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丑姑传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3-27 16:38:12

  没多大一会儿,李妈妈去厨房端来了一笼包子和一碗面条过来了,说:“包子还有,粥倒是没了,奴婢就自作主张盛了一碗面过来了。”

  “也行,面给我分一点吧。”丑姑说着,把碗递了过去。

  李妈妈给她拔了半碗,剩下的一半碗就端过去给阿竹了。阿竹饭量大,一个人吃了四个大包子,还喝了一碗粥外加半碗面条,吃的可把李妈妈吓了一大跳,不由的就多看了她两眼。

  丑姑见了,就笑道:“她饭量大,给厨房说一声,以后饭菜多备点,她以后就象今天这样和我们一起用饭了。”

  李妈妈连忙应下了,心里十分好奇阿竹是什么来头。看她也不象是侍候人的,一举一动都象个男儿家,甚至连丑姑她也觉得不太象大家贵夫人。不过她怎么也是朱管家精心挑选过来的人,眼力劲还是不错的,面对丑姑这张太不怎样的脸,一点儿多余的表情都没有,不仅仅是她,郑二家的也一样,显然这些仆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可见,朱管家也是个有能力的人。

  饭毕,李妈妈和郑二家的麻利的收走了碗筷,李妈妈又端上了茶水。宁二挥挥手让她去歇会儿,自己带了丑姑和阿竹在外面转转。

  这是他的家,从出生就一直住在这里,却也已经有八、九年没来过了。走到院子里,心里简直是百味陈杂,他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会再回到这里。

  宁府不大也不算小,是个三进宅院,他们现如今住的自然是最好的正房,原先是他的祖父母住的。

  而他自己以前则随祖父母住在正房的西耳房里了。他父母住在东厢房,叔父一家住在西厢房里。

  因时间太紧,朱管家并没能把所有院落全部收拾出来,特别是后罩房,因为已然无法简单修葺,被朱管家干脆给全推了,清理的干干净净,就栽下了几丛青竹和一些观赏性的小植物做点缀,只剩下一堵高高的院墙了。反正,宁家主子少,就当这里是个小花园子正好。

  就是除了正房之外最好的东西厢房,也只来得及收拾出东厢房,西厢房还没来得及收拾。其他的,走廊跨院什么的,还好都勉强收拾出来了。也亏得现在是夏天,这段时间又天气好,一直出太阳,收拾整理院落十分方便。

  不过,时间短,朱管家再怎么有本领,也只能粗粗收拾出来了。剩下的一些细活还得慢慢弄呢。

  宁二一一给丑姑指出这些院落是哪些人住的等等,丑姑住过的房屋都是最简单的,农村的三大间正房再加后面一个小院子和厨房,这是她小时候老家的房子格局。后来在城市里住的都是厅室结构的商品房。

  她甚至搞不清楚,宁二所说的厢房,耳房是什么。跟着他转了一圈,人也累了,脑子也糊了。

  宁二只以为她是累了,不好意思的说:“哎哟,我这是忘形了,只顾着自己兴奋没想到你身子重了。走吧,我回屋里去歇歇。”

  丑姑只觉得古代人为什么要住这么大的房子。这七七八八的房间加起来,都有几十间了,住得过来吗?

  宁二听了她这个疑问,好笑的说:“这你就说错了。有些人丁兴旺的家族,主子上下四代就有几十口,外四各主子身边侍候的下人,有个上百口很是平常。房子要是小了如果住得下?我们宁家以前也不算什么富贵大户人家。这些屋子也都住得满满当当呢。”

  说着他想起了家人,要不是出了事,宁家这座宅院都要住不下了呢。可惜了,现在就只得他们一家三口了。倒真是象丑姑所说的,这宅院也太大了,显得有些空寂。

  两人闲话了一会儿,朱管家叫了个婆婆过来请主子们去前面说话,说是有事要请主子拿主意。

  宁二和丑姑就携手到了前院,朱管家说:“因时间仓促,府里很多地方没收拾好,再者下人仆妇也不够人手。”

  宁二早就知道不够人手了,直接说:“先去买一批下人回来慢慢用着吧。最主要的是,找两个稳重的大丫头侍候夫人,还要有经验的奶妈子也得先备着,各地儿该加的人手都得加上去。”

  朱管家微微沉吟片刻,说:“如此,只怕得十几人呢。”

  宁二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两个大丫头侍候丑姑和他,两个侍候孩子,两个来客了可以侍候茶水的,再加上随丑姑外出的老妈子也得有两个,外院跑腿的男仆也得有两三个。

  如此十个人还怕不够,就又说:“弄十五个人过来吧。年纪小的八、九岁的小子和小丫头也各要二个,慢慢教着。四个十六七岁的大丫头。两个年轻妇人,两个妈妈,再加几个青壮男仆。”

  说完,宁二拿了张五百两银票给他,说:“家里该添置的物件儿,都速度置办来,要银子就找我或者夫人。”

  朱管家领命而去了,宁二和丑姑也累了。

  回房歇了个午觉,丑姑才想起大事了,急忙问:“昨儿进宫去,皇帝说了什么?”

  “让我先歇三天。三天之后会旨意下来的。还赏了我一千两银子呢。”宁二答。这次皇帝象是明白了他手头太紧张,直接给了一千两银子。

  “哟,总算大方了点啊。”丑姑笑道。

  “这是小头,等旨意下来,总还会些赏赐的。就是家里样样欠缺,想要理出个样儿来,只怕还得一段时间了。”宁二有些担心的看了看丑姑的肚子。

  丑姑是个孕妇,阿竹偏生又是个没有侍候过人,没在大宅门内混过的人,李妈妈虽然沉稳,但时日太短,还不知道她的能力如何?想要把下人仆妇全调、教出来,指望丑姑怕是不可能了。全靠他自己吧,也不太可能,况且他是个男人,有些女人家该干的事情他还不清楚呢,再加上他很快就得有差事在身了,哪里还能光顾着家里。

  这么一想,他就提起了丑姑的舅舅,及她的两个弟弟。

  说:“你舅舅家,和明儿他们,都要去报个信儿。”

  “哎哟,你不说我都忘记了。你看我这记性了哦。”丑姑大叫道。

  “你别激动,我明儿就让办这些事。”宁二连忙安抚她,生怕她一激动自己要出门。

第212章 封官

  这天晚上,宁二和白大夫提起这些周家与吴家的两兄弟,说:“丑姑急的不得了,还想去看望明儿和小弟。另又不知道周老爷是什么意思,这门亲戚是认还是不认?”

  白大夫却说:“不如让我去一趟。正好我也要去和周老爷说说话。”

  反正他与周老爷熟识,想当初也是受周老爷所托才和丑姑和宁二在一起了。有些话,让他来说,确实比丑姑和宁二自己去问去说要好的多。

  宁二想到自己这里也没有人手,他自己又走不开身,外加又不知道周家愿意不愿意公开这门亲戚,觉得白大夫去一趟也正好,和丑姑两人商量了一下,说:“那就劳烦您了。不管怎样,我们做小辈的,不先去拜见长辈是不对的。您先帮我们带点礼过去,掏掏口风,我们再作打算。”

  “送什么东西过去?”丑姑问。

  说实话,她还真搞不清楚现在该送什么样的礼物给周家,才算合适。他们带过来的一些海产品与茶叶,还没来得及处理,与其他的东西全部先堆在东厢房里了。京里的行情她也不太懂。

  宁二笑笑说:“礼物有现存的啊。我们去拿些茶叶和海产,再买几色平常礼品就行了。”

  也幸好带过来的海产品只剩下高级货了,而茶叶也早都被包装的十分精美了,宁二一样取了些,又叫来朱管家,说:“去置办几色礼品,明早再派人送白老爷子出去一趟。”

  朱管家应下了。

  白大夫也就先回去歇着了,晚上,丑姑和宁二两人开始清理带回来的东西。

  别的不说,几样贵重物总得先清理出来,两人带着阿竹,忙活了好半天,总算是把茶叶,珍珠,海产品全部清理好了。剩下的一些个人衣服饰品等也全部搬回了正房,该收入箱笼的先收起来了,该洗晒的也都放在一边,准备明日再清理。剩下的就是一些零碎的点心和小吃,以及他们在路上腌制的大酱,咸菜等等了。

  看着大堆的锅碗瓢盆,坛坛罐罐,宁二和丑姑都不由的笑了起来。

  宁二说:“我们在正房设个小厨房,吃腻了厨房做的饭菜,就自己做几顿,可好?”

  “好啊,好啊。”丑姑觉得这个主意极好。

  她要是非用餐的时候饿了,就可以直接弄点东西吃了,不必要非得去打扰厨房。毕竟现在的宁府总共就郑二家的一个厨娘,连帮忙打杂,烧火洗碗的人都得内院的打扫婆子去帮忙。人家也是需要休息的。有个小厨房就方便多了。况且往后一家人常住,迟早也是要开小厨房的,还不如早早就置办起来。

  第二天,宁二早早起来,看着郑二送白大夫出了门,才又吩咐朱管家把正房的小厨房重新建造出来了。

  “好的,老爷。小的与您说个事情。这府上下人都不齐全,原先小的是以为您和夫人会带些随身侍候的下人回来,就只备了些必备的人手。现如今天,完全不够使唤,是要现去买了些下人回来使着,还是你有别的打算?”

  宁二早就知道家里侍候的下人太欠缺了,前几个到京城时就在后悔没有在路上给丑姑找两个贴身侍候的人,这时立即说:“先去买十个人回来吧,应应急。过段时间,我再去找些人回来。”

  柱子一家老小,他肯定是要在皇帝面前提一提的,多半他们能回来。而明儿和小弟就算不到宁府来过日子,吴氏云珊他也是准备接回来,毕竟这母女俩是宁家人。而她们在京里呆的时间不短了,身边估计也有些人手。

  如此,暂时先把家里各地方需要的人手备齐,至于丑姑身边侍候的人,现在暂且有李妈妈和阿竹,只要再添一个大丫头就差不多了。其人的仆妇,就可以慢慢找了,不急这一时三刻的。

  “老爷,十人只怕有些不够。光是外院内院打杂的、厨房的帮厨、跑腿的、回话的、及夫人身边的大丫头、及府里总得备两个针线上的妇人、还得有管帐的、这就不止十人了。”朱管家又说。

  “我只要你给夫人这边找一个稳重的,能带出门的大丫头就行了。其他的,哪里差人,你就补哪里。另再备两男两女四个七、八岁的孩子,留下来慢慢教。再就是,找找奶妈子。”宁二说着,拿了五百两给他,还说如果不够银子,再来找他要。

  朱管家这才满意的走了。主子发了话,他才好办事。

  周家离宁府还是蛮远的,几乎要穿过整个京城,花了不少时间郑二和白大夫才到了周府。郑二有些惊讶白大夫和周家是什么关系,但又不敢打听,就被白大夫打发回来了,说:“这里我熟,晚上我自己回去。”

  郑二见他熟门熟路的,显然没说假话,就放心大胆的回来了,报告给宁二听了。

  周老爷这几日正象热锅上的蚂蚁,等得心焦。见到白大夫连忙问:“丑姑到京了吗?”

  “到了,一切都好。”白大夫说着把丑姑送给他的礼物拿了出来。

  周老爷笑道:“真有心了,大老远的还想着给我们送什么礼啊。”可见他还是蛮开心的。

  白大夫就说了:“他们怕冒冒然上门,诸多不便,我老头子就先来探探门了。”

  周老爷微怔,笑道:“说的什么话啊。只是不知道皇帝的意思,也不敢大张旗鼓。丑姑那边安置的如何了?”显然,他还是认这门亲的。

  “宁府也不小,时间又仓促,很多不齐全的地方。他们得腾出手来先把家里理顺呢。”白大夫答。

  “唉,丑姑和宁二的婚事太过于匆忙,事先我都不知道,皇帝前几日才告诉我呢。”周老爷有些不满的说。

  “丑姑身怀六甲,出行也不便,你这里要是抽得出人手,不如送几个会侍候孕妇和坐月子照顾小婴孩的仆妇过去。其他的,他们勉强也能支撑得开。”白大夫又说。

  “这好办,家里就有现存的人手。”周老爷一听丑姑已经有了孩子,又惊又喜,连忙招人叫夫人过来。

  周夫人立马推荐了两个大丫头两个仆妇,其中有一个年轻媳妇子刚生完孩子二个月,正好可以当备用奶妈呢。都是她得用的人手,性情品格自然也信得过,不过周夫人也怕丑姑不高兴自己送的人,只说:“让她先使着,要是顺手就留下,不顺手就再打发出来。”

  这几个人周老爷自然也知道,也明白夫人挑出来的人都是性情办事能力都不错,就立即吩咐下去,让他们去做准备了,今天就和白大夫回宁府去。

  周夫人就去办这些事了,另还要给宁家送回礼,因为丑姑和宁二刚到,府上又什么都不齐全,这回礼就越发显得难办了,要送他们最需要的。如此,周夫人很是忙碌了半天,才算搞的差不多了。

  白大夫又和周老爷说了些事情,当听到丑姑的生父是西凤国的国王时,周老爷差点儿惊讶的叫出声来:“竟然是他?难怪我怎么都查不到的?可是他怎么当时没把我妹子直接带走呢?”

  “当时那个情况,他自身都难保,如何能带女眷,何况你妹子还当是他是害了自己的罪愧祸首呢。”白大夫说。

  周老爷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难怪皇帝着急让丑姑出嫁了。”

  “可是我就不明白了,那姓吴的既然是他的暗桩,怎的……”周老爷心里极不平静,要他说出,一个下人和妹妹生下两个儿子这种话,实在难以启齿。

  白大夫显然明白他的意思,摇了摇头,说:“这事你只怕要问你妹子了。”

  他猜测,要么吴猎户起了色心动了周小姐、要么周小姐成心报复凤安,故意和吴猎户睡了、再不就是两人又中了其他的人道。后面就干脆以夫妻之称,在那穷乡僻壤之地过起了日子。

  “这话我怎么问的出口。”周老爷连连摇头,不管是哪种猜测,都不是好事,现在最重要的是明儿和小弟的事情了。

  “丑姑一直担心着她的两个弟弟。总是要找机会带他们过去见见的。”白大夫说。

  “这我知道。现在他们的身份还不宜大白天下。等着上头的旨意吧。西凤国的来人已经快到京城了。”周老爷说。

  他前面还在猜西凤国为何而来,这下子,他多少猜到了原因。多半是为了丑姑而来的,不一定是看中了丑姑这个身份,极有可能是因为丑姑和宁二搞出的那些种粮食的法子。这件事,就不知道他妹妹会不会受影响了。一想到这些,他就满是担心。

  白大夫在周府里用过了饭,就带着周家给丑姑准备的一堆礼品及七个人准备回宁府了。

  周家安排了两辆大车,两辆小车送人送物。其有两名十五、六岁的大丫头,都是周夫人身边的即将升为一等的二等大丫头,年轻媳妇子一家三口外带一个帮她照顾孩子的婆子,一名中年妇人是侍候过她自己坐月子的管事妈妈。这些人都是周夫人的得力人手。

  白大夫临走前,周老爷还交待了:“这几人先带回去使,要是还差什么人手,就只管来要。我这里别的不多,人手还是管够的。就是她娘,我也会过去和她说一声的。明儿两兄弟暂时不宜公开和丑姑的关系。改明儿,我瞅个机会带他们去宁府看看。叫丑姑不要担心,他俩好好的呢。一切都得等到定下来,再说。”

  白大夫自然也明白他话的意思,点了点头,就走了。

  跟着白大夫过去的人当中,还有周府的一男一女两名管事,是去认门的。

  白大夫出来一天,带回了两车人和两车礼品,在门口正好遇上了忙得四脚不沾地的朱管家。可把朱管家吓了一跳,这位白老爷子说的是夫人的远房亲戚,住在宁府,他已经不太知道要如何可侍候他了。没想到他还又带了这么多人回来,着实令他头疼。

  没想到白大夫却说:“这是你们夫人的亲人送过来给她使的人手。大丫头,管事妈妈及奶妈子都备齐了。”

  朱管家愣了片刻,才大喜道:“哎哟,这敢情好。”说着连忙安排大家进府。

  他还正愁一时无法找到合意的人侍候夫人呢,毕竟夫人身怀六甲,需要更加精心的照顾,并且她自己一个人也没带,弄得他非常背动。幸好还有个李妈妈能暂时支撑着,阿竹在他眼里,就是个陪夫人说话玩乐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经侍候人的,他都搞不清楚阿竹究竟是干什么的。

  而周府的两名管事,也都是出门应酬惯了的人,自然很快就和朱管家说上了话。没一会儿,朱管家就叫了李妈妈出来,让她带着这一应的仆妇和这名管事郑妈妈一同进了内院去拜见夫人。他自己则带了男管事去见宁二。

  郑妈妈是个办事很利索的人,先是把周家带过来的人,一一介绍给丑姑了。

  “这两个大丫头原是夫人身边侍候的,侍候人的活儿样样都会,针线活儿也不赖,人都很细心。这个年轻媳妇子,刚生了娃儿二个多月,原先也是在夫人身边小厨房侍候过的,配了老爷身边的长随。这个妈妈,是侍候过夫人月子的管事妈妈。”

  这些人被郑妈妈点一个,就出来一个,正式拜见了新主子。个个都进退有度,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人。

  丑姑也非常满意,她知道这没见过面的舅母,给她的人手确实给她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丑姑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