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国货群_分节阅读_第212节
小说作者:舟舟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6 KB   上传时间:2017-11-02 16:02:33

在孩子快满一岁的时候,唐兰打算把孩子放在托儿所。

一岁的孩子已经能简单说话,像妈妈爸爸叫的很清楚,一些复杂的词汇说不好,也能呜呜两声。

唐兰和别人打听过了,托儿所里最小的孩子九个月呢,全全和清清满打满算已经十三个月了,送过去没问题,托儿所离的也不远,就是布料厂附近。

年轻夫妻俩没人给看孩子要上班的,只能把孩子送去保育院或者托儿所,现在这种情况也不少见,毕竟不是谁家都有爷爷奶奶给带孩子。

唐兰算算时间,从怀上这两个孩子,足足在家里待了快两年,外面每个月都有变化,两年的时间啊,她也错失了不少机会。

唐兰虽然偶尔去店里几次,但毕竟不长待,租衣店的生意还好,和她在的时候相差无几,可是租房生意就差了,只能维持个收支平衡。

唐兰这次回去,光是周遭的形势就好好了解了几天,现在租房生意也不如以前容易做了。

主要是有的房东懒得来找这种中介,觉得自己能找到租客,为什么要分钱给别人呢?

租房中介挣得少,唐兰主要是把目光放在了二手房的买卖上。

一年多的功夫,市场已经大变样,在唐兰他们买四合院的时候,周围买私房的人还很少,但是她现在发现,平房很抢手,尤其是保存完整的四合院。

想买这类房子的都是有钱人,普通的工薪阶层肯定买不起,就算是唐兰以前做生意,顾茂晖有点家底,他们买下现在的房子,也基本把手里的钱掏空了。

这种大生意难做,可是做一次就能收入不少,远比租房收的中介费要多。

这几天也有客户来上门问,有没有二环内的四合院卖,最少要两进的,另外还有很多要求,一看就是深思熟虑后想买的。

无论是出于自住还是投资的念头,只要有客户,对唐兰来讲就是好事。

二环内的四合院,很多都用作了其他的用途,或者保护起来了,私人的倒是也有,只是可能不多,另外愿意卖的就更少了,毕竟都是祖业,一般人也舍不得卖。

对方的价格给的不低,中介费很客观,毕竟最少是十多万的生意,也不会舍不得这点钱。

唐兰一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宣武这边,再往里还真没去找过房源,她回来之后,想办法从市管会那拿到了经商的证明,无非就是证明自己是在市管会那备过案了,是靠得住的。

唐兰骑自行车绕着胡同转悠了几天,挨家去打听,上了岁数的人比较和善,一口京片子,还热情的招呼唐兰喝大碗茶,自己家不卖房子的,知道邻居谁有这个打算,还带着唐兰过去。

就这么找了四五天,唐兰手里有了三四个房源,其中有两个比较合适,这几家都比较着急卖,因为价格高,也寻不到合适的买主。

第152章 大生意

一个想卖房, 另外一个可以作担保, 两下一拍即合,对于房主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而且中介费也是由买房方承担, 房主不用额外多花钱。

不过让人家房主取信也不容易,幸亏唐兰有市管会开来的证明, 有了这个, 才取得了房主的信任。

如果是双方私下交易的话,也就是签合同过个户,也就走了过场,不过唐兰这既然给担保了, 就认真的摇了双方的证件, 最主要的是要存下户口本页还有身份证的备份。

唐兰的合同是找专业律师改过的, 里面没有什么漏洞,可以避免出现扯皮的情况,买房毕竟是大事, 买主犹豫犹豫也正常, 唐兰后来又带着看了几天房,最后敲定了鼓楼附近的一处四合院。

成交价格唐兰都觉得很咂舌, 二十万!这可是八十年代的二十万,不过她再想想,单纯从这处四合院来说,二十万也不贵了,三进的院子, 无论是地段还是用料都很好,是一个老宅子,只是因为现在人们普遍挣得少,所以觉得是天价。

而买主之所以有这么多钱来买房,是因为家里的亲戚是归国的华侨,在外面挣了不少钱,岁数大了落叶归根,才打算回北京买下一处宅院,以前的老房子早就不知所踪了,总不能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挣着国外的钱,拿回国内来消费,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唐兰塌下心来,既然人家的钱来路正,她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唐兰陪着双方去办理了房产过户,当天房主就给了她中介费,五千块钱。

二十万的房子,中介费三千,这个回报率已经很高了,毕竟普通工人每个月还拿着四五十的工资呢。

唐兰喜气洋洋的把钱存进了银行,顾茂晖和罗桂芝也高兴,唐兰刚出去就做成了一笔大买卖。

唐兰算计了一下,还有五年左右会出现一次通货膨胀,在那之前的物价还很合理,基本上这几天都不会怎么改变,米面油的价格都不高,维持基本的生活,她和顾茂晖的各种收入加在一起,养活一家人足以很滋润了。

现在她也不想有什么大的动作,说不定后面还有什么新政出来呢,手里有钱踏实。

住在胡同里有一个好处,就是消息传得快,唐兰上一笔生意做出去后,来找她登记房源信息的不少,大部分都是从东城西城那边过来的,说什么还是中介好,虽然收点钱,但是真能把房子卖出去。

有过来找她说要往外租房的,还有要卖房的,有的比较奇怪,四合院不是整个院子卖,而是只卖其中的一两间房,通常这种院子都称不上是四合院了,各种违建之下,只能叫一声大杂院。

唐兰这个胡同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有的是祖上留下来了两间,有的是工作后单位分的房,什么情形都有,不过能转手卖的,也只能是私产了,公家房没有权利变卖。

独院多好卖啊?关上门来清净,几户人家都住在一起挤挤闹闹的,还不如住楼房省心。

唐兰虽然这么想,但是她也把这种房源登记上挂了出去,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房源竟然比独院的还好卖!

罗桂芝一语道破真相:一两间房便宜,买得起,独院谁都喜欢,动辄几万块钱拿不出来。

这倒也是实话,总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在没有商品房的情况下,除了指望单位分房,就只能自己买了。

六七十年代买私产的很少,你一说自己买房,别人只怕把你当成一个傻子,有现成的公房便宜不占,自己去花钱,让人理解不了。可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人们不像以前,愿意六七口人挤在十几平二十几平的房子里,在分不到房的情况下,手里有钱,也愿意拿出来改善居住的条件。

挣着死工资的比较困难,每个月花销之后剩下不了多少,但是年轻人脑子活,有的从南方倒腾点牛仔裤围巾卖,一个月能挣一年多的工资,攒上一年,买个位置一般的小房子也足够了。

另外现在私营的店铺很多,光是早点摊小吃铺满条街都是,这些小店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每个月也不少挣呢,唐兰听一个小吃店的老板和别人聊天,说她开这个店,比她在供电局上班的丈夫工资要高三四倍。

总会有一部分先悄悄的富起来,现在只是富裕的不太明显,贫富差距还不大,但已经隐隐有冒头的态势,如果换做五年前,唐兰这个中介怕是都开不了张。

唐兰这个房产中介比开始时名气大了起来,这还得感谢那几个邻居,上次的房子卖出了二十万的高价,可在附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二十万块钱啊,多少年能赚到,不少人感慨,说一辈子都够花了,万元户万元户,一下子出来了二十个万元户。

那家人一共两处院子,这处是闲置的,卖完之后还剩下一处自己住呢,卖了这些钱,无论干什么也足够花了,周围谁都羡慕,可有空闲院子的很少,就算有人有,但也舍不得卖,毕竟是好几代传下来的。

议论声越来越多,有心思想租房卖房的,拐着弯打听到了唐兰的地址,唐兰的店铺也好找,就在菜市口商场对面那,顺着看一圈也就找到了,门口的牌子很显眼。

唐兰着实好好忙了几天,登记的还是想租房的多,卖房的少,有的房主报价比较低,唐兰综合了一下市场价,和房主商量后又往上提了提,价格高点自然好,只要能租出去就行。

唐兰去这条街上的早点铺吃早点,老板娘还问她呢:“听说你前段时间做成了一笔大买卖,二十万卖出了一套房子?哎呦可真好。”

老板娘现在的店面也是租的,下个月就到期了,店面是她自己找的,房主人有点刁钻,没事就来这绕绕,总来早点铺吃早点,每次都想少给点钱,这次续租,房主的意思是还得给她涨钱,就是看她生意红火。

早点铺的老板娘让唐兰帮忙留意留意,附近的街上还有没有店面出租的,她做的都是邻里生意,店面离的太远也不行,到时候老客人全都走光了,在附近就不用怕客源会流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3页  当前第2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2/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国货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