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殿下快醒醒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写离声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2 KB   上传时间:2018-09-05 17:06:50

  此举看着光风霁月,其实纯是膈应人,荀子长仿佛吞了只苍蝇,把盖子原样盖上,挥挥手对下人道:“收到库里去,再装一匣子南海真珠送到林府当回礼。”这件让人不快的小事便叫他抛在了脑后。

  谁知第二天清晨,他醒来一看,那玉佩竟好端端地躺在他案头,荀延叫来书僮询问,答曰昨日的的确确锁在了库里,问遍了院子里所有仆役,没有一个知道这玉佩是怎么出现在案上的。

  荀延隐隐有些不安,亲手把那玉佩放进匣子里,封上蜡,装在大匣子里,然后锁进库里,还在箱子上贴了张亲手画的符——他师父圆觉大师精通儒释道,他也学了几手有备无患。

  那玉佩果然没有再跑出来作妖,荀延松了一口气。

第69章 婚礼

  自从定下婚期, 董晓悦就有些度日如年,圆觉大师说美梦易醒,她深以为然, 最近的日子太过风平浪静, 总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她倒是有心把面首给办了落袋为安——这个燕王殿下显然是突变品种,下个梦里八成又是只可远观的高岭之花, 说不定还不记得她。

  无奈荀延与她并不所见略同, 自打定下婚事, 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一改往日孔雀开屏般的风骚作风, 在其位谋其政,很有正室的风范。

  董晓悦虽然厚颜,可对方不配合,她也不好意思明示,何况门下省的事情又多又杂,荀延还得积极表现争取多告两天婚假,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旬休还得过问婚礼事宜, 也着实找不到什么机会见面。

  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终于到了长乐长公主和荀家独子的大婚之日。

  当初是太史令负责选的日子, 老头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保证这一日是百年难得一遇的黄道吉日,必定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结果从清晨开始天空中便是阴云密布,到了午后索性下起雨来。

  城里都是夯土路, 一下雨就泥泞,加上婚服逶迤繁复,更是雪上加霜增添了许多不便。

  黄昏时分,荀驸马骑着高头大马,一手打着伞,一手拽着缰绳,不畏艰难险阻地来迎亲了,虽然衣裳被斜风密雨打湿了些许,但姿容风仪依旧举世无双。

  长乐长公主一把年纪好容易嫁出去,天子提前放出话来,谁也不许难为驸马,给老大不小的两口子制造障碍,由宗室和世家子弟组成的抢亲队只是摆摆样子走个过场,便把新人放了过去。

  在绵绵阴雨中,董晓悦坐着天子特赐的金根车,带着浩浩荡荡的仪仗侍从,进了荀府的大门。

  荀府正院中庭支起了硕大无朋的青庐,上铺油毡挡雨,长公主和驸马便在此行交拜礼。

  董晓悦和荀延在礼官导引之下,由众人簇拥着,迤迤然地走进青庐。

  其时尚白,婚服多用白色,不过董晓悦从小到大受了无数影视剧的熏陶,总觉得还是红色喜气,因而两人都穿了红色。

  荀延生得俊,一身正红有种别样的风情,往煌煌的灯火里一站,叫人挪不开眼。

  董晓悦脸上飞起红晕,几乎把胭脂都盖了过去,这不是她第一次和燕王殿下行交拜礼,只不过上一次满脑子行刺计划,心境如同天壤之别。

  两人在礼官的指示下相对行礼,交拜的瞬间,荀延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真像是在做梦。”

  董晓悦心里咯噔一下,右眼皮煞风景地跳了跳。

  荀延发现她的异样,趁着礼官说套话的当儿,悄悄比了个口型:“怎么了?”

  董晓悦回过神来,轻轻摇了摇头,冲他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荀子长眼前一花,还没喝下合卺酒已经有了微醺的感觉。

  礼成之后,荀延去前厅陪宾客饮酒,董晓悦先去新房更衣。

  卸了妆洗了澡,换了身轻软舒服的寝衣,董晓悦把侍女们支开,一个人坐在床上,仍旧有些恍惚,她竟然结婚了,对象是个古人,一会儿还要入洞房!

  简直就像做梦——确实在做梦就是了。

  她环顾四周,这婚房雅致又温馨,从墙角的香炉到锦帐的纹样,每个细节都倾注了主人的心思,不是单靠钱能堆出来的。

  床头小案上的一对青瓷狐狸最令董晓悦爱不释手,两只小狐狸只有巴掌大小,一坐一卧,歪着脑袋凑着头,像在说悄悄话,据荀家下人称,是他们家小郎君自己熬了好几个晚上自己拿瓷土捏出来,又着能工巧匠入窑烧成,捏了七对才烧出这一对满意的。

  燕王殿下居然有这份闲心,董晓悦深觉人不可貌相。

  她把狐狸放在掌心把玩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按原样摆好,看了看更漏,时候还早,荀延被一帮狐朋狗友扯着灌酒,估计一时半会儿脱不了身,她便放下喜帐,四仰八叉地往床上一躺,打算先小憩一会儿养足精神。

  谁知道刚一躺下,后腰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硬梆梆的,有草鸡蛋大小,像是石头。

  婚床上怎么会有石头?董晓悦纳闷得很,坐起身,伸手往褥子底下一摸,触感润腻,还有些似曾相识,拿出来一瞧,是一块随形羊脂玉佩。

  这玉佩眼熟得很,董晓悦一开始几乎怀疑是先帝赐给自己那块,连忙唤来侍女碧琉璃,叫她去开了箱笼,把自己的玉佩找出来一对比,只见玉佩的色泽质地虽然很像,形状却不同,反而微妙地相呼应,显然是一对。

  董晓悦一手握着一块玉佩,心情有点复杂,她前阵子修书一封给林珩,委婉地表示想“借”玉佩一观,林二郎不久便复信,称玉佩已经被他赠给了别人,至于那别人是谁,林珩只字未提。

  虽说这玉佩意义不同寻常,可说到底先帝赐给了林二郎,就是他的东西,怎么处置都是他的自由,董晓悦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急着找玉,乐得拖延,便一直拖到了洞房花烛夜。

  谁知道这玉佩竟然出现在她婚床上,难道林二郎把玉佩送给了荀延?倒也不无可能。但是荀延怎么会把玉放在婚床上?怎么想都不合情理啊……

  事有蹊跷!如果这对玉佩是关系到过关与否的灵物,此时此刻突然出现,难道意味着这个梦可以结束了?

  董晓悦在良知和美色之间徘徊不过一秒,果断把两块玉佩分了两个匣子装起来上锁,塞进墙角带锁的柜子里——反正也不差这一晚,让燕王殿下再等等吧。

  解决了玉佩,董晓悦合衣躺在床上,扯来被角遮住肚子,安安心心地闭上眼睛养精蓄锐。

  半梦半醒之间,董晓悦突然想起自己还买过一件叫做咫尺天涯的道具,一直没用上。

  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董晓悦在心里嘀咕了一声,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在她看不到的角落里,两块玉佩隐隐闪着光,像一对不怀好意的眼睛。

第70章 洞房

  董晓悦被一声夜枭的叫声惊醒过来, 睁开眼一看,四周一片黑暗。

  梦做多了难免混乱,她愣了半晌才想起来身在何处。

  可她睡前屋子里明明灯火通明, 她也没叫侍女熄灯, 难道是睡过头了一觉睡到了半夜?

  董晓悦伸手往旁边摸了摸,只摸到一个冰凉的枕头。

  “荀延?”她试着轻轻叫了一声, 没人回答。

  她狐疑地坐起身, 撩开帐子往外一看, 依稀能看见几案、帷幔和屏风的轮廓, 可是一切都隐藏在深浓的黑暗中, 看不真切。

  董晓悦想起房门口有侍女守着,清了清嗓子扬声道:“来人——”

  然而仍旧没有人回答她。

  她正想起身看个究竟,黑暗中出现一团巴掌大小的光,起初朦胧黯淡,像一轮淡月,慢慢明亮起来,由骨头似的灰白变成莹白,在屏风上投下一片光晕, 依稀可以看到屏风上的山水。

  董晓悦突然想起来房里的银漆屏风画的是花鸟, 哪里来的山水?

  想到此处, 耳边突然传来轻轻的瀑布声, 不明物体倏地一亮,屏风上的画面越发清晰,还有几分眼熟, 董晓悦定睛一看,睡得有些混沌的大脑猛地清醒过来,那发光的东西根本就是合二为一的玉佩,屏风上的山水只是投影而已!

  董晓悦直觉那片山水有些不自然,还没来得及细细端详,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心道糟糕,一边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

  再睁眼时,眼前哪里还有什么洞房。

  她站在一片阳光明媚的山谷里,微风轻拂着她薄薄的寝衣,砂石和杂草透过丝履轻软的鞋底,硌得她脚底下微微生疼。

  董晓悦四下环顾了一圈,她的身后是座竹篱柴扉的小草庐,门前横着一片开阔的水面,在阳光下泛着鳞鳞波光,远处水面雾气蒸腾,对岸的景色隐隐绰绰。

  不远处,一座拱桥像彩虹一样越过河面,就跟玉佩里的情景一模一样。

  阳光有些刺眼,董晓悦手搭凉棚朝那座桥望了望,桥的远端在水雾中若隐若现。

  刚才天旋地转的瞬间,她以为自己会从梦境里出去,谁知道非但没出去,还掉进了这莫名其妙的地方。

  这是玉佩里的世界吗?玉佩还在荀府那间屋子里吗?该怎么出去?出去还能赶上洞房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她都没有头绪,想了想,决定先去那间茅草屋里找找线索。

  董晓悦走到没上锁的柴门外,朝着里面叫道:“有人吗?”

  没人回答。

  “我进来咯。”她一边说一边推开门走进去,院子里养着只肥鸡,正绕着一口八角井悠闲地踱着步,一边啄着散落在地上的小米粒。

  茅屋总共三间,一间厨房,一间净室,外加一间起居兼卧室。

  董晓悦穿过院子,径直走到主屋门口,停住脚步咳嗽两声,见没人应答,便撩起竹帘一矮身走了进去。

  屋子很小,陈设简单,除了一张床便只有窗下一条画案,案上放着一幅字,最后一笔墨迹未干,砚台里还有些残墨,上面搁着支秃笔,还在轻轻滚动,仿佛前一刻才被主人匆忙撂下。

  董晓悦好奇地看了眼,只见粗麻纸上写着两句唐诗,笔迹苍劲,力透纸背:“何当脱屐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难得见到自己眼熟的诗句,董晓悦略感欣慰,不过要说线索,她是半点也没看出来。

  这屋子可以说室如悬磬,董晓悦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称得上线索的东西,退了出去,把厨房、净室和院子都搜索了一遍,连井口都探身看过,仍旧一无所获。

  她坐在井沿上等了好一会儿,不见主人出现,只得出了院子,往河滩走去。

  ***

  荀延怀疑自己醉了。

  他一只脚还在门槛外没来得及跨进去,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知道该跨进去还是该退出来。

  眼前根本不是他亲力亲为精心布置的婚房,也不是荀府里的任何一间屋子。

  那是间又小又破的茅屋,穷酸得超乎荀公子的想象——他见过的最简陋的房子就是天宁寺的僧房,跟这间屋子比起来,那僧房简直称得上豪华别墅套房。

  更古怪的是,明明是大晚上,屋子里却是白昼,晴明的日光从窗户里洒进来,照亮了整间屋子。

  荀延闭上眼睛,用力揉了揉,再睁开,“幻觉”并未消失,他不死心地晃了晃脑袋,妄图把头脑晃清醒些,可这破屋子像块顽固牛皮癣似的,鲜明又瞩目。

  他大惑不解地回过头,这一看不打紧,身后的廊庑、庭院、月光,乃至于仆从,统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看到的是一口井,一只鸡,一圈竹篱,一道荆扉,门外则是青山绿水。

  这房舍和山水都莫名的似曾相识。

  荀延酒醒了一大半,蓦地想起来,这不是玉佩里的风景么?只不过他眼下身在画中,换了视角。

  是那玉佩在作妖,怪他发现异状之后掉以轻心了。

  知道了自己身在何处,荀延心里有了点底,虽然不知道如何才能出去,总好过一无所知。

  眼下他最担心的是长公主,她还在房里等他么?要是迟迟不见他,不知会否伤心?

  荀延按捺住心里的焦急,有条不紊地把整个院子里里外外仔细搜了一遍,最后还是把注意力落在那两句诗上。

  荀延回想了一番,确信自己从未见过这一联诗。

  他对着案上的诗句看了又看,这笔迹有种微妙的熟悉,可细想又不知是在何时何地见过,他冥思苦想半晌,没想出个所以然。

  院子里找不到线索,也不见有人来,荀延便往河边走去。

  还没走到河滩上,他远远望见河对岸有个熟悉的身影,虽然水雾中只能分辨出大致的轮廓,可荀延还是一眼就认出来,那是他刚过门的媳妇儿。

  董晓悦也看到了河对岸的荀延,赶忙使劲朝他挥手,一边大声喊道:“荀延!我在这里!在这里——”

  那雾气似乎有灵性,适时地散去,两人能看清楚彼此了,只是不知为何,声音却传不过来,荀延只看见长公主的嘴一翕一合,却听不见她在说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殿下快醒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