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曲流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7-09-07 12:59:20

  只是看到儿子在信里询问平平安安的情况,他想了想,决定等侄子们的院试成绩出来后再给儿子写信比较好,免得他这边刚寄到京城,侄子们就考中秀才了,那还得再寄一次。

  要他说,侄子们这次考中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上次去县城看老二一家,侄子们变得比以前机灵多了,不像以前,不知是不是读书读多了,傻傻呆呆的,没有自家儿子以前的一半机灵。

  算了,不想这些了,他要先把儿子写的话本看完再说!

  小陈氏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心里也高兴得很,她也追着这篇话本呢,只是她不识字,得靠当家的给她念。

  *

  京城这边,过中秋节时,顾青云想到现在院试还在进行中,就想到自家的堂弟,暗暗祈祷他们这次一定要中,再不中小石头就长大了,没过几年就会回乡,到时和叔叔们一起科考,他怕自家堂弟们面子上过不去。

  不过想想堂弟们在迟迟考不中后,接受自己的建议,没有再一门心思地放在读书上。

  例如顾青平开始跟着二叔学习管理铺子、田地,为以后接管家业做准备。顾青安则去何家书肆学习如何为书画裱糊,这算是一门吃饭的手艺,可以安身立命,还与书画有关,算是沾了个“雅”字,尤其是他以后和同窗同年应酬送礼时,送上自己亲自裱的书画,也算是一件很有诚意的礼物。

  除了他们两个外,顾青云还担心跟着他学习大半年的少年王家骏,他去年考中童生,今年自觉学业有进步,六月中旬就跟他告辞回老家越阳郡考院试。

  他要带给家里的东西就是请王家帮忙捎带的。

  希望他也能考上。

  过完中秋节后,朝廷果然同意了户部拿出的方案,决定在云南实行。

  之后,他们户部就要开始忙了,因为既然要发展云南,肯定要先投资,最起码道路要修好一点,这涉及到经费问题,户部要挪出这笔钱来,方方面面都要扯皮。

  顾青云的工作一下子忙起来,不过他忙得高兴,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提出的策论被朝廷所接受,虽说在经过户部其他上官的手后,还被别人修改或增加内容,可他的功劳没有被隐瞒,被封尚书如实上报了。

  为此,顾青云还得到皇帝的赏赐,不过他没有升官。

第159章 谈话

  至于皇帝的赏赐, 白银三百两是最实惠的,其他的什么玉如意、宝瓶之类的, 只能小心翼翼地供起来, 不能让其有损伤。对顾青云而言,当然是银子最为实用。

  至于这份赏赐是否合适,顾青云想到永安帝一直以来的风格, 很是中规中矩。永安帝是一个喜欢按照规矩做事的人,一般不会破格。

  不管怎么说,他们顾家也算是拥有皇帝的御赐品了,这是一个大的突破。

  不过其实他最想要的是,皇帝给他一个皇家学院的入学名额, 只是皇帝赏赐的时候没有问过他的意见,就已经送到家里了, 真是可惜。

  顾青云没再多想, 他如今在户部已经习惯这种生活。看来除了依靠时间慢慢融入集体外,集体运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云南发展计划正式展开后,没多久,顾青云还接到了庞喜林的信。

  半年时间没接到他的信, 顾青云还真的有些担忧。他和庞喜林认识的时间不算长,可大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讲究缘分, 或许是因为气场, 因为相同的出身背景,顾青云和庞喜林的关系自从认识后就一直很好。

  如今超过半年没联系,顾青云即使觉得是云南的交通不便造成的, 可也担心他会不会是因为“强买良田”一案受到了打击。之前他没表现出来,不代表就一切都好。

  据他了解,除了自己,京城的其他同年也很久没人能收到他的信息了。

  可想而知,现在能收到他的来信,顾青云有多高兴了。

  在信中,庞喜林详细说明自己所在辖区的情况,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县内走访,对县内的贫穷只觉得触目惊心。

  人少、穷困、落后、封闭,这是庞喜林面对的情形。

  顾青云默然,这些地方的情况他当然清楚,其他同年偶尔有来信,也会说到自己辖区的情况。不过自从好友被贬到那里后,他在收集云南资料时就特意注意了下,早有了解。

  大概是他家乡有码头的缘故,加上到郡城不算远,坐船只需一天半的时间,所以他知道林山县不算最贫困的。目前,是交通最不便的地区最贫穷。

  想了想,顾青云就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写下来寄过去,至于能否起作用就不知道了。

  除了工作,他空闲时间把全副的心思放在书籍的翻译上。

  毕竟前世对这些知识有过一些印象,他在翻译算学的专业名词上,经过和汤姆等神父们沟通后,还算是翻译得顺畅。在这本书中,他提倡在夏朝使用阿拉伯数字,认为它更简洁明了,更方便计算。

  账本就把自己本土语言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联合使用,这样就不怕人篡改数字。

  至于其他有可能出现的风波,比如被人骂数典忘祖之类的,顾青云在发表前就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其实,他还一直琢磨着是不是把他的这本翻译书在出版前递给其他算学界的前辈看看,可又怕自己小题大做。

  甩甩头,顾青云看着自己面前的白纸黑字,还是等全书正式定稿再看吧。

  这一天下午散值后,顾青云牵着自己的马走出马厩的大门,他的身后还跟着顾三元,他也同样牵着一匹马。

  是的,他们家又买了一匹马,最近有稿费和皇帝的赏赐,即使他已经把五百两银子投入到出海商贸中,家里的银钱还是比以前宽松一些,尤其是现在谢长亭和多个省的书肆合作,把他的书直接卖到其他省去,稿费比以前多。

  之所以没有多太多,是因为书籍的运输成本高,他分到的比例少。有一举措,谢长亭的书斋最近又吸引了几个有名气的、专门写话本的文人加入,一时之间,颇有些京城书斋第一的势头。

  “慎之!”孔繁忠牵着马停在前面跟他打起招呼。

  顾青云愣了愣,脚步却不停,还稍稍加快了些,直接走到他身边,笑道:“孔兄,有事吗?”这是孔繁忠特意等自己吧?他看了看四周,散值的其他官员看到他们两人时都下意识地回头瞧一瞧,表情颇为惊讶。可想而言,他们两个平时的交集有多少了。

  孔繁忠点点头,和他并排走着,笑道:“慎之,听说最近你家很热闹?”

  这话一出,顾青云只能苦笑了,叹了口气,低声道:“还好。”他已经习惯了。自从八月底院试成绩出来后,他家就逐渐有了来访的客人,原因自然是出在王家骏身上。

  他当初什么样的情况大家是知道的,王家族学的老师还断定他基础不扎实,想要考中秀才,起码要等到将近而立之年再说,而等到三十岁,王家骏到时是读书还是经商就不知道了。

  但在今年,王家骏以十九岁的年龄终于成为了一名秀才!还是一名禀生!

  消息传出后,在王家就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大家分析原因,再加上王家骏本人说出的话,就一致认为王家骏之所以能考取秀才很大程度上是顾青云的功劳。

  顾青云当然否认,最大的原因当然是王家骏自己肯努力肯认真学,加上一点科考的运气。可在这个崇尚名师的年代,加上他曾经当过皇家书院的老师,本人又是正经进士出身,头顶上天然顶着一层名师光环。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家里比他有权、官职比他大的人家几乎是踏破了自家的门槛,一个劲地的想把自家的孩子,尤其是二子、三子塞给他,就指望着他在几年内教出一个秀才举人来,让他烦不胜烦。

  他如今忙得很,不想收学生,就一直婉拒。

  不过让他高兴的是,自己的堂弟顾青平这次终于考中秀才了。即使小堂弟顾青安这次依然落榜,但有了顾青平的成功,对于整个顾家来说,还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事。

  看到他爹和顾青平来信中流露出来的兴奋情绪,顾青云看了,心里也是高兴不已。

  第二个热闹的地方就在于他写的《白蛇传》了,如今话本已接近尾声,将近写了一百万字,下个月也就是十一月份就是结局,还有最后五万字没放出来,可不详的预感已经在读者群中酝酿。对于这本已经陪伴他们一年多的话本,大家自然是有感情的,如果是喜剧结局就算了,算是圆满,可看作者行文,大伙儿就有了不详的预感。

  看到这情况,读者们哪还能坐得住?自然是去找罪魁祸首算账。所幸,他只是怀疑人之一,虽然大部分读者知道他如今在忙碌其他事情,按理说应该没时间写话本,可他们依然坚定地认为山谷居书就是他本人,认为《白蛇传》的文风虽然更为细腻,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有一些人很敏锐的。

  现在顾青云不得不感叹自己的官员身份,还是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比他身份低的不敢轻举妄动,比他身份高的又比较矜持。

  “嗯,你在教孩子方面的确是有一套。”孔繁忠很肯定地说了一句,看了下四周,继续说道,“明年就是乡试之年,咱们翰林院最近在讨论明年担任副考官的事,你有没有兴趣?”

  顾青云一愣,想到乡试副考官的要求,如果翰林官不够的话,是可以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的,只要求做过翰林官或学识丰富的人,只要原部门同意,请假一两个月就行,算一算,他是符合要求的。

  “如果翰林院需要的话,我没有意见。”

  孔繁忠一听,脸色就缓和下来:“我看学士大人是希望你去,他今天还说起你,说你写的第二本算学书不错。”

  顾青云一听,抿嘴一笑,心里有了个猜测。大概是想着让他出算学题吧,不过这难不倒他,他是很乐意的。

  “听说你最近在翻译外国的书,他们的语言不难学吗?”孔繁忠又看了一眼顾青云,一向面无表情的脸出现一丝好奇。

  “只要找对人教,再付出努力和时间,这些都是没问题的。”顾青云笑笑,“只看我们想不想的问题。”

  “你真是一个奇怪的人。”最终,孔繁忠说了一句,若有所思。

  “你也不容多让。”顾青云暗自翻翻白眼,他这个宅男才是最奇怪的吧?深居简出,少与人交往,大家早就怀疑他窝在家是想偷偷干啥,难不成还是看书?

  同科的人只是这么一想,就很佩服:不愧是他们那一科的状元!

  和孔繁忠再交谈几句后,两人在路口就此分别。

  顾青云骑上马,开始朝皇家书院奔去,明天是休沐日,今天下午大儿子就可以放假回家了,他得去接他。

  “爹爹,小宝哥哥说他要继续留在书院读书,以后从武,那是不是以后就要上战场啊?会不会很危险?”顾永良坐在顾青云身前,几乎是被顾青云揽入怀里,两人同乘一匹马。

  顾青云看看自己下巴底下黑色的头颅,笑了笑,答道:“想从军的当然要上战场,要不然他们如何立功?上战场是为了保护百姓、保护朝廷的利益。你放心,有侯爷在,你的小宝哥哥比起很多人起步会高很多,也安全多了。”至于战场?可能以后是海战居多了。

  “哦,那以后小宝哥哥就是将军了,跟侯爷一样。”顾永良喃喃说了一句。

  顾青云微微一笑。

  “对了,爹,夫子说我现在可以去考县试和府试了,那您说我明年要不要去考?”顾永良的语气带着跃跃欲试。

  顾青云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来,儿子是学得挺好的,四书五经早已学完,经义和诗赋方面的领悟力比他高,学识在同龄人中算是极为优秀的。他也认为考取童生应该没有问题,毕竟县试和府试中帖经占的比例大,主要考察记忆力和书面书写能力,这两方面儿子都做得不错。

  十一岁的小童生听起来是不错,和他当初一样,虽然如此,可是他还是不想儿子这么快就踏入科考之路。

  “再等到后年吧,到时你太外公回乡,你可以跟着一起回去,然后一口气考中秀才才是最好的,不用来回折腾。”顾青云还是觉得一次性搞定比较好,而且院试是要考三天,他曾经吃过那种苦,真的不想让儿子太过于年幼就去尝试,万一对身体有损伤怎么办?

  “好吧,爹爹,我听你的。”他想了想,又小声问道,“爹,如果我后年回乡考试,那书院这个名额能不能让给弟弟?”

  

第160章 致仕

  “名额?”顾青云重复了一句, 伸出左手把儿子搂紧一点,马的速度放得更慢了——这里的街道人较多。

  顾永良也往后缩了缩, 黑色的小脑袋在他怀里点了点:“爹爹, 弟弟也很聪明,他读书很厉害的,如果在皇家学院读, 以后会更聪明。”

  “这不是由爹爹决定的,得和学院商量过才行。”顾青云顿了顿,还是没把下面的话说出口。如果自己还是皇家书院的教师,那换人就是一件很轻易的事,可他不是, 那就有点麻烦了。

  改天得去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中途退学,其他孩子是不是能顶上。

  太阳西下, 倦鸟归巢, 路边的行人有行色匆匆要赶回家的,也有刚吃完饭出去逛街的,人来人往,顾青云想了想, 见马儿已经打着响鼻了,加上路边人多, 就下马牵着行走, 只留儿子坐在马上。

  两人经过一条吃食街时,一股浓浓的肉香味突然袭来,让顾青云和顾永良不约而同地深吸一口气。

  “爹爹, 是王记的烧鸡!”顾永良脱口而出,他瞄了一眼顾青云,努努嘴撒娇道,“爹爹,我想吃。”

  顾青云闻到那股浓郁的烧鸡味,心里也垂涎三尺,二话不说,就直接去买了。

  于是,等走过这条街道时,他们父子俩又买了糖蒸酥酪、小笼包等好几样吃食 ,顾不得被简薇念叨了,外面的东西是不一定干净,可好吃啊。

  顾三元一边背着顾永良的书箱,一边牵着两匹马,劝道:“叔,良哥儿,我们快点回家吧,阿婶他们肯定等急了。”

  他这么一说,顾青云父子才发现天色渐晚,于是忙飞身上马,加快速度回家。

  *

  十二月初,顾青云最后又写了五万字,《白蛇传》终于完结。

  不出意料,这出乎意料的结尾虐得一大帮人鬼哭狼嚎,纷纷控诉这一家三口是怎么回事,一个成仙一个成佛一个在人间,这算是团团圆圆的结局吗?

  逗我玩吧?尤其这还是接近大过年的,看完整本书后,整个人心情都不好了。

  即使前面有铺垫,大家还是表示被虐到,纷纷表示要给作者一个“好看”!

  于是,“山谷居士”的留言本上就出现了各种威胁、各种哀求……什么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只是那本留言本还是一直留在松竹书斋那里,没有人去回复,让众人一拳打到棉花上,有力无处使,很是憋屈。

  为此,谢长亭还真替顾青云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压力,坚持没透露山谷居士的任何信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