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园似锦_分节阅读_第299节
小说作者:姽婳晴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8-09-03 19:18:11

  柳氏忍不住拍了她一下,笑骂一句:“说人话!你大嫂没事吧?”

  “怎么没事?出大事儿了!!人命关天的大事!!”余小草表情很严肃,语气很严重,吓得余航脸都变了颜色。

  “小妹,你是京中人人敬重的小神医,你嫂子的病,能治得好吧?”余航紧紧拉着媳妇的手,红了眼眶。

  余小草见自己的玩笑开大了,忙咧开嘴露出大大的笑容,道:“嫂子的症状,我还真没法治。只有等八个月之后,瓜熟蒂落,我小侄子呱呱坠地后,方可痊愈!”

  桌上的众人闻言一愣,几秒钟的静默之后,小草身上又挨了一下。柳氏喜滋滋地笑骂她一句:“你这坏丫头,说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想要吓死我们吗?你嫂子怀孕就说怀孕呗,非要搞这么一出来吓人!”

  坐在首位的余老爷子,也反应过来了,咧开缺了几颗牙的嘴巴,笑道:“好事,咱们家很快就要四世同堂了!没想到我余立秋还能活到见重孙的一日。”

  “爷爷,大喜的日子,您说的是什么话!您身体这么棒,定然长命百岁。别说四世同堂了,就是五世同堂您也能看得到!!”余小草乐呵呵地看着大哥围着大嫂转悠,疼媳妇也算是余家人的传统了吧?呃……爷爷如果不是太纵容张氏,也不会让她蹬鼻子上脸,养成那样的性子!

  说到张氏,小草自然想到了跟老爹有一半血缘关系的小叔,忍不住问了句:“石头,听说小叔也跟你一块儿参加了乡试,考中了没有?”

  “小叔自从出了那件事之后,搬到府城,读书倒也用功。又考了两年,才考中了秀才。这次乡试结束后,我在考场外面遇到他,问了几句,据说考得不错。至于考中没考中,我倒没怎么关注过。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他的事?”小石头对这个小叔,没多少感情,再加上他有个那样的娘,更是敬而远之。

  “没什么,随口问问而已!毕竟也是爷爷的儿子……”上次回府城,见到大姑他们,听说张氏老的厉害,一家人的嚼用几乎都靠她一个人支撑,还要供儿子读书,也的确不容易。为母则强,一心想让儿子出人头地的张氏,再苦再累,只要是为了儿子,都是心甘情愿的吧?

  这个年,因为余航媳妇传来喜讯,而过得更加热闹圆满。小草不顾家中人的阻拦,从嫁妆中划出果脯罐头加工厂,说是送给小侄子的礼物。尚在母亲腹中的小豆芽,不知道小姑姑送了自己一份大礼,安安分分地在母体中汲取营养快快长大呢!

  大家都说这小家伙肯定很乖,除了除夕夜当晚,刷了下存在感,其他时候都好像不存在一般。孕妇该有的妊娠反应,刘.慧芳丝毫没感觉到,有时候她甚至忘记自己是个孕妇,还风风火火地跟着婆婆一块儿,准备着小叔子赶考的事宜,和小姑子出嫁的事情。

  家里人让她多休息,她却浑然不在意地道:“哪有那么娇贵?咱村里很多媳妇,都快生了,还挺着大肚子干农活呢!”

  柳氏也听老一辈的说,孕妇多动动,将来容易生产,又见儿媳妇忙活了几天,也没什么异样,就由着她了。不过,她时不时地叮嘱几句,让慧芳不要太累,主意休息。

  出了正月,选了一个黄道吉日,靖王府就把聘书和礼书送到了余府。距离三月十八,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朱俊阳就开始催着家里人帮他过大礼了。

  靖王府挑选了四位全福之人,分别是端王妃、荣国公夫人、定远侯夫人和礼部尚书的夫人。所谓全福之人,就是上有父母健在,下有儿女双全,且夫妻恩爱,兄弟姐妹和睦的女性。

  这四位身份贵重的全福之人,连同媒人——靖王的老爹,太上皇阁下,带着聘金、礼金和聘礼到了余府之中。旭王给的聘礼单子,让这几位眼界高、身份重的四位夫人,都忍不住咋舌。

第六百六十五章 操心

  乖乖,旭王这是要把靖王府给搬到余家吗?除了旭王自己的一些产业,搜罗的一些奇珍异宝,靖王府库房也搬了近 一半出来,还有靖王妃从自己嫁妆中拿出的一部分。聘礼的分量,可真不轻哪!!这旭王,可真会给自己未来媳妇做脸面。

  不过,当她们看到小草的嫁妆单子之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当初靖王府唯一的闺女远嫁,足足陪嫁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让京中的闺秀艳羡不已。这金安郡主的嫁妆,估计一百二十八抬是很难盛放得下,刷新嫁妆数量新记录,那是妥妥的了!再看看人家嫁妆的质量,更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不一般的人家也比不上。估计在数百年间,很难再有超越的陪嫁了。

  最有趣的是纳征前双方论定聘礼的时候,这道程序主要是双方家长出面,媒人居中传话调和。主要是两家请的媒人都太大牌了,太上皇还好,惦记着小草的手艺,跑得倒是挺勤,关键是谁敢使唤他传话啊!皇上更是日理万机,能露个面都是莫大的恩宠了。可苦了袁斯年了,来往于靖王府和余家之间,腿都快要跑细了。

  一般人家商议聘礼,都是女方想多要些聘礼,男方则想着能少则少些,双方争执不下。这两家倒好,靖王府开的草帖送过来后,余府瞧着上面罗列的聘礼名目太多,商议着哪些可以减掉。毕竟靖王府还有个老二没成亲呢,两个儿子肯定要一碗水端平的,要是都是这么丰厚的聘礼,估计靖王府的家底都要给掏空了。

  靖王府呢,媒人上门表达了余家的意思之后,不但不减,还又给添了几样。靖王妃说了,聘礼中大多数都是小儿子自己积攒的,他乐意给,别人自然没话可说。二儿子扎根边关,一去这么多年,除了偶尔收到他报平安的信件,人一次都没回来过。边关军中连个母猪都难见到,更别说女的了,对于二儿子的亲事,靖王妃干着急也没办法。他的聘礼,靖王妃早就留着呢,再攒上几年,不会亏了他的。

  靖王妃本来以为三个儿子中,亲事最难搞的是小儿子,毕竟他早年那样的情况,真不敢想象给他娶了媳妇之后,会不会发生弑妻的惨案。没想到上天对小儿子不薄,让他早早就遇上了对的人。平时冷硬如臭石头般的人,居然开窍如此之早,知道早早给自己定下小妻子。这不,对方一到年龄,就迫不及待地娶回家。

  看似最省心的二儿子,却成了头皮最难剃的那个。唉!不知道他亲弟弟成亲,那家伙会不会舍得请假回来一趟。现在大明国力越来越强盛,国富民强的,边关也没那么多战事了,你窝在军中干啥?还不赶紧回来一趟,相看几个京中闺秀,早早把亲事给定下来。这不肖子,也不知道体谅父母的心情!

  郁闷之下,靖王妃赌气似的,又把自己嫁妆中几套价值不菲的首饰,添进了聘礼的单子中,还琢磨着要不要再把几个赚钱的铺子,加进去呢。就连朱俊阳本人看了,都觉得母妃是不是忘记自己还有个儿子,这是把家底都要掏空的节奏啊!

  “母妃,聘礼中已经有十几个铺面了,无需再添加,您的嫁妆还是留给二哥吧?要不然,他又该觉得您偏着我这个小儿子了!”朱俊阳觉得自己不开口不行了,那边越是觉得聘礼多了,母妃越乐此不疲地往里面添加。这样的聘礼,就是娶个公主回来,也绰绰有余。呃……这只是个形容,他怎么可能娶公主?那不是近亲结婚吗?还差着辈呢!

  靖王妃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笔墨,叹了口气,道:“你二哥这性子,就是别扭!也无怪他觉得母妃偏心,从小他就是最省心最乖巧的一个。你大哥,将来是要支撑起整个王府的人,你父王自然要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你的情况又特殊,母妃自然对你关注多了些!没想到,看似最乖顺的那个,心中隐藏着那么多是不忿和不满。你二哥一去军中七八年,一次都没回来探亲过,这是还在怨着我们呢!”

  朱俊阳率兵去西北的时候,二哥已经调到西南边陲去了。从赵老将军那儿得来的消息,知道二哥在军中表现优良,一路从小兵升到了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全凭着他实打实的军功换来的。这次班师回朝,他听到消息说,二哥在西南剿匪又立了大功,估计今年升职是没跑了。

  至于这么多年没归京,朱俊熙一开始是因为军职低没假期,后来忙着赚军功没时间,还真没有怨恨家里的意思。

  朱俊阳安慰道:“我成亲的事,已经写信给二哥了。近日刚刚收到一封他的来信,说我成亲他这个当兄长的,怎么可能缺席?母妃,您很快就能见到您惦记的二儿子了!”

  “真的?什么时候收到的信?你这孩子,你二哥来信,怎么现在才跟母妃说?”靖王妃一听,立时让小儿子把信拿过来,反反复复地看了很多遍,才满足地收进信封。也不把信还给小儿子,自己珍之又重地收进梳妆台的首饰匣子中。里面放的都是她最珍爱的首饰,其中就有小儿媳妇送的帝王绿翡翠头面。

  朱俊阳见状,心中一软。当母亲的,口中再埋怨,心中对儿女的惦念不会少一分。想起他没有遇到小丫头之前,母妃身子本身就不好,还总为他操心。他觉得,母妃的身子,就是被他当初的情况拖垮的。一时之间,他上前揽住了母妃的肩膀,感性地道:“母妃,你是全天下最好的母亲!”

  靖王妃因他突如其来的亲近愣住了,小儿子自从五岁那年落水被救上来后,就不愿意跟任何人肢体上接触了。性子也越来越古怪、暴躁,如果不是小草那丫头的出现,她不敢想象儿子会演变成什么样!没想到,她还能再次得到小儿子的拥抱。这让她想起儿子很小的时候,最喜欢腻在她怀中,肥嘟嘟的小身子,软软的带着奶香……

  听到小儿子的感性的话语,她眼眶热热的。同时心中庆幸不已:幸好,老天爷听到了她的祈求,冥冥中把小草丫头送到了儿子身边。小儿子越来越朝着“暖男”的方向发展了,虽然在外面,他依然保持着冷漠疏离的态度,可对待他在乎的人,越来越愿意表达了!都是小草 丫头调.教的好!

  同时,靖王妃心中又有点酸酸的——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马上就离巢而去,奔向另一个女人的怀抱了。唉,儿大不由娘,娶了媳妇忘了娘……好在她有个靠谱的小儿媳妇,有啥好东西都想着她这个未来婆婆!

  “咳咳!!”靖王忙完公事走了进来,看到自己那个小兔崽子,居然抱着他媳妇,不爽地道,“干什么呢这是?多大了,还跟母妃撒娇?快放开本王的媳妇,想抱去余家抱你媳妇儿去!”

  “怎么跟孩子说话的?”靖王妃好气又好笑地在他身上拧了一下,并取出二儿子的信给他看,“二儿子估计下个月初就能回来了。这次回来,不知道能呆多久,下次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我看中的那几家小姑娘,这次都安排让他见见吧?这次,说什么都要给他把亲事定下来!哎呦喂!!你看看你养的好儿子,一个个都是不省心的。你二儿子都多大了?快三十了吧?你看看京中这么大岁数不成亲的,还能找出第二个吗?……”

  朱俊阳见母妃化身话痨,不停地在父王面前唠叨,同情地看了父王一眼,找了个借口准备开溜:“那个……父王、母妃,我小舅子下个月初就要春闱了,我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看着小儿子匆匆离去的背影,靖王妃叹了口气,道:“都说女儿外向,生儿子也好不哪儿去!这不,媳妇还没娶进门呢,就把老爹老娘扔一边了。你说说,人家科考他一个武将能帮上什么忙?不就是想找个机会,去见见他那个小媳妇吗?这还有二十来天,媳妇就娶进门了,到时候想怎么看不行?”

  “是,是,是!都是本王的错!儿子疼媳妇宠媳妇,这是随了本王!!”靖王见小儿子出去了,丫鬟婆子们也识趣地避了出去,拉着媳妇新嫩如小姑娘般的纤纤素手,在手中把玩着。

  靖王妃闻言,老脸一红,嗔了他一眼,笑骂一声:“你这个老不羞的!瞎说什么呢,小心被人听了去!”

  靖王剥了颗葡萄,去了籽送进靖王妃的口中,道:“这房中就咱俩,能被谁听了去?再说了,本王说的可都是大实话!”

  靖王妃吃着他喂进嘴巴里的葡萄,心里甜滋滋的,可想到二儿子的亲事,又皱起了眉头:“我不管,等俊熙回来,你跟他说!必须定完亲才能离京,最好连亲事一块儿办了!”

  ——————

  今天依然双更哦!

第六百六十六章 靖王之女(二更)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啊!就是太爱操心了!!好好好,到时候本王押着那小子去相亲,行了吧?唉,儿女多了都是罪……对了,咱闺女这次也回来,能在京中住上个把月。怎么样?开不开心?”靖王提起了他唯一的闺女。

  靖王妃面上一喜,又叹了口气,道:“当初,就不该把闺女嫁这么远,回来一趟光路上就得二十多天,多不容易?”

  朱俊阳的二姐朱俊雅,嫁给了开国元老卢常丰的长孙卢念华。这卢常丰文韬武略、足智多谋,有“赛诸葛”之称。当初跟着太上皇一起打天下,一文一武,所向披靡,奠定了大明江山。如果把太上皇比作现代的军区司令的话,那么卢常丰就相当于协助司令的作战参谋长了。两人惺惺相惜,结下了非一般的友谊。

  当太上皇禅位之后,卢常丰也告老还乡,隐居田园了。而卢家其他子弟,也都允文允武,堪称人中豪杰。不过,卢常丰懂得水满则溢的道理,定下家规,三代以内不许出仕。卢家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卢家的祖籍在两广一带,致仕后的卢常丰在家乡开了个私塾,本来是专门教导卢家子弟的,后来名气出去了,私塾渐渐演变成学堂,现在卢家的学堂在两广一带,名气可与荣轩学院相媲美。

  太上皇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卢常丰开过玩笑,说两家将来做亲家。不料,两家的第二代全都是男丁,就不了了之。后来,卢常丰的长孙卢念华,在京中被一群小混混纠缠,朱俊阳的二姐朱俊雅路见不平,打跑了小混混,英雌救美,两人因此结缘。

  说起这卢念华,被小混混纠缠的原因,的确挺令人哭笑不得的。他的样貌,融合了家中三代人所有的优点,长得甚为精致,小时候经常被误认为的小姑娘,而且是非常漂亮的小姑娘。

  卢念华被朱俊雅救下的时候,年仅十一岁,身量未曾长开的他,虽然一袭男装,可搭配上那张精致得让所有女人嫉妒的脸,咋看咋像女扮男装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而当时的朱俊雅年芳十二,继承了朱家人修长的身材,差不多有一米六五以上。她在家一直跟着哥哥弟弟一块儿练武,身手对付一群小混混绰绰有余。

  朱俊雅也把卢念华误认为是瞒着家人女扮男装偷跑出来的小姑娘,对他碎碎念了好久。叮嘱他以后出门,要多带几个侍卫,不要一个人往僻静的地方去,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布拉布拉说了一大通,像个知心姐姐似的。

  知道他是卢家人,还很好心地亲自给送了回去。见了卢念华的娘亲,还让她不要责怪自己的“女儿”,以后要多带孩子出门长见识,免得偷跑出去,遇到坏人就不好了……

  卢念华的无良娘亲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憋笑憋得肚子疼,还装作一本正经地附和着小姑娘的话,说了很多感谢她救了自家“闺女”的话。送走了朱俊雅,卢念华的娘亲,在晚饭时分家里人都在的时候,把这件事当做笑话说给大家听。

  卢念华表示很无语。他从小到大被错认为小姑娘,这样的事早就习以为常,很淡定地该吃吃该喝喝。他爷爷却突然想起自己跟当时还是皇上的太上皇的约定,戏称两家可以兑现当初的诺言了。

  卢念华虽然比朱俊雅小了一岁,思想却成熟很多。十一岁的小男孩,心中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朦朦胧胧的好感。那个一袭红衣,神采飞扬,俊俏利落的小姑娘的身影,已经悄然在他心中留下踪迹。

  以后的日子,朱俊雅经常邀请这位“漂亮小妹妹”出席她组织的活动,例如赛马、郊游,到山中打猎……因着家中都是哥哥弟弟,朱俊雅的性子有点男孩子气,跟京中那些娇柔的闺秀们,玩不到一块儿去。平日大多数时候都是独来独往的。

  认识卢念华之后,她发现这位比自己小一岁的漂亮“小妹妹”,简直是十项全能。无论马术、箭术还是一些生活技能,都比她要强上许多,而且聪明伶俐,学东西特别快。朱俊雅对这位“小妹妹”,又是喜爱又是敬佩,来找他玩的频率就更高了。只不过,朱俊雅对“小妹妹”喜欢穿男装的癖好略有不解。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个性,她也就不纠结了。

  朱俊雅性子跟贺宛凝有点像,说白了有点马大哈。三年过去了,这傻大姐愣是没发现漂亮小妹妹,居然是个男儿身。直到十五岁那年,卢念华个子突然蹿了起来,一年的时间就从一米六长到了近一米八。

  看着比自己高了半个头,唇边冒出稚嫩胡须,喉结也渐渐成型的卢念华,朱俊雅傻眼了——小妹妹怎么突然变成一个臭男人?而且是个长得特别漂亮的臭男人?!朱俊雅有些接受不了,气得半年没理卢念华。

  卢念华坐不住了,这丫头用了四年时间,慢慢进驻了他的心,想抽身?哪里有那么容易?别看卢念华斯斯文文、安安静静一个人,内里腹黑,脸皮又厚。

  以前是朱俊雅经常来找他,现在换做他经常往靖王府跑。朱俊雅比他大一岁,已经十六了。要不是靖王妃身子一直不太好,早就该相看好人家,定下亲事了。

  靖王妃身体稍微好一点的时候,也愁着孩子们的亲事。老大是靖王府世子,十八岁,亲事是他父王早早给定下的。唯一的闺女也十六了,是个大姑娘了。虽说每个做爹娘的,都想把女儿在身边多留两年,可亲事也该相看了,免得年岁相当的优秀男儿,都被别人抢走了。

  闺女的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大大咧咧,一点心眼都没有,跟京中很多闺秀都玩不到一块儿去。不过,闺女还是有个好闺蜜的,她口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卢家一个叫卢念华的小姑娘。说卢念华长得多么多么精致,头脑多么多么聪明,多么多么能干。

  闺女从来没佩服过谁,竟然被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小女娃子给折服了。如果自己不是身子不大好,需要静养,早就想见见闺女口中这个优秀的小姑娘了。

  不过,这段时间,闺女好像不太愿意出去了,也不见她提卢念华如何如何了。怎么了?俩小姑娘吵嘴闹掰了?

  正寻思着找个机会问问女儿呢,有下人过来禀告说“卢念华求见”,正在跟母妃打棋谱的朱俊雅,登时脸色一变,恨恨地说不见。

  靖王妃早就想见见这个在闺女口中出现了无数次的“漂亮又聪明的小姑娘了”。她以为女儿在赌气,劝她说:“既然人家已经放下.身段来寻你和解,又没什么深仇大恨,误会解开了还是好朋友。”

  没等女儿回话,她就吩咐下人,把卢念华请到内院来。朱俊雅气急败坏,又不知道该向母妃如何解释。难道让她说,她陪伴了思念的小伙伴居然是个臭男人?

  可是,事实容不得她做个鸵鸟。卢念华一听靖王妃有请,虽然有那么一瞬间的紧张与慌乱,但很快就要镇定下来。既然已经认定那个飞扬恣意的小姑娘,那就坦然面对她和她的家人。他要让自己在靖王府过了明路,免得自己看中的小姑娘,被别人叼走了!

  见到身量一米八,正处在变声期卢念华之后,靖王妃一时无语,看向闺女的目光充满了无奈。女儿神经到底有多粗,才把一个大男孩,错认成楚楚可怜需要保护的小妹妹?

  “不能怪我!谁叫他长得太有迷惑性了?一个男人,长着一副让女孩子嫉妒的脸,不叫人误会才怪!”当时朱俊雅是这么分辩的。

  卢念华登时一副很受伤的表情:长这样,他也不想的,好吗?如果能选择,他宁可自己黑一些,丑一些,也不愿意这么一张面孔。

  毕竟是自己“保护”了四年的“小妹妹”,看着那张精致无瑕的脸,做出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朱俊雅很快就心软了。在卢念华刻意扮可怜的攻势下,渐渐原谅了他的欺瞒。

  靖王妃虽然被靖王过度保护,却也一眼看穿卢念华对闺女的企图。不过,她没有拆穿,乐见其成地看着闺女的心一点点被蚕食,一步步走进那小子的温柔陷阱。

  卢念华这人的底细,靖王早就查清楚了,家世不错,门风不错,人的品性也没问题。唯一一点,就是比闺女小了一岁。不过,既然人家不嫌弃自家女儿大,就顺其自然吧。靖王妃也了了一桩心事,不用再烦恼自家闺女的亲事了。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在“老奸巨猾”的卢念华面前,单纯又懵懂的朱俊雅,很快就被捕获了芳心。在卢念华十八岁,朱俊雅十九岁的那年,两人成了亲。当时,朱俊雅的陪嫁十里红妆,第一抬抬进了卢府,最后一抬还在靖王府没抬出去呢,让京中闺秀眼热不已。

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姑子

  朱俊雅跟卢念华成亲后,一个细腻温柔,一个大方爽朗,卢念华对自己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媳妇,甚为疼惜。两人小日子过得挺幸福。两家离得比较近,朱俊雅三不五时地回趟娘家,陪着母妃说说话,帮着管管家,母女俩的感情比出嫁前还要好。

  可惜,好景不长。次年,卢常丰致仕还乡,朱俊雅也跟着去了两广一带。万里迢迢的,十年过去了,也就回来过那么两次。靖王妃心中闪过一丝怅惋,无比后悔将女儿嫁给姓卢的那小子,害得母女俩天各一方。当初,真该给女儿在京中选一户人家!

  唉!女儿远嫁,老二常驻边关,老三成亲后又要分府出去。偌大的靖王府,显得如此的清冷寂寥。老大也是,成亲这么多年,世子妃生下大孙子之后,就没再怀上。靖王妃盘算着,要不要给老大媳妇商议一下,请小草来给她调理一下身子,多生几个孙子给靖王府添添活力。

  “好啦!别庸人自扰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是有本王陪在你身边吗?再过些日子,老大能独当一面了,本王就辞了差事,做一个闲散王爷,你想去哪儿本王都陪着你,行了吧?”靖王见提及闺女,王妃闷闷不乐,知道她的心病,忙开解道。

  靖王妃心中甜蜜无比,口中却道:“你就嘴上说的好听,别到时候总想着你的差事,兑现不了诺言!等到你致仕后,咱们在闺女家附近置办个宅子,冬天时候去广州住,那儿暖和;夏天时候就回京城,两边替换着住!”

  “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咱家你做主!!”只要媳妇不再郁郁寡欢,靖王没有不答应的。

  三月初,靖王妃惦记的女儿朱俊雅,终于带着男人、孩子抵达了京城。朱俊阳被母妃派到城门外去接姐姐。看到从马车中探出头来,朝他激动地挥着手的姐姐,红润的脸色,灿烂的笑容,以及双眸中依然保持着单纯和明澈,就知道这些年姐姐日子过的挺不错。

  跟姐夫寒暄了几句,朱俊阳就被一群小萝卜头给包围了。姐姐离京的时候,已经身怀六甲,所以长子都快十岁了。除了老大卢家瑞外,还有四个孩子,清一色的男丁,最小的卢家珮还不到三岁,一点也不怕生地抓着他的裤腿,哼哧哼哧往上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9页  当前第2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9/3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园似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