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灿烂的七十年代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轻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5 KB   上传时间:2017-07-06 22:23:25

先把肥肉熬出了油, 洒下一把拍碎的蒜头炝锅, 然后把菜叶和瘦肉一起下锅,用旺火炒熟, 油汪汪地盛了一碟,香喷喷的。

许翠兰已经去饭堂把饭打回来了,许秋阳便招呼他们两个吃饭。

罗建刚从来没吃过这个, 好奇地问:“你今天做的什么,怎么这么香?”

许秋阳夹了一筷子塞到他嘴里:“尝尝,看能不能吃的惯这个味道。”

罗建刚仔细品了品:“虽然味道有点怪怪的,不过挺好吃。”

“吃的惯就行,下次咱们回县城,也带点回去给爸妈尝尝,这种菜能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煲汤的话祛湿的效果也很好,要能接受这种味道的话,多吃点也是很好的。”

“行,你说了算。”

许翠兰也说:“姐你做的苦斋婆特别好吃,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苦斋婆呢!”

“那肯定的,以前缺油少盐的,当然怎么做也好吃不来。”

许翠兰乖巧地把饭分给他们,只给自己留下了小半碗,许秋阳端起碗,又往她的碗里拨了一些:“你多吃些,我吃不了那么多。”

许翠兰脸红红的,一脸幸福。

杨雪珍端着饭缸吸着鼻子进来:“你们家做什么好吃的呢,怎么这么香。”

“没什么,就炒了点野菜,要吃不?快来。”

杨雪珍往桌面上一看:“哇,炒肉片!”毫不客气地往自己饭缸里夹了一大筷子,想想又有点不好意思,连忙从自己的菜里分出一些拨拉到许翠兰的碗里,“小妹你多吃些。”

许翠兰细声细气地道谢:“谢谢雪珍姐。”

廖志涛一转眼就不见了媳妇,也端着饭缸找了进来,在许秋阳的招呼下,也挤在他们家小小的桌子上,一块儿热热闹闹地吃了晚饭。

许翠兰觉得,住在大姐这儿,真的是每天都那么高兴,以前在家里,连吃个饭都要靠抢的,亲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一点吃的东西,处得跟仇人似的,哪里有想过这辈子还有这样快乐祥和的好日子过。

为了更好地把握住这个好日子,许翠兰等他们一吃完饭就抢着收拾了碗筷,锅碗瓢盆都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抹干净了水才收起来。

剩下的肉菜许秋阳在睡觉前扣在水盆里了,现在天气冷,这么放上一两天也不成问题。

舒舒坦坦地睡上一觉,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这是许秋阳在这里度过的第二个年头。

第一年也是在水电站过的,不过那时候也没什么心思去想什么过年不过年的,就当是平常的日子那么过来了,今年却不一样,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一种感觉,得把这个年给过好了。

巧的是隔壁的杨雪珍一家和邓淑美一家也是轮到这几天值班,所以他们三家人还是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年的。

罗建刚上午还要上班,杨雪珍和朱朝盛上的也是早班,要从早上七点一直上到下午三点才能下班,今天厨房要给留守职工们做年夜饭,邓淑美自然也是不能休息的,

所以三家人里,就只剩下许秋阳、廖志涛和小妹许翠兰三个人可以留在家里准备年夜饭了。

许秋阳把自己准备的食材全都拿了出来,廖志涛他们家里知道两人今年要留在水电站过年,媳妇儿还怀着身子,自然也给他们送来了不少好吃的,就连朱朝盛家,虽然有点抠门,但是今年儿子捎回来了不少好东西,一毛不拔的话实在是过意不去,便给了他们自家磨的半板水豆腐让他们过年的时候吃。

这些食材现在都堆在许秋阳面前的长条桌上。

她稍微考虑了一下,很快就有了头绪,她家的半只鸡用来白切,廖志涛的那半只就用冬菇蒸,这冬菇还是前些日子许翠兰去山上摘回来的,晒干了特别香,用来蒸鸡再好吃不过了。

鸭肉斩成大块用笋干焖,加点茴香八角,味道香得不行。

鲫鱼虽然多刺,但用来煮汤是最鲜美不过的,加点葱花就行。

还有半截鲩鱼,许秋阳借鉴了水煮鱼的做法,种在屋后盆子里的朝天椒派上了用场,虽然材料还是有些不足,但她相信做出来的味道还是会很不错的。

至于那半板水豆腐,当然是酿着吃最好吃了,挑了一块五花肉和着葱花剁成肉馅,酿在豆腐里面,再下到油锅里四面煎得金黄,吃起来外香里软。

不过这等细巧活儿廖志刚肯定是干不来的,他的手一捏,那嫩嫩的水豆腐就碎成渣渣了,哪里还能在保持外形原封不动的情况下在里面酿入肉馅。

不过许翠兰倒是灵巧,许秋阳只教了她两次,她就能吧这活儿给包下来了,十指纤细的手指头灵活地翻动着,一会儿功夫就能酿好一大盘,而且豆腐和肉馅的分量控制得刚刚好,酿完最后一块豆腐的时候,刚好把肉馅也用完了,一点不浪费。

许秋阳在旁边瞧着,心想这孩子将来数学成绩应该差不了。

中午大家就在饭堂打了饭随便吃点就算了,留着肚子准备吃晚上的大餐。

廖志涛主要负责的工作是用摘回来的柚子叶烧水,准备给大伙儿洗澡用,这是传统习俗,据说除夕这天用柚子叶烧的水洗澡,就能把去年的霉运都洗去,在新的一年里行好运。

他们把年夜饭的食材都准备好了之后,就用柚子叶水把自己从头到尾都洗了个干净,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

许翠兰的新衣服来不及准备了,许秋阳就把自己一套穿过没多少次的衣服改小了给她,虽然不是全新的,但许翠兰也已经高兴得不得了了,这已经是她这辈子上身过的最新最好的衣裳了。

许秋阳用一条干毛巾包着自己刚洗完的头发一通胡撸,自从换了这个新发型之后,她倒是也发现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头发比以前长直发的时候干得快多了,只要这样随便擦一擦就能干得差不多了,大概是体积膨大了变得通风透气了的缘故。

而且平时也都不用梳头了,只要用手指扒拉两下就能出门,倒是省了很多事儿。

等他们收拾好自己,上班的人除了邓淑美外也都回来了,许秋阳一边打发他们赶紧去用柚子叶烧的水洗头洗澡,一边把长条桌上的东西都收拾干净,让廖志涛帮她搬到了门外。

按照传统习俗,除夕是要祭祖的,不过这个时候不是破四旧嘛,线香油烛这些东西都买不到,所以也只能将就走个形式了。

许秋阳把煮好的白切鸡端出来,虽然只有半只,可是也要端端正正地摆得像个样子的,旁边的碟子里摆了一些油角、糖环、煎堆,核桃酥拆了一包,在碟子里摆成梅花的形状叠起来。

另外还有一盘苹果、一盘柑橘。

前面再放三个小杯子,一杯茶、一杯白酒和一杯大米。

其实许秋阳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反正她记得以前小时候外婆家过年就是这样弄的。

其他人见她如此心有成竹的样子,自然都当她是权威人士,当然没人敢提出不同意见的,况且这么多年家里都穷,哪有那么多讲究,过了年能吃上一块猪肉沾点油腥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像这样大鱼大肉地摆出来,放在以往的日子里,是想也不敢想的。

许秋阳让洗完澡的人都出来,在条桌后面双手合十,朝天拜一拜,就算完成了这个祭祖的仪式了。

最后把条桌上的东西撤了回去,三家人都把家里的电炉和锅子搬了出来,在门口的走廊上搭了个临时厨房,大伙儿便一起忙碌开了。

许秋阳是当仁不让的主厨,杨雪珍和许翠兰在一旁打下手,准备年夜饭。

罗建刚和廖志涛熬了一碗浆糊,正在贴对联,对联是许秋阳自己用毛笔写的,内容也十分入乡随俗,三家人的春联还都是不一样的:

“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盛产战线气象新。”

“喜气洋洋过春节,身强力壮迎长征。”

“四化美景振人心人心思跃,公报春风拂大弟大地生辉。”

这春联一贴出来,红彤彤的马上就增加了不少节日的气氛,同时也把别人都羡慕得不得了,家里有文化人就是好啊,连春联都可以自己写。

这边春联贴好,年夜饭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三家人之中就数朱朝盛家的东西最少,地方最空旷,所以就把其他两家人的桌子都搬到他家去,拼在一起变成一张大桌子,做好的菜便都放在上面。

香喷喷地惹人流口水。

饭堂的菜也去打回来了,平时难得一见的荤菜,今天居然有两个,一个是红烧带鱼,还有一个是黄豆白菜焖猪肉,六个人的分量加起来,每一样也有满满地一大盘。

再加上许秋阳炒的寓意着勤劳和会打算的芹菜蒜苗炒腊肉,摆了满满的一大桌子。

饭堂管事的周师傅见邓淑美挺着个大肚子也忙了一天了,特别关照她,让她先回去吃个团圆饭。

邓淑美一回到家,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淑美,快来快来,马上就可以开饭了。”

罗建刚拿出一瓶从家里带回来的高档白酒,给在场的每一个男人都满上:“今晚咱们可要好好地喝一杯。”

孕妇和小孩不能喝酒,便以茶代酒,倒了一杯茶端在手上,大伙儿一起举杯:“为了我们过得越来越好的日子,干杯!”

哪怕就是在两年之前,在座的几个人也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们会过上如此红红火火的日子,会与自己喜欢的人组建家庭,与最好的伙伴们朝夕相处,每一天都过得欢欢喜喜又充满了希望。

这当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了。

一顿团圆饭吃了好几个小时,男人们都喝得醉醺醺的,东倒西歪,连句话都说不清楚了,女人们把碗筷收拾好,打扫干净屋子里的卫生,除夕一过,接下来的三天就都不能扫地了,不然会把一年的财运都给扫掉的。

虽然困得不行,但还是不能去睡觉,除夕夜得要守岁,守到半夜十二点,正是除旧迎新的时刻,再点上一通鞭炮,这个除夕夜才能算是过完了。

那三个男人喝醉了也不消停,一直在胡吹大气,说这些让人听着都脸红的大话,特别是罗建刚,大言不惭地说着什么他将来一定能赚很多很多的钱,让他的老婆孩子天天都能过上像过年一样的好日子,好衣裳穿一件扔一件,好东西吃一碗倒一碗……

许秋阳听着都替他脸红,索性把三个男人都拖到隔壁,扔床上去了,这几个醉鬼倒是很快就睡着了,屋子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

许秋阳从家里拿了些糖果点心,摆在桌面上,几个女人围着桌子,世界终于清静了。

邓淑美手里拿着棒针和毛线,抓紧时间给未出生的孩子打小毛衣,许秋阳和杨雪珍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许翠兰小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打着瞌睡。

邓淑美突然问许秋阳:“秋阳,几点了?”

许秋阳看了眼腕表,打了个哈欠说:“快了,已经十一点了。”

邓淑美放下手里的东西站起来:“那我得回厨房一趟,包好的饺子应该可以下锅了,我回去帮帮忙。对了,待会你们记得过去打饺子。”

今晚水电站额外供应一顿夜宵,个大饱满的酸菜肉馅大饺子,让留守人员吃得饱饱的好跨年,今年头一顿能吃好,说明这一年都能吃上饱饭了。

十一点半的时候,许秋阳和杨雪珍去饭堂把属于他们的那份热气腾腾的饺子打回来,然后再去隔壁屋子里把睡熟的男人叫醒,拉了起来。

这么一折腾,就快要到十二点了。

罗建刚鞠了一捧冷水洗了把脸清醒了一下脑子,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包包的鞭炮,拆出引线,再捡起一根细木棒,在电炉上点燃,烧了一会儿后吹熄了,只剩下前头一点红红的木炭。

然后让他们把各家的门都关好,免得烟尘飘了进去。

十二点整的时候,罗建刚用左手拿着小木棍去点右手拿着的鞭炮,引线被烧得“嗤嗤”响,他及时往外一甩,鞭炮立刻“噼里啪啦”地炸开。

罗建刚接二连三地把鞭炮点燃扔出去,一片火光灿烂之中,许翠兰拍着手跳了起来,可怜的小姑娘,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自己的家里放鞭炮呢!

许秋阳大声说:“等以后家里条件好了,我还给你买烟花玩,那更好看呢!”

小姑娘不知道烟花是什么东西:“比鞭炮更好看吗?”

“当然,点起来能开五颜六色的花儿呢!”

许翠兰被她说得一脸向往,似乎在此时此刻,她才是真正地感觉到,她的人生确实将从此改变了。

他们带了个头,接下来其他各家的鞭炮也陆陆续续放了起来,声音响彻整个水电站,于是白龙湾水电站也在这样欢庆的气氛中迎来了它新的一年。

放完鞭炮,等烟尘散去,大伙儿各回各家,吃完了碗里的饺子,终于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了。

大年初一对于许秋阳来说是个十分清闲的日子,别人要值班的都上班去了,她闲着没事,想着小妹来了之后一直都没有机会带她好好玩玩,便带着她在水电站里四处参观了一遍,还抓了一把剩饭去池塘里喂了鱼,放养在池塘里的鱼苗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就长得比成人的手掌还长了,一看见有吃的就争前恐后地挤过来,把这一大片水面都挤得鳞光闪闪的。

许翠兰来这儿住了一段时间,虽然也常常往外跑,可是总是存着要弄点什么好东西回来的心思,大多数时间都是去附近的山上摘也草药或者野菜什么的,像这样啥都不想单纯是玩的日子还真的没有过。

就算再懂事,她毕竟也还是个孩子,高兴得“咯咯”直笑,许秋阳欣慰地看着她,第一次在她身上看到属于她这个年纪的童真稚气。

中午随意在饭堂打了饭,再热了一点昨天的剩菜吃了,姐妹俩睡了一个午觉,醒来之后许秋阳从柜子里找出一块黄绿色的土布,这还是她以前自己染的打算给自己做夏天的衣服穿的。

她把这块布裁了,三下五除二就缝成了一个斜挎的书包,然后挂在了许翠兰的脖子上:“这个就给你上学的时候当书包用了。”

许翠兰惊喜地看着她:“大姐,你们真的要让我去上学啊!”

许秋阳有些哭笑不得:“当然是真的啊,你还当我们是开玩笑的啊?放心吧,等过完年,我就去给你报名。”

“嗯!”许翠兰重重地点头,“谢谢大姐,我一定会努力读书的。”

年初二开始就要去走亲戚了,许秋阳交待许翠兰乖乖地待在家里不要乱跑,她自己则跟罗建刚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探亲访友,罗家的亲戚们对她都非常热情,总是围在她身边问长问短,当然也有些没什么眼色的会问起她家里的情况,许秋阳是立志要当一个完美媳妇的,就算心里再怎么不耐烦,也要打点起精神滴水不漏地应付,态度还得十分和蔼可亲,乖巧懂事。

一天下来,饶是刘玉梅帮她准备了那么多东西,让她省了不少事,但也还是累得够呛,一直到晚上三姑六婆们还想要拉着许秋阳说话,不肯让她回去:“还回去干嘛,今天就在这儿住一个晚上了,明天再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灿烂的七十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