穿着靴子踩在他床上的甘临道:“你自己都要到结婚的年纪了,居然还来压床,要点脸!”

咸临从幔帐里探出头来,笑嘻嘻的道:“也就是大师兄你了,别人请我们压床,我们还不干呢!”

韦高义颤声道:“为什么你也来了?小殿下没在我床上吧!?”

甘临道:“我想带他来的,他乳母死活不让,急的都给我跪下了。只好本太子亲自压床了。谁让你结婚晚,居然有脸嫌我年纪大?”说着跳下床,对顾宝珍咯咯笑道,“我从此要改口叫你嫂嫂啦。”

顾宝珍茫然不知所措,见了太子,不用跪的么?

甘临真的就是来客串压床童子的,见韦高义进来了,不欲叫他婚礼拘束,带着弟弟一溜烟的跑了。屋中果然再次热闹起来。

没多久,屋内的自鸣钟开始报时。戌时了,李玉娇拍拍手:“行了,天色不早,我们别耽误良辰美景,撤!”

稽查部长发话,谁还敢留?纷纷作鸟兽散。屋内霎时陷入了安静。韦高义糟心的掀开满是鞋印的床单,发现下面还有层崭新的大红被褥,原来甘临在上头垫了红布踩的,算那小王八蛋有点良心。收拾好满床的桂圆莲子,韦高义才去拉浑身僵直的顾宝珍。

顾宝珍很不自在的坐在床沿,韦高义无奈的道:“你有经验,我没经验,你别紧张啊,你紧张我更紧张了。”

顾宝珍:“……”

韦高义自顾自的说:“你可不知道,虎贲军军规极严。青楼我是没去过的,我真是童子鸡,只看过图,待会弄痛了你直说哈。”

顾宝珍继续:“……”

韦高义拍拍顾宝珍的肩:“行吧,横竖你嫁了过来,也就腼腆这几日了。不出半年,你就能揍我揍的飞起,我这辈子也就这点快活日子了。”

顾宝珍想起昔日在宫中,窦宏朗被管平波追的上蹿下跳的往事,噗嗤笑了出来。

韦高义轻笑:“我不吃人,你不用怕。”

顾宝珍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道:“陛下赐的婚,我不怕的,只有些不惯,请你见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9页  当前第3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3/3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公死了我登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