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妻不贤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温凉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9 KB   上传时间:2017-09-08 12:34:07

  出嫁的媳妇为长辈缝制衣物是很正常的事,普通百姓家男人的衣物都是家中女眷缝制,如伯府这样的高门大户,自然不需要女眷们辛苦地操心一家子男人的衣物,平民男子一年可能就三四套新衣裳,但贵族男子却可能三四十套都不止,女眷们再勤快也满足不了。所以这种人家一般都会专门养些做衣裳的绣娘,家中无论男女主仆的衣物基本都是由绣房所制。

  但一般针线好的女眷每年也会动动针线,为家中男人亲手缝制一件衣物,不为省钱,只为表达对亲人的关切。

  宜生的针线活很好,能绣花也能裁衣,虽比不上专业的绣娘,但在女眷中也算不错的了。刚嫁入伯府那一年,她就给沈承宣以及沈问知、谭氏和老国公——那时老国公还在世——都亲手制了衣裳,但后来跟沈承宣关系冷淡,她便不再为沈承宣制衣,只每年为其他长辈做件衣裳,虽然跟谭氏关系紧张,但也从没落下她的,因为这是宜生从小受的教育。

  宜生嫁过来第一年老国公就去世了,后来又跟沈承宣关系冷淡,因此后来几年,宜生也只是给沈问知和谭氏做衣裳,倒是很轻松。

  而二房那边毕竟隔了一房,再说两房人向来不合,因此宜生也没想过自讨没趣儿地给二房长辈做衣服。

  至于沈问秋,一来同样隔了房,没必要,二来则是为了避嫌。毕竟虽然名义上是叔叔和侄媳,但却是一般年纪,衣裳这种贴身之物,还是要尽量避避嫌的。

  所以,宜生从未给沈问秋做过衣裳。

  沈问秋每次外出回来给各房送礼,宜生回的也多是文房四宝和佛经佛珠,同样是为避嫌。

  但这次,她却送了亲手做的披风。

  沈问秋已经很久没穿过家人亲手做的衣裳了。

  他的亲生母亲柳氏是个心思敏感细腻的女子,又好像总是忧郁着,日日哀缠多病躯,夜夜愁挂罥烟眉,不食人间烟火一般。柳氏虽然疼爱沈问秋,但却从未为他做过衣裳,一来她不会做,二来……沈问秋也想象不出母亲安静贤淑地做针线的样子。

  后来柳氏去世了,就更没有人为沈问秋做衣裳了。

  唯一一件“家人”为他做的衣裳,却是老夫人刘氏所做。

  那是柳氏去世的第二年,也是沈问秋弃文从商的第一年,他第一次离开伯府,像个普通的行脚商人一样,去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低价收取货物,再跋涉千里到繁华之地转手高价卖出,赚的其实就是辛苦钱。

  第一趟买卖做成回到伯府时,他下巴长了胡子,皮肤变黑便粗,身上的衣裳也破旧地不成样子,除了依旧挺拔的身姿,几乎没了半点往日伯府三少爷的翩翩少年的影子。

  他为伯府里的每一个人都带了礼物,他们嘴上说着感谢、夸奖的话,然后送来几乎没半分诚意的回礼。

  左不过茶叶布匹之类,还都是普通不值钱的货色。

  只有两件回礼不一样。

  一件是宜生的。宜生得知他信佛,因此特地去护国寺请了个平安符,又请方丈加持开光,然后将这平安符作为回礼送来。

  在外行商之人,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赚多少银子,而是能否平安归来。这份回礼是用了心的。

  而另一份不同的回礼,则是来自老夫人刘氏。

  那时刘氏早已搬入刘园,她像个隐形人一样,很少出现在众人面前,老伯爷去世的时候,她甚至没有表现出多悲伤的模样,她深居简出,每日在她的刘园里种瓜种菜,甚至还种起了庄稼,劳作后就虔诚的诵经礼佛,专注地不问世事。

  按理说,沈问秋应该不喜刘氏的。

  若没有刘氏,他的母亲柳氏就是威远伯府唯一的、毫无争议的女主人,而他也将是伯府唯一的嫡出少爷,沈振英百年之后,这伯府和爵位都将是他的。

  但因为刘氏的到来,柳氏成了“平妻”,沈问秋也从嫡长子变成嫡次子——甚至在某些人眼里,论先来后到,刘氏才是无可争议的原配嫡妻,沈问知才是真正的嫡子,而柳氏和沈问秋,论地位都要低刘氏和沈问知一等。

  这样看来,伯府两位夫人以及她们所出子女之间似乎应该是势同水火的。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刘氏在伯府的存在感很低,当年她以那样轰动京城的方式回归,最后皇帝亲自出面,令刘柳二人不分尊卑,皆为平妻,这才结束了一场闹剧。虽然貌似和平收场,但京城的闲人们满以为以后能看到伯府两位夫人斗地你死我活的场面,但事实上两人却几乎不怎么见面。

  刘氏从一个农妇摇身变成伯府女主人,但她的心思却似乎并不在重夺丈夫的心上,她常年吃斋念佛,从不主动到沈振英跟前来。而柳氏更是贤惠,她甚至常常规劝沈振英多去刘氏房里。

  两位夫人见了面,虽不至于姐姐妹妹地叫,但却能相互礼让尊重。

  为此,不知多少男人羡慕沈振英。

  也因为刘氏和柳氏特殊的相处方式,所以沈问秋不仅不敌视刘氏,相反还一直很尊重。第一次外出经商归来,给伯府众人的礼物中,刘氏的礼物是最贵重的。

  而刘氏的回礼,论价值简直连谭氏等人的回礼还不如——她送了一件自己做的粗布棉袄。

  布是平常百姓很喜欢的一种粗布,价格便宜,但结实耐磨,比娇贵的丝绸绫罗耐用多了,刘氏还用了整整三层布,论结实耐磨是绝对够的。棉花是当年新弹的,量很足,以致棉袄显得很厚实,甚至有些臃肿,再加上粗布的外罩,这棉袄简直土不可言,就像农村老爷们儿冬天裹着的老棉袄似的,跟沈问秋翩翩公子的形象委实差地有点儿大。

  据说,当时已成为袭爵的新威远伯沈问知得知这事儿后,还特地跑到刘园,跟母亲抱怨了一番,嫌她送的东西太拿不出手,让人笑话。

  府里有些下人私下议论也多有嘲笑,说刘氏虽然当上尊贵的伯府夫人,也脱不掉浑身的土腥气儿。

  但沈问秋却很喜欢这份礼物。

  第一次去外面行商,他到底经验不足,要带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尤其去北边那些苦寒之地时,冷风刮地人骨头缝子跟刀割似的,他带的那些华贵衣物通通中看不中用,虽有皮毛大氅,却不贴身,若是那时他有这么件粗布棉袄,就能少受不少罪。回来后,跟伯府的人说起在北地的遭遇时,他也说起了北地的苦寒和自己准备的不足,但只有刘氏送了他一件棉衣。

  而且,这是他第一次收到别人亲自做的衣裳。

  从幼时起,他身上的衣物全部都是出自伯府的丫鬟、绣娘之手。

  所以沈问秋特地去刘园郑重谢了刘氏,并对她更尊敬了。

  而这次,是他第二次收到别人亲手做的衣裳。

  他看着手中的披风,目光复杂难言。

  她是出于什么心思送出这件披风的呢?

  她以前一向注意避嫌,为什么这次却不注意了呢?

  是不是……他最近的所为,让她动了什么心思?

  沈问秋的手缓缓攥紧。

  披风光滑的布料被他攥出深深的褶皱。

  ***

  为什么送沈问秋披风?

  宜生想的其实很简单。一来的确是为感谢,二来除了衣裳,她也实在想不出送别的什么了。

  文房佛物送了十几年,但这其实是最寻常不过的礼物,不仅宜生送,寻常人情往来也有很多人送。

  所以宜生估计,这种东西沈问秋那儿估计都快堆地放不下了。

  但她这次是真的想好好谢谢沈问秋,自然不想再像往常一样,那样总是有些敷衍。但别的东西也实在不好选,沈问秋身家不菲,又走南闯北地见多识广,京城什么新奇巧妙的东西估计都入不了他的眼。

  宜生思来想去,最后想到自从沈问秋去外面闯荡后,身上穿的衣服就几乎都是从成衣坊买来,全身上下没一件亲人做的衣裳。

  所以她就想着亲手做件衣裳。

  以前不送衣物是为了避嫌,以防谭氏沈承宣等人多想,但如今她跟沈承宣谭氏等人已经撕破脸,她再也懒得管他们的想法,只要自己行的端做得正,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况且无论沈问秋再怎么年轻,他也是叔叔,为长辈缝衣天经地义,只要不带龌龊心思去想,这事儿就无可指摘。

  所以宜生就做了这件披风。

  礼物送出后,她就不再想这事了,所以当沈问秋托人送来一个锦盒时,她还有些莫名其妙。

  她好奇地打开锦盒,却发现里面只有一张纸和一本书。

  纸上是沈问秋的笔迹,大意是让她以后不要再送他衣物,两人年纪相当,应该避嫌。

  而那本书,却是《女戒》

  宜生的脸顿时红了起来,身子也微微发抖。

  ——是气的。

  ☆、91.1.23

  靛青觉得他家爷有点儿不对劲儿。

  自从让他送了个锦盒给三少夫人后,他家爷就一直坐着一动不动,不仅身体没动,甚至连表情、眼神,都没有丝毫波动,简直就像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

  而且,他的坐姿并不是很放松的姿势,相反,他正襟危坐,背脊挺直,这样的坐姿时间一长就让人难以保持,更何况保持这样坐姿的同时,还要全身一动不动。

  他的目光直直地看着外面,就像是在等什么人一样。

  而他紧绷的坐姿,也很难让人相信他此刻不紧张。

  于是,靛青得出一个结论:他家爷现在很紧张,他家爷正在等一个人。

  等谁呢?

  这个问题似乎根本不需要问,刚刚送过锦盒的靛青理所当然的想到了答案。

  从小就跟在沈问秋身边,靛青与沈问秋之间早就不是普通的主仆关系,沈问秋将他和靛蓝当朋友、兄弟、家人,而靛青靛蓝则将沈问秋当做自己一辈子誓死效忠的人。

  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秘密,沈问秋有什么事都会交给他们做,所以靛青靛蓝都多多少少察觉出……他们爷似乎对伯府的三少夫人有些不一样。

  当然,这个不一样并不代表他们爷就对自己的侄媳有什么非分之想——这是个惊人的结论,若是传出去,那么毫无疑问将是一桩丑闻——靛青只是觉得,自家爷对三少夫人很欣赏,或许还有七月小姐的原因,因此爱屋及乌了一些。

  至于更深的,靛青没想,也不敢想。

  那是挑战世人容忍底线,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啊。

  即便拥有再多权势财富,只要触碰这个底线,就会招来世人的唾骂抨击。

  靛青可不想自家爷被那些不相干的人骂,而三少夫人……那个温柔美丽养在深闺的女子,恐怕更是无法承受那排山倒海般的巨大非议,而且她还出身渠家,届时恐怕不用世人非议,渠家的愤怒就足以杀死这个女人。

  所以,靛青只是潜意识里这样想过,但事实上,他从不认为自家爷会有什么越轨的举动,这只是一对关系良好,互相关系的叔叔和侄媳,除此之外,不应该再有别的什么了。

  靛青的信心来源于沈问秋。

  沈问秋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举动,他就像一个真正的长辈一样与宜生相处,而且他总是会主动避嫌,务必让人找不到什么发作的由头。

  但今天很奇怪。

  靛青不知道锦盒里是什么,但当他从沈问秋手里接过锦盒时,他发现沈问秋的表情难得的有一丝犹豫和挣扎。

  这对沈问秋来说是极不常见的,常年的经商生涯让沈问秋炼成了坚决果断的性格,他总是能很快地拿定主意,而主意拿定后,他也绝不会再犹豫挣扎,而是按照已定的选择一直朝前走下去,是对是错,也要走到尽头才能见分晓,而在那之前,他并不会回头。

  可是这一次,沈问秋眼神中的挣扎很明显,靛青接过锦盒时,甚至还感觉到沈问秋攥了锦盒一下,以致靛青第一次竟然没有成功将锦盒接过。

  但很快,沈问秋松开了手。

  而送了锦盒回来,靛青就看到他家爷正坐中堂,浑身紧绷,身姿笔直——好像接下来要面对千军万马的冲击似的。

  靛青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哂笑了一下。

  但很快他笑不出来了。

  “靛青,准备一下,我们要出发了。”

  端坐了许久之后,沈问秋终于变换了姿势,他站了起来,然后吩咐靛青道。

  靛青有些傻眼:“出去?爷,去哪儿啊?”

  今天的行程并没有出门一项。

  沈问秋脚步一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妻不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