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_分节阅读_第186节
小说作者:烟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7-09-29 14:07:50

  “倒也没什么别的事情,我想去拜会下旷知府的老母亲,不知道可不可行?”

  在前世,姑娘们的嫁妆一般都是汽车和存折,卢秀珍还不知道大周的规矩到底是什么,虽然说她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可毕竟有些明面上的东西还是要走走过场,装模作样也要有几分像。

  旷江华听说还真是要他帮忙,高兴得连连点头:“太子妃能到下官家里去走动,那是下官的荣幸。”

  当下就请了卢秀珍与他一块回江州城,旷老夫人听说太子妃要见她,激动得全身打哆嗦。卢秀珍才跟着丫鬟走进门来,她便弯了弯膝盖准备朝下边跪。卢秀珍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扯住:“老夫人,何必行此大礼!”

  旷老夫人今年六十有七,头发已经斑白,让这样的老人在自己面前下跪,简直是在折自己的阳寿!卢秀珍搀扶着旷老夫人坐了下来,丫鬟赶紧奉茶:“太子妃,请喝茶。”

  一边将茶盏放下,眼睛一边滴溜溜的朝卢秀珍身上瞄,太子妃跟自己相像里的一点都不一样,没有一丝傲慢无礼,满脸笑容,很是亲切,就跟园中的小姐姐一般。

  卢秀珍陪着旷老夫人拉扯了一阵家常,老夫人开始还答得小心翼翼,到后边越说越轻松,终于将卢秀珍额头上刻着的“太子妃”三个字给抹去,说起话来笑容多了,也没那般吃力了。

  “老夫人,我今日拜府是想来询问一件事情的。”

  “太子妃请说,老身若是知道,自然会告诉太子妃。”

  这世上还有太子妃不知道的?旷老夫人只觉惊奇不已,就听着卢秀珍接着问:“大周的习俗,这嫁妆里边该有些什么东西?”

  “哟,太子妃,你问我可是问对了,我可嫁了四个女儿,三个孙女儿了。”

  提到嫁妆这事儿,这可落到旷老夫人的饭碗里来了,她生了女儿三个儿子,经过她的手操持的亲事不知道有多少了,对嫁妆的规格那可是如数家珍。

  一般大户人家嫁女儿,肯定是要有能显摆排场的,比如说那些贵重的家俬,黄花梨或者紫檀木的拔步床桌椅整整儿要有一套,大至被子被套床褥,小至枕头迎枕靠枕坐垫手笼甚至是鞋袜,这些绣品怎么说八套也该备上,有些富贵人家,十二套都不算多,而且料子一定要好,蜀锦云锦素锦流光锦,绣花也要精致,非苏绣湘绣不用。

  金银首饰也要到场,红宝绿宝珍珠水晶珊瑚这些,每样几套不算多,至少要在嫁妆挑子里占上几台,这样方才能显出家中财力雄厚,对于女儿很是看重,不让男方看轻了自家闺女,从而欺负了去。

  至于田庄铺面,这些都是在嫁妆挑子上看不到的,跟着满大街跑看热闹吃瓜群众也不晓得究竟有多少,只有当事人明白,故此这倒不是很重要,有些地方为了显摆,就在嫁妆挑子上放一块土砖,比如说一块土砖代表一百亩地,大家眼睛都只朝那嫁妆挑子上的土砖看。

  “竟还有这般规矩!”卢秀珍听得津津有味,原来这婚嫁的规矩还挺多,一套套的。

  当然,这也仅限于高门大户罢了,平民百姓,哪有那么多讲究。

  “除了这些,还有一样是最重要的哪。”

  旷老夫人半眯着眼睛,望向了门外,仿佛回到了当年她成亲的那个时候。

  最最重要的,则是那压箱钱了,别的都好说,唯独那压箱钱是不可少的,因着这是女子嫁过去立身之本。家俬绣品什么的,那都是放在夫家一起用的,金银首饰那些少不了到时候会要留给儿子媳妇,而压箱钱却是自己的私人本儿,主要是要攒着留给自家女儿出嫁时压箱底用的。

  “要想婆家不看轻,自己得要有钱,有钱腰杆儿才挺得直。当年我家给了我两万银子的压箱钱,我拿着出去盘了几个小铺面,让管事婆子去打理着,等到女儿们到出阁年纪的时候,两万已经被成了十万。”旷老夫人说起以前的旧事,眉开眼笑,无比骄傲:“那时候心里便放下了一块石头,总算不会让女儿的压箱钱比我少。后来我每人添了五千两,凑了三万两给她们,也算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心意了。”

  “老夫人可真是一片慈母之心啊。”卢秀珍一边听着,一边赞叹,旷老夫人更是高兴了:“太子妃,你这嫁妆可得隆重些,无论如何也不能寒酸,莫让京城的百姓看了笑话去。若是你还有没弄清楚的地方,只管来问我,别看我年纪大了,可还没老糊涂,都记得的呢。”

  “多谢老夫人,到时候我有什么不明白的,自然还会来拜府。”

  卢秀珍婉拒了旷府的午膳,赶着回了青山坳。崔老实与崔大娘知道她是进城去打听嫁妆事宜了,两人都很挂心,一直在朝院子大门看,有些不妥当,见着卢秀珍回来,赶着迎了上去:“秀珍,咋样哩?”

  “爹,娘,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听着卢秀珍说有数,崔老实与崔大娘心里头稍微踏实了点儿,只不过还是有几分忐忑,毕竟是要嫁到皇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太寒酸了吧?崔大娘拉住卢秀珍的手道:“秀珍,还是把那些添妆礼都给你带过去,不能亏了你。”

  “可不是?那些回礼的事情你不用管,我们这些年多种些地,可劲儿攒出些回礼来就是了。”崔老实搓了搓手——这些天心里一直不安,总觉得占了秀珍的便宜,添妆礼是人家送给秀珍做嫁妆的,自家怎么能拿着据为己有呢?

第365章 大婚喜(一)

  “爹, 娘, 我说过了,那些添妆礼不能动, 那是你们留着要回礼的,我嫁人还能让你们来背债?快些莫想这些了,我说过了我有把握办好嫁妆,你们便莫要再说这事情了。”

  崔老实与崔大娘相互望了一眼, 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当,只不过见着卢秀珍那坚定的神色,悄悄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卢秀珍笑了笑:“爹, 娘, 你们还不相信我不成?”

  “好好好,你自个儿好好计划吧,要帮忙做什么只管跟我们说,我们一定会尽力的。”

  崔老实与崔大娘觉得他们也很无奈,毕竟家里穷,财力不足,只能靠着自己的劳力了。

  “我有事会与你们说的。”卢秀珍笑着挽住崔大娘的胳膊, 陪着她朝里边走,崔大娘瘦瘦小小的,靠在她身上几乎没什么分量。

  对于自己的嫁妆,卢秀珍此刻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礼部的高大人跟她说过了,太子妃的嫁妆是有规定的, 不能超过一百八十台,卢秀珍当时心中惋惜,若是不能超过八十台该多好。高大人见她一副惆怅模样,会错了意,还笑着打趣:“太子妃可以多放些值钱的古玩珠宝到嫁妆里便是了。”

  卢秀珍又好气又好笑,这位高大人真是没眼色,难怪都五十多岁年纪了还只做到礼部一个四品的官儿,虽说崔家现在是青砖大瓦房,可也不至于富贵到可以大把银子去买古玩珠宝的吧,亏得他还以为自己是嫌嫁妆挑子少了哪。

  只不过,自己怎么样也要将这场面给撑起来,不能让这嫁妆显得寒酸,否则胡太后与张皇后心中会怎么想呢,嫁妆在排场上寒酸了,阿瑾面子上也过不去呀。

  卢秀珍坐了下来,拿起纸笔,开始列嫁妆清单。

  怎么样,自己也要凑出至少一百五十台嫁妆出来。

  前世看电视剧的时候,一旦遇着有嫁娶的热闹,那些百姓们都在站在路边看热闹,很多人掰着手指头数嫁妆挑子,对于新嫁娘的嫁妆议论纷纷,推测新娘家的财力。自己首要的认为便是要将嫁妆挑子给凑满了数量——京城百姓们看热闹不过是数嫁妆挑子,不少箱笼都是锁着的,谁又知道里边放着的是什么?

  那些几个人抬着的挑子是明晃晃打眼看得到的,那就放着皇室送过来的白璧如意金银首饰金银锞子之类,自己有两处田庄,摆上几块土砖表示陪嫁里有田地庄园。那些被子枕头啥的,赶着让江州城的绣坊定制几套就够用,堂堂大周皇室,还少了她几床被子不成?皇室送来的聘礼里头有各种锦缎,就用那种做被面床套,一见着那料子便晓得是好东西了,也不会有人多嘴多舌。

  卢秀珍这般算了下来,那些开放式的嫁妆挑子约莫能有七八十抬的样子,自己再凑上个几十台上锁的箱笼,这嫁妆就算准备够了。

  只是……这箱笼可不能用一般的材料,否则跟前边的那些金银珠宝配不上套,看着也觉得尴尬,怎么着也该像旷老夫人说的用紫檀木的箱子或者是上好的黄花梨。

  这就只能请李尚工他们帮忙了。

  尚工局里的人听说是太子妃相请,初七那日便赶着来了青山坳,李尚工先向卢秀珍请了安,然后就问正事:“可是要置办嫁妆?”

  卢秀珍点了点头:“正是,想要请李大叔帮忙呢。”她瞄了下那些抬着箱子进来的尚工,有些奇怪,为何李尚工还带了这么多箱子来?

  “太子妃快些莫这样客气,太子殿下早派人吩咐过了,我们尚工局在腊月开始便已经替太子妃在准备嫁妆了。”李尚工乐呵呵的指了指身后那些箱笼:“这都是太子殿下让我们备好的各样首饰,还有制衣局做好的嫁妆和花冠。”

  阿瑾……太细心了。

  卢秀珍心中一热,没想到阿瑾竟然连这个都想到了,那她这个嫁妆的事情又要省了不少功夫了。

  李尚工带来了约莫二十口箱笼的嫁妆,若是平摊到嫁妆挑子上,能装四五十挑还有余,那自己就只要准备几十台就能凑上一百六十台的嫁妆,这样既不失礼又不显太奢侈。

  “李大叔,我想让您替我打上几十口樟木箱子。”

  “樟木箱子?”李尚工一愣,太子妃出阁,嫁妆箱笼用樟木,不太好吧?怎么着也该用点好材质的啊。

  “李大叔,这世间若论富贵,谁也比不过皇家,我这一点点些须嫁妆,连添花的资格都没有,自然不必太浪费。樟木能防虫,有香味,放东西最实用不过,故此我想用樟木做箱笼装了嫁妆过去。”

  “可是人家见着是樟木的,自然会觉得有些上不了台面。”李尚工摇了摇头:“太子妃还是换些名贵木材比较好。”

  “李大叔,用紫檀如何?”卢秀珍笑眯眯的问道。

  “紫檀?当然是极好的了。”李尚工颇觉诧异,太子妃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紫檀?他不是不熟悉崔家的老底,就是将皇上赏赐的一千亩地给卖了,只怕也买不起成套的紫檀哩。

  见着李尚工一脸的诧异,卢秀珍有些得意:“李大叔,这紫檀我只能拜托你了。”

  尚工局的人全愣住了,若是李尚工有这能力买上好的紫檀,还用得着在尚工局做事?这位太子妃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吧。

  “李大叔,你们替我做的假花能以假乱真,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假的紫檀木来。我私心里想着,若是咱们用些深紫涂料掺到清漆里上色,那纹路做成紫檀样儿,这不就是紫檀箱笼?那些百姓们都只是看看热闹,谁还能挤到嫁妆队伍里去摸箱子敲打敲打听听木质?只要远看着像是紫檀就够了。”

  李尚工张大了嘴……好像有些道理。

  “皇室里谁不知道我的身份?即便看出是假的紫檀木,想必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也不会怪罪于我,毕竟聘礼我如数带了回来,还尽力全了皇家脸面弄出这么多嫁妆来,她们也没多话好说。”卢秀珍仔细分析了一下以假乱真的可能性,尚工们听了也是连连点头:“太子妃说得不错,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为人都很宽厚,定然不会说多话的。”

  这事情就如此定了下来,李尚工他们连夜赶工,十日之内便赶出了所有的嫁妆挑子与箱笼,全是仿的紫檀纹路,用了深色里边透点紫的油漆,远远看着真是与紫檀无异。

  二十三日,绣品送了过来,崔家人将嫁妆摆上挑子塞进箱笼,差不多快花了一整天。最后还剩了三十口箱子没有塞满,崔老实与崔大娘心中暗自嘀咕,难道要抬着空箱子去京城?成亲讲求个吉利,嫁妆箱笼是空的怎么行呢?

  “爹,娘,你们莫要着急,我这都已经办妥当了。”

  卢秀珍早就做了准备,她在江州城的粮肆定了最好的五谷杂粮和江南大米,很容易就能将那几十口箱子塞满了。

  “民以食为天,我用粮食做嫁妆,寓意是大周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可是再好不过的彩头了。”卢秀珍拿着剪子跟着顾二贵学着剪红双喜,抬头看了一眼震惊得站着不能动的崔大娘,微微一笑:“娘,你放心,嫁妆的事儿没问题的,你别担心我进宫会被刁难。而且,就算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有想法,阿瑾也会替我去说明的,你也不是不知道阿瑾这人是怎么样的,他忠厚老实,会帮我的。”

  “嗯嗯,那倒是。”

  崔大娘想起了那个和自己一道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少年郎,又难过又开心,悄悄抬起胳膊擦了下眼睛,声音里有几分哽咽:“阿瑾肯定会帮你说话的,他心地好。”

  “那是当然,大哥他……”崔六丫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来那称呼好像用错了:“太子殿下人很好的啦,从来都很关心体贴家人。”

  她的手滞了下,忽然笑了起来:“大哥变姐夫,大嫂变大姐,老天爷真是好安排,我们命中注定就是一家人!”

  “可不是吗?”卢秀珍笑了起来:“不管怎么样,咱们都是一家人。”

  “太子妃娘娘!太子妃娘娘!”

  外边传来崔才高急促的呼喊声,卢秀珍放下手中的剪子,走到了外头,就见着崔才高半弯着腰站在走廊下边,一脸讨好的笑:“太子妃娘娘,二十五日一早我们崔氏在宗祠设宴,算是替太子妃娘娘饯行,还请娘娘一定赏脸啊。”

  卢秀珍笑了笑,这人真是势力,自己都没有改姓氏,只是认了崔老实崔大娘做义父义母,他们崔家就顺着竿子朝上爬了。

  “既然族长大人这般盛情相邀,我们家也难推托,我会让三郎四郎那日一早代表我家过去用饭,感谢族里的一片心意。”见着崔才高的脸色瞬间转成失望之色,卢秀珍笑了笑:“今日晚饭后我就要京城去了。”

  二十六大婚,今日都二十三了,怎么样也要赶着二十四之前到京城,怎么也要准备两日,至少要熟悉一下大婚的流程,可不能出错。

  谁还有闲工夫二十五日早上用饭呢,又不是吃过饭就去逛街。

  崔才高的脸色变得有些灰败,可也不敢回嘴,只能恭恭敬敬的听着卢秀珍继续说下去:“乡学的事情要好好着手办,还请族长大人多多照顾我爹娘,若是有谁欺负他们,你可要替他们主持公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崔才高哪敢说半个不字?只能一一应承下来。

第366章 大婚喜(二)

  二十三日的申时, 天色将暮, 青山坳的路上挤得满满登登都是人,就连本村的百姓都没办法靠近那条道路, 只能站在不远处伸长脖子看。

  太子妃大婚,出阁时候不仅是京城派咯大队人马来接亲,江州这边有身份地位的官员与富绅都得了这个荣幸过来赶着送太子妃出门,两边的人凑到一处, 就连崔老实家的宅子都不够站人的。

  好在礼部派过来的那些官员们都是些经历过大场面的,江州这边的人又是些只敢仰视的小民,支起耳朵听那司礼内侍扯着嗓子喊仪程,看着人家怎么做, 便赶紧跟着招办, 如此下来倒也还算是有条不紊。

  作为这大婚的主角,卢秀珍觉得实在有些累,比她到苗圃浇水还要累。饶是她这般冰雪聪明,遇到自己大婚的时候,还是会有些晕头转向,只能任由着宫里派来的姑姑和宫女们在耳边小声提点,照着她们说的去做, 完全都没了自己的主张。

  鞭炮声声震耳欲聋,青莲色的暮色里一阵阵硝烟弥漫,渐渐的钻进了众人的鼻孔里,吸一口气,只觉胸堂里满满都是一种尘土味道。喜炮过后, 辇车上路,鼓乐齐鸣,将树林间的鸟儿惊得全扑闪闪的飞了起来,瞬间空中便阴了一片,不断有羽毛从空中旋转飘落。

  “太子妃要走了,就连栖凤山的鸟儿都舍不得,全出来相送哪。”百姓们在路边议论纷纷,看着那辇车慢慢走远,连声感叹:“太子妃果然是有些来历的,要不是怎么会有这么多鸟儿出来相送呢。”

  这些话卢秀珍是听不到了,她端端正正坐在马车里,脑袋里一直在想着这大婚会是一个什么场景。

  这还只是在青山坳呢,就已经是人多得让她眼花缭乱,到了京城还不得满城出动来看太子大婚?想必到时候肯定是万人空巷,京城的大街小巷上全只看到人头攒动吧?

  二十四二十五两日里,礼部与宫里都派了人过来向她提点大婚时要注意的时宜。

  卢秀珍觉得别的什么都还好,主要是那套吉服她实在有些没法承受。

  内外一共有九层,从最贴身的轻软中衣到外边的嫁衣,层层叠叠将她包裹得像一只粽子。她张开双手站在那里,一群宫女围着她转,不停的替她整理褶皱的衣裳,卢秀珍只觉自己胳膊酸得好像随时会掉下来。

  “若是夏日成亲,也要穿九层不成?”

  “回太子妃话,九乃是具有特别意义的数字,太子妃大婚定然是要穿上这九层衣裳的。”青茑姑姑站在一旁搭话:“故此皇室成亲一般在春秋冬三季,选在夏季大婚的比较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9页  当前第1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6/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