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园似锦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姽婳晴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8-09-03 19:18:11

  于是,靖王妃做了一个决定——在西山上修个山庄别院。虽然那西山没有温泉,没有良田,甚至没有优美的环境,可它能够让她感觉到自己距离小儿子近一些,那就足够了!(难怪二儿子心怀不满呢,她这个当娘的,心的确偏爱小儿子,而且不是一星半点儿呢!)

  靖王妃做下的决定,基本上没谁能够动摇,在合理范围内,也没人舍得去让她失望。消息传回京城,靖王很爽快地同意了。别说一个小小的别院了,就是修上个三五个山庄,只要王妃高兴,他堂堂靖王这点银子还能不舍得?

  于是乎,靖王兴师动众地从工部挖了几个园林设计师,又高新聘请了京中知名的房屋建造师,连同工匠一块儿,都打包送到了唐古小镇。他自己也趁着休沐又请了十天假,跑到唐古镇亲自安排初期工程。

  靖王妃已经确定在东山村附近的半山腰上修建别院,距离房夫人在东山村的宅子不远。靖王妃随行的大夫也说,经常爬爬山运动运动,对王妃的身体也大有好处。

  靖王自然不会不同意,他亲自带着园林设计师和工匠,在西山上选了一处坐北朝南,风水极佳之地,又从附近的村子里招了一批小工。没几天,就热火朝天地开始施工了。

  返回唐古镇的路上,靖王怕那段崎岖的山路,颠到他家亲亲王妃,便又召集了一批人,准备把道路修起来。尤其是那段山路,还特地请了些石匠,就是凿也要凿出个平坦大道出来。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靖王府不差钱,给的工钱高。虽然工期紧了些,但是还是吸引了一批人过来。修路的工程进行得很快,等小草家的西瓜下市的时候,一条平整的道路,从东山村直通镇上。以前马车要一个多时辰,现在跑起来不过三刻钟就能抵达。四周的村民们,纷纷称赞靖王爷做了一件大好事。

  且说东山村,听说京城的王爷要在他们村兴建别院,既觉得荣幸,又有些忐忑。生怕贵人看中了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给强抢了去。见贵人选中了西山上,东山村的村民们提着的心,才渐渐放了下来。

  东山村的村长,现在走出去腰板儿都挺得笔直。他们东山村绝对是处风水宝地,要不怎么会被京中的皇亲国戚看中呢?

  村长跟靖王府的管事接触了几次,觉得靖王府手下的奴才们,没有一些大户人家下人耀武扬威的恶习,都挺通情达理的。

  村长私下里送了那管事不少好处,让他在主子们面前多说说东山村的好话。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以后要是有什么不长眼的人来东山村捣乱,别院里的人应该不会坐视不管吧?

  靖王府的别院在热火朝天地修建时,余家的西瓜经过一个多月的热销,终于销售一空。这天晚上,余小草拿出账本一合计,一家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有灵石水这个作弊器,西瓜的亩产达到了一万多斤,三亩地出产的西瓜足足有三万五千多斤!除了自家瓜铺销售的外,还以批发价往外批给王二狗和柳家舅舅们。批发出去的有近一万斤,按一斤一百五十文来算的话,那就是一千五百两。剩下的两万五千斤,在瓜铺里出售,价格相对高一些。这样一来,小草简单算了算,总共收入了近万两银子!!

  余海用力咽了口唾沫,重重地喘了口气,这一个月来,忙是忙了些,可他万万没想到种西瓜居然这么赚钱!

  小草拿出一叠一银票。每天营业的数额,她都存到镇上的钱庄里了。银票小的一百两一张,大的五百两,厚厚的一叠。余家人看着银票,心中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半年前,他们还过着一穷二白,连粗粮都吃不饱的日子。现在却成为坐拥万两银子的大富翁了!哪怕是在镇上,万两家财也算不小的一笔数额了!

  余小草看到一家人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笑着道:“爹,娘!这些银子,你们打算怎么处理,是在钱庄里存着,还是拿来买房买地?”

  余海想了想,道:“留出一部分,将来扩建老宅用。剩下的……要不在镇子附近买些良田?咱家就三亩地,太少了!多买些地,明年多种几亩西瓜……”

  柳氏抿着嘴,笑道:“如果镇上有合适的铺子,也可以买上几间。小草的那两间铺子,地势就不错!往外租也好租,咱们的瓜铺刚关门,就有人打听着要租。一年光收房租,一间也有个千儿八百的进项。要是孩子们一人两间,将来也不愁生计了!”

  余海缓缓地点头,表示同意:“嗯!那就再买些铺子……我觉得,也可以在镇上买套房子。以后在镇上的时候多了,也有个落脚的地方。不过,这儿算咱们的祖宅,哪怕小石头将来读书有出息了,也是要会老家祭祖的!”对于生他养他的地方,余海还是有些执念的。

  余小草笑着道:“那咱们入秋后,就先把老宅给扩建了。不过,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把地给开出来,还能种一茬番薯呢!”

  余海连连点头,道:“是啊,一高兴差点把这事给忘了!现在刚初夏,种番薯的话,等落霜的时候差不多就能收获了!其实种西瓜真不错,一点都不耽误农时!”

  第二天,余航让小草在家帮着收水产,他跟爹娘一块儿下地,把瓜秧铲了,三亩地整整翻了两天才搞定。番薯育苗的工作,小草也承担了下来。主要她想用灵石水育苗,方便她作弊,毕竟现在育苗的话,的确有些迟了。

  小草在自家房子附近,开垦出一块育苗的地,让余海用竹子树枝弄了篱笆围墙,防止夜间被山中的小兽糟蹋了。她拿出精挑细选的薯种,把薯块平排在挖好的地里,再盖上一层均匀的土。种苗覆土后及时灌水,水中小草掺了适量的灵石水。好在现在已经是初夏,气温比较适合薯种发芽,不需要什么保暖措施了。

  在帮闺女育种的时候,余海没少唠叨早该想到番薯育苗的事,也不知道会不会耽误农时,等等。

  好在小草有小补天石这个作弊器在,人家育种需要一个多月,到她手里只要十几天就完成了。其中除了灵石水的功劳,小补天石也出了不少力。它在小草的吩咐下,每天在育苗场所“施法”,浓浓的力气,促进红薯苗的生长。

  当半个月后,余海在女儿的催促下,采了红薯苗往田里种植的时候,诧异地问道:“番薯苗咋这么快就育好了?有二十天吗?草儿,你这育种方法挺好的,节省了不少时间!”

  余小草含含糊糊地道:“可能是最近气温雨水都比较配合,风调雨顺的,所以出苗比较快。天看着要下雨,咱们动作快点儿,争取在落雨前把番薯给种上!”

  余海不再纠结红薯苗培育期的问题了,他动作麻利地把第一批采摘下来的薯苗,运到翻好的田中,栽插到地里。一家人齐动手,不要一天时间,薯苗便都栽种完毕。当晚,下了一场雨,就连浇水这个步骤都省了。

  经过灵石水培育的薯苗,不但耐旱耐高温,还抗病虫害。余家田里的薯苗一天一个样,长势良好。村里的乡亲们,都夸余海是种田的一把好手。

  接下来的日子,小草一家过得无比惬意。张氏心有忌惮,不敢再来生事。李氏虽然偶尔舔着脸过来跟柳氏套近乎,却碍于小草的干爹干娘在,不敢有什么动作。

  房夫人基本上已经在东山村定居,很少回镇上的宅子。两家离得近,来往日益密切。在余家比较忙的时候,房夫人还会换下繁复的衣裳,帮着采摘蔬菜,或者打理菜园什么的。

  一个多月的宁静生活,房夫人爱上了现在轻松舒适的日子。每天爬爬山,在海边散散步,陪孩子们一起去赶海,回来再把亲手收获的海鲜,变成美味佳肴……房夫人身心无比放松,比在京城中每天端着架子应酬各种喜欢不喜欢的人,要快乐得多。

第二百零二章 暗疾

  或许是环境因素,也或许是心情原因,再加上干女儿每日给汤汤水水地补着,不知不觉间来东山村三个月的房夫人,觉得自己身体好了许多,以前的许多女人的小毛病,自从住到东山村后就没再犯过。

  她的皮肤也白皙细腻了许多,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上次,县令夫人还说她根本不像三十四五岁的,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呢!东山村真是个养人的好地方啊!

  房子镇却坚定地认为,小草是他们家的幸运星。自从吃了小草做的饭菜,他觉得哪怕天下第一的名厨,也比不上自家闺女的手艺。再加上他媳妇过来后,孝顺的闺女总是给他们张罗着药膳。闺女做的药膳,比那些太医啊名医啊给开的方子都有用!

  他往年战场上留下的许多暗伤,以前每逢阴天、受寒,或者劳累,都能疼到骨头缝里。经过闺女的调养,他就是泡在清凉的潭水里洗个凉水澡,只觉得神清气爽,其他啥感觉都没有。闺女还说,再调理一段时间,他的旧疾就能痊愈,说不定……嘿嘿,还能给她生个小弟弟。

  咳咳!生孩子的事成不成的,要靠天意。他嘴里说一切随缘,可没膝下没有个孩子的话,总觉得人生不完美。尤其是因为他的原因,连累媳妇将来没个儿女送终,也让他在很多同僚面前抬不起头来。

  算命的曾经说,他一生虽有波折,却总有贵人相助,逢凶化吉。如果……闺女真能治好他的暗疾,那可真是他的大贵人啊!

  不过,不是他不信任闺女。就她跟着赤脚大夫学了一段时间的医术,做个药膳调养个身子应该还行,他战场上落下的不育的暗伤,连太医都束手无措,他闺女虚岁才十岁年纪,能比得过那些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太医吗?

  不过,闺女说帮他调理身子,也是一片孝心,他必须无条件的支持和配合,绝对不能流露出一丝怀疑的神色,免得伤了闺女的心。

  于是乎,房子镇和房夫人,每天依然乐呵呵地享用着小草亲手烹制的药膳。小草做的药膳,一点中药的味道都没有,味道还特别好。因此两人一点都不觉得勉强。

  自从家里田中的番薯种下去以后,小草就彻底闲了下来。家里的活儿都各有分工:余航依然跟着三堂叔一起,替周家的作坊收做味精和蚝油的海产;小莲依然每天往返码头,出售自家卤制的卤菜;柳氏把伺候蔬菜园子和家务几乎一把抓;老爹余海要么帮媳妇收拾菜园子,要么应他铁杆兄弟刘栓柱的邀请,一起出海捕些珍惜鱼类,改善伙食补贴家用。虽然现在家里不缺他打渔的那些钱财,不过对他的老本行他还是乐此不疲的。

  这样一来,家里就余小草闲着没事干了。因而,她得知干爹因为旧疾不能生育后,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调理干爹干娘的身体上,争取明年给她添个弟弟妹妹。

  嗯……小石头也六岁了,她家要是也能再添个软软的小包子,也是不错的。得!在闺女的一念之间,余海和柳氏也被迫加入了每天吃汤汤水水的行列。

  余小草虽然对自己的医术没有什么信心,可是她对小补天石却充满了信心。想当初,要不是有小补天石,别说他那条腿保不住,很有可能连性命都很难保住呢。干爹的不育之症又不是先天的,战场上留下的旧疾,跟她老爹被熊瞎子咬那次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

  于是乎,她每天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烹制药膳的工作中去。虽然有小补天石这个作弊器,为了效果更佳,和掩人耳目,她还特地跑到镇上,跟名医孙大夫一块儿探讨干爹的脉象,研究出对他身体最有帮助的药膳方子来。

  孙大夫对于余家人的印象,深刻到不能再深刻了,尤其是面前这个小丫头,胎里带病,最难医治。本该病卧在床,药不离口,哪怕有好药供着,也绝对活不过十岁。可是,看看人家现在,不但红光满面、活蹦乱跳,还有模有样地学起了医术。

  再说小丫头的父亲。那时候半个身子都快被熊瞎子咬烂了,当时哪怕是锯掉那条伤腿,都很难保住性命。可现在呢?人家不但命保住了,腿居然没啥毛病,每天往返东山村和镇上健步如飞,别提多精神呢!

  还有小丫头的母亲,月子没养好落下病根,加上常年劳累,营养不良,落下了一身毛病。最严重的是,据他诊断余家娘子已经有了痨病的初期症状。这年头,痨病可不是那么好治的,不但传染,还会死人的!可现在看看人家,照着他的方子养了一段时间后,啥毛病也没有,痨病也根治了!害他以为是自己医术不行,误诊了呢!

  他孙仲秋的医术,不是他自夸,哪怕进了太医院那也是杠杠的。他诊断过的病人,没有上万也有数千,从没失手过。可偏偏在余家这三口人身上,所有的诊断全都不灵光了。

  难道……这余家有神仙保佑?还是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术?想想那余家不过一介渔夫,要是真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法,这些年还能一点消息不透出来?那只能说,余家或许是受了幸运之神的庇佑,命不该绝啊!

  古人对于鬼神之说,还是比较敬畏的。孙大夫虽为医者,却也不能免俗。于是乎,对于余小草的请教,他不遗余力地倾力相帮。在探讨中,孙大夫对于小草的某些医术上的独到见解,不由眼睛一亮。

  小草前世虽然对医学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可是网上养生的法子层出不穷,她也是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后世的许多养生之术,乃是集几千年之大成,难怪连孙大夫这样的名医,都为之钦佩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孙大夫对小草的态度也在不知不觉间改观,有些时候小草提出的医治方案,岁不成熟,却给了他很多启发。因此,每次小草上门,孙大夫哪怕再忙,也会亲自接待她。

  这让他的徒子徒孙们很是纳闷:师父(师公)的医术和名望,哪怕是京中的贵人前来,也是爱理不理的。这个小姑娘有什么可贵之处,让师父(师公)另眼相待?

  为了干爹的旧疾,余小草经常往返于东山村和镇上同仁堂之间。这天,小草赶着她的小驴车,“得儿得儿”地跑在修得平坦宽阔的官道上。靖王在西山修建山庄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东山村通往镇上的路,比以前好走了许多。尤其是经过西山的那段山路,驴车走在上面再不会感觉有要把内脏颠出来的感觉。

  这段山路,小草每个月至少走上个七八趟,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这头叫小灰的驴子,又被她喂养得充满灵性,根本不用人赶,自己就能从镇上摸到家。

  余小草盘腿坐在驴车上,低头想着孙大夫讲的干爹的脉案,不由得笑出声来。经过她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干爹的身体终于被调理得龙精虎猛,咳咳……原谅她的用词不当!也确实如此,孙大夫说干爹的旧疾已经痊愈,有孩子那是早晚的事!

  干爹和干娘这三个月,对她比对亲生的还要好。她老爹经常带着酸意地说:“老房把当爹能做的都做了,我这个正牌亲爹,倒成了摆设。”

  干娘把她关怀入微,大到衣服小到鞋袜,她都亲手缝制,从不假人手。干娘不但热衷于打扮她,还会教她一些大家小姐的规矩礼仪……这两口子恨不得把一颗心都掏出来给她,她能为干爹干娘做的,也只有调理好他们的身子,生个血脉相连的宝宝,弥补他们心中的缺憾了。

  干爹干娘嘴上说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可她能够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对孩子的渴望和期待。自从她说过能够根治干爹的暗疾,干爹和干娘没有因为她是个孩子而不信任她,而是积极配合,言谈举止间也比往日多了一份活力和生气……

  余小草正想着干爹听说能有自己孩子后,脸上那憨憨的笑……突然,小灰发出一声警告般的嘶鸣,驴车剧烈地抖动了一下,小草差点从车上翻滚下来。

  小灰平时拉车挺平稳的呀,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今天是怎么了?小草抬起头来,正准备查看原因,一种危险的感觉袭上心头。

  两条黑影从旁边的山林中窜出,手中明晃晃的长刀,直冲着她扑了过来。余小草手脚还算敏捷,一个翻滚从驴车上下来,长刀砍在板车上,留下两道深深的印痕。一滴冷汗从小草额角滴下,如果她慢上一分,这长刀便不是砍在车上,而是砍她小身板上了。这是要她命的节奏呀!

  余小草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脸上也变了颜色。她看看自己身上的衣物,挺朴素的呀!在镇上,她也没暴露钱财,谋财害命应该是不太可能了!

  ————————————————

  有幸受邀去北京参加17K的年会,在去京的路上……

第二百零三章 谋害

  她拼命逼着自己冷静下来,看着眼前两位黑衣蒙面人,大声喝问道:“你们是谁?我不过一个渔家孩子,和你们无怨无仇,莫不是认错人了?”

  黑衣蒙面人对视了一眼,其中矮一点的那个,狞笑一声,问道:“你可是东山村的余小草?”

  小草的心沉了下来,既然说出了她的名字,认错人是不可能的了。她眼睛四处看了看,心彻底凉了。此处正是最偏僻的一段山路,一旁是笔陡的悬崖,一边是茂密的森林,正是杀人灭口毁尸灭迹的好去处!

  那两位蒙面人一前一后堵住了她的所有退路,旁边森林里的灌木比她还高,要想快速钻进去躲避,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边的悬崖更不要想了,跳下去绝对尸骨无存。怎么办?难道今日她就要丧命黄泉?

  余小草暗暗吸了一口气,沉声道:“不错,我的确是余小草!不过,我自认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也想不出有什么仇家。两位壮士为何一言不发就动刀动枪的?”

  高个的那个声音略微尖细些,听着有些刺耳:“嘿嘿……有人花二百两银子买你性命,至于是谁——到地府里去问吧!”

  “小汤圆,你在吗?再不出来,你家主人就香消玉殒了!”余小草在心中拼命呼唤着小补天石。这家伙,平时用不着它的时候,蹦跶的厉害,关键时候,可千万不要掉链子啊!

  小补天石慢吞吞的声音出现在她的脑海中:【哼!不许叫我小汤圆,起的什么破名字,一点不威风。换一个!】

  “现在是纠结名字的时候吗?你是不是想我死了,好换个主人啊?”余小草被它气得忘记了害怕,横眉竖眼的样子让两个匪徒又互相对视的了一眼,心中充满纳闷——这小丫头,难道是吓傻了?

  小补天石慢悠悠地道:【我倒是想换个厉害点的主人,可是……唉!遇不到磁场相同的人,很难绑定啊!本神石不得不勉为其难地承认你这个主人,好无奈!】

  “既然换不了主人,还不赶紧出手帮我?”余小草被它气死,这个不着调的,都什么时候了,还磨磨蹭蹭的!

  小补天石优哉游哉地道:【放心,轮不到我出手!你啊,命大着呢,死不了的!】

  这时候,俩匪徒已经失去了耐心,抡起大刀,冲着余小草就过来了。余小草吓得一激灵,矮身钻到了驴车底下。俩匪徒扑了空,正要弯腰朝车下捅的时候,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喝道:“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伤人,当大明朝没有王法了吗?”

  救星终于来了!余小草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你确定不是吓的?),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任凭身子瘫软在驴车底下。

  俩匪徒循声望去,只见一匹神骏的白马疾驰而来,随着一声马儿的嘶鸣,一个矫捷的身影从马背声腾空而起,落在马车不远处。俩匪徒不过镇上普通混混,那人找到他们时,见财起意,又听说对方不过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而已,才答应干上一票。

  别看他们看上去凶残,心里紧张着呢。他们平时不过在镇上小打小闹地欺负欺负老实人,打个群架什么的,杀人的买卖也是第一次干。此时,见事迹败露,来者又有功夫在身,自然不敢恋战,拎着刀跑得比兔子还快。

  朱俊熙远远看到俩黑衣蒙面匪徒,对着一个小姑娘举起大刀,以为是恶匪拦路抢劫,便催动爱驹飞驰而来,准备大展拳脚来个见义勇为。谁知道他落地还没站稳,俩怂货就吓跑了。

  不过,既然他碰上了,哪容得匪徒逃脱?几个起纵,便追上了俩匪徒。以为会有场恶战,谁料两人银样镴枪头,三两下就束手就缚了。朱俊熙意犹未尽——太不经打了吧?

  俩匪徒脸上两行宽面条泪:大哥,下手能不这么狠吗?

  余小草从车底钻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幕:一个匪徒被白衣帅哥一脚踹飞,撞到大树上又弹回来,口吐鲜血趴在地上半天没站起来;另一匪徒被扭住胳膊,脸贴着地面被跪压在地上,她清晰地听到一声“咔嚓”的脆响,那条胳膊估计是废了!

  定睛一看,白衣帅哥还挺面熟的,这不是靖王妃的第几个儿子来着?反正是王妃的儿子!没想到身为靖王府公子,居然有一身不错的武艺。

  “咦?你不是房将军的义女吗?你惹了什么人?竟然引来杀身之祸?”朱俊熙看清从车底爬出来的小丫头灰头土脸的模样,惊讶地认出是熟人,不由问道。

  余小草拍了拍身上的灰土,嘴里嘟囔着:“我也想知道,到底是谁想要我的小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9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3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园似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