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国货群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舟舟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6 KB   上传时间:2017-11-02 16:02:33

许爷爷换上新鞋走了两圈:“可不是吗?这牌子的鞋穿着舒服,唐兰哪,真是谢谢你了。”

“许爷爷太客气了,你们二老没少帮我,买双鞋也是应该的。”

于奶奶问:“安安啥时候回来?好久没见怪想她的。”

“等安安来了我抱她过来玩。”

于奶奶说道:“下周我大儿子一家回来,到时候叫你过来吃饭啊。”

唐兰随口答应,也没放在心上,她所有的心思,都在那些围巾上。

唐兰手里有这些料子,围巾先卖出去一批,剩下的就寄放在郑师傅的店里卖。

郑师傅有个想法:“要不这样?店里挂一些丝绸布料出来,然后咱们再设计一些衣服的款式,如果有人买的话,可以按照样式来做。”

主意是好主意,反正也没有成本顺便挂起来,不过……唐兰担心的说:“现在实行统购统销,咱们这么做会不会算投机倒把。”

唐兰沉思一会儿,又说道:“我听说别的地区已经取消了统购统销的政策,允许搞市场经济。”

话是这么说,不过当地的政策还没发下来多,还是存在风险的。开裁缝铺没关系,就是一个手艺活,政府不会管。

唐兰登录了红包群,她也没寒暄,问道:“群里的各位大神,有人能找到本地的历史大事记吗?”

凤凰牌自行车:“我无能为力,好奇群主想查什么。”

唐兰:“简单查一件事哈。”

新华书店:“群主群主,我刚才搜了搜书店的库,找到了本地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地方志,等我发给你哈。”

新华书店给唐兰发了一个定向红包,唐兰把书取出来,翻到了书里80年的纪录。

唐兰自言自语道:“统购统销……统购统销……”

有了!书上面纪录,本市统购统销取消就是在今年,日期……就在这个月底!唐兰翻翻日子,十二天,十二天之后,唐兰就可以自由的经商了!

第46章 被抓

有了这本书, 唐兰就像是一个先知一样, 能够知晓本地各年的变化。

新华书店给她找的除了本市的地志之外,还有省级的,相对而言省级的内容没有这么详细, 但对于唐兰而言足够用了, 在八十年代,最关键的就是政策的变化、

唐兰让郑师傅开始准备服装样式的图册,郑师傅虽然将信将疑,但他信任唐兰也没有多问,郑师傅年轻时候没有系统的学过画画, 可有一句话说的好,实践就是最好的老师,在他当学徒耳濡目染的那些年, 郑师傅的服装画技法,并不比专业的差。

唐兰晚上开着灯从书上把衣服的款式抄下来,里面关于丝绸面料的设计图并不多, 主要还得靠郑师傅自由发挥, 灰底荷花图案的布料很雅致, 唐兰让郑师傅设计了一款日常穿的旗袍出来,中长款袖子,较为宽松的下摆,长度适中,款式并没太多创新的地方,最关键的是图案样式好看。

郑师傅画图册得需要最少半个月的时间, 唐兰也不急,这时候九叔告诉她一个消息:面料厂有一批白色的确良纱卡布需要处理,人们的观念里白布不吉利,奔丧的时候才扯白布挂身上呢,况且纱卡布太薄,没有府绸的好看,价格比府绸贵。市民不愿意买,这种情况下工厂还在增加生产,造成了纱卡连月积压。

明眼人一看也知道,白色的确良纱卡没有销路,唐兰一直让九叔留意着,即便九叔认为唐兰一定不会买,还是通知了她,谁知道唐兰傻呵呵的点头:“买买,不知道我的钱够不够,我全要了。”

九叔问:“你这傻孩子?难不成糊涂了?白布你卖给谁去?再说这些白布你堆在家里,家里人都得骂你。”

唐兰神秘的笑笑:“九叔,我心里有计较。”

唐兰现金不够,她把红包余额里的物品又倒腾着卖了几件,凑了几百块钱,她看着越来越少的数目,忍不住想:靠着红包的日子终究会有到头的一天……

白布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唐兰通过技术室的同事要来了印染厂的联系方式,唐兰往印染厂跑了一趟,她想让印染厂把那批白布染上色。

印染厂的生产线也有空下来的时候,这笔钱不赚白不赚,印染厂的车间主任接待的唐兰,热情的带她去了会客室。

唐兰手里的布料不多,纯色白布印染是最简单的工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唐兰和车间主任谈妥了价格,说好明天把的确良纱卡送过来。

这批的卡布染完用了一星期,图案是唐兰选的,其实选择余地不大,都是印染厂以前染过的图案,唐兰从中筛选而已,唐兰把一半的布染成了军绿色,唐兰去商场打听过,这个颜色最畅销。

的卡布染了色,唐兰囊中空空,接下来就要靠这些布赚钱了。

的卡布染色印花后拿出来卖,不再做其他的处理。商店里印花的卡布一米五块钱外加两寸的布票,唐兰打算把卖价定在一米三块钱不收布票。

唐兰掐好时间,在裁缝铺外墙上添加了一个新的小木牌:“本店出售绸布布料。”

最开始的两天没有人来买布,后来还是附近的居民上下班路过,偶然走了进来,听说的卡布不要布票价格还比商店便宜,连忙回家拿钱买了五米,还通知了左邻右舍顺便做了宣传。

一时间新正裁缝铺又热闹起来,郑师傅忍不住感慨:“我不是吹牛,十几年前,来我铺子的人比现在还多呢。”

唐兰忙着给客人裁布:“我信。”

唐兰平时要上班,只能下班后来裁缝铺帮忙,郑师傅一个人忙不过来,他把侄女叫过来帮衬他,才几天的功夫,唐兰的卡布的库存只剩下了四分之一。

唐兰在服装厂也听部门同事们聊:“我妈昨天去新正裁缝铺买了几米的卡布,哎呦,才三块钱一米,连布票都不收,印花都是今年时兴的,要不是家里的现金不宽裕,我妈还打算再买点呢,等入秋了多做两身新衣裳。”

“那可真巧,我也买了,邻居大妈告诉我的,我家大闺女马上上初中了,我寻思给她做件衣服,正愁家里的布票不够,就赶紧买了点。”

“我都好久没去郑师傅那做衣服了,他那死脑筋布料哪的来路呢?”

“管那么多干啥?有便宜布买就行。”

这一批的卡布还带动了丝绸品的销量!围巾统统卖光!郑师傅笑的合不拢嘴。

的卡布赚的钱比唐兰想象的还多,一匹布她能赚到成本的六倍。

唐兰手里有了这些钱,又去各个丝织厂、布料厂买滞销的布回来,价格一如既往的低,她知道,低价的日子,在几天之后恐怕一去不复返。

不过唐兰也没后悔,她的资金不够,承受能力有限,再多的布料她也支撑不起,只要路顺,就能一步步往前走。

唐兰没想到,纺织厂的业务主任找到了她,上一批的卡布就是唐兰买走的,唐兰做生意脑子活络,业务主任这次希望她能买些绒布回去。

绒布在北方生产的比较少,有些规模的厂子也就是集中在天津和山东,绒布主要的制造工厂在南方,绒布柔软保暖,人们买绒布回去,大多是做睡衣和手套。大概像是约定俗成一样,绒布仿佛是上不得台面的布料,印花条格的绒布虽然也有人做成外衣,但没什么人穿去上班,谁穿了一件,难免会被人说嘴:瞧,上班衣服都忘了换,穿着睡衣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3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国货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