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纪事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孺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91 KB   上传时间:2018-04-27 18:13:50

  他的玉观音,不见了!

第3章

  再次醒过来,谢意是被饿醒来的。

  然而这会谢家一大家子的都出工去了,谢兰和谢菊姐妹两个也上学了,屋子里面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

  谢意费力的从床上爬了起来。

  刚下床的那一瞬间,脑袋晕眩了一下,他靠着床站了一会。等到这股晕眩感没了之后,才慢慢的朝外头走去。

  他饿,真的真的好饿。

  一推开里屋的这条门,眼睛就快速的往外面扫了一圈,试图找到一点吃的出来。

  然而……

  这个家里真的是太穷了,墙角里面堆了一堆红薯还有几颗大白菜。接着,谢意又在米缸里面翻出了浅浅的一层白米,其他什么吃的都没有。

  最后实在是饿的很了,谢意拿了几根比较光滑一点的红薯清洗干净后,连皮都没有削就直接啃了起来。

  没有削皮的生红薯味道绝对算不得有多好。而且这红薯又是从地里挖出来有一段时间了,里面的水分也挥发了不少,吃到嘴里便有点柴。

  这样的红薯要是煮着吃,烤着吃,味道都特别的甜。但要是生着吃,绝对比不上刚挖出来的新鲜红薯。

  事实上,这些红薯还是赵桂英特意从地窖里面翻出来放到角落阴着的,就是想让里面的水分挥发出去,这样弄熟了吃起来味道才好。

  否则本来就天天吃红薯当主食,味道要是不好就更没人愿意吃了。

  不过这些谢意一个读书人,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这会啃着这难吃到了极点的生红薯,也是因为实在太饿了。

  至于煮熟了吃,这个,对于现在的谢意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想他寒窗苦读十几载,这厨房里面的东西,压根连碰都没有碰过。甚至可以这样说,谢意活了十六年,厨房门都没有进去过!

  这样的一个人,你让他去煮东西吃,别开玩笑了。他能认得这红薯,那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谢意狼吞虎咽的吃完一根红薯后,肚子里总算是不再饿的那般发慌了。这会子忽然想起来,自己刚刚那样吃,似乎有辱斯文的很。

  顿时,谢意放慢了啃红薯的动作,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一边吃着,一边又把这屋子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遍。

  越是打量,便越是对这个家贫穷的程度多了几分深刻了解。

  太穷了!穷的让人害怕。

  谢意啃完了手里的这一根红薯后,即便肚子还没有完全饱,他也没有胃口再吃下去了。一个人茫然的站在屋子中央,又是心慌又是无措。

  赵桂英扛着锄头,带着谢梅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样一幅场景。

  顿时赶紧的放下锄头,欢喜无比的跑到谢意身边,“小意,你能下床了啊!真是太好了!”

  想当初谢意奄奄一息的躺着床上的时候,赵桂英甚至想到了要是谢意没了,自己也跟着去了算了。

  当然这念头只出现了一会,人到底还是怕死的。赵桂英舍不得死,却也动起了别的念头,那就是再生一个男孩。

  她不能让谢卫国断了后。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谢意居然自己挺了过来,甚至没几天的功夫,都能下床走动了。

  欢喜的赵桂英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谢意,止不住的眼泪滚滚落了下来。

  面对这般模样的赵桂英,谢意显然有点手足无措。他能感觉出来赵桂英对他的这份母子深情,可现在却没办法同等的去回应。

  最后还是心疼儿子的赵桂英想到谢意大病初愈,舍不得他站太久,连声催促谢意赶紧回屋接着躺躺。

  “你才刚好,还得多休息。你等着,妈现在就去给你蒸鸡蛋。吃了鸡蛋,你才能好的快。”

  一边念叨着,一边使劲催谢意赶紧回床上躺着。

  没等谢意躺太久,这边赵桂英就把鸡蛋羹给蒸好了,让谢梅端进去给谢意吃。

  刚蒸出来的鸡蛋羹还有点烫,谢梅找了块抹布在碗外边包着,小心翼翼的端了进去。

  包着碗的抹布有点破烂,颜色也变得乌漆嘛黑的,一看就是用了很长时间的了。

  谢梅把鸡蛋羹端到了谢意的面前,谢意正准备吃,就听到了一阵响亮的咽口水声。然后谢意抬起头,便对上了一双无比渴望的眼神。

  这眼神,正直直的盯着谢意手里那晚鸡蛋羹。

  谢梅才三岁,还不大懂得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欲/望。家里又实在是太穷,她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吃过鸡蛋了。

  在她的印象里,鸡蛋是顶好顶好的东西了。

  被一个三岁的孩子这般看着,谢意要能吃下去就奇怪了,过了一会谢意开口了,“你想吃吗?”

  谢梅点了点头,然后又飞快的摇了摇头。不舍的看了一眼碗里的鸡蛋羹,忽然就拔腿往外面跑。

  一看谢梅跑,谢意就在后头喊,“你跑什么啊?快,快过来!”

  听到谢意的喊声,谢梅停下来了。回头看见谢意对自己在招手,犹豫了一小会,又走回了床边。

  然后,一勺冒着热气散发着香味的鸡蛋羹送到了她的嘴边。

  谢梅抬起头,睁大眼睛惊讶无比的看着谢意,只看到谢意冲她笑,“给,快吃。”

  谢梅再一次的咽了咽口水,却忽然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死命的摇起了小脑袋。

  弄得谢意有点诧异,“你不是想吃么?怎么不吃啊?”

  这孩子眼中的渴望那么的明显,谢意看的那是真真切切的。有点不大明白,为什么给她吃了她却不要了。

  只听谢梅很认真的说,“哥哥身体不好,需要吃鸡蛋补身体,我身体好,我不吃!”

  谢卫国和赵桂英虽然受旧思想的影响,家里一定要生一个男孩用来传宗接代,可这不代表他们不疼爱其他的孩子。

  剩下的三个小的,虽然都是女孩子,但在他们心里都是一样重要的。怕他们心里有想法和意见,赵桂英一早就跟几个孩子说了,“哥哥身体不好,需要吃点好的补补。你们身体好,不需要补。”

  所以哪怕才三岁的谢梅心里都明白着,这鸡蛋羹是给身体不好的谢意吃的,自己不能吃。

  可明白归明白,说不渴望不眼馋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小孩子年纪又小,又不懂得掩饰。可偏生越是这样,越是显得她懂事。

  太过懂事的孩子放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才越发的让人心疼。

  至少现在的谢意被眼前的谢梅给震撼到了。

  他看了一眼碗里的鸡蛋羹,忽然发现自己没办法心安理得的吃下去。因为谢意明白,自己根本不是之前的谢意,不配被这一家人这般全心全意的对待。

  可是,谢意又没有胆子去告诉他们,他是个外来者,鸠占鹊巢的外来者。

  谢意害怕,害怕被人当妖魔一样的去对待。他刚经历过死亡,体会过那种的恐惧,比谁都渴望好好的活着。

  他想活下去,就不能把事实告诉这一家人。

  可是面对这样的一家人,谢意又心怀愧疚。从小学到的东西告诉他,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

  想到这里,谢意便对谢菊说,“哥哥吃不完这么多,你能帮我吃一些吗?”

  谢梅又一次的咽了咽口水,然后飞快的点了点头。很想大声告诉谢意,她愿意帮忙的,非常非常的愿意。而且她也很能吃,就是全给她,她都能吃的完!

  再然后对着谢意再一次递过来的勺子,谢梅直接就一口接了过去。香香软软滑滑的鸡蛋一到嘴里,让谢梅舍不得一口吞进肚子里,含在嘴里回味了许久,直到第二勺鸡蛋羹又到嘴边时,才舍得吞了下去。

  谢意虽然说是让谢梅帮着吃,实际上他自己最多吃了一两口做做样子,其他的都喂进了谢梅的嘴巴里。

  喂完最后一口鸡蛋羹,谢意把空碗递给谢梅,岂料谢梅接了过去,抱着碗就开始舔了起来。一直到将碗舔了个干干净净的,才欢快的拿着碗一蹦一跳的跑了出去。

  谢梅一走,谢意便感觉到了几分疲惫,很快的,便又昏睡了过去。

  屋外头赵桂英把饭菜一做好,便先盛了一碗出来让谢梅送进去给谢意。可没等多久,谢梅又捧着碗出来了。

  谢梅说,“妈,大哥睡着了。”

  听到谢意睡了,赵桂英便说,“那行,你把饭菜放橱柜里,一会等你哥醒来了你再端给他吃。”

  说完便又麻利的找出来个篮子,给谢梅留了点饭菜出来。其他的都被赵桂英给放到了篮子里去,带到地里去给谢老头和谢卫国吃。

  这段时间正是秋收忙碌的开始,大家伙吃饭都是这样的。家里的女人回家做饭,做好了再拿到地里去给男人吃。

  一想到秋收,赵桂英脸上也舒展了一些。毕竟秋收一弄完的话,生产队肯定会有一些粮食分下来的。

  虽然只是分人头粮,像工分粮什么的肯定还是要等到年尾再分的。但有了这些粮食,家里才不至于断炊。

第4章

  这个季节主要是收获花生,大豆还有红薯。

  收上来之后,队里会按照人头给各家各户分口粮回去。其他的一部分交了上去,还有一部分入了队里的仓库,到年底的时候再按照工分分给大家。

  赵桂英几乎是一拿到分下来的粮食,第一件事就是抓了一把花生放到谢意的床边,“这是队里今年分的花生,你身子不好躺床上也没啥事干,有点花生吃也好。吃完了的话,妈明天再给你。”

  给了谢意,家里的三孩子肯定是不能落下的。赵桂英每年在分下来的这一天,会给每个孩子都抓了一把,不过跟谢意不一样的是,吃完了这一把后面指定是不会再有了。

  剩下的花生和大豆被赵桂英放到橱柜的最上层,刚领回来的红薯又让谢卫国给担到了后面的地窖去。

  说是地窖,其实就是一个两三米深的大坑,上头用一块大石板给盖着。当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了这样的地窖,专门用来储存粮食的。

  因为是储存粮食用的,这地窖一般都打在自家房子周围。

  其实说是放粮食,也不过是把刚收回来的红薯给放到里面去。毕竟每年分下来的大米是精贵细粮,拢共就那么多,谁也舍不得放地窖。

  虽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这年代的人也朴实的很。但再朴实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两个例外。

  比如说谢家庄这个地方,分属于东风公社。公社下面有十个生产队,这十个生产队就有那么一两颗老鼠屎。

  大奸大恶倒不至于,小偷小摸总是有的。大家伙也知道是谁,平日里也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的。

  谢卫国在前面担着担子,赵桂英则和谢老头一个背着放了两根粗麻绳的背篓,一个搬了条楼梯跟在谢卫国的后面。

  到了地窖,谢卫国一把担子放下来,这头赵桂英就跟谢老头合力把地窖上的石板给挪开了。

  然后,把楼梯给放了下去。

  完了之后,赵桂英还拿手试了试楼梯,确定放稳了之后才让谢卫国下去。

  谢卫国是背着空背篓下去的。

  地窖里头还有一些去年剩下来的红薯没有吃完,他需要把那些红薯先弄上去,再把今年分到的新红薯放到里头。

  地窖其实就打在谢家房子的后头,谢意躺着的床是挨着窗后的,窗后上糊的纸早就破破烂烂的了,谢意只需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后面的动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纪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