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_分节阅读_第180节
小说作者:烟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7-09-29 14:07:50

  他们在芝兰堂里赏了好一阵子花, 不少花都是以前他们没见过的, 摇曳多姿的蝴蝶兰,修剪成各种造型的五针松, 油绿叶面的摇钱树平安树,还有那嫁接在老山杏桩上的梅花,这些看得两人都是啧啧称奇:“卢姑娘,你真是有一双巧手哇。”

  “两位大人过奖了, 不过是素日里没什么事情做,故此就爱多想写稀奇古怪的事儿去做罢了。”卢秀珍陪在几人身边赏花,如数家珍:“两位大人若是对花会感兴趣,等着春天来了, 我送几盆新奇的花给两位大人, 放到书桌上头,看看也可消除疲倦。”

  “卢姑娘真是有心了。”

  两人走到藤桌之侧,看到上边放着的笔墨纸砚,不禁有些好奇:“卢姑娘也喜欢作诗?”

  “两位大人,我哪里会写诗,不过是看到有些爱花的文人经常来我芝兰堂,每次赏花之时便念念有词, 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划。我明白他们是诗兴来了,唯恐那些锦绣文章回家的时候又给忘记了,故此索性给他们备下笔墨纸砚让他们在这里把诗句写下来。”

  “卢姑娘,莫要谦让,若没有这风雅之心, 自然体会不到旁人想要作诗的这份心情,必然是你有这份心意。”梁首辅摇了摇头,笑眯眯的望向卢秀珍:“能不能请卢姑娘即兴赋诗一首呢?”

  卢秀珍有些为难,看了看崔大郎,这个白发苍苍的梁首辅跑到芝兰堂要她作诗,这是什么鬼!谁告诉他自己会写诗了?自己都已经说得明白了,他还要坚持说自己有什么风雅之心——她有的只是一颗热腾腾的赚钱之心好不好!

  崔大郎瞬间懂了梁首辅的意思,他是在考究卢秀珍的才学呢。

  作诗就作诗,我家秀珍什么事儿不会?崔大郎冲着卢秀珍挤了挤眼睛:“秀珍,上次你写的那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便很好。”

  “那是……”卢秀珍急急忙忙想分辨,上次都不跟崔大郎说了吗,她是从古书里看到的好吗?怎么他就坚定不移认为是自己写的呢?剽窃前人成果占为己有,这很不好啊,太不道德了!

  “这诗的开头真是妙哇!”江平章抚掌赞叹了一声:“没想到卢姑娘真是聪明绝伦,定然能胜任太子妃之位,我等回去定会向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说明今日情况,只不过还请卢姑娘赋诗一首,让我们拿了回去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过目。”

  原来……这是皇家派来的考察团吗?让她作诗,只是在证明她的能力,说明她有足够的才情配得上阿瑾?

  她不是很会种田吗,全朝堂的文武大臣们都知道啊,为啥一定要她写首诗来证明自己有才情?诗赋能当饭吃吗?分明种田比作诗更重要好吗?

  见卢秀珍没有出声,仿佛在思考什么,梁首辅与江平章两人相互望了一眼,轻声道:“我们到旁边去赏花,莫要打扰了卢姑娘赋诗。”

  崔大郎嘿嘿嘿的笑着,秀珍真是厉害,什么都会!

  见着他笑得很开心,卢秀珍有几分气馁:“阿瑾,我真不会写诗!”

  让她写什么?啊,美好的田园,到处都是油菜花,好香,好香,好香啊!

  虽说她自认为在别的方面她具有一定的能力,可写诗这档子事还真不是她的强项——尽管原来也背过不少唐诗宋词,可她却只是因为语文老师教导他们要学会积累而去背诵的,若是要她去写诗,特别是写古诗,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秀珍,你就别谦虚了,我知道你会写诗,写得很好。”崔大郎笑眯眯的望向卢秀珍:“你好歹也要露一手啊,我那皇祖母与母后总说你比不上那些京城贵女,她们心里边,种地种得好算不了什么,一定要有才情,你可千万要证明你自己啊。”

  望着崔大郎热切的目光,卢秀珍叹了一口气,看起来还真没办法,自己只能默写一首诗对付了,否则自己与阿瑾的事情可能会受到阻挠。她慢慢走到藤桌前边,顾小圆赶着上来将宣纸铺好,一边兴致勃勃的研墨:“卢姑娘,你什么都会,肯定能写出好诗来的。”

  顾小圆从家中出来的这几个月,一直在跟着卢秀珍学着认字,在她心目里,天下没有比卢秀珍更聪明的人了。

  卢秀珍苦笑一声,这些人都将自己当成神仙了呢,她又不是全才!

  捏着笔想了又想,卢秀珍脑子里乱糟糟的一片,无数好诗句都浮现了上来,都不知道用哪一首才好。崔大郎站在梁首辅身边,略带得意道:“梁大人,秀珍才思敏捷,不用多久便能做出好诗来的。”

  梁首辅摸了摸胡须,微微一笑,太子殿下真看得起卢姑娘哪。

  但见卢秀珍低下头,手中的笔已经开始在飞速的移动,看得梁首辅与江平章目瞪口呆:“卢姑娘为何写得这样快?”

  写完四句诗,卢秀珍将毛笔朝笔架那边一挂:“写好了。”

  梁首辅与江平章急急忙忙奔了过去,乍一看纸上的那几行字,不由得皱了皱眉,卢姑娘这字写得可不咋样哩。他们却不知道,大半年之前,卢秀珍写的字更差,经过大半年的练习,已经好了许多。

  前世用的是钢笔,从未用过毛笔,这有个适应过程,卢秀珍其实已经适应得很快了。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

  江平章缓缓念出这四句诗来,眼睛越瞪越大,简直不敢相信这四句诗竟然是面前这个小村姑写的,何等豪迈悲壮的诗句,她一个小姑娘,如何能有这般感慨?

  “江大人……是不是写得不好?”卢秀珍有几分忐忑,这诗还有四句,可后边四句有些记不全,她就只写了前边四句,江平章这表情……究竟什么意思?

  “卢姑娘,这诗真是绝妙!”江平章赞叹了一句,但又带着疑惑问了一句:“卢姑娘如何有这种感叹,你年纪轻轻,正是芳华正茂的时候,怎么就会雄壮里透出些悲凉,看透人生的感觉呢?”

  “江大人,我是触景生情,人人皆道富贵好,一门心思削尖了脑袋朝上爬,早两日我受皇后娘娘邀约进宫赏早梅,到了那里才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来两位娘娘是要给太子殿下选妃。御花园里许多高门贵女,一个个打扮得赏心悦目,都希望能雀屏中选,这个太子妃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可是这般努力经营,到时候说不定只是一场空。帝王家因着争权夺利,父子兄弟反目成仇的,难道还少吗?”

  “唔,卢姑娘这话倒颇有见地。”

  梁首辅与江平章两人皆点头称赞,莫怪卢姑娘有这般感叹,原来是由选妃之事生出的感触,这倒也符合她的心情。

  “梁大人,江大人,其实我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姑,我只盼着过寻常人的生活,只不过是太子殿下一片深情厚意,自觉无以回报,只能顺应着太子殿下往前走罢了,若按着我的本心,真真是不想进宫的。”卢秀珍长长的叹息一声:“这宫里的日子如何会有宫外这般自在?只是我不能辜负了太子殿下,必须与他同进退,为大周百姓谋安定幸福的生活,此事无可回避。”

  “卢姑娘竟有这般大胸襟!”梁首辅大为惊讶,没想到这卢姑娘竟有如此见地,心中装着大周百姓!若是她为太子妃,将来为皇后,定然会是一代贤后,能帮衬着太子殿下好好治理国家。

  “卢姑娘,不必自谦,你这般惊才绝艳,大周无人能及,本官这就带着此诗去求见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梁首辅捧起那张宣纸,满脸都是欣赏赞许之色:“女子能有这般胸襟,着实难得,难得。”

  崔大郎得意的望着卢秀珍,心里甜丝丝的:“秀珍,你放心,宫里很快就会有人过来提亲了。”

  三人一并回宫,途中梁首辅与江平章不住的向崔大郎打听着卢秀珍的事情,崔大郎趁机将卢秀珍好好吹嘘了一番,两人听得实在感叹:“奇才,奇才是也。”

  原来高手在民间,难怪太子殿下将卢姑娘与那名相相提并论呢,若这位卢姑娘生了个男儿身,肯定是国之栋梁,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梁首辅与江平章先去慈心宫见了胡太后,胡太后刚刚从寝殿那边赏了早梅回来,正靠着一个绣枕坐着,伸直了一双腿,两个宫女举着美人捶在给她捶腿,还有两个忙着用那上好白玉制作的滚轮轻轻的在磨着她脸部的肌肤,胡太后半眯着眼睛躺在那里,甚是惬意。

  “太后娘娘,梁首辅与江平章来了。”

  胡太后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传他们进来。”

  甫才进门,梁首辅与江平章便高声向胡太后道喜:“恭喜太后娘娘,贺喜太后娘娘!”

  胡太后一愣:“二位大人,这喜从何来?”

第354章 似磐石(五)

  梁首辅上前一步, 从怀中将那张宣纸掏了出来, 双手奉上。

  “太后娘娘,你且看看这首诗。”

  胡太后接过宣纸瞟了一眼, 即刻间惊讶得站了起来:“谁人做得此诗?真乃有才之士!梁大人这是在因着发现了高才而来向我恭贺吗?”她望了一眼梁首辅与江平章,忽然有些疑惑,这两人是自己派出去劝懐瑾的,为何不忙着做这事却干起吏部尚书的行当来了?

  “难道这诗是懐瑾所做?”胡太后有些惊讶, 她知道懐瑾聪颖,可没想到他还有这般豪迈胸怀,真是一点都不了解他。

  “太后娘娘,这首诗是那位卢姑娘所作。”梁首辅笑得舒畅, 心中颇是得意, 仿佛卢秀珍是他最亲近的人一般。

  “卢姑娘所作?怎么可能?”胡太后又仔细将那首诗看了一遍,摇了摇头:“梁大人,你莫要被她骗了,肯定不是她写的,或许是将旁人写的诗抄了一遍而已。”

  “回太后娘娘话,我与梁大人亲眼看着卢姑娘提笔写下此诗,这事不假。”江平章在一旁弯腰回话:“卢姑娘事先并不知道我们要去她那芝兰堂, 让她写诗也只是临时起意,她绝不会有事先准备好的机会。再说此诗如此雄壮豪迈,句句精彩,若是旁人所写,早就已经流传天下, 人人诵读,可是老臣读过这么多诗词歌赋,却从未见到过这首诗,故此老臣觉得确实是卢姑娘所作。”

  “老臣也没读到过这首诗。”梁首辅也点头附和:“更何况卢姑娘还向我们解释过写这首诗的起意,确实说得通。”

  “看来真是她所作啊。”胡太后仔细盯着那几行字,心里渐渐通达:“看起来这位卢姑娘还是很有才学的。”

  “太后娘娘,我们今日劝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态度十分坚决,他一定要娶卢姑娘为太子妃。老臣们开始也觉卢姑娘的身份配不上太子殿下,可与卢姑娘见面以后,我们就都改了自己的主意。英雄莫论出处,便是连太/祖当年也不过是一个杀猪的屠户,后来却贵为天子,人之富贵荣华岂是出身而定的?”

  胡太后微微颔首:“梁首辅说的有些道理。”

  “太子殿下说了,若觉得卢姑娘身份不相配,那便赐她一个郡主身份,这样就无论如何也能配得上了。一个人的身份改变是很容易的。娘娘,卢姑娘究竟能不能做太子妃,此刻决定权已经不在您和皇后娘娘手里,一切都是太子殿下掌控,毕竟您没办法绑着他去拜堂成亲不是?”

  胡太后没有出声,当日畅春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那流着血的手掌,崔大郎坚毅的神色,让她忍不住有些感叹,这世间毕竟不是人人都那般势利,也有坚定执着于纯真感情的人,比如说她的皇长孙许懐瑾。

  “太后娘娘?”

  见着胡太后站在那里没有说话,梁首辅与江平章忍不住开口相询,胡太后恍若梦中惊醒:“两位大人请回罢,太子妃的人选,哀家心里已然有数,多谢两位大人为国奔走,大周江山社稷的稳定,全靠着两位大人这般忠心无二。”

  “太后娘娘睿智,老臣们也不多说了,就此告辞。”

  听着胡太后的口气,似乎已经认定了卢秀珍为太子妃,梁首辅与江平章很是高兴,两人赶着去了东宫向崔大郎道贺:“太子殿下,太后娘娘似乎已经意动。”

  “太好了,多谢两位大人进言。”

  崔大郎快活得几乎要跳了起来,眼前即刻间红彤彤的一片,红色的喜堂,红色的龙凤花烛,红色的嫁衣,红色的盖头,那样鲜艳那样红润,红得他似乎被一片云彩包围,脚都落不了地。

  等着梁首辅与江平章两人走了,胡太后打发了韵仪姑姑去明月宫那边将张皇后找了过来,等她刚刚坐下,胡太后便开口发话:“明日着礼部开始制定太子大婚的议程。”

  张皇后吃了一惊,有些不解:“母后,为何忽然就将这事定下来了?”她有些忐忑的看了胡太后一眼:“那边的事情可处理好了?”

  若是就这样强按着牛头去喝水,未必见得懐瑾会娶芫蓉,当时他那般坚决的自残来明心志,难道还会在这一两日里就按着他们的要求来另娶他人?

  “什么事情?”胡太后装作不明白。

  “就是……卢姑娘那边的事情啊,梁大人与江平章莫非已经安抚好卢姑娘了?”张皇后想了想,微微笑了起来:“也是,咱们都直接提出来了,她可为太子侧妃,这般尊荣与她,她为何不会答应。”

  “若嫿,你错了,懐瑾要娶的,便是那卢姑娘,哀家已经做了决定,她便是咱们大周的太子妃。”胡太后闲闲的答了一句,手指捻住一颗紫檀佛珠不再动弹。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以后会是什么命运,就如这颗佛珠,如何便知道此刻正拿捏在自己手中?原来的种种计划,都比不上形势的变化,那时候看上去合适得不能再合适得张芫蓉,在梁首辅与江平章造访了卢秀珍以后,顷刻间便黯然失色。

  “什么?”张皇后脸色一白,紧张得话音都有些发颤:“母、母……后,不是……”

  “若嫿,既然懐瑾属意那位卢姑娘,我们又何必强迫他?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若是咱们苦苦相逼,指不定被逼到角落里,懐瑾偷偷出宫走了不再回来,你这大半辈子的指望也就落空了。”胡太后盯紧了张皇后,微微叹息一声:“你我二人都是在宫中生活了多年,这里边的酸甜苦辣不是不清楚,在宫里挣扎还不如在宫外自由自在,你说是不是?”

  闻言,张皇后脸上露出了一丝迷惘之色,坐在那里呆呆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你那侄女张芫蓉生得确实美貌,出身又这般好,若是张府放出话去要替她择婿,不知道会有多少高门贵户的子弟赶着前来求亲,你又何苦一定要将她弄进宫来?就算咱们算计着让懐瑾与芫蓉成了好事,可是懐瑾以后独宠那位卢姑娘,你有没有替芫蓉想过?她会是什么心情,又会不会怨恨于你?”

  “母后……”张皇后有几分动容,周世宗独宠陆贵妃,她年轻时不是没有过怨恨,只不过后来因着懐瑾出生之时闹出了那事,她这才断了对周世宗的念想,两人相敬如宾。

  懐瑾现在就这般对卢姑娘热情似火,以后那卢姑娘进得宫来,又会是第二个陆贵妃,自己那侄女独守空房时,真的可能会对自己心生怨恨。

  “你娘家高门赫赫,也不需要再出个皇后来撑门户,更何况凡是那些权力过大的,往往会让皇上产生一种不安定的感觉。功高震主,这是权臣大忌,张国公府已经如此荣华富贵了,更不用一个皇后的称号来做那着锦的鲜花烹油的烈火。”

  张皇后低下头去,不言不语,最后才幽幽叹息道:“母后说得对,若嫿知错了。”

  毕竟自己的儿子才回到宫中,自己都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的与他亲近,若一定要强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而让母子之情生分了,实在不合算。侄女与儿子之间权衡选择,当然是儿子更加重要,张皇后想到此处,忽然觉得全身轻松。

  “哀家打算拟旨封那卢姑娘郡主的分位,这样她就能与懐瑾配得上了。”

  “全凭母后决定。”张皇后下定了决心,赶紧让懐瑾如愿以偿,快些娶了卢姑娘进宫,到时候自己也好早些抱孙子。

  “若嫿,哀家知道你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

  见着张皇后也想通了,胡太后很是高兴,转身吩咐韵容姑姑:“去将中常侍找过来,哀家要和他商量商量,如何拟这封赏郡主的懿旨。”

  “母后,要找理由出来还挺容易的,卢姑娘为大周培植嘉禾劳心尽力,光凭着这一条就够给她郡主封赏了。”张皇后已经准备接纳卢秀珍做儿媳,此刻也开始替她想起解决出身这件重要的事情来,听说这位卢姑娘种出的江南种谷能将产量增三成,若是能全国推行,还不知道能给大周增加多少赋税呢,这般作为,自然是配得上皇家封赏的。

  见着张皇后仿佛已经没了芥蒂,胡太后笑着点头:“若嫿,你提醒了哀家。”

  张皇后端起茶盏来,低头轻轻喝了一口,心中暗道,她要将父亲与兄长找过来将这事好好儿解释一番,不是她不肯帮忙,是实在没法子帮忙,只能请娘家父兄原宥一二了。

  只是张皇后却万万没想到,张国公与张鸣镝并无责怪之意,全部表示谅解。

  “娘娘不必自责,老臣并未想着要芫蓉进宫为太子妃,这只不过是老臣夫人有这般想法,老臣也早已与她说明过。须知一门两后并不是荣耀,反而是家族祸事埋下的隐患,皇上若是厚道也就算了,若是那些提防心重的,张氏一族必不得善终。”

  张国公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早就与张国公夫人说了这里头的利害关系,无奈妇人见识短浅,总是说太子殿下仁义,肯定不会干那种事情,竟然还暗地里走皇后娘娘的门路,想将蓉丫头送进宫来。

  “娘娘,我们回府以后自然会跟家人说清楚,还请娘娘不必多虑,毕竟太子殿下刚刚代为监国两个月,政通人和,个个夸赞,我们更不能拖后腿。”张鸣镝抱拳行礼:“回府以后我便会让夫人请官媒过来,替芫蓉寻一门合适的亲事。”

  张皇后总算是放下心来,笑着点头:“本宫可担心了好一阵子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9页  当前第1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0/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