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暴君养成史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妖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0 KB   上传时间:2017-07-27 12:17:03

  得,上正题了。沈芊施施然地站起身,绕过面前的大柱子,面色沉静地走到厅堂中间,对着安王太妃和大长公主躬身一拜:“回禀太妃娘娘,公主殿下,臣女听到了娘娘出的题。”

  安王太妃抚了下指甲,又似有若无地撇了身侧的大长公主一眼,这才面露威严地看着沈芊:“那你为何不写?难不成是对哀家有怨,不愿意遵从哀家的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撕起来,撕得更响些~

  

第115章 鸿门宴(二)

  沈芊闻言, 不仅不惊慌,反而叹了口气,眉目之间皆是犹豫之色:“回太妃娘娘, 臣女并非不愿写,而是,怕写了这诗, 会坏了娘娘、公主还有在座诸位小姐们欢宴的兴致。”

  安王太妃的脸上露出了细微嘲讽, 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 就等着看沈芊还能怎么巧言诡辩:“哦?沈姑娘是打算写什么诗,竟还能损了哀家和公主的兴致?”

  沈芊挺直了脊背, 抬眸看向安王太妃:“娘娘让我等以雪为题作诗,然而,在臣女印象中, 有关雪的记忆, 无一不是惨痛和悲伤的。若臣女没记错,去年初雪日, 正是平阳城数万百姓遭屠之时, 去年大雪日,山西沦陷,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位大人以身殉国!去年除夕夜,先帝落入贼手, 通州城破,数万守城将士暴尸荒野……”

  “够了。”安王太妃的脸色一冷,直接瞪视沈芊, “沈姑娘提这些是想做什么?怎么,是觉得这在场诸人,都没有你忧国忧民不成?!”

  沈芊闻言福身,语带歉意:“不,太妃娘娘误会了。臣女也是自觉扫兴,这才没敢下笔,如今……果然还是惹娘娘不悦了,是臣女的过错,请娘娘责罚。”

  沈芊的姿态摆得低,说辞也合情合理,安王太妃也没由头可以借势发作,但要她就此放过沈芊,她也是不肯的,毕竟这一次机会难得,下一次再设局,沈芊就不一定会上钩了。她捏着茶盏转了转,又抬眸对沈芊道:“难不成这雪在沈姑娘眼里就如此一无是处,连提笔写一首文雅喜庆的诗,都做不到?”

  大长公主也看出了些端倪,瞥了安王太妃一眼:“太妃娘娘,写诗自然要出自本心,你非得拗着人家给你写喜庆诗,排头是不是也摆得大了些?”

  安王太妃笑了一声,转头看向大长公主:“公主说的有理,既然沈姑娘如此触景伤情,那哀家确也不好逼她写什么欢喜文章。不过沈姑娘如此忧国忧民,想必学的是子美乐天的流派吧,那便按你自己的心思做一首痛陈时弊的诗吧,这诗词切磋,也说不上什么扫兴不扫兴。”

  脸变得挺快啊,沈芊默默吐槽,但她还是朝着安王太妃福了福身:“是。”

  “来人,上笔墨。”安王太妃立刻对两侧的侍女吩咐道,随机又笑着看向沈芊,“沈姑娘刚刚的位置采光不好,不若就坐在这儿写吧,临窗而坐,对雪吟诗,想必别有一番意趣。”

  侍女们很快就将沈芊原来的桌案搬到了厅堂正中,并迅速地给她铺好宣纸、摆上笔墨纸砚,显然是不给她任何一点退缩的机会。沈芊见状,默默叹了口气,她本来是不想把事情做的这么绝的,大家都是文雅人,闹到对撕脸皮的地步,多难看呀!但无奈,这安王太妃高高在上惯了,但凡她想弄死谁,那就必须死得透透的,连苟延残喘都不许有。

  沈芊抿了抿唇,伸手拿起一支狼毫,蘸了蘸墨,作势便打算下笔,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她手里的笔,就等着看她能写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篇。可谁料,这沈家女将将要下笔,手腕一转,又给收了回来。

  “怎么不写?”安王太妃按耐住情绪,连声催促,她心中本就对这沈家女不喜至极,如今勉强还能容忍她在面前回话,无非就是想让她当众出个大丑,可这沈家女一而再,再而三地耍弄人,她这心中的焦躁和厌恶便越加难以掩饰。

  沈芊余光一扫,瞧见安王太妃那带着蓝紫色甲套的手指不停地点着桌面,而她的眉头更是眼见着蹙起,沈芊便心知,这位养尊处优的太妃娘娘大约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了。撕破脸皮是个技术活,而现在,便是点火的好时机。

  沈芊轻咳一声,露出沉吟的表情,用不大不小的声音感慨着:“……去年此时,大周处处皆是白雪埋忠骨,情形之惨烈着实让臣女不忍回顾,便说那河南一役,西路鞑靼军攻破山西之后,直接挥兵河南,而那河南都指挥使傅广平,却实实在在是个酒囊饭袋!此人不仅疏于训练和监管,最可笑的是,陛下严令他出兵与姜大人一道合围鞑靼,可此人却……”

  大长公主听到“傅广平”三个字,忽然眸光一亮,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她这位好二嫂可就姓傅,而且河南……不就是安王的封地所在嘛!大长公主立刻接话,笑着看向沈芊:“这傅广平做了什么?”

  “此人不仅胆小如鼠,还又蠢又毒。”沈芊将这两个词咬得很重,眸光扫过安王太妃的脸,果然瞧见一片铁青,她心中快慰,嘴上也不停,“他假装带了三万兵出击,却贪生怕死地只敢在外围打转,半个多月竟没敢与鞑靼人交一次手!公主殿下,您说说,这等延误战机、不听军令的小人,该不该杀!”

  大长公主哈哈一笑,相当直接地说了一句:“该杀!”

  安王太妃的脸色已经完全不能看了,她那蓝紫色的指甲套都被她掰断了一根,沈芊却还嫌刺激得不够,继续无辜地开口:“此人如此动摇军心,陛下自然不能饶他,当场便下令将他关押,换河南布政使汤大人来兼任都指挥使。也幸亏汤大人英明神武,这才与姜大人一起消灭了西路鞑靼兵,哦,对了,臣女听闻安王殿下的封地就在河南,不知太妃娘娘可曾在那次战役中受到惊吓?这些鞑靼人野蛮狠辣,所过之处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娘娘和安王殿下一直待在河南,想必也听过这些蛮夷的凶残行径……”

  “够了!”安王太妃狠狠一拍桌子,厉声打断了沈芊的话,她那张皱纹横生的脸,更是瞬间变得阴沉又狠戾,“好你个沈氏女,竟敢对哀家不敬,来人——”

  大长公主笑着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茶盏落下时,在桌上发出了“铿”地一声脆响,直接打断了安王太妃那声命令,她好整以暇地往红木椅上一靠,侧头看向站起身来的安王太妃:“太妃娘娘,您莫非是听岔了,本宫怎么没听出沈姑娘有对您不敬的意思?”

  沈芊也一脸茫然地看向安王太妃:“太妃娘娘,臣女绝没有对您不敬的意思……”

  “你!你!”安王太妃指着沈芊,气得浑身发抖,没有对她不敬的意思?这沈家女刚才字字句句都在指桑骂槐,还以为她听不出来吗!傅广平,那是她娘家侄子,还有什么“一直待在河南”,这就是想要拿她和她儿南下的事作为把柄!

  “你以为你威胁哀家,哀家便不敢对你怎么样了嘛!”安王太妃显然是气急了,被一个她看不起的民女讽刺和要挟,这让她无法容忍,“开口闭口的言称陛下,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在依仗什么!哀家现在就告诉你,那个位置,凭你这样的出身,想都不要想!”

  沈芊见安王太妃暴怒,便连忙做赔礼状地屈膝俯身,继续道:“太妃娘娘,不知臣女说错了什么话,惹您生气?臣女,请娘娘恕罪……”

  沈芊越是做小伏低,安王太妃就越是生气,也越加觉得自己被面前这个工于心计的恶毒女子耍了,她冷笑着走到沈芊面前,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线对她道:“你以为抓住了哀家和安王没留守封地的把柄,自己便能赢了吗?哀家告诉你,现今这满朝文武,起码有一半当初南逃了,你用这个把柄威胁哀家,那就是在自掘坟墓!”

  沈芊心中暗笑,这安王太妃可真是有趣,随便一勾,就自动入套。她露出惊异的表情,抬头看向站在面前的太妃,用不受控制的高音表达着自己的惊诧:“什么?您和安王没有留守河南?”

  此言一出,整个厅堂瞬间鸦雀无声,刚刚还互相议论的小姐们全都惊恐状地看向站在花厅正中间的沈芊,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怪物。就连一直淡定看戏喝茶的大长公主都差点被茶水给呛着,她抬眸,极不可思议地看向沈芊,完全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大胆,当着面,就敢这样直接揭安王太妃的短!这沈家女……果然厉害得很哪!

  这宝押都押了,不管这沈家女到底如何,现下都已经不能犹豫了,大长公主果断地起身,上前两步,笑着扶住安王太妃的手,对沈芊道:“沈姑娘想必是听错了,安王殿下身为藩王,怎会擅离封地呢,再说了,这河南并未沦陷,安王殿下和太妃娘娘,自然更不至于因战祸而离开封地。”

  沈芊躬身一笑:“是呢,大约是臣女听错了。毕竟……臣女之前从未听说过安王殿下曾离开封地呢。”

  安王太妃被大长公主扶住,整个人无比僵直,脸色更是从一开始的怒容变成了某种隐隐的惊恐。她没想到这沈家女如此有恃无恐,竟敢直接把事情捅出去,可随即,她又立刻想到了更深一层,如果……如果连这沈家女都知道她和安王曾离开河南,那陛下是不是也早已知晓了?!

  想到这里,安王太妃终于开始心生恐惧,她虽口里说着群臣南逃,但她心里非常清楚,在陛下的眼中,群臣南下逃难和藩王趁乱离开封地,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上的事!前者,陛下会法不责众,可是后者,一旦陛下心生猜忌,那她儿的性命……

  安王太妃紧紧地攒住手掌,蓝紫色的指甲套根根尽断,她想起了陛下尚未掌控大局之前,路王在南边闹出的那些动静……如果陛下对连她家的事都一清二楚,那路王的那些事呢?岂不是更在陛下掌控之中?陛下如今按兵不动,难道是想要……将这些闹出动静的藩王们都一并清算了?!

  她终于慌了,若非大长公主扶着,此刻怕已经摇摇欲坠了。大长公主也感觉到了安王太妃的异样,她撑住安王太妃的身子,将她强行扶回椅子上坐好,这才对在场所有人吩咐道:“好了好了,这作诗一事,便暂且到这儿吧。至于这头筹,本宫看着,宋家姑娘的诗工整典雅,字字珠玉,应当为此次的榜首,太妃娘娘以为如何?”

  安王太妃勉强按住身侧的扶手,强笑着点了点头:“哀家也以为如此。”

  宋睦和一直看着站在花厅中间的沈芊,神情有些复杂难辨,此刻听到了大长公主点自己为榜首,她连忙起身,朝着上首两人福了福身:“殿下和娘娘的赞誉,臣女愧不敢当。”

  大长公主笑了笑:“你的诗才,当得榜首。”

  宋睦和这才谢了恩。

  如今安王太妃神情不对,也不想着刁难沈芊了,大长公主也乐得轻松,她索性便代安王太妃主持了起来:“嗯,一直吟诗作赋也甚是无趣,不若这样,咱们来猜谜吧,正好也松快松快。”

  这话一出,诸位小姐面面相觑,都有些无措,毕竟所有人都打算着来表现自己的才学和琴棋书画的本领,如今大长公主随口来了一个猜谜,显然出乎她们的意料。

  倒是沈芊,笑着应了一句:“是。”

  大长公主见她此刻竟还能笑得开怀,心中也是很惊奇,但瞧着她这个态度,想必对猜谜还是比较拿手的,便直接笑着指了指她:“既你喜欢,那便先由你来出题!”

  “我吗?”沈芊指了指自己,又扭头看了看在座的人,笑眯眯地回头看大长公主,“那由谁来猜呢?”

  “殿下,臣女想猜一猜沈姑娘的题。”宋睦和忽然站了出来,转眸看向沈芊,正好与同样抬头的沈芊,对上了视线。

  这小姑娘的眼神……沈芊扬唇一笑:“好。”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说要赶早的,结果还是没实现……明天一定实现!【握拳!

  怼完老的怼小的。

  

第116章 鸿门宴(三)

  “好, 既然宋姑娘应了,那这第一局,便由沈姑娘出题, 宋姑娘答题。”大长公主端着茶盏,笑眯眯地看着两人,眸中带着兴味, “下一局, 则换宋姑娘出题, 由沈姑娘来答,如此这般轮换, 每人出三题,答三题,谁答对的题数多, 便算谁赢, 如何?”

  刚刚安王太妃气焰嚣张地打压沈芊,大长公主的心情一度烦躁得很, 现下这位太妃娘娘终于识趣地闭嘴了, 场面转而由她来主持,她的兴致立马就高了起来,竟很有几分找乐子的意思。

  沈芊也瞧见了大长公主眼里的兴味,心下无奈, 从宋睦和应声开始,她便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果然, 爱好看热闹的大长公主立马就把“放松”的猜谜游戏变成了一场比赛,俨然是要她和宋睦和分出个高下!

  宋睦和先朝着大长公主福了福身:“此规则甚好,臣女并没有异议。”

  大长公主又转头看向沈芊,问:“那沈姑娘你呢,是否同意本宫定的规则?”

  沈芊也只好行礼应声:“臣女也没有异议。”

  “好,那边开始吧!”大长公主的声音都上扬了,一脸期待。而围坐在两侧的其余姑娘们也都紧紧盯住厅堂之中的两人,眼睛一眨不眨,唯恐错过了这两位皇后候选人的精彩对决!

  沈芊轻咳一声,抬眸直视坐在对面的宋睦和:“宋姑娘,那我便先出题了?”

  宋睦和伸手示意:“请。”

  “我出的这道题,集算经、推演、谜面于一身,并不单纯是字谜,不知这是否违规?”沈芊看向大战公主,先打了个预防针。

  “无妨,既是猜谜,便不拘于字谜。”大长公主摆了摆手,毫不在意。

  “那宋姑娘……”

  “臣女没有意见。” 问题虽然是沈芊问得,宋睦和回答的时候,却是向着大长公主和安王太妃的方向回答,视线也并没有与沈芊对视。

  看来是个心气儿很高的小姑娘啊,沈芊心里感慨了一句,抬眸仔细看了看端坐在对面的宋睦和,这宋家姑娘大约十三四岁,身姿婀娜、体态风流,一张小巧的美人脸,典雅又不失韵味,总之是个放在美女堆里也能熠熠生辉的真美人。蕊红说她“与其他人一样”,可真是有失偏颇了。

  沈芊收回自己的思绪,对着宋睦和一笑,开口出题:“此题,名为病犬题,说的是西北边陲有一小村,世代出灵犬。村中五十户人家,家家都供奉有一灵犬,但此村有一怪相,即各家灵犬会因病失去灵性,并因此引来灾祸,所以一旦村民得知自己供奉的灵犬失去灵性,他就必须于翌日中午,当着全村的面,将此灵犬献祭。但村民能看出别人家灵犬得病,却无法发现自家灵犬得病,且他们不能相互告知对方实情。如今,已知有人在第四日中午献祭了自家的灵犬,问该村**有多少只病犬?”

  沈芊的话音落下,全场一片死寂。她四顾一圈,对上大家呆滞的视线,摸了摸鼻子补了一句:“我的题目说完了。”

  厅堂中依旧静默地让人发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尴尬的味道。沈芊轻咳一声,笑着看向宋睦和:“宋姑娘,你有答案了吗?”

  宋睦和放在案桌下的手瞬间捏紧,这乱七八糟的题,她根本都没听懂!然而,她并不能在太妃娘娘和大长公主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无知,故而她依旧强笑着勾了勾唇:“尚未。”

  “哦。”沈芊继续摸鼻子,“没事,反正不限时间。”

  厅中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的视线都锁在沈芊的身上,沈芊这才恍然大悟——不会是大家都没听懂吧?

  她连忙看向大长公主和安王太妃:“臣女此题,题面较长,与一般字谜多有不同,请公主殿下准许臣女释题。”

  大长公主其实也似懂非懂,听她这么说,自然一挥手:“准。有谁没听明白的,现在问吧。”

  这话一出,大家都松了口气,唯有宋睦和的手依旧紧紧攒着,她不能问,一旦她开口问了,那她便不仅仅是输了此局,更是彻底输了她自己和宋家的面子!

  “请问沈姑娘,‘只能看出别家灵犬得病,但不能看出自家灵犬得病,且不能相互告知’,那村民该从何种渠道得知自家灵犬病了?”一个穿着鹅黄色交领齐腰襦裙的娇俏小姑娘第一个提问。

  沈芊微笑地看向她,颔首示意:“姑娘这个问题问得极好,此题的奥秘便在于此,明白了这一点,此题便可迎刃而解。”

  那娇俏的小姑娘点了点头,重新坐回到座位上,继续冥思苦想。沈芊见她认真解题的样子,心中便生了些好感,回头小声问蕊红:“这是哪家姑娘?”

  这些小姐进门拜见的时候,蕊红都一个个瞧得很仔细,此时立刻便回道:“这是钦天监监正楚大人的女儿,钦天监掌管历法、推演天象,想必楚小姐亦是从小耳濡目染,对算经、推演之事较为熟悉。”

  沈芊托腮,一脸兴味:“这钦天监的工作倒是很有意思的样子。”

  蕊红笑了笑,继续端正地站好,没有多言。

  半刻钟过去了,一盏茶过去了,一炷香过去了……沈芊托腮的手从左边换到右边又换到左边,被托着的脑袋也越来越低,越来越低,再往下一点就该磕到案桌上了。

  这时间着实是有些久了,连满心看热闹的大长公主都等得不耐烦了,她喝了口茶,伸袖掩唇打了个哈欠,这才看向宋睦和:“宋姑娘,这也快半个时辰了,你可解出此题了?”

  宋睦和攒紧了帕子,脸色微微青白,她低下头,艰涩地开口:“回禀殿下,臣女……臣女愚钝,未曾解出沈姑娘的这道题。”

  大长公主点了点头,又看向场中其他人:“有谁解出来了吗?解答出来的都可以回答。”

  听到这句话,宋睦和的帕子攒得更紧,脸上虽还勉强带着笑,但眉眼间的僵硬,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她自幼被称为才女,可如今却答不出一个民女的题目,这让还怎么见人?还有大长公主的态度,仿佛她答不出题是一件理所应当、毫不稀奇的事,她甚至还让别人来答她的题,这在场的诸位贵女之中如果真有人能答出来,那她以后该如何自处?这皇后之位她还有脸面去争……

  宋睦和垂着眸,紧张地听着厅堂中所有人的声响,生怕有人站起来回答。

  但显然,场中依旧一片寂静,甚至大家都不敢对上大长公主的视线,唯恐被大长公主点名,平白暴露了自己技不如人。

  大长公主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她很感兴趣地看向沈芊,追问道:“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不若沈姑娘来公布答案……”

  “等等。”一直撑着头没说话的安王太妃忽然开口了,倒是引来了沈芊和大长公主的瞩目。

  大长公主一副“你还要整什么幺蛾子”的模样盯着安王太妃:“太妃娘娘有什么意见?”

  安王太妃因为陛下可能要收拾藩王这一讯息而心神不宁,不敢再出手对付沈芊,但要她眼睁睁地看着沈芊在她的宴会上大出风头,她也着实是忍不了:“还是让睦和先给沈姑娘出题吧,一人一道的来,这才比较公平。”

  虽然完全不知道由她先说答案哪里不公平了,但既然安王太妃到了现在还在挣扎,沈芊也就给了她这个面子:“太妃娘娘说的有理,臣女也认为该宋小姐先出题。”

  “可以,宋小姐出题吧。”经过刚才那一题,大长公主对沈芊的智商大有信心,捧着茶盏直接往背椅上一靠。

  “臣女遵命。”宋睦和站起身,将事先想好的谜面说了出来,“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打一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暴君养成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