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园似锦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姽婳晴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8-09-03 19:18:11

  南粮北调,是当今圣上英明决策,大开国库,从南方大量收购粮食,通过海运河运等方式,调到北方来,平抑粮价,把灾害减到最低。这也是连年干旱,北方却无大规模难民逃难的原因之一。

  靖王是当今圣上的堂叔,资质虽平庸,却有一颗善良忠厚的心。自掌管海运以来,很多时候都亲力亲为,多次亲自南下护送海船运粮北上,把粮食送到北地。

  六哥要接待的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要想继续接下海运这块儿的生意,与他打好关系是必须的。

  为了保持菜的热度和鲜度,六哥提出让小草在饭馆的厨房里待命的请求,小草也爽快地答应了。码头卖卤菜的工作,她爹一个人就足够了。

  运粮船队靠岸的时候,已经过了早饭的点儿。靖王府吴管事早已厌倦了船上的生活,不过他已经不止一次来过唐古码头,那里的条件他很清楚。吴管事就抱着早点踩上陆地,有口热乎饭吃就足够的心态,在六子的带领下,来到这个简陋的饭馆儿。

  “叫厨房上菜!”六子态度虽然热情,却不殷切,自然而不做作,让吴管事感觉很自在。

  “好嘞!”小二出去没多久,就端上一碗绿莹莹、金灿灿的蛋花汤上来,口中报着菜名:“‘开口汤’一碗,两位客官请慢用!”

  包间里其中一位客人,通身气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身份不凡。虽说人家没有点店里的食物,却是赏了银子的。饭馆里上至掌柜的,下至伙计,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招待。

  “咦?这是小青菜?这时节青菜已经上市了?”吴管事刚刚上了陆地,觉得脚下还在晃荡着呢,看到这碗里青翠的菜叶,顿时觉得心中一阵舒爽,也有了食欲。

  六哥心中也很是诧异,这时候菜种应该都没种下呢,这个小草,哪里弄到的青菜做汤。他却淡定地帮吴管事盛了一碗青菜汤,笑道:“吴管事,尝尝这汤味道如何……”

  “开口汤”清淡爽口,嫩嫩的菜叶,金黄的蛋花,入口即化。这清新的味道,正合了吴管事的口味。他一连喝了两大碗,才意犹未尽地摸摸胡子,笑赞道:“好!好!!味道好极了!”

  第二个上来的是卤豆干,浓香的老卤,味美的豆干,虽然是素菜,无肉不欢的吴管事,还是尝了好几筷子,才停下来。

  第三道菜“珍珠丸子”,糯米粒颗颗晶莹剔透,散发出珍珠般的色泽,圆圆的丸子,一口咬下去,既有猪肉的醇香,也有鸭蛋黄的鲜香,再加上糯米的香糯可口,即使吃遍了南北美味的吴管事,也赞不绝口:

  “六子!这道‘珍珠丸子’味道不错,名字起的也风雅。这小饭馆儿换厨师了?从哪请来的大厨,比京城的状元楼也绝不逊色!就说这简简单单的豆干吧,居然也能做出这样的味道来……你说,我要是把他挖走,这里的掌柜会不会跟我拼命?”

  六哥笑道:“吴管事谬赞了。您跟着靖王殿下走遍大江南北,什么样的美食没尝过?只不过,您在船上憋得久了,上了岸心情舒畅,所以吃什么都觉得好——这是梅菜扣肉,您尝尝,可还入得口?”

  “梅菜扣肉”小草是精选五花肉中间肥瘦均匀的那一部分,又去了油的,好吃却不油腻。吴管事小时候也苦过的,他就好这一口,连吃了好几块,才不舍地停下筷子——原来猪肉,也可以做得这么高档啊……

  大荤之后,小草给上了个素菜——“酸辣白菜”。吴管事小时候萝卜白菜吃厌了的,对这道菜似乎很不感冒,勉强尝了一筷子后,发现酸中带辣,辣中藏鲜,味道真心不错。心中暗叹:能把白菜做到这份儿上,也许只有御厨才有这手艺吧?

  接下来的“京酱肉丝”,更让他惊喜,小小薄薄的面皮,卷了肉丝和葱丝,居然有这种口感,和不可思议的效果!吴管事根本停不下来。

  别小看这道京酱肉丝,光这酱的工序,就不下七八道,可把小草难为死了,反复试验了无数次,才调配成她想要的效果。不过,她的努力也没白费。如果不是顾及身份,吴管事都想问厨师要这道菜的方子了!

  最后一道“水煮鱼片”彻底征服了吴管事的味蕾。满目的辣椒红亮养眼,吃起来却辣而不燥,麻而不苦,烹调出来的鱼肉,口感滑嫩,油而不腻。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保持了鱼的鲜嫩。让人一旦入口,就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一顿饭吃下来,吴管事摸着自己撑得几乎弯不下腰的胃,心中很是复杂:自从升了靖王府的管事以来,什么样的美食没吃过,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就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酒楼,也不曾让他像今日这么失态过。小小简陋的饭馆儿,居然藏龙卧虎,有如此新鲜奇异的美食,下次主子来的时候,一定带他来尝尝鲜。

  “这里的厨子,手艺不错,让他过来,有赏!”吴管事靠在椅背上,品着自带的香茗,突然想看看到底何方神圣,能做出他以前尝所未尝过的美食。

  六子为他斟了一杯茶,笑着道:“做菜的,并非饭馆里的厨子,是我另外找来,专门招待您这位贵客的!”

  “哦?六子,你真有心了!好,好!我记住了……我很好奇,你从哪儿找来这位厨艺高手的?”吴管事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问道。

  六子也不隐瞒,道:“码头上这几天出现一位卖‘一文钱肉菜’的女孩,她能把别人扔掉不吃的食材,例如猪头、猪肚和很小多刺的小鱼,做成人人争抢的美食。在下以为她定然在厨艺上很有天分,今日便让她前来帮忙,招待您这位贵客。”

  “小姑娘?你说这些菜是一位小姑娘做出来的?那更应该赏了!”吴管事心中对他口中的小女孩,更加感兴趣了。

  厨房里,当最后一道菜上去之后,小草很老实地帮着打扫厨房。借用人家的厨房,自然要帮着恢复原样……

  就在她收拾好厨房里的东西,打算要离开的时候,小二哥突然追上来叫住她:“小姑娘,里面的贵客要见你呢!说是很喜欢你做的菜,有赏呢!”

  有赏?不要白不要!这些菜可是她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做起来也不容易。吃饭的大爷觉得好,赏几个钱儿下来,也比她一天卖卤菜赚到的多。

  小草屁颠屁颠地来到唯一的包厢里,跟着小二进去了,对着里面的华服中年人,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低着头站在那里等赏钱。

  “六子……你说的那个能把简单食材变美食的小姑娘,就是她?”吴管事瞠目望着眼前衣衫破旧却很整洁,头发梳成两条辫子,小脸白净瘦削的七八岁小女孩,显然不太相信这么小的孩子,是这桌美食的缔造者。

  六子却很郑重地点点头,道:“就是她……”

  吴管事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很快从惊讶中恢复过来,他笑着问小草,道:“小姑娘,这些菜你是从哪学来的呀?”

  小草微微抬头,看了他一眼,不卑不亢地道:“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六哥对我有救命大恩,他要招待贵客,我当然用尽所有的办法帮助他了。”

  吴管事惊讶地道:“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小小年纪,骗人可不是好习惯!”

  面对他近乎责难的语气,小草不慌不忙地道:“我们家里穷,长年吃不到荤腥,所以我看到肉摊下扔的猪内脏,就想着‘猪内脏也是猪身上的一部分,应该也能吃!’回到家,琢磨了两天,用许多香料作为调料,做出了卤猪头和猪大肠,不但没有什么异味,还香得很呢!

  从那以后,我对做菜产生了兴趣,脑子里总出现许多奇异的想法,由于家里能买到的食材有限,一直没有试验。昨天六哥给了银子,让我整出一桌菜来,回去反复倒腾了一个下午,终于做出了这桌菜来。不信,您可以把我爹叫来问问。我们家以前吃饭都吃不上了,哪还有钱请师父教我做菜呀!”

  吴管事又瞧了一眼她身上比乞丐只干净一些的棉衣棉袄,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却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把她当成对厨艺极有天分的能人。

  本来,他提出见见厨师,是想着看能不能挖回靖王府,靖王府的老太君最近胃口不太好,总想吃些新奇的东西。不过,看到眼前这个瘦不啷当的小女娃儿,也就歇了这心思。七八岁的小孩儿,还需要大人照顾呢,哪能背井离乡远去京城。想家哭鼻子了,谁去哄?

  赏了小草五两银子,吴管事便在六子的带领下,去了附近的客栈休息。

  ——————————————

  今天去开背,肩颈刮出许多砂来……过程那个酸爽!!

第九十四章 驴车

  等六子从客栈出来的时候,发现小草还等在那里呢,便扬扬眉问道:“今天多谢你了——你还有事?”

  小草从荷包里掏出一串铜板,朝着他递过去,道:“六哥,这是买食材剩下的钱,还给你……”

  这桌菜只用了半斤五花肉、一斤后腿肉、五个鸭蛋黄,鱼是自己抓的,豆腐干、白菜什么的又都是不值钱的。总共算起来,也就两三百文撑天了。

  六哥却没有伸手接她递过来的钱,只淡淡地朝她手中扫了一眼,道:“不用了!你这几个菜,在珍飨楼没三五十两银子拿不下来,算起来,我还赚了呢!谢谢你,为我留住了一个大客户!”

  小草喜滋滋地把钱重新放回去,拍着自己鼓鼓的小荷包,笑着道:“谢什么,很高兴能帮上你的忙!时候不早了,六哥,你去忙吧!”

  做了几个菜,就有一两多的进项,这样的生意要是一个月多那么几次就好了!想想六哥的大客户赏的五两银子,小草心中更是乐开了花。这下子,不但弟弟的束脩够了,还能给家里人做两身衣服,缝几床棉被了!

  “草儿,什么好事,让你乐成这样?”余海推着独轮车,看着坐在上面的女儿,不时窃笑几声,很是诧异。这半年以来,小女儿表现得太过懂事和成熟,有时候让他觉得,那瘦瘦小小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大人的灵魂。

  小草左右看看,从怀里掏出焐得热乎乎的银子,在爹面前晃了晃,道:“看!这是什么……”

  “银子?这么大一块,足足有五两吧?”余海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追问道,“草儿,哪儿来的?”

  “六哥的客户赏的,他说女儿做的菜,比京城大酒楼的味道还好呢!”小草一脸得意,小尾巴差点翘上天了。

  余海见小女儿难得孩子气的一面,笑呵呵地道:“当然,我们家草儿最厉害了!我都以为你被食神附体了呢!”

  “嘿嘿!别管是食神附体,还是财神降福,只要能赚到钱就成!还有两天,钱文就该休沐回来了吧?明儿码头市集逢集,咱们买些布和棉花,先给小石头做两身新衣服……”小草嘴巴不拉不拉说个不停,余海见她说的兴奋,便嗯嗯啊啊地应和着。

  有了余海,这二十多里路也不显得那么漫长了。中途休息的时候,小草卷起爹爹的裤管,一边熟练地帮他捏着腿,一边心疼爹的辛苦,道:“爹,咱们现在也有七八两银子了,不如衣服棉被先缓缓,先买辆牛车吧?”

  余海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喝了一口甜津津的冷开水,觉得浑身的疲劳,很快就被驱赶殆尽。他带的水,是小草特地为他准备的灵石水,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听了女儿的话,他笑了笑,道:“七八两银子,也就刚够买头牛的,打一辆牛车,即使自备木材,也要好几百钱。咱们家那点银子,买辆驴车还差不多……”

  “驴子比牛跑得快,用来拉车也不错!爹,一头驴子要多少钱啊?要不咱们就买头驴子,让三舅舅帮忙打辆驴车。过几天咱们家的蔬菜该能卖了,有驴车不是方便多了?”

  前世即使是农村,驴子也很少能看见了,印象中小时候家里曾养过一头驴子,她还被爸爸抱着赶驴车进城赶集呢!

  余海听了,也颇为心动。前院后院近两亩的菜地,现在已经郁郁葱葱了,那些生长期只有二十多天的蔬菜,过不久就能采摘了,如果没个车的话,到镇里去卖菜,全靠肩挑人扛的话,还真是个事儿!

  “一头叫驴(公驴)大概要四五两银子的样子,再打了车的话,估计我们家草儿就穿不上新衣服了……”望望女儿身上已经露棉花的棉衣,余海鼻子有些酸酸的。天气就要转暖了,孩子们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他这个爹当的可真失败!

  “没关系,钱花没了,还可以再赚嘛!还是先买头驴子回来,以后无论去码头卖卤菜,还是去镇里,都方便多了!”小草嘴角噙着笑,心中无比雀跃——马上,她们家就要成为有车一族了!

  “好!等送石头去镇上读书的时候,顺便去牛马市看看,有合适的就选一头回来!以后小石头去镇上,有驴车来回接送,你娘也能放心些!”余海拍板定论,买驴车是没跑了!

  接下来的两天,余家上下依然是在忙碌中度过。小草和余海去码头上兜售卤菜,小石头带着大姐小莲,去屋后的池塘捕鱼,柳氏则在家里帮儿子赶制衣裳。她看隔壁家的钱文,都是穿长衫的,便也仿照着给孩子做了一件靛蓝色的。

  中午,小草回来午休半个时辰,起来跟娘和小莲一起收拾鱼,做糟鱼。下午换小莲和小石头去码头卖卤菜。

  说也好笑,小莲去了四五天了,码头上的那些主顾,愣是没认出换了一个人呢。据小石头说,只六哥来买糟鱼的时候,看着小莲愣了一会儿神,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小草和小莲是对同卵双胞胎,以前小草先天不足,发育比较迟缓,身子瘦弱,皮肤苍白。而小莲长期跟着娘做各种家务,身体虽说也瘦,却显得扎实,皮肤略黑。两人即使不站在一起,也一眼能分辨出谁是谁。

  现在可不一样了,小草每日贴身带着小补天石,身体早就被滋养得一级棒了。这半年来几乎眼见着长个儿,都快赶上原本比她高半个头的小莲了。而小莲也因为天天洗脸也用灵石水,吃的饭喝的水,无一不是蕴含补天石灵气的水,皮肤被滋养得粉嫩粉嫩的。

  现在两个人乍一看去,几乎没什么区别了。不过,熟识的人,还是能一眼看出两者的区别的。小草的眼神灵动些,小莲的神情则不时流露出娇憨的一面……

  听石头这么一说,难道跟她没见过几次面的六子,能一眼看出她和小莲的不同?小草有些迷惑了。

  很快,她就把这个疑问抛之脑后,每天近三百文的进项,让全家人过得忙碌充实,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很快到了钱文休沐回来的日子。这时代或许是因为穿越者建立的关系,所有书院哪怕是国子监,也采用现代的五日休两日的方法。在荣轩书院的学子,除非在镇里租房子住的,其他都统一住校。第一日上午辰时到校,第五日下午申时末离校,可以在家过两天三晚呢!

  余海特地带了些卤菜到钱家,请教了入学需要带的东西,有哪些要注意到的。

  钱文听说小石头被书院院长钦点入学的,替他高兴的同时,心中也有那么点小小的羡慕。荣轩书院的院长是一代名儒,书院的学子几乎都是冲着他的名头来的。

  不过,袁院长却很少给他们这些预科班的学子上课,即使是提高班里,也很少看到他的身影。只有在即将参加春闱考试,袁大儒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如果能得袁大儒的看中,那么进士及第绝对不在话下。书院出去的几个状元、探花什么的,都曾经蒙院长亲自指导过。

  小石头才刚刚六岁,却聪颖好学,经常来自己家跟他学认字和写字,从来都是他讲一两遍,小家伙就能记住了。没想到他居然如此幸运,在码头上卖个菜,也能被院长看中……

  春日的清晨,还带着沁凉的寒意。路旁的棵棵杨柳,枝条已经变得柔嫩。枯草丛中,偶然间能够发现一两点绿色,让人感觉到一丝丝春意。

  老张头不往镇上送木柴的日子,总会一大早赶着牛车等在路口,捎附近几个村里的乡亲去镇上,一人收个一文钱,赚点花销。

  平时的话,每天来回挣个十文八文的,已经算是不错了。大多数村民,心疼那一文钱,都是劳动自己的两条腿。

  今天是休沐结束的日子,附近几个村有几个孩子,在镇上读书的。虽然进的不是荣轩书院,却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能在镇上供得起读书的,也不差那一文钱的车前,赶上老张头不送柴的时候,那些心疼孩子的父母,都会花上一文钱,让孩子坐车去城里。

  老张头诧异地看着,跟钱文一块儿出现的余海父子(女)三人,好奇地问了句:“大海,去镇上看腿去啊?”

  余海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摇头道:“不,老张叔,我的腿已经好了,我和草儿是送石头去镇上读书呢!”

  “去镇上读书?一年要好些束脩呢,你们家不是……”老张头没有继续往下说,只是略带同情地看着他。

  余海神色未变,依然笑得一脸灿烂:“书院说了,可以延迟两个月交束脩。再过些日子,我的腿彻底好了,多上山打几次猎,束脩钱不就有了?再苦再难,不能耽误孩子啊!”

  “你还敢上山啊!上次你浑身血呼啦的被抬回来的时候,可把父老乡亲们给吓坏了!穷就穷点吧,山上不知有什么呢,还是少去为妙!”老张头不无关心地劝道。

  ————————————

  今天锻炼第三天,浑身酸痛无比,咬牙坚持!!

  感谢哲哲来打赏的红包,耐死你了!!

  亲耐滴熊大,扑倒么么哒!

第九十五章 入学

  以前,村里的小年轻,看赵猎户和余海打猎能赚上些银子,便经常上山套个兔子,打个野鸡的。自从余海出事后,除了艺高人胆大的赵猎户,其他人再也不敢上山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9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3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园似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