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升官日常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水心清湄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1 KB   上传时间:2018-07-26 18:57:30

  不过皇上并没有因为张彦瑾进献宝贝就既往不咎,他看着张彦瑾道:“你和王俭庭到底是怎么回事?”

  “罪臣确实是打了王俭庭,罪臣知错,还请皇上惩罚。”张彦瑾供认不讳,认错态度相当诚恳。皇上能让人去西州大同抓他,肯定是已经了解了事情的大致经过,他若是再不承认,还想要辩解,那就是强词夺理了,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强词夺理的人,尤其是皇上。

  张仲谦也情真意切道:“皇上,臣教侄无方,让他犯下这等错事,臣羞愧万分,还请陛下责罚臣教侄无方之过。”

  皇上咬了咬牙,这张仲谦和张彦瑾这一出明显就是苦肉计,先是张仲谦把张彦瑾打了一顿,亲自押着张彦瑾进宫认错,大义灭亲,之后张仲谦又把错误都揽到自己的身上,可谓是情真意切。

  可他张仲谦那可是跟着他一起马上打天下,一步一步走来的谋国老臣,他若是真的惩罚了张仲谦,他于心何忍呢?

  在皇上印象当中,张仲谦一直都是儒雅君子。虽说为武将,却一点都不失文人的儒雅和学识。

  那么这个以退为进的招数肯定是张彦瑾这个无赖想出来的!

  不过张彦瑾无赖皇上也是知道的,倒是不怎么生气。要是哪一天张彦瑾真的成了君子的样子,他还真不适应。

  他看着摆了一大殿的新奇宝贝,心中的余怒也渐渐消退。

  “宁国公快快起来!”皇上将手中的暖手炉递给李明锐,亲自上前扶起张仲谦道:“小辈们血气方刚,心性不定,难免有拳脚之争,确实应该教育一番,可到底是孩子们之间的玩闹,当不得大事。”

  他这是看在张仲谦的面子上才放过了张彦瑾这个无赖,可不是因为张彦瑾这个无赖真的无错才放了他。

  皇上扶起张仲谦后,这才对张彦瑾道:“你也起来罢。”

  张彦瑾连忙跪下道:“谢皇上恩典!罪臣回家之后,定当好好反省!”

  虽说皇上都说没事了,可张仲谦带着张彦瑾回家脸依旧黑了一路,张彦瑾自知闯了祸,趴在颠簸的马车里,一语不发。

  “怎么伤成这样了?”张家老夫人到底疼爱孙子,再加上许久没有见到张彦瑾,便更为疼爱张彦瑾,看到张彦瑾一瘸一拐的从马车上被人扶下来,她心疼的眼睛都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回来啦~~

第42章

  张老夫人得知是张仲谦打的张彦瑾之后, 便忍不住埋怨了起来:“你怎么下得去狠手啊?就算是向皇上承认错误, 也不能打成这样啊!”

  一直十分孝顺的张仲谦自知无法和母亲辩驳, 干脆自己躲到房间里去了。

  张彦瑾安慰着张老夫人,顺便让人把带回来的暖手炉和暖脚炉, 以及铜质大暖炉都拿了出来, 让人点燃无烟煤,放入到了找张老夫人、张骞、张博文张修武二兄弟房中。

  “二哥,你拿出的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啊?”张修武本来对于张彦瑾又给宁国府惹事十分不爽, 可他本就神经大条,一看到张彦瑾拿出这么多的新奇玩意, 注意力就转移了。毕竟亲兄弟没有隔夜仇。

  张博文虽然也对这些暖炉、瑞炭感兴趣,可碍于面子, 他只是站在一旁什么都没有说。

  张彦瑾屁股实在是疼得厉害, 也无暇顾及张博文的心思,只是随便给张修武解释了两句,便涂药睡下了。

  前几天一直赶路,再加上回来还没有歇息就被张仲谦拿着鞭子抽了个血肉模糊,血气损伤, 张彦瑾这一觉睡下去, 第二天午后才慢慢转醒。

  在小兰的伺候下, 张彦瑾洗漱了一番,就在他正准备喝点滋补的汤,再好好睡一觉,享受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的悠闲生活时,被寒风裹挟着的陈溯却走了进来。

  “你怎么来了?”张彦瑾懒懒地看了陈溯一眼。

  陈溯取下头上的裘皮幞头,又将身上的裘皮披风取下递给小兰,又让身后的小厮把给张彦瑾带来的人参等滋补之物交给小兰,便自顾自坐下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等到一杯热茶下肚,陈溯才吁了一口气,翘起二郎腿,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道:“我刚刚得知你回来的消息就赶紧来看你,你这样子怎么感觉像是不欢迎兄弟我来似得?有你这样的兄弟吗?”

  张彦瑾不爽地呲了呲牙道:“得了吧,你是想要看看皇上到底怎么收拾我了吧?”

  陈溯白净的脸上洋溢着笑意,他兴冲冲地看着张彦瑾道:“这还用我问你吗?全长安城都传遍了!”

  张彦瑾不可置信地看着陈溯,这皇宫什么时候这么不保密了?才一夜之间,这种消息居然都传遍整个长安城了?该不会这消息是皇宫里有人散出去的吧?

  陈溯像是看出了张彦瑾的疑惑,他拍了拍张彦瑾的肩膀道:“我说你不会是不知道吧?你已经是长安城的名人了,别人的消息人家还不屑于传呢,就你的传得最快!”

  他的怎么就传得最快了?难道是因为他长得帅?

  陈溯也来了兴致,便伸出手指开始给张彦瑾掰扯:“从你制作出马镫和马鞍,在打马球比赛上带着我们一举夺冠,你就成了长安城妇孺皆知的人了,之后你又无赖问皇上讨要西州大同那些地,可以说是毫不在意名节,把无赖发挥到了极致,让大家再一次认识了你,现在你又二话不说,直接揍了朝廷命官王俭庭,你做的这几件事可谓是曾古未有,简直是开无赖之先河。”

  陈溯如同说书一般掰扯完了之后,一拍手掌道:“昨天你被叔父押入皇宫,你说大家能不关注你吗?”

  张彦瑾听得是一脸的黑线,这家伙不就是想要说他把不要脸发挥到了极致吗?

  “你昨天进皇宫的时候,大家都揣测你是不是要被咔嚓了,谁知道你安然无恙地走出来,什么事都没有,你说这种出人意料的消息能不快速流传开吗?”陈溯见张彦瑾没有说话,耸了耸肩膀道。

  “你才被咔嚓了!”张彦瑾恼火道。他的计划是做一个富贵闲人,怎么误打误撞成了长安城名人呢?

  他看着陈溯道:“是不是觉得哥很出名啊?是不是觉得当哥的兄弟很自豪啊?”

  陈溯点点头,眼睛在房间四周瞟了瞟。

  “人太优秀其实也是一种困扰啊。”张彦瑾叹息一声,抬起头诚恳地看着陈溯道.

  陈溯被张彦瑾这句金句惊得是外焦里嫩,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他想要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合适。

  恰巧张伍一端着清了灰的铜制大暖炉走了进来,陈溯看到张伍一手中的大暖炉,眼睛立马就直了。

  “这就是你昨天进献给皇上的东西?”陈溯迫不及待道。

  张彦瑾算是明白了陈溯这么急匆匆跑来的真正用意了,得,他还想着受伤了可能不能及时宣传暖炉和瑞炭了,会耽误生意,谁知这第一个客人就自动送上门来了,他笑着道:“想要不?”

  “好兄弟!”陈溯脸上的笑意更加浓了,他凑到铜制大暖炉跟前,仔细端详道:“这就是你送给陛下的铜制大暖炉?居然能这么暖和,可真是神奇之物啊!”

  就在陈溯准备再赞赏几句他和张彦瑾之间宛若金坚的兄弟情义时,却听到张彦瑾道:“一百两银子。”

  陈溯倒抽一口冷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你说啥?”

  “一百两银子。”张彦瑾定定地看着陈溯道:“我这可是进献给皇上用的稀奇之物,一百两银子不多。”

  “你还是兄弟吗?居然问我要钱!”陈溯不甘心地叫嚣道。

  张彦瑾理直气壮道:“我这瑞炭可是雇人千辛万苦找到的,又费了无数道工序才做成现如今的瑞炭,这些暖手炉,暖脚炉也是我让人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又融化了一贯一贯的铜钱做成的,之后,我又冒着凛冽的寒风从西州大同一路拉到这里,你说这些值一百两银子吗?”

  陈溯想想也是,便讷讷道:“行,我回头让人给你送来一百两便是。”毕竟一百两对于他们家而言,实在是不算什么。

  “我送你三块瑞炭和一些碎炭,放在暖手炉里用。”达成协议之后,张彦瑾也不吝啬。

  陈溯闻言,立马喜气洋洋了起来。

  待到陈溯走后,张彦瑾便让张伍一去把一些暖手炉和暖脚炉,以及瑞炭和碎炭给赵国公府送了过去,毕竟他欠赵国公褚持恭的人情,再加上若是张伍一送过去了暖手炉这些东西,李容娘这个冬天也好过一些不是?

  长安城中的富贵子弟们本就爱聚在一起听着小曲喝着温酒,此时又是冬天,他们这些长安城的子弟们更是不愿意出去了,大多都窝在酒楼里,听着小曲享受着温柔乡。

  陈溯从张彦瑾那里离开之后,便来到了酒楼当中,十分骄傲的把他从张彦瑾那里花了一百两高价买来铜制大暖炉,暖手炉,暖脚炉的消息给说了出去,毕竟他买来的这东西可是皇上昨个儿才用的东西啊!

  他的这些话一出,整个酒楼就炸开了。这些长安城的富贵子弟们并不是觉得一百两太贵,毕竟他们家中都有皇上分封的地,一百两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过于容易,他们炸开的原因是想要跟陈溯打听还能不能买来这新奇玩意,以及要去哪里买。

  可以说,张彦瑾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的暖手炉和瑞炭之类的东西宣传得人尽皆知,而暖手炉这些东西也成为了长安城富贵子弟们争相攀比的筹码。

  长安城周围没有炭,炭必须从西州大同拉来,可是暖手炉和铜制大暖炉这些东西就无须从西州拉来,一来是路程太过于遥远,太浪费时间;二来是从西州拉过来太过于浪费精力。

  等到熟人们络绎不绝地拜访宁国公府,想要买暖手炉等物的时候,张彦瑾便让鲁铁匠组织起宁国公府的工匠们,开始秘密制作暖手炉等物,培养出了长安城的工匠队伍。

  之后,张彦瑾又以迅雷之速在长安城西市和东市都租下了合适的门面,把打造精美的暖手炉、暖脚炉,以及铜制大暖炉等物摆在了铺子里,将客人们引入到了商铺当中。

  商铺从开业以来,可谓是门庭若市,人流络绎不绝。短短几天内,就让张彦瑾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当然,暖手炉和暖脚炉这种东西构造实在是简单,不多久,长安城的其他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仿制品,这些也都在张彦瑾的预料之中,毕竟暖手炉、暖脚炉这种东西十分结实,不是长期消耗的物品。

  煤炭才是他长久的发财之道,毕竟煤炭用完了就没有了,他现在要做的应该是赶紧抓紧时间把盛产煤炭的地方都买下来,形成垄断,就算是以后有人也开始挖煤、采煤,也对他形成不了威胁。

  毕竟大的煤炭资源地都让他占领了,那些人就算是也能挖出煤来,也成不了气候不是?

  时间一晃而过,等到张彦瑾养好身上的伤,又安排好长安城中的生意后,已经是隆冬。若是他再去西州大同,恐怕就无法赶回来过年了。

  计划了一下时间后,张彦瑾拿出笔给王石王久以及张伍二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妥善管理好大同的露天挖煤厂和砖厂后,便让人把信送到了驿站,让驿使带到了西州大同。

  他也已经得到消息,王俭庭被罢免,灰溜溜骑马回到了长安城,新上任的县令有了他打王俭庭的先例在前,想来也不敢无缘无故去他的地盘上惹事。

  张彦瑾轻轻叩击着桌子,随后他拿出一块小方印,又拿出一张银票。

  “年后你去一趟榆林。”张彦瑾将小方印和银票交给张伍一,又拿出了他早就画好的地图,指着上面圈出的地点道:“这方小印乃是宁国公府的标志,你拿着银票去了榆林之后,和当地的县令协调,把我画出来的这块地买下来。”

  张伍一虽然不解,可他稳重老实,只要张彦瑾做的事不太过于出格,他便不会有反对意见,也不会多问。

  他将小方印和银票收起,沉稳道:“二郎放心,等过了年关,我就出发去榆林,将二郎圈出的地买回来。”

  张彦瑾这边忙着圈地赚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被他狠揍一顿丢了官的王俭庭却过得是凄凄惨惨戚戚,先是收到罢官的旨意,后骑着瘦马回到家中,就被自己那个极为注重名声的谏议大夫老爹狠抽了一顿,原本就青一块紫一块,宛若一张白面大饼的脸更是青青紫紫,没有一处好地。

  他气愤之下,只能去找周齐晖诉苦,毕竟他们两曾经都吃过张彦瑾的亏,有共同语言。

  周齐晖望着自己顶着一张色彩斑斓大饼脸的好友,是狠狠咬着后槽牙,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王俭庭让西州省中州呈递上来的折子是经过他父亲周勤的手递交给皇上的折子,还专门找人在朝廷上提出这件事,本以为这一次能狠整张彦瑾一顿,不说要了他的小命,也让他死皮赖脸要来的西州大同之地被皇上收回,让他颜面扫地,从此再也抬不起头,却不曾想,这件事情居然就这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更让周齐晖窝火的是,事情和他预想的方向背道而驰,张彦瑾是被他伯父抽了一顿,可却让他在长安城中的名气更大了,他的暖手炉和暖脚炉,以及铜制大暖炉卖得几乎脱销,赚得是盆满钵满。

  这个时代的人不注重金钱,只注重名分,可周齐晖一想到张彦瑾春风得意的样子,就气得牙疼。

  他看着房间中放的铜制大暖炉,气得就想要上去踢一脚,可他的脚到跟前了却又放下了,这铜制大暖炉要是真的被他踢倒了,他拿什么过冬?再说了,这些连带着瑞炭,可是他花了两千两银子买的!

  王俭庭自然知道周齐晖恨张彦瑾恨得牙痒痒,由于前几次领教过张彦瑾的拳脚和不按常理出牌,两人这一次可谓是同仇敌忾,打算从长计议。

  凛冽寒风呼啸而过,将寒流吹到了长安城,一夜之间,古朴庄严的长安城便落了一层素雪,俨然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白头老人。

  李容娘抱着暖手炉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的红梅。她来赵国公府已经三月有余,她以为那个人都把她忘了,却不曾想,在这严寒冬季,他却托人送来了如此温暖的东西。

  李容娘低头看着手中的暖炉,细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暖手炉外面的花纹。

  她恍然想起那天在长安大街上,张彦瑾一把把她从鲁莽壮汉手中夺来,教训了那个鲁莽大汉,证明了她的清白。

  也正是因为此,她当时才不顾一切地扑到他的怀中想要为他挡下一刀,这种行为简直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可她那天偏偏就这么做了。

  又想起张彦瑾送的两个庄子,她之前送的东西其实也是暗示,他现在依旧给她送东西,那是不是说明,他对她其实也是有意的?

  等到侍女走进来帮她披上披风,她才猛然回过神来,惊觉自己竟然走神那么久。

  她细长的手指曲起,宛若她纠结的心绪,在张彦瑾心中,她到底是什么地位呢?

  进入腊月,年也就近了。大魏朝过年和现代不同,分为年前和岁后两个部分,以岁首除夕那天为界限,岁前讲究除晦辟邪,岁后则是迎新纳福。

  宫中则是臣子们除夕回家之后,从初一到初三连休三天假期。

  南渡轻冰解渭桥,东方树色起招摇。天子迎春取今夜,王公献寿用明朝。除夕则和现代一样,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讲究守夜,在这一夜里皇宫和民间都会举行傩舞,宫廷当中的称为大傩,民间的虽然比不上皇宫中的隆重,可也十分盛大。

  傩舞也可以称为驱傩大会,专门驱秽辟邪而设。

  等到驱傩大会结束,大年初一早晨时臣子们则需要进宫给皇上拜年,送上新年贺礼。

  在民间,初一到初三这三天的假期也不像平日里一般需要遵守宵禁,在宵禁之后,依旧可以在家中摆宴席,和家人团聚。

  为了腾出初一到初三三天假期来,宫中的臣子们就要提前把所有的事务都处理好,皇上也不能例外,户部、工部等机构呈交上来的年度汇报,皇上都是要一一过目。

  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下,暖手炉和铜制大暖炉等物给皇上带来的幸福感便更加高了,毕竟和历年在寒冷中,承受着腿疼,却还要坚持批阅奏折相比起来,今年就舒服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升官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