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妇山泉有点田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1 KB   上传时间:2017-12-12 17:34:05

  所以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所以虽然选了石头,但周敏心里又还有几分迟疑,便始终不愿干脆的将这件事定下来。

  也许……有时候她想,也许是差了一个谈恋爱的过程?

  所以拖一拖也好,跟石头以情人的方式相处的时间长一些,多磨合一下,或许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了。

  ……

  周敏是直到吃饭的时候,才注意到安家好像没有请大夫过来。

  倒是另外一个房间里单独开了一席,请的是一班道士。

  吃完饭之后,她找了个没人的时候,问了齐老三是怎么回事,才知道这是当地的风俗。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本身就缺医少药,所以大家对大夫的依赖也没那么重,除非是自己处理不了的病情,否则都是照着祖上传下来的那几个常用的方子熬点药就算了。

  何况外婆的情况,很明显是油尽灯枯之兆,人到了年纪就会有这一天,神鬼莫救,大夫更不可能有用,倒不如好好安排身后事,所以提前将道士请来,有点儿基督教徒临死的时候受洗的意思,同样是一种很重要的仪式。

  所以他们从家里赶到这里来,能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等。

  这一等就是三天。

  外婆是在夜里去世的,当时熬了几天的人都有些昏昏欲睡,连守在屋里的大舅娘都有些神思不属,直到一声灯花炸响的声音将她惊醒过来,下意识的往床上看时,才发现本来睡着了的外婆居然睁开了眼睛。

  但是她好像谁都没有在看,眼神发直的躺在那里,看得大舅娘心头一惊,连忙跑出去把人都叫了进来。

  一群人涌入房间,很快将床头都围满了。周敏夹在这些人之中,看到灯光映照下外婆的表情,心中陡然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她似乎没有感觉到周围人的存在,仍旧看着不知道什么地方,而后……突然的,就像一盏灯的灯光陡然熄灭那样,她眼睛里的光彩也在一瞬间消失了。

  这是周敏第一次直面死亡,她心里好像是一片空茫,放不下任何念头,只有鼻尖陡然一酸,眼泪就跟着滚了下来。

  屋子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看到了这一幕,但每个人都不敢相信。最后是安氏叫了一声,“娘?”然后伸手去拉外婆干枯瘦弱的手。那只手还带着温度,在夏天的夜晚逐渐变凉。

  突然有人从后面推开人群跑了进来,盯着床上的人看了一会儿,陡然爆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嚎。

  是外公。

  他老人家说是要送外婆她一程,所以从她生病之后,就一直守在这里。刚才是几个儿女见他的脸色实在是太差,怕人熬不住,便哄他说身上的衣服很久没换过了,让他回去换一身衣裳,睡一会儿再回来。

  结果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人就去了。他到底没有送上最后一程。

  这哭嚎声总算让其他人回过神,手忙脚乱的开始忙碌起来。既然人走了,就要赶快给她老人家换上寿衣,然后将棺材抬出来,灵堂布置好,在道士先生的指点下入殓,同时要派人去各地通知亲友。

  因为现在是夏天,尸体不能久放,所以只能急葬,在三日之内办完丧事,所以有许多事情要忙。

  还要有人负责照顾和安抚直接哭晕过去了的外公。

  好在这些事情,并不是安家人自己忙。实际上,他们反而不需要做什么,大部分时候只要披麻戴孝的哭灵跪拜就可以,一应的事情,会由村里的长辈出面操持,村中所有人都会过来帮忙。

  丧服是连夜赶制出来的,第二天一早就换上了。

  接下来的三天,周敏脑子里仿佛都是一片浆糊,连感知似乎都降到了最低,只记得灵堂里燃烧纸钱的火光,和道士们唱经的声音,还有亲戚们前来哭灵的声音。周边人来人往,堂屋里摆放着的棺材静默无声。

  下葬的这天上午,下了一场小雨。道路湿滑,抬着棺材必须要走得非常慢,挖好的泥土也都黏湿成一片,极大的影响了下葬的速度。等到坟堆好时,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打湿了。

  同样熬了三天的外公在坟前又哭了一场,然后就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刚刚办完一场丧事的安家,又迎来了另一场,所有人几乎是麻木的再次重复了这个过程。

  不……也不是所有人,还有的人心里揣着熊熊燃烧的火炭。

  从山上回来,没等众人解散各自回家,仍旧披着孝服的大舅娘就站出来,说要分家。

  大抵因为征州府这一带地处山区,各种资源都有限,所以民间也很流行在子女成婚之后分家,并不认为这就是不孝。但安家之前却是一直住在一起的。当然,这绝不是因为三个兄弟关系好,而是因为上面有长辈压着。现在两位老人过世下葬,这件事被提出来也是应有之义。

  只不过,连头七都等不得就开了这个口,却也让不少人心里暗自皱眉。

  大舅娘请众人留下做个见证,保证这个家分得公平公正。不少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思,也就都答应了,只有齐家人后悔走得不够快。这种事情,他们根本没必要掺和。只不过现在大舅娘开了口,就不好再推辞了。

  齐老三想了想,道,“做个见证倒是没问题。但大家也都清楚,家产没有女儿的份,这件事我们也说不上话,也就是在旁边看着罢了。凡事请村里的长辈们做主便是。”

  意思很明白:所以争执不下的时候也不要来问我,我也不知道。

  看得出来,虽然开口说要分家的是大舅娘,但其他人显然都很赞同,只不过没那个魄力第一个站出来而已。

  周敏前一秒还陷在人生无常的感怀之中,后一秒就看了一场现实大戏,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说。不过,那两位老人都已经过世了,这人间之事与他们也就没了关系,活着的人各谋各的前程,说来也不算错。

  正沉默着,肩上忽然多了一只手,周敏转头,便见石头一脸担忧的看着她,“你怎么样?要是熬不住,不如先进屋睡一会儿,这里且得吵一阵呢。”

  周敏的确有些熬不住了,整个人都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但是又觉得就这么走了不太好。结果还没考虑好,就已经被石头拖走了。

  直到被推进房间,按在床上,她才回过神来,无奈的道,“我怕爹那里会为难。”

  “你睡吧,我出去看着。”石头展开被子给她盖上。

  周敏却一时睡不着,叹息道,“其实若两位老人在的时候就分了家,就算儿子们心里再有什么想法,也会被压下去。现在估计要很长时间才能吵出结果了。”之前她听说过,有老人过世之后分家分了好几天的,现在身处其中,感受更深。

  石头道,“做长辈的自然希望儿孙绕膝,几世同堂,只看自己愿意看到的,哪会顾虑晚辈们的小心思?再说,分了家,父母的权威就淡了,要依靠子女过活。而且也不见得就不争,咱们家不就是么?所以形式不重要,什么时候分家也不重要,只看是什么人。依我说,真要杜绝这种事,只需统统赶出去自力更生,不给他们留下家业,才最安生。”

  周敏失笑,“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为后人谋福祉是很正常的事,偌大家业本来就是要传承给后人的,换成是你,你舍得么?”

  石头认真的想了想,点头道,“你说得对,换做是我也舍不得。”

  他说这话时一直盯着周敏,周敏先是被看得莫名,而后才意识到这个例子好像非常不恰当。

  不出意外的话,石头的孩子好像就是她的孩子……

第71章 怦然

  毕竟是陌生的地方, 又是这样嘈杂的环境, 周敏以为自己会睡不好,但事实上, 或许是因为实在熬了太久,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感觉前一刻还在跟石头说话,后一刻就睡过去了。

  一觉醒来,天已经黑尽了。不过屋子角落里点了一盏油灯,暖黄的光晕笼罩着室内,既不刺眼又能看清屋子里的景象。

  周敏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自己身处何地。

  她躺在床上细细的听了一会儿,好像隐约还能够听到一点外面的喧哗声, 但又不真切,估计外面的争论还没有结束。数日的疲惫,这一觉并没有完全缓过来,倒是身体放松下来, 便觉得骨头都隐隐酸痛, 是过度疲惫的缘故。

  从山上回来,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闹起了分家的事,周敏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睡前精神不济, 倒也没有这方面的感觉。这会儿缓过来了, 便觉得腹中饥饿,简直能吃下一头牛。

  她从床上下来,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物, 又把床铺整理好,便打算出门去觅食。——既然外面的人还没散,那就不用担心只能看到冷锅冷灶,应该能找到吃的。

  结果到了门口,拉了两下却都没把门拉开。

  周敏一愣,才意识到是有人从外面把门锁上了。估计是石头做的,在屋里点灯,是怕她醒来之后看不见,锁上门,却是担心有人会闯进来。毕竟这会儿安家实在是乱得很,大家都是随便找个房间就睡了,有人误闯很正常。

  问题是现在却把自己给关住了。

  也不知道石头在做什么,还记不记得他锁了门,要是忘了,自己岂不是要在这里等到明天?

  才这么想着,就听见外面门锁响动的声音。周敏一开始还觉得没那么凑巧,以为是别人过来想开门,但很快,门就被推开了。石头端着一盏灯站在外面,看见她,一惊之后又是一喜,“你醒了?我想着也该差不多了。”又道,“饿不饿?外面刚说要吃宵夜,正好赶上了。”

  “宵夜吃什么?”两人往外走时,周敏问他。

  石头道,“有面条和酒酿汤圆。”

  周敏一时不由踌躇起来,犯了选择困难症,直到来到院子里,也还没拿定主意要吃什么。

  院子里仍旧热闹得很,不过争吵已经告一段落,大家都在中场休息等待夜宵,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

  灶台是用石头和黄泥临时搭在院子里的,两个灶台上面都架着十几印的大锅,这会儿在灶台前忙活的是几个小河村的妇人,看见周敏,都热情的招呼。——现在周边几个村子,谁不知道万山村齐老三家?小河村跟万山村联络有亲的人家多,借着亲戚关系在万山村买地的更不少,对她的态度自然也好。

  再说,这一次安家办丧事,安氏这个女儿出了两套寿衣、请了两班唢呐队,又抬了两头大肥猪,另外零零碎碎的各种东西无算,算是为外家做足了脸面。这份慷慨,也让小河村的人十分赞许。

  安家人不喜欢周敏,那可影响不了她们。打过招呼之后,便手脚麻利的捞了满满一碗汤圆递给她,还再三叮嘱糖就搁在前面的桌上。

  这份热情正好解决了周敏的选择困难症。她接了碗,巡视半晌才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吃。石头没跟她一起,留在那里等下面条。周敏的汤圆吃了一半,石头才端着碗过来,热腾腾的面条里面加了绿色的蔬菜,浇上一勺骨头汤,放了肉哨和油辣子,闻起来就很过瘾。

  周敏眼巴巴的看着石头,汤圆都吃不香了。

  石头举着筷子,三两下就将面条拌好,抬头见她这样,就笑着把碗推过来,“试试这个?”

  “那你呢?”

  “我再去要一碗就是。”石头道。

  周敏便心安理得的将面碗接了过来,尝了一口。

  事实证明,辣口的的确比甜口更适合她,一口面条下去,口腔里火辣辣的,但整个人却似乎都熨帖了不少。

  等她埋头吃了几口面,抬起头才发现石头没有去要另一碗面条,倒是将她搁在一边的汤圆接了过去,正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周敏不由有些赧然,她素来没有剩下东西的习惯,石头在她的教导下,也学会了这项优良传统。但吃自己剩下的,又是另一回事了。即便以两人关系之亲密,这也是头一遭。

  大概是真的饿了,又或者不想让石头继续吃自己剩下的面条,周敏将一碗面都吃完了。不过等石头端着一盆面条过来,她才忽然意识到,刚才那一碗估计本来就是为自己准备的,因为根本不够石头吃。

  吃饱喝足了,周敏才总算想起来询问事情的进展。

  石头耸了耸肩,道,“说是先把田土分了,但一整天都在吵,各有各的道理,最后什么结果都没有。”

  “田土有什么可吵的?均分就是了。”周敏道。

  既然老人没有留下什么话,送终也是大家一起的,这些东西自然平分就是。

  “就是均不了。”石头道,“水田和旱地肯定不能一样的分,而且他们家不是还有十几亩地挂在咱们家名下吗?这些地种的是黄金米,也不可能一样的分。再说,”他脸上露出一抹嘲意,“还有人觉得不该均分呢。”

  这自然就是大舅娘了。她觉得自己进门早,下头两个弟弟的婚事都是自己操持的,自然功劳更大,再说大舅是长子,承祧宗嗣,也该占大头。

  人心不足,不外如是。

  周敏听石头说完,立刻做出了决定,“明日咱们就回家去。他们分不分家与咱们有什么相干,没道理还要一直把人留着吧?咱们已经出来大半个月了,家里一摊子事等着呢!”

  “只怕没那么容易走。”石头道。

  周敏“哼”了一声,“也没那么不容易。就说娘病了,咱们要送她去县城治病,他们还能拦着不成?”

  “也是。娘的状况的确不怎么好,该早些回家休养才是。”石头道,“正好唐家的马车还在,一并就回去了,想必他们也没有理由留人。”

  唐家的马车是外婆出殡的时候为了添面子借来的。后来外公紧跟着去世,唐家索性让车夫先回去,把马车留了下来。这会儿却是正好用上了,万一安家以“病人不能奔波可以留在这里休养”为由留人,他们也有话说。

  既然做了决定,两人便去找齐老三和安氏商量此事。

  却不料齐老三也跟他们是一样的想法,这会儿已经叫安氏装病,把人送回房间去了,预备明早起来就说病情加重,以此为由离开。

  周敏放了心,便打发石头去休息。她自己是白天睡过了,这会儿正精神,索性就到外头去看热闹,顺便演一场戏。她把眼睛揉红了,面露悲戚的挤在人群中,若有人跟自己说话,便不着痕迹的透露出安氏生病的消息,为明日的离开做铺垫。

  这段时间,安氏明显憔悴了很多,这是众人都看在眼里的,不过第二天一早,周敏还是去给她画了个妆,务求让她看起来更像生病的模样,而后才跟石头一起把人扶出来,去跟几位舅舅辞行。

  她事先在手帕上涂了大蒜汁,一边说话一边抹眼泪,安家本来想留人,见状也不好开口了。

  这一出门就是大半个月,回到家里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这里才是自己的地盘。

  留守的人自然免不了要过来汇报一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毕竟东主一家都出门了,他们这些人虽然兢兢业业,但总觉得少了顶梁柱。

  齐老三本来打算劝安氏去休息,但被周敏拦住了。这个时候,与其让她一个人待着胡思乱想,倒不如有点事情做,跟大家在一起,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更容易缓过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妇山泉有点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