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国货群_分节阅读_第194节
小说作者:舟舟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6 KB   上传时间:2017-11-02 16:02:33

安安是第一次坐火车, 她趴窗边的玻璃上一个劲的往外面看, 指着远处的山喋喋不休,餐车推过来, 顾茂晖买了四份饭, 安安吃不了多少, 他扒拉了一半饭和菜放在了罗桂芝的饭盒里。

顾茂晖说,下火车之后直接坐公交就能到家, 暂时住的地方是布料厂的宿舍楼,三楼朝南的房子,两室一厅大概有不到五十平, 这样的居住环境已经算是很好了。

唐兰在服装厂待过,她知道现在住房很紧缺,之所以紧缺, 不是因为土地不够, 而是因为还没有大面积的兴起商品房, 不管是哪个城市,盖起来的房子要么是自建房,要么是单位和企业建造的公房, 拿着铁饭碗, 免费住着公家房,这是大部分人最期盼的事情。

八十年代住房条件一般,很多人家一家几口还挤在二三十米的小房子里, 他们四个人能住上两室的房子,也是沾了顾茂晖是副厂长的光。

不过一年后呢?到时候就要另寻住处了,唐兰听顾茂晖的意思,并没有申请住房的打算。

唐兰转念一想,在北京买房并不亏,别人不知道,她可是清楚后世北京房价的上浮趋势,买房作为固定资产那可是比任何投资都值钱的买卖。

唐兰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收购一处四合院,必须得在这两三年内买进,等越到后面,四合院就越难买了,当然,如果有位置价格适中的商品房,只要手里钱足够,也要买下来,囤几套房子,至少几代人能够衣食无忧。

唐兰越想越美,忍不住笑出声,顾茂晖弹弹她脑门,声音温柔:“傻笑什么呢?”

唐兰自然不会吧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敷衍道:“畅想一下以后的新生活。”

提到新生活,顾茂晖的眼神里也流露出了期待的神色,他自顾自说道:“咱们住的地方生活很便利,大概二百米左右的地方经常有流动的菜贩子卖菜,卖菜很方便,另外公交两站地的地方就是一家综合医院,如果有个头疼脑热,去医院也不用发愁,小区的后面就是一个小公园,妈你可以带着安安常常去散步,哦对了,电影院和舞厅离的也不远,咱们日常需要的,附近都有的。”

唐兰听顾茂晖的描述,大概在脑中想出了大致的位置,她在红包群里得到过一张八十年代的地图,唐兰曾经在地图上找过,和后世的北京城相比,现在这会儿很多建筑和设施还没建起来,显得荒凉一些。

顾茂晖上次已经带过去了不少东西,饶是这样,一家四口也没少背,出了火车站唐兰伸伸腰,顾茂晖带大家去公交站点等车,有轨电车票四分钱一张,售票员在肆分的票据上划一道斜线,轻飘飘的公交票递过来:“一共三张票,小孩不收钱。”

布料厂附近并不算繁华,可能是附近有厂区的缘故,挺立的房子大多是单位盖的福利楼,周围的设施也是为了厂区的员工而配套的,自然和繁华的市中心不能比。

顾茂晖领大家上了楼,看外观,这楼房大概两三年的房龄,并不算太老,只是楼里面的环境一般,过道堆积着各种杂物,而且还有自行车横在里面,几个人绕着杂物上了三楼,现在是上班的时间,楼里人不多,顾茂晖开了门,无奈的摊手道:“我只是简单擦擦灰,还得好好收拾收拾。”

罗桂芝撂下行李立马撸袖子说道:“收拾房子我在行,你们放心,过不了几天,保证亮堂又干净。”顾茂晖和唐兰相视一笑,也没看着她,罗桂芝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也免得每天胡思乱想觉得自己拖累人。

经过这些天的休养,罗桂芝的情绪已经逐渐稳定,唐兰放下心来,顾茂晖要去布料厂一趟。

唐兰说道:“你去吧,一会儿天黑了,我带安安她们在附近吃点饭,另外家里如果缺什么,这两天我去买买。”

顾茂晖指指饭桌:“钱和粮票我都放在桌子上了,需要多少你自己取,另外咱们来之前换的全国用的布票也在里面,足够扯两三身衣服了,有时间你们三个买件新衣服穿。”

唐兰这次过来,成衣店的衣服她带过来不少,不过只有一部分放进了行李包,其他的她都塞进了红包余额,唐兰心里有数,点点头道:“我不缺衣服,不过可以给安安和妈扯一身穿。”

初次到了新的环境,唐兰心里有些难言的空虚和落寞感,其中还夹杂了几分的心慌,唐兰自己下楼在附近转了转,一切就像顾茂晖所说的,这附近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满足,因为是厂区员工住的地方,想必下班后会很热闹。

唐兰见到背着筐的菜贩在叫卖,她过去一看,夏天的蔬菜瓜果都有,唐兰买了两斤西红柿、一斤黄瓜和一斤茄子,菜贩是近郊的菜农,家里地里的蔬菜新鲜又干净,每天都过来卖,顾客也都认识他,每天都能卖光。

他见唐兰眼生,问道:“你是新搬过来的?”

唐兰又拿起一捆韭菜:“我爱人工作调动,一起搬到了北京。”

“这样呀,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我们一起建设美丽的首都!”

唐兰听到这样极具时代特色的口号,忍不住笑道:“好好,一起建设美丽的首都。”

旁边有卖新鲜的土鸡蛋的,唐兰买了两斤,小心翼翼的拎了回去。

菜农的菜比每个月供应的蔬菜几个还要便宜,罗桂芝念叨道:“不要票菜优价廉,以后有这些小菜贩啊,咱们家吃菜不用愁了。”

罗桂芝没打算出去吃,从家里带来了厨房里的各种用品,顾茂晖连锅都背来了,罗桂芝洗洗涮涮,晚上就做了三道家常小菜:西红柿炒鸡蛋、黄瓜鸡蛋汤、另外还有一道酱茄子。

美中不足的是,家里暂时没有粮食,唐兰从外面买了几个馒头当主食,顾茂晖回来的时间刚好,他一开门就闻到了一阵菜香味,安安蹬蹬跑过去抱住他:“爸爸,奶奶做菜啦,洗手快来吃。”

安安的嘴边还沾着馒头屑,顾茂晖给她擦干净,他提高音量问唐兰:“明天我不上班,家里还有什么要买吗?”

唐兰略思忖道:“没粮食吃呢。”

他们从丹阳市出来,每个月供应的粮食没剩下多少,米缸剩下的米送给了黄爱国,千里迢迢的背粮食不划算,还不如带一些其他的物件,毕竟顾茂晖每个月都有供应。

顾茂晖回道:“我明天预支一个月的粮食供应出来吧,总不能没米下锅。”

唐兰算了算,顾茂晖每个月的供应并不少,粮食定量供应,顾茂晖每个月有四十八斤,一家三口的话,平时打打牙祭吃点私营小饭店,这个斤数足够吃,不过他们是四口之间,这些粮食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唐兰打听过,有正式工作的员工,每个月的粮食供应在26斤--30斤之间,这些供应有的都用不完,还能攒下来,只要有钱,到时候每个月月底可以买点粮食,这会儿对居民间私下不成规模的交易基本不管,可以说没有什么风险。

这种吃定量供应粮的日子,唐兰掰手指算算,还要过上十年,十年啊,十年意味着安安上了中学,她也接近了不惑之年。

唐兰现下还没时间为十年以后感伤,第二天顾茂晖领回来了提前预支的供应粮,罗桂芝焖了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这个月预支了,下个月就不能再领,当务之急,唐兰要想办法弄点粮食过来。

这么大的城市,想必也有黑市的存在吧?不过唐兰人生地不熟的,她没打算去黑市交易,唐兰盯上了卖菜的菜农,她听广播看报纸,听说京郊的农民粮食大丰收,用了优质化肥加上家庭联产制,产量至少翻了倍,这种情况,农村家里应该是有余粮的吧……

农村剩余粮食的买卖要正规化,必须卖到粮站去,这方便市管会监管的还是很严格的,说是怕紊乱正常的粮食市场。农村私下买点菜卖点鸡蛋没人管,但如果敢明目张胆的卖粮食,恐怕就要被带去喝茶了。

等菜农再来的时候,唐兰特地找了没其他客人的机会,小声问道:“大爷,你家里有余粮吗?”

卖菜的大爷冷着脸说道:“没有。”

唐兰一愣,旋即明白过来,他这是对自己不信任。

第136章 新的开始

不过从人家菜农的角度也能理解, 唐兰本来就是生面孔, 突然说要买粮食, 任谁都要产生怀疑。

唐兰之前说自己是亲属, 随着丈夫来了北京,但这话的真实性很难证明, 说不定就是随口扯得慌呢?农民卖粮监管的严格, 肯定不能轻易卖给一个陌生人。

唐兰想, 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她买了菜之后没在多问, 接下来的几天,唐兰每天照常卖菜,买蔬菜图个新鲜, 反正菜农每天都过来。唐兰这几天认识了楼里的几个邻居,大家都是一个厂子的,唐兰几个人进进出出, 好奇的人自然会问上两句。

唐兰买菜的时候遇到了同楼层的一个大妈, 大伙都管她叫严大妈, 严大妈是厂委的,听说是一个老北京,在附近很有威望。

严大妈热情的问:“唐兰每天也来卖菜呀, 不是我夸, 老孙头的菜又新鲜又便宜,这附近的人都买他的菜。”

唐兰暗暗点头,原来卖菜的菜农姓孙, 老孙头被严大妈夸得低下头:“您也太客气了,喜爱蔬菜多,家里吃不完就出来卖点,既能方便大伙又能挣点钱,您认识这位女同志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3页  当前第1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国货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