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妇山泉有点田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1 KB   上传时间:2017-12-12 17:34:05

  齐老三一边研墨一边问,“我见过的春联不多自己也作不出来,要写什么好?”

  周敏想了想,道,“那就先写一幅贴在大门上的。就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怎么样?”虽然现代时春联都是买的,但这一幅出现的频率却是非常高。家中也曾经贴过好几次,周敏就记住了。

  齐老三点头道,“好,就写这个。”

  开了这个头之后,齐老三似乎也被勾起了才思,很快想到了两对:“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春光遍草木,佳气满山川”,都是寓意极好的句子,而且相互承启,倒也有趣。

  最巧的是,这“瑞雪兆丰年”一句才刚刚写完,门外竟忽然飘起了雪花。虽然只是小雪,看这样子除非下到天黑否则根本积不起来,但却也是难得的好兆头了。

  所以哪怕周敏用了一点米去熬米浆贴春联,安氏都没开口反对。

  大红的春联一贴,就连这租屋的气象都似乎为之一新。

  然后就要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

  按理说大年夜的祭祀该有猪头这等祭品,但今年实在没有,齐老三也并不强求。安氏一早就将之前几家送的骨头劈了放在陶锅里熬,到这会儿汤已经十分香浓了。齐老三便又将洗净的肉放进去煮熟,预备做供奉祖先的大菜。

  此外,石头养的几只鸡中,公鸡本来有五只,此前吃了一只,卖了两只,剩下的一只要留下来养着,等开了春才好孵蛋。还有一只,自然是今晚就杀了做成大菜。

  如此忙忙碌碌一日,到了酉时才准备停当。

  家中香蜡纸烛是早就准备好的,将今日的菜品都在堂屋香火灵位前供奉过后,齐老三点了香敬了酒,便猛然听得外头一阵热闹的鞭炮声响。在万山村,也只有刚刚才回村不久的齐阿光家买得起这东西,余者连齐老费家都是没有的。

  齐老三脚步一顿,便继续手里的动作,石头跟在他后面,却是没有那么沉得住气。

  等祭祀完了,齐老三又要石头和周敏两个到灵前给祖宗磕了头,烧了纸,然后才让收了桌上的供奉,可以回去开饭了。

  周敏这才抽空凑到石头耳边安慰他,“明年咱们也买爆竹,随你放个够。”

  石头是知道自家有钱的,只是不便拿出来花用。但即便如此,他听到这话,也只是摇头道,“我不要。”顿了顿,仿佛强调一般,又补充道,“其实也没甚趣味,就是扔在那里看着它炸罢了。”

  话是这么说,但这种能够听个响的新鲜玩意,在这个时代已经十分难得了。至于那各色的焰火,即便是皇宫大内恐怕也是没有的。这放的是热闹和阔气,又不单为有趣。所以周敏打定主意,明年如果条件允许,就买一些爆竹回来给石头放着玩。

  虽说不应该娇惯孩子,但石头已经够懂事了,不需要敲打,反而需要奖励。

  准备了一整天的年夜饭自然不会差了,一家人都吃得十分尽兴。即便如此,一桌子菜也没吃掉多少。

  不过过年的饭菜吃不完,这也是有讲究的,叫做年年有余。而且万山村这边的习俗,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这三日,是不重新做饭的,都是吃年三十留下来的饭菜,如此才是长长久久的富足。

  吃饱喝足,收拾了碗筷之后,天还没黑。这大过年的,谁也不想就这么去睡,辜负了这好日子。但这年头也没有春晚可以看,娱乐活动少得可怜,就连走亲访友,在今日也是禁绝的,因此只能一家人坐在一处闲话,顺便磕点瓜子打发时间。

  这个瓜子却是南瓜子,是冬婶给的。炒过之后容易碎,磕起来很麻烦,周敏尝了个味道,就不感兴趣了。

  思来想去,周敏竟一时生出兴致,又将自己丢下了好久的女红给捡了起来。

  她刚开始学,安氏只让她缝小布口袋,先练针脚。不过周敏的事情实在太多,想起来就练几针,想不起来就算了,如此疏懒,自然不会有什么长进。

  安氏显然对她这种做法十分不满,但碍着周敏如今在家中地位不同,又不好直说,只能抿着唇不高兴。

  但周敏见齐老三也不说什么,便也乐得不用在这上面耗费精神。反正她现在就是捡起来学,也不过只能平时缝缝补补,真要做东西,肯定及不上从小学的。到时候请人帮忙做也就是了,村子里这种事也不新鲜。

  此地民间习俗,大年初一的早上不能叫起,须得任由人睡到自然醒。不过周敏生物钟使然,天亮不久之后,就睁开了眼睛。

  齐老三和安氏竟是已经醒了,见她出门,都拿眼睛看她,弄得周敏莫名其妙。

  等她倒了水洗脸漱口,安氏才小声提点,“你起来没看过枕头下?”

  “看枕头做什么……”周敏随口反问,但话已出口她就反应过来了。

  好多年不当小孩子了,来到这里之后也是处处都把自己当成大人来看待,居然有些不习惯这种待遇。她这么嘀咕着,放下盆回到房间里,往枕头下一摸,果然摸出了一个红包。看纸质,应该就是昨日贴春联剩下的。

  红包里包着六文钱。

  对执掌家庭财政大权的周敏来说,六文钱当然算不得什么,但这却是做长辈的一番心意。而且齐老三和安氏都没有收入来源,也不知道这钱是哪里来的。但既然齐老三知道,应该不是安氏被人诓骗,倒不必担心。

  一时石头起来,也拿到了一个红包。但他拆开之后,却是主动交给了周敏。

  主动上交压岁钱,这种做法值得表扬,但周敏最后还是把钱还给了石头,“你年纪也不小了,这钱你自己留着,总有用处。我想你也不会乱花,对不对?”

  石头点点头,收好了钱,又默不吭声的去喂他的鸡和兔子去了。没一会儿他转身回来,手上却拿着一个鸡蛋。

  “今天又只有一个?”安氏问。见石头点头,她便皱眉道,“那两只母鸡好几天没下蛋,成天蹲在窝里不肯出来,估计是抱窝了。这个时节恐怕孵不出什么来,过一阵再看吧。”

  石头点头,小心的将鸡蛋放进挂在墙上的篮子里。周敏看见了,便催着他出门。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按例会成群结队的到各家去拜年。当然,不带东西,也就是说几句吉利话,所以也没人会打发压岁钱,都是抓一把瓜子果子之类的塞给他们,糖都是少数。

  但即便如此,对小孩子而言,也是难得的丰盛。所以今天穿的衣服,口袋务必要大。

  “阿姐也去。”石头明显意动,但还是道。

  周敏摇头,“过了年我就十四了,不算是小孩子,不能再跟着你们去混吃的了。你自己去吧,路上小心,记得早些回来。”

  虽然如此叮嘱过,但石头回来的时候,却还是扛着一小捆柴。大年初一带这东西回来,寓意进财,自然很好。但特意上山去跑一趟,就不怎么值得了。

  但周敏早就察觉到,石头也经常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没有多说。

  倒是石头一进门,便迫不及待的将口袋里的零食都抓出来摆在了桌上,然后双眸发亮的看着她,“给阿姐吃。”

  周敏很给面子的抓了一把拿在手里,然后才道,“你也吃。”

  一年到头,村民们真正能够悠闲的,实际上也只有过年这几日。

  饮食是一年中最好的,可以放纵自己饮酒,不必操心下一年的年成,得空就跟三五好友坐下来闲话,好不自在。

  但这样的好日子,却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

  至少大年初二这一天,得知要去外婆家,周敏是很吃惊的。

  她当然知道大年初二出嫁女回门的规矩,但问题是,她穿越到现在已经有快半年的时间,齐家出的事也不可谓不大,但那所谓的外家,却是一个人都没有来过。

  就不说齐家倒霉的事了,毕竟怕沾手也很正常。但齐家从地里挖出银子来,居然也没人来,这就很令人惊讶了。

  周敏原本以为安氏家里已经没人了。

  所以一早起来,见安氏已经收拾好了东西,问她跟石头要不要与她同去外婆家,周敏不由瞪大了眼睛,看向石头,却见石头低着头不言语,明显很不情愿。

  看样子两家的关系果然不好。

  周敏当然更不愿意去,毕竟她连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没弄明白。但她更不放心让安氏一个人回去,所以面对她的询问,只能无奈的道,“我跟着娘去吧,石头在家里照看。”

  安氏脸上的失望一闪而逝,周敏立刻意识到,她真正想带的人是石头,问自己不过是捎带一句。

  不过她假装没看见。

  趁着安氏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问齐老三,“爹,我去了外婆家该怎么办?”

  齐老三道,“你跟着你娘去走亲戚,各家坐坐就是了。别的哪里要你一个小孩子操心?”这就是不需要太亲近,礼数到了就可以的意思。周敏点头表示明白,然后跟着安氏出了门。

  安氏的娘家在距离万山村不远的小河村,同样倚河而居,但因为水土更加丰沃,这里的村民自然比万山村富裕许多。只看进村时那一片青砖黑瓦的大房子,就远不是万山村瓦房和草房杂处的境况能比的。

  而等到在安家门口停下来,周敏便七八分明白这外祖家为何跟齐家半分都不亲近了。

第31章 新气象

  安家没有分家, 兄弟三个婚后仍旧住在一起,房子也就造得极大,如同周敏记忆中四合院般的结构, 看上去轩敞开阔。院子还用石头垒了一道墙圈起来,中间开了大门进出, 木门上部掏空成栅栏, 能够看见院中景象, 在山野乡村之中可是非常少见的格局。

  人家混得那么好, 嫌弃穷亲戚也就不奇怪了。

  不想沾他们什么光彩, 却也不想被他们赖上,索性就减少往来。

  平心而论,这种做法虽然也不免令人心寒, 但比之周敏曾经听过看过的那种极品亲戚,却是已经好出许多了。不过,是不是极品, 还得看住在这大房子里的人待人接物如何, 才能判断。

  站在院子外面,虽然能够听见里头喧闹的声音, 却是看不到人。安氏手里提着东西, 周敏便主动上前叫门。

  不一时就有个跟安氏年纪相仿佛的妇人走了出来, 一眼看见站在门外的两人, 竟是没有认出来, 诧异的问, “你们找谁?”

  “……”周敏猜测过这一次拜访会怎么进行, 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以这样一句话开头。

  外嫁的闺女回娘家,娘家人居然认不出来!

  之前说两家关系疏远,估计已经是客气的说法,说不准已经好些年没有往来过。真是如此,那就绝不单是因为齐家不如安家富裕,毕竟齐老三没生病的时候,齐家的家境也勉强过得去。

  见安氏涨红了脸不知该如何开口,周敏便含笑道,“今天大年初二,我和娘回来看望外公外婆!”

  既然认不出人,她也不称呼了,反正安家有个女儿外嫁总不会错,听到这句也就该想起来了。果然那妇人面色微微一变,周敏甚至察觉到她的脚步迟疑了一瞬,似乎是打算立刻转身进屋,但又忍住了,强扯出一抹笑招呼道,“原来是三姐回来了……”

  这句话她提高了嗓音,果然很快她背后那道门里又出来了好几个人,几乎要将门口的台阶站满了。其中一个年纪最大,穿着蓝色布裙,头上簪了银簪的妇人更是满脸堆笑的迎上来,亲手开了大门,热情招呼道,“是三妹回来了!快进来!”

  “大嫂。”安氏的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招呼了一句,又拉了周敏一把,“叫大舅娘。”

  周敏便叫了一声大舅娘,那妇人这才转头看着她笑道,“敏敏也来了,快,进屋坐。”

  等两人进了屋,大舅娘招呼着让人上瓜子零嘴,又亲手倒了水捧到两人面前,然后才笑道,“你们走路过来,饿了吧?稍微等一会儿,饭菜都是现成的,热一热就能吃了。”

  一面又指着那个不认得安氏的妇人笑道,“这是老四家的,娘家在黄家村。她去年才进门,还没见过你,三妹可别怪她。”

  安氏闻言,面色不由微微发白,她本来在喝水,杯子一下子没拿稳,里头的水便都泼洒了出来。好在水温不高,只是皮肤微微发红,并没有烫伤。而安氏自己好像对此毫无所觉,她紧紧盯着大舅娘,“四弟成亲了?怎么……没告诉我?”

  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弟弟成亲这等大事,居然也没派人去万山村说一声,这是不打算再走这门亲戚了?!

  “还不是想着你们家里已经够乱了,只怕也顾不上这些。要是开了这个口,弟弟成亲,你这做姐姐的怎么也要意思一下。咱们帮不了你,也就只能不去给你添乱。”大舅娘面对安氏的质问,却是面不改色的笑道。

  听到这句话,周敏就知道安氏是休想问出什么“公道”了。

  分明是没把她这个出嫁女放在心上,所以才连这等大事都没有说一声,但大舅娘却张口就颠倒是非,反倒成了他们为安氏着想了。安氏本身就没什么口才,看这相处的模样,只怕出嫁前就是被这位大嫂压着,这会儿又怎么可能说得过她?

  这周敏就不太乐意了。

  虽然她有时候也对安氏很不满意,但总归来说,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已经将对方当成了家人,怎么能容得别人欺负她?

  她将手里的杯子往桌上一放,声音不轻不重,却是引得屋子里的人都往她这个方向看来。周敏这才笑着道,“难怪我爹病了那么长时间,外婆家这边一个人都没去过,原来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这话说得可以说是很不客气了,就是大舅娘这样八面玲珑的性子,脸上的表情也僵了一瞬。

  连安氏都转回头看了周敏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没开口。

  娘家本来应该是给出嫁女撑腰的存在,但当着孩子的面,大舅娘那一番话,却是让安氏难堪极了。她的性子注定说不出周敏这种话,却不代表她就只会忍气吞声。周敏替自己打抱不平,她当然不会阻止。

  “一转眼敏敏也是大姑娘了,能干又会说话。”大舅娘很快回过神来,重新调整了脸上的表情,意有所指的道,“你这么说,是怨怪我们的意思了。但我们也是没办法,这一年你外公外婆的身体也不大好,为这事不知道费了多少精神,这家里家外的事情又实在是太多太杂,总想着要去,又总是被耽搁了。”

  “这倒也是,这么一大家子人,大舅母一个人打理,顾此失彼也是难免的。”周敏微笑着点头,旋即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大舅娘气得脸色铁青,屋子里的气压似乎也因为这句话陡然低了下来。

  这话看上去好似在替大舅娘解释,表示理解,但却是暗指大舅娘能力不足,管不好偌大个家,所以才会顾不上这些事。管不好家,这四个字对于一位自负能力的当家主母而言,恐怕是最刺耳的话了。

  而且,周敏这话,还隐隐有点儿挑唆的意思。——这么大一个家,大舅娘一个人打理不过来,可不就要添点儿帮手么?

  安家兄弟三个成婚之后仍旧住在一起,那是因为上头老头老太太还在,但要说有多么兄友弟恭,那也只是面子情罢了。毕竟有了小家,自然会为自己打算,不可能再如从前那样心思都用在同一处。

  而俗话说得好,十个手指还有长短,三个儿子能力不同,受重视程度不同,自然也免不了暗暗比较。兄弟尚且如此,何况妯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妇山泉有点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