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好想哭_分节阅读_第206节
小说作者:外乡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09 KB   上传时间:2018-05-07 19:10:19

  当然,这震惊的中心点便是扶桑帝姬了,她没有想到这世上竟然有人可以这么说话,还理直气壮,毫不顾忌。

  用藏在衣袖中的手指狠狠的掐了自己几下,扶桑帝姬才能保持冷静没有当场发泼,踩着木履的脚在地上磨了几下,终于忍住了冲上去照着这位皇帝的脸猛抽脚底子的冲动。

  不过面子里子却是丢尽了。

  这年头,杮子专挑软的捏,欺软怕硬也是人之常情。扶桑帝姬只犹豫了片刻,便又提出她羡慕天.朝文化,想要向水源讨个宫女回扶桑。

  心中却想着,若真的将那个叫晴雯的宫女讨回来,她一定不会轻易的弄死她。会留着她的性命慢慢的折磨死她。

  对了,还要先划花她的脸。

  水源闻言,本能的摇头,“帝姬若是想要讨要宫女,怕是得跟朕的皇后讨了。宫女的事情,朕是不管的。”后宫都是媳妇在管,他可不能越过媳妇做主。

  好吧,虽然后宫的事情,他也管了大半,但媳妇的面子却不能扫了。

  扶桑帝姬一听这话,冷冷地笑了,“难道在天.朝,皇帝都得听皇后的吗?难道是皇后娘娘不许陛下留我进宫为妃吗?”

  一副天真疑惑的口气,却掩藏不了她恶毒的心思。

  扶桑帝姬自以为男人都是好面子的,听到她这么说,水源必是会答应她,却不成想水源竟然还理所当然的点头了。

  对于扶桑帝姬以及扶桑这个国家又增添了几分厌恶。于是水源话说得很直接。“在我们天.朝,男主外,女主内。甭说朕这个做皇帝的了,就是整个天.朝,凡是娶了媳妇的,还不是媳妇安排吃什么,就吃什么。安排穿什么,就穿什么。宫女,往小了说,也就是侍女,安排侍女这种事情,确实得听女主人的。”

  顿了顿,水源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眼扶桑帝姬,然后淡淡地说道,“不要扶桑帝姬的是朕,而朕之所以会做这种选择那便是……不论是身为天.朝的一国之君,还是身为一个男人,朕都不想太委屈自己。”

  真当从后宫里活着走出来的皇子是傻子吗?这种浅白的手段也好拿出来显。

  水源看了一眼左右两边的文武大臣,见他们也对自己这个说词赞同的点头,然后转向跪在下面的扶桑帝姬,“扶桑女子的教养,啧啧啧~”

  摇了摇头,水源一副不好张口的模样。

  秀才将军见此,也知道不能再由着扶桑帝姬在这里丢人了,于是上前两步说了几句官方的套词,便示意扶桑帝姬站回队列里。

  扶桑帝姬没讨到好,又被水源打了脸,她到了这会儿功夫才发现她竟然连那个宫女的名字都没有说出来,立时气恼得不行。

  不过不管扶桑帝姬再怎么气恼,天.朝有个不按套路当皇帝,并且抠门不要脸兼水扒皮的君主,很多事情便已经注定了与套路无关。

  使臣们退出大殿后,纷纷鄙夷地看了一眼扶桑队伍里的扶桑帝姬便陆续坐上了返程的车马离开了京城了。而扶桑的使臣则是被早就集结的军队一路护送上船,并且这支军队又都跟着他们回了扶桑。

  至于到了扶桑后,这支军队是留在陆地保护扶桑属民出行安全还是会去海里剿匪,那就看扶桑那边出的是什么价码了。

  要是价钱给的不合理,那他们就保护扶桑属民的出行安全。

  外面辣么危险,乃们还出来做什么?都在家里呆着吧。

  在这个时代,天.朝现在仍牢牢占据了霸主之位。而自从水源管了钱袋子后,军队的实力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这个世界的翘楚。

  毕竟水源可是设定了高额的处罚条例。日常训练都做不好,不罚你钱罚谁去?

  而且水源可是给带队去扶桑遛弯的某位非要去的亲王说了,给多少银子办多少事。

  军队派过去保护你们,总不能再让我们掏军晌了吧?

  地主家也没余粮呀~

  ……

  使臣走后,天.朝的日子又恢复到了之前。因着先帝新丧,今年过年宫里也没怎么庆祝。本来应有的家宴也被水源的勤俭给取消了。等过了十五,皇帝开笔,水源的假期也跟着结束了。

  “最近那些读书人闹得挺欢,臣怕继续让他们煽动下去,恐生民变。”几位王爷和重臣又一次聚在御书房里,将最近因为给读书人分配工作的事,而让读书人大吐苦水的事情跟水源汇报。

  水源在宫里也听说了这事,还是因为贾小妞玩笑着将贾家子弟也在这一次的清算名单的事当成家常说了。

  其实水源下手狠办读书人这事,在贾小妞看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后世那些大公司资助贫困大学生,不也要求那些大学生要到其名下的公司里工作的吗?

  而且国家也有增设助学贷款。

  何为助学贷款?

  那就是国家借你钱读书,回头你连本带利的还上。

  当然了,因为是助学贷款,所以利息什么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在现代读个书都是这样的情况,在古代又怎么可能一直让你占便宜?

  而且古代经济生产力都不发达,太平年代,读书人就会多。一但多了起来,这样的开支,很容易拖垮国家经济。

  也因此贾小妞其实是赞成水源这么做的。而有了贾小妞的支持,水源更是无所顾忌,一往直前。

  水源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性,沉思片刻说道,“不能让所有的声音都一面倒,组织起几支队伍,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去演双簧。一个书生唱白脸,一个书生唱黑脸。总之这事一定不能只让读书人逼逼。”想起媳妇说的,普通百姓读的书不多,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让他们知道事实真相,“再让人排上几出小戏,全国各地免费演给百姓看。”

  都说无功不受禄,不食搓来之食,受了国家的供奉,还不想为国家办事,咋想的这么美呢?

  他还就偏不惯着他们这毛病了。

  “读书人可以享受国家的特遇,但前提是读书人必须要为朝.廷所用。朝.廷花了大把的银子将你培养成才,你考完了秀才举才进士,便来一句更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然后拍拍屁股走了,那朝.廷的损失谁负?”

  作者有话要说:  小妞听说水源派兵去扶桑时,让他‘杀光,抢光,烧光’然后烧熟了都喂鱼。

  水源:金银我的,肉媳妇的。

第202章

  水源的想法不能说都是对的, 成熟的, 但是他的务实却弥补了很多不足之处。他不在乎世人怎么说他,也不在乎百年之后历史怎么写他,只这一点就是很多君主所不及的。

  像是遇到干旱灾年的时候,水源不会光光做出什么开仓放粮以及减免税收等等前人做过的事情。

  他会让当地县衙组织青壮劳动力以做工的方式换取米粮,会让老弱病残干些力所能力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比如说, 组织青壮劳动力多打口深水井多挖几个蓄水池。井打多了,对于干旱总会有些帮助。还有修路造桥等等需要人力来做的事情,都可以优先考虑这些灾民。

  再比如说, 开间大做坊,将兵部每年都需要裁制的军装分出一部分,让那些有些手艺的妇人做。或是让县衙出资购买鸡鸭幼崽, 让那些没有体力的百姓养鸡养鸭养蛋。

  总之, 一个务实的抠门皇帝,他花出去的每一枚铜子都必须要物超所值。

  当然了,水源在政事上的最大行动力就是将他那些有能力的兄弟支使的团团转。

  水源的葫芦娃兄弟哪一个为了当上皇帝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同时为了匹配这份称皇的野心, 他们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所以, 对于双眼只盯着金银看的水源, 其他人在政治方面的能力真的比他强了几十倍去。

  不过, 谁让他们生不逢时,又没娶个‘背景雄厚’的媳妇呢。

  从最开始的不甘心, 到后面被天雷劈的麻木,几位皇子的心路不足为外人道。

  让几位皇子无奈又庆幸的是他们这位已经坐上龙椅的兄弟,并没有想要清算旧帐的心思。

  当然了, 对于这位兄弟,他们也没多少旧怨可谈。

  水域落水,以及十九皇子府水池子被下药那两件事情,都没有伤到人。相较于他们彼此以前做的那些,这点事真的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是皇位的争夺者。你争我夺,为的就是不想被人踩人脚底,任人宰割。现在输赢已定,过程虽然诡异,但结局却仍能让人接受。

  不被当权者冷落,猜忌,高高挂起真的挺好。不过……就是真特么累呀。

  皇帝一句话,下面的人都特么得跑断腿。

  ……

  水源提出的让人扮成书生,跑到书生堆里将水搅浑的事情,确实可以解一解围。不过更让人期待的便是排成小戏让百姓们了解这种举措的原因和出发点。

  “朕想了想,戏本子的事,朕还是准备让皇后来弄。至于出门演戏的人,也由皇后指派。”

  水源觉得朝廷弄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有他媳妇弄出来的有意思。而且想到就算是离开了他媳妇身边,还时不时的让他媳妇惦记的晴雯,水源便觉得应该给她找点事来干。

  想到这里,水源又觉得他儿子也老大不小,过完年都四岁了,也是时候为他老子分忧解难了。朝廷要派人去民间,也可以将他儿子塞进去。

  了解了解民生,也没啥不好的。

  要是真的将儿子养出个不食肉糜的性子,那就别怪他扣光那败家子所有的生活费。

  众位大臣倒是不怎么了解皇后对于话剧事业的爱好和卓越的能力,但几位亲王却是知道的。

  他们的媳妇和亲妈可都看过皇后排的小戏呢。

  那叫一个……打了个冷颤,几位亲王都不想回忆了。

  当然不得不说,这事交给皇后倒真是个好主意。

  再抬头看着一提到媳妇就荡漾骄傲的水源,众人不得不说,哪怕那位真是老天爷的亲闺女,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娶回家,他们仍然会犹豫。

  那么一个奇葩性子,哪怕是以天下为嫁妆,也让人打怵呢。

  这么一想,几位亲王又觉得水源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坐上皇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完了读书人那点事后,几位大臣又提起了前几年将黄河河堤承包出去的事情。

  黄河河堤承包出去以后,不但朝.廷省事了,就是百姓们也得到了实惠。

  由于从上到下再没有一层层的剥削,皇商们拿到手的银子多了,再加上头上还悬着一把刀,因此修筑河堤的时候就好材好料,非常的用心。

  往年官府管这事的时候,都是征的徭役。现在变成皇商了,就成了花钱雇佣沿河两岸的百姓。

  “这几年黄河都没有出事,不过也不能懈怠。”水源听出来这些大臣是让他奖励一下那些个皇商。

  不过鼓励可以有,奖励啥的,绝对不能开这个例。

  勤俭持家是多么一项不可多得的美德呀。奖励太多,会让人变奢侈的。

  “虽然朕一直认为做得好,那是应该的。不过也不能太打击人的积极性。士农工商……凡三年不出任何事故的地段,负责该段河堤的皇商便可以从家中的子嗣里选出一名脱离商籍。”

  之后水源又说了每个皇商承包黄河河堤的工程,最少五年,最多只可以承包十五年。十五年后,这个工程就要换人来做。

  而皇商的身份以及黄河河堤的工程也要重新进行海选。

  一旁的几位亲王听了也是点头,家里男丁脱离商籍,就有资格参加科举。若是侥幸得了官,那岂不是真成了老百姓所说的官商勾结?

  若是家里的儿女再通过选秀进了官,然后再与其他文武百官联姻交好,到最后这天下姓什么就有待考究了……

  水源倒是没想那么多,他不过是不想钱都让一家人挣了去罢了。

  ╮(╯▽╰)╭

  朝中重臣正在针对水源提出来的事情制定新的制度时,从薛家长房那里接手了商皇身份的薛家二房也在想着黄河河堤这件事情。

  薛二叔也是当初‘主动’承包黄河河堤的皇商之一。这几年来薛二叔每年将近有半年的时候都耗在黄河边的州县里,剩下的半年才会走一走他家各地的铺子。

  而自从薛二叔接了这个活,薛家二房的太太和一双儿女却被接进了京城。薛二太太有痰疾,虽是不能远行,却也不是不能换个地方居住。

  薛家二房的宅子是先帝在世时专门指出来的一块区域,所以接手黄河河堤的皇商都居住在这片区域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2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6/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好想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