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子嫡孙(科举)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成白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37 KB   上传时间:2018-07-27 19:13:00

  只是那笑,怎么都有点儿阴测测的意味。

  不知道沈行舟感觉到了没有,反正一旁站着的顾延龄,是被冻得打了个颤儿。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晚一点~

  ☆、县案首

  三十七、县案首

  听到谢珝这声笑,沈行舟便僵了一瞬, 随后便佯装无事地看向对方, 开口问道:“怎么了?”

  谢珝闻言就又冷笑了一声, 直接没理他, 转过身就请顾延龄给阿琯安排一辆马车,美其名曰怕妹妹再次脚滑。

  他这么一说,顾延龄听着竟然也觉得十分有道理,点了点头,就吩咐仆从去准备了。

  谢琯在后面站着看他们,隐约觉得自家哥哥跟沈公子之间似乎有点儿不对,可她也说不上究竟是哪里不对, 想了好半晌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正值此时, 顾延龄安排的马车也到了, 她索性放弃继续再想,同沈静水告过别之后,便登上马车。

  临走之前,谢珝又看了一眼沈行舟, 正当沈行舟以为他要说什么的时候, 那厮却又施施然收回了目光,叫沈行舟好一阵无语。

  这还是那个清雅如竹的谢公子?

  莫不是被换了人吧?

  当然,一个妹控的思维他是肯定不会懂的。

  ==================

  次日,便是县试放榜的日子,谢阁老自是窝在正德院的书房里一边处理公务,一边等消息。

  谢臻也一早就打发了人去嘉定县候着, 等到榜单贴出来之后就回府禀报。

  虽然知道自家大儿子一向优秀,县试也是所有科举考试里面最简单的一场,可毕竟这也是谢珝头一回下场,谢臻也还是不由得紧张了些许,跟乔氏一同吃早饭的时候,还半晌没动上一口。

  这哪里还像是朝堂上那个手段强势的刑部谢侍郎,此时倒只是个操心儿子的普通父亲,真应当把珝哥儿叫过来看看他爹的样子。

  平日里总在人前做出一副云淡风轻,什么都毫不在意的模样,一到关键时候就绷不住了。

  作为同谢臻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的结发夫妻,乔氏自然是了解他得很。

  不由得抿嘴笑了笑,拿起公筷替他挟了片青笋,见他抬起头来望着自己,乔氏才慢悠悠地说道:“清清热气。”

  谢臻闻言便是好半晌无语,知道他不爱吃还挟给自己的,也就只有自家夫人了。

  不过也没办法,谁让是他自己惯的呢?

  只好认命吃了下去。

  ……

  越鹤院的书房里,谢珝正执着一支笔,立在书桌前练字,练的却不是科考时用的台阁体,而是形顾簇新,法度严峻并气势开阔的颜体,一笔一划,写得极为认真。

  月朗进来后,轻手轻脚地给他换了杯茶,便又静悄悄地退了出去,半分不敢打扰自家公子。

  谢珝的内心实则并不像面上一般平静,虽说他对这次县试并不如何担心,但在即将出榜的时候,思绪还是不免有些纷乱起来,只得又提笔练起了字。

  只是他沉稳惯了,纵是如此,面上还是没有露出分毫。

  几张大字写罢,谢珝内心亦重新平复了下来,就如同他在普济寺时对韩辑所说的,唯有尽力便是。

  一直等到中午,去嘉定县等榜的人才赶回来,谢珝也自是知道了这人带来的消息。

  他中了县试的头名,也就是县案首,而谢琅亦取中了,名次也还不错,二十七名。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短小,大家别嫌弃qaq,两天就睡了几个小时,头疼欲裂,撑不住了我先睡啦,祝亲爱的们节日快乐!假期过得开心!晚安!

忍不住捉个虫,强迫症要命了…

  ☆、三喜临

  三十八、三喜临

  来内院报信的婆子进到正德院的正房时,谢老夫人郑氏正同两个儿媳商量着事儿, 五月里便是谢阁老的六十大寿, 此时也应当准备起来了。

  谢府的中馈一向是由长子媳妇儿主持的, 因此在乔氏嫁进来的第二年, 谢老夫人便撒了权,将手里的事务慢慢都交给了她,退居二线,过起了难得闲适几分的日子。

  幸而乔氏在闺中时被教导得极好,掌家能力出众,倒也撑得起当家主母这一身份,主持中馈这么多年, 除了一开始有些许忙乱以外, 后来竟是从未出过差错。

  此时她正坐在谢老夫人的下首, 微微偏着头,细心地听自家婆婆的安顿,话间还时不时地点点头。

  直到谢老夫人又说完一件事,她便主动从丫鬟手里接过茶盏来, 捧到婆婆跟前, 温声开口道:

  “母亲交代的是,只是儿媳心觉这次是父亲整寿的大日子,怕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倒不如请了二弟妹一道来帮我,也好稳妥周道些。”

  谢老夫人接过茶抿了一口,没有思考多久便同意了乔氏的主意, 便道:“你既然有心,那便如此吧。”

  乔氏闻言自是谢过谢老夫人,还在一旁出神的宋氏也忙点头应了下来。

  宋氏从今个儿进屋开始便一直坐立不安的,半点不见平时的灵巧样儿,乔氏见状,想到她定然是在记挂谢琅的事儿。

  不由得轻轻笑了笑,偏过头同她道:“二弟妹莫要心急,如今已是隅中了,想必报信的人已经看到榜单往回赶了。”

  她温和的话音传入耳中,宋氏的紧张之意也没有缓解半分,眉目间仍是带了几分出来。

  她们后面的椅子上,坐着谢琯跟宋氏的两个女儿,谢清漪与谢清池,堂姐妹三人正小声地说着话儿。

  小姑娘们的定力可没有谢老夫人与乔氏好,言语间也多为挂心自家哥哥这一回的成绩如何。

  皆有些坐不住。

  上次这般情状,还是谢珝二人去嘉定县考试的那几日。

  所幸没让她们等多久,外边儿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姐妹三个互相看了看,眼中皆露出讶色来,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向门口看去。

  果不其然。

  一个穿着石青色袄裙的婆子才急步走进来,面上就笑得见牙不见眼,冲谢老夫人磕了个头,就满脸喜色地大声道:

  “恭喜老夫人!大夫人二夫人大喜!咱家大少爷中了县试头名!头名案首!二公子也中了!二十七名!”

  屋内众丫鬟婆子们听到这话,也忙跟着跪了下来,异口同声地向几位主子们道喜。

  这一消息砸下来,谢老夫人和乔氏内心满意,面上倒还稳得住,宋氏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紧张也消散了个一干二净,便恢复了平日的灵巧,只是唇角的笑意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住。

  而底下那三个小姑娘却是高兴得差点儿蹦起来!

  两个都中了!大哥哥还是县案首!

  虽然盛京治下有二十几个县,但许多官爵子弟多在嘉定下场,因而谢珝这个县案首,就要比其他县的案首有分量许多。

  正当此时,又从屋外跑进来一个小丫鬟,她见到屋里这跪了一地的人,不明所以,腿一抖便也跟着跪了下来。

  只不过跪归跪,倒是还没忘了自己要说的事儿,忙道:“禀告老夫人,门房上来了人,说是从兰陵过来的。”

  兰陵?

  闻言,乔氏便与宋氏对视了一眼。

  心中想法转了几道,乔氏便笑着开口道:“兰陵的人,必然是阿容使过来的,母亲不如把人叫进来问问,指不定是好事儿呢?”

  谢老夫人自觉也是这个理儿,便点了点头,让方才那个小丫鬟去将人带进来。

  不一会儿那人就被领了进来,一看清她的样貌,婆媳几人便是微怔,没想到这人竟是谢容身边的大丫鬟之一侍秋。

  侍秋进来以后便冲着几人结结实实地磕了几个头,也不等谢老夫人开口问,便利落地将这次带来的消息说了。

  竟是谢容再次怀了一胎!

  半晌后,谢老夫人才好似回过神来,缓缓点了点头,口中轻声道:“好啊,真好……”

  无怪她如此反应,就连乔氏与宋氏听到这个消息,也是百感交集。

  她们当初嫁进来之时,便知小姑在盛京中是如何耀眼,家世又好,才貌绝佳,在朝阳女学中也是一直名列鼎首的人物,向来就没屈居过第二。

  后来更是嫁给萧氏的嫡长子,婆婆不管事,进门便当家做主。

  可就是如此骄傲的一个人,却在生下萧翌后这十几年来,肚子里再没点儿动静,只能任由夫君纳了几个妾,各种苦楚,唯有自知。

  而今总算是又得了一胎!

  到底还是宋氏一贯知趣,见婆婆跟大嫂都不说话,便几步走到谢老夫人身边,欢快地道:“咱们府上今儿可是三喜临门了,母亲快看看鹿鸣姑娘几个,可还等着您的打赏呢,您可不能不给啊。”

  鹿鸣便是谢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

  谢老夫人这才从自个儿的思绪中挣出来,闻言也笑了,手一挥便道:“赏!都赏!就说主家今个儿有喜事,多发三个月的月钱!”

  底下跪了一地的丫鬟婆子们闻言,面上便都露出喜色来。

  ===============

  因来给谢珝报信的人与去正德院的不是同一个,所以他还暂且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多一个表弟或者表妹这件事。

  刚刚知晓自己得了县案首后,他心中竟是坦然多过惊喜,有一种尘埃落定之感,只觉自己这些年的自律苦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但县试只是漫长科举路上,一个称得上是容易的开端罢了,后面还有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与殿试,或许他还需要努力很久,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况且不是他妄自菲薄,盖因自己这个县案首,也不过是盛京之中的二十三个案首之一,实在是无甚显眼的。

  不过谢珝也没有放任自己在思绪里沉溺太久,毕竟县试已经考完,结果也已经出来了,再去想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对他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即将到来的,四月份的府试。

  谢珝独自在窗前立了一会儿,便回内室换了一套便于行动的衣裳,该去校场练箭的时候到了,近几年来,纵然学业再繁忙,他也没有将这一项扔下,甚至还又跟着武师父学了几样能强身健体的本事,毕竟读书科举也是一件极其耗人的事儿。

  没有一个好身体可支撑不下去。

  也幸亏教他习武骑射的师父,除了媳妇儿身边就没有其他亲人了,这才能带着家眷跟着他一块儿去广陵,要不然他想要再找一个合适的,又要花费功夫。

  谢珝坚持练了这么些年下来,腹部也有了薄薄的几块腹肌,和两道若隐若现的人鱼线,正是脱衣有肉,穿衣显瘦的体型。

  有时候他自己瞧着,对这一成果也是颇为满意。

  听说每到了连考三日的时候,因体力不支从贡院中被抬下来的考生也不在少数。

  谢珝踏出房门往校场走去,就不免想起了谢琅和顾延龄二人那副一看就没怎么锻炼过的身体,顾延龄也就罢了,平日里有时还骑马溜街的,勉强也算是活动过了。

  可谢琅就是典型的清瘦书生类型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梧州族学中读书时,将自己逼得太紧无暇锻炼身体,还是压根儿就没心思锻炼,怎么瞧怎么弱。

  这样的身体,县试府试这一类每日都能回去的考试还行,但像乡试那种需要在贡院中连考几日的,谢琅就不一定能撑得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子嫡孙(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