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升官日常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水心清湄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1 KB   上传时间:2018-07-26 18:57:30

  皇上听到张彦瑾此话,不仅没有责怪张彦瑾胡乱说话,反而很是高兴,将天下之能人都纳入门下,到时候朝中谁敢结党立派,就是有,那也是天子一派。

  “皇上,这考试的内容暂可定为明经和进士两科,考试的内容分别是经义和时事,即可让读书人熟读书本,也可了解这天下民生。“

  张彦瑾索性一股脑地把科举的内容都和皇上说道,生怕皇上再来兴致,说立马就准备考试。

  “你还不赶紧拿笔记下?”皇上对着石雕像徐公公说道。

  徐公公立马拿着笔墨记录张彦瑾的话,皇上之前也没说要记录,不过做到徐公公这份上,自然不会埋怨,皇上的话就是圣旨,不得不从。

  “考试当由礼部来主持,殿试由天子主持,请皇上圣裁?”张彦瑾把呢个想到的关于科举的制度和内容都一一说道。

  徐公公拿着笔在旁边摸着汗,平日里怎么不见这张大人如此会说,今天他这把老骨头差点倒在这里了。

  “那你今日转到礼部,张询前些日子倚老卖老请求致仕,你就过去暂代礼部尚书。”皇上思考了下,边说边开始下旨。

  “臣多谢皇上。”张彦瑾倒是惊异了,没想到这官升得这么快,感觉皇上似乎是丢了个烫手山芋。

  不过既然皇上把这礼部尚书之位给了自己,那这科举这事便不能出任何问题。

  张彦瑾拿着皇上颁发的圣旨回到宁国公府。

  宁国公见张彦瑾身后跟着一大群宫中的人,问道:“这是如何?”

  张彦瑾便把自己和皇上说的话和宁国公府众人又说了一遍。

  “二郎有出息了,”宁国公不由地感慨道,心里也颇为骄傲。

  宁国公出了个礼部尚书,一下子就传遍了京城,张彦瑾不过还是个少年郎,便能有此担当,自然是京城中的佳话。

  “爹,皇上已经给二郎赐了新的宅子,离宁国公府似乎还近着呢。”说话的是宁国公的长子张博文,他刚刚在帮张彦瑾清点宫中的赏赐之物,便看到礼单上的一处地契。

  “我看看。”宁国公拿过地契,看到这地址就在宁国公府不到一刻钟的脚程,对张彦瑾道:“既然皇上给你赐了宅子,那你必然是要搬过去的,不过好在距离近,以后回家吃饭也方便。”

  宁国公原本是想把张彦瑾留在府中,可皇上既然有此意,想必也是为了二郎好,便不再说留人的话。

  “是,伯父。”

  张彦瑾倒是没想到皇上如此心细,想必也是为了不落口舌。

  “到时候府中下人和采买交给管家便是,原本那些跟着你的人也都跟过去,至于其他的下人我让你伯母帮忙掌眼,既然你现在是尚书了,晚上就帮你摆个庆贺宴,想必皇上交给你的事情是刻不容缓,往后也不知有没有时间。“

  宁国公道,替张彦瑾把事情都想好了。

  张彦瑾对这些事情是一窍不通,见伯父对自己照顾的如此细致,也只能接受了。

  宁国公府的老夫人听见张彦瑾升为礼部尚书,连忙拜佛求菩萨,倒是让张彦瑾哭笑不得。

  祖母嘴里念叨的都是求平安,自己不过是去任职,又不是去上战场,平日里祖母只有在伯父去边关点将的时候才会这样。

  “祖母,我没事,不过是当个礼部尚书,那里就要菩萨这么忙活了?您可得好好休息,随便也让菩萨休息休息。”张彦瑾上前扶起老夫人。

  “这官场如战场你没听说过啊,我和你说啊二郎,要是在朝中有什么妖魔鬼怪欺负你,你就告诉你伯父,我让你伯父去收拾他们。”

  张彦瑾听到老夫人这么说,心中流过一种暖意,大概自己在这位老夫人面前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知道了,祖母,我们去吃饭吧。,张彦瑾听着老夫人的嘱咐,在心里一一记下。

  吃完饭后,张彦瑾等到众人散去,立马就出了国公府来到酒楼。

  “你小子这么大动静也不和我们说一声。“

  张彦瑾一进房门就被李郢拍了一巴掌,那力道可真是一分不留,差点没把张彦瑾的午饭给拍出来。

  “我这不是来给你们请罪来了么,先自罚三杯。”张彦瑾把桌上倒好的三杯酒拿到手中,一干而尽。

  “你这是渴的吧,那里有你这样糟蹋酒的。”李郢见张彦瑾喝酒喝水一样,怕是这酒是什么味道涨价这小子都没注意。

  “不过你怎么突然就成了户部尚书了,你这一下可就和我爹平起平坐了哈。“

  陈溯在一旁道。

  这宫里圣旨一下,便是立马传到了各个府衙和大臣的家中,陈溯在吃饭的时候听到来报,便立马赶来的酒楼。

  李郢也是如此。

  张彦瑾便只好把在御书房说过的话再说一遍,期间又喝了一壶酒,着实是由些费口舌。

  “那皇上是让你做主考官?”李郢听了张彦瑾的叙述,问道。

  “是啊,皇上这么着急让我上任礼部,就是想要尽快地开始科举考试,可前期的筹备工作都还没开始,这雕刻印刷的模板现在只完成了百家姓和三字经,后续的四书五经且需尽快完成。”张彦瑾说完看在李郢。

  “你不会又让我抄书吧?”李郢苦着脸道,他好不容易才长成翩翩少年,逃脱了读书和抄书,难道历史又要在自己身上重演。

  “当然不是,四书五经和时事算义,一个人得抄到什么时候去,就是你肯抄我也没时间等,皇上得意思是明年开春便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眼下中秋刚过,到明年也不过是四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得先把书本散发到各个地方,我担心时间来不及,所以要找你们帮忙。”

  这也是他头疼的地方,可皇上似乎特别想要看到这科举考试的成果,他只能一步一步地尽可能完善。

  明日上朝皇上正式颁召之后,估计事情是更多。

  “我们两个能帮什么忙?”李郢指着自己和陈溯问道,他们两个对考试是躲着都来不及,难道好友还想让自己去参加这地一届科举,陈溯现在是有官职在身不说,自己可是什么孤身一个。

  “李郢,我希望把雕刻印刷这一块交给你来做,到时候新书的发布和推广你来负责,陈溯则帮忙把印刷好的书籍运送到各地,我把陈溯从工部驿道司平调过来,李郢,现在时机也到了,也去礼部给我暂代员外郎。”

  张彦瑾正色道,他需要好友的帮忙,现在礼部的人他不熟悉,没办法放心交过去。

  “行啊,没问题。”陈溯上前道,他就喜欢张彦瑾这股直白不绕弯的做事风格。

  “行,横竖也能当个朝廷命官,也是不错的。”李郢倒是无所谓,而且张彦瑾这点子虽然和赚钱没什么关系,可是给他的感觉确是比开酒楼还要刺激的事。

  “明日你们二人都到礼部来找我,官服我回头让人送过来。”张彦瑾见李郢和陈溯二话不说就同意,他之前向皇上要了两个礼部的空职,就是打算把好友也拉进来。

  张彦瑾和李郢陈溯交代好着书籍复印运输之事,便回家开始撰写起科举考试的流程和制度。

  之前他在宫中不过是泛泛而谈,可若真是要开始这一次科举考试,考场,学生,监考官,试卷等等这些,都需要准备起来。

  张彦瑾计划这头次科举首先在京城举行,这样才能让天下人都注意和认识到科举考试的好处,乡试和府试等明年再开始,他和皇上商量过,明年春闱由地方各郡府推举三人到京城参加考试,这样一来省去了乡试和府试筹备需要的时间。

  等到明年春闱录取名单出来,届时一定会在大魏掀起一股读书热潮。

第132章

  第二日, 早朝。

  诸位大臣见原工部侍郎张彦瑾一下子就成了礼部尚书, 对着张彦瑾都指指点点。

  “你别在意, 这些人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话的是褚持恭,张彦瑾的岳父大人, 干的, 不过因为他一直和他伯父铁,这和亲的没什么两样。

  张彦瑾自然把那些难听的话自动筛选过滤掉,不过见褚持恭走到身边来安慰自己, 张彦瑾心里百感交集,只能笑笑表示自己不在意。

  贼你是朝堂, 他自然不会和那些被当作靶子使的人去较劲,况且, 要着急的应该是别人, 而不是他。

  瑞国公原本是让人故意去试探,没想到这小子软硬不吃。

  不一会儿,皇上就到了。

  “另,自今日起,凡是“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民众皆可入朝为官。为大魏昌盛, 为百姓安福, 责令地方乡贡三人, 明年开春入围,实行科举之制。”

  皇上这后面一道诏令就像一道晴天大雷,打到朝臣的头上,不知道改如何反应。

  张彦瑾退居后排, 被褚持恭和李濂等人围住,张彦瑾便细声地一一说明。

  “皇上,这科举之度是为何物?”周肃上前问道。

  “这科举然是为我大魏添枝加叶的帮手,大魏如今国运昌盛,然而山匪和未开化之百姓却是不少,古人语,读书可以诗人明智,既然如此,我大魏便畅行其道,先前为书本所限,如今张爱卿已经接了这束缚之物,发明了雕刻印刷之书,往后大魏子民便可人人手中皆可握本,不因门第和出身而受限制。”

  皇上看着朝堂上的大臣,淡淡地说道。

  周肃等人听到,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关键,尤其是朝中贫苦出身的大臣,更是能明白皇上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

  “皇上圣明。”

  “吾皇圣明。”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皆是祝贺之声,瑞国公、陈国公、韩国公等人见大势已去,便只能暂时按下的不满。

  张彦瑾此人,果然不是个安分的东西,周勤在心里骂道。

  原本他看重的礼部尚书之位被此人捷足先登,后又提出这什么科举制度,让他们推举的人活生生成了一个个笑话。

  张彦瑾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他目视前方,岿然不动。

  朝中有一人见张彦瑾如此气度,不由越发敬佩,他在心里暗暗地发誓,一定要追随这新任尚书大人,把这科举之度执行下去。

  此人名为周皓,现下为礼部侍郎。

  等到朝会散去,众人皆在寻找张彦瑾的身影,可正主确是早早就在褚持恭几人的掩护下离开了朝堂。

  “你们之前改做什么事便做什么事,我现在要在礼部另设科举司,可有人愿意加入?”张彦瑾来到礼部,对众人道。

  这礼部分设祠部、主客、膳部,其中每部设一郎中之位,其下又各有员外郎、主事若干。

  张彦瑾现在是正三品的礼部尚书,对众人有统领职责,不过他现在对礼部其他的事情不熟悉也不感兴趣,他来礼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这科举制,眼下他已经叫了好友李郢和陈溯来礼部就职,还差一个侍郎,皇上倒是没有要帮忙的意思,只让自己来这礼部挑人。

  可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彦瑾可不像找个不情愿的人,到时候把自家后院给点着了,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张彦瑾可是清楚得很,大部分官员都是世家人。

  “你们若是没人愿意那就散了吧。”张彦瑾对这些人倒是没有报什么希望,他不过事走个过场罢了,眼下皇上诏令一下,地方推举乡贡又不用他去操心,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明年春闱的准备。

  “大,大人,我愿意。”周浩从门口进来,急红了脸道。

  “你是?”张彦瑾刚刚听礼部众人汇报的时候并没有见到周浩,眼中流露处疑惑。

  “臣为膳部郎中周浩,今日是臣临职上朝,臣听了大人的高见,愿意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周浩的誓言听在礼部的老臣耳朵里,不由地摇了摇头,这人原本就在膳部,不懂变通,为人死板。

  周浩原本在礼部就是个异类,几乎没有什么官员与他交好,不过膳部事情极少,大多时候周浩都会去别的部门帮忙,但就是如此,礼部的人与周浩也不过是点头之交。

  “好,那大家都去忙吧,周浩你和我来。”张彦瑾有些意外,不过见此人是真热情,也没有拒绝,毕竟他需要有人带他熟悉这礼部的处事方式和风格。

  “这里有空着的房间吗”张彦瑾想着一处地方作为科举司的办公场所,他还要设立专门的护院,严格限制科举司的人员出入。

  “有,西边院子原来是尚书大人的房间,现在空着。”周浩答道。

  他忘记了前任尚书大人来到礼部就职的时候把前前任的尚书大人的院子拆了重建的事情,即便后面那个尚书大人没待多久就被皇上罢了官。

  张彦瑾绕着这院子转了一圈,发现地方着实是不小,暂为科举司的处所倒是绰绰有余,他当即道:“就这里了,眼下这科举司就我们四人,这地方是够,明天我去工部把科举司的牌匾给拿过来挂上。”

  “大人,这院中只有你我两人?”周浩道,他怎么看不到那里还有其他人。

  “等下李郢和陈溯会过来,他也是我们科举司的新人,李郢负责雕刻印刷,陈溯负责监督运输,你暂时负责文书这块,没有问题吧。”张彦瑾倒是没有想到这周浩是个老实人,说的都是实在话,不过这样正好,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周浩这样的人,

  “没问题,大人。”

  张彦瑾听到周浩这么说,便问道:“这官府若是要申请盖房子要到哪里去?”他要盖一个贡院,作为考生的考场,张彦瑾在心里已经有了设想,他要改善以前的贡院,将贡院设计成现在的宾馆,考生考完试依旧不能出贡院,确是可以在贡院休息,他要将贡院设计为三个部分,考场,食堂,和住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升官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