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_分节阅读_第244节
小说作者:冰河时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80 KB   上传时间:2017-04-07 17:28:37

  吴婉娇拍了拍自己的头,我的妈哎,甜而不辣的哪里是萝卜?这分明是甜菜根啊,做糖的甜菜根啊。

  第一甜菜无论是叶子还是块茎都是红色,尤其是块茎在切开之后仍旧是红色的;而萝卜中的红萝卜和甜菜很像,但切开之后果肉却仍旧是白色,

  第二是口味不同,甜菜由于蔗糖含量很高,生吃时给人一种甘甜爽口的感觉,很好吃;萝卜生吃时味道偏淡,但又丝丝清甜,但大多都带有一定的辣味,以靠近萝卜皮处辣味更重。

  所以甜菜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制糖,主要是以其块茎为原材料,因为糖分含量较高;萝卜主要是用做蔬菜,无论是叶子,还是块茎都能烹饪出各种各样的菜式。

  吴婉娇又回过头去,找店小二,春花一脸不解的看向世子妃,一言不发的跟上她,也不知她要干嘛。

  小念儿看了看幌子上的字,不明白,耸了耸小肩膀也跟了上来。

  吴婉娇站在门边空地处,让春花叫店小二。

  店小二不解又连忙跑了过来,世子妃有什么不妥吗?

  这个,你知道是谁家种的吧吴婉娇指着篮子里的红萝卜说道。

  知道,泉伯家啊,我就说很好吃吧小二高兴的回答道。

  他家种得多吗?吴婉娇高兴的问道。

  具体不知道,但是我们隔三差五的就能吃到,应当还有吧这个店小二就不清楚了。

  哦,那麻烦你,让他找一下舒吴婉娇想了想,舒秀才现在已经半脱手了,那就让吴小一做吧,刚好锻练一下他,就去找街头的吴小一掌事,到时吴小一会跟他说的。

  哦,好小二点头说道。

  天啊,太好了,池盐白忙活了一场,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都让夏家父子得了,这糖一定要嫌啊!

  吴婉娇到街头找到吴小一,跟他讲了什么叫甜菜,如何区别于红萝卜,跟他说了自己的计划。

  吴小一听了半天明白了:世子妃的意思是,问这个泉伯,看他家里种了多少,如果少,就让他留种,我们全收了,如果多,可以先用一点找会制糖的人试一下,看能不能成,是吧,世子妃?

  对,就是这个意思,有了结果告诉我一下吴婉娇高兴的说道。

  好,一定办好吴小一乐得嘴都合不上,他已慢慢接手舒先生的事情,将来可是大管事啊!

  至于以后,要是行成规模,就办一个作坊,如果有不懂的,问你师傅舒先生吴婉娇对他继续说道。

  好,明白吴小一连连点头。

  吴婉娇心情愉悦的回世子府了。

  黄平府城门口

  立云,这就是黄平的城楼?舒展指着城楼惊叹道。

  嗯罗立云正抬头仰望着高大的城门楼,只见它飞檐高立,庄严肃穆的屹立在自己面前。

  比其他府郡的只好不差啊,胡祖琦——胡老头的另一个孙子,也高兴的说道。

  此时的他们从北齐到京城,这一来一回,路途中早已见过众多县郡,能知道一样事物的高低了。

  是啊,多巍峨高大,多雄伟气势宋宁——宋家庄人,他跟着感慨道。

  爬上去看看韦志文——流民村的学子捋子袖子准备攀爬。

  对,爬上去看看

  一行几个高高兴兴找守门将士周旋了一番,终于登上了三层门楼之顶,视野一片开阔,天地仿佛更辽阔更深远。

  太美了

  是啊,想不到我北齐发展的如此之好,下次再入京,我就能说出家乡的名胜了。

  对,现在我们也有得说了,这就是我们北齐的名胜景致

  罗立云笑笑,没有说什么,但他知道大家说得是实情,北齐除了北齐王和夏世子的威名,其他真是无从说起,可是现在的北齐不同以往了,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几个人找了一个小饭馆吃了一顿,继续今天的行程。

  北齐世子府里,即使在夜晚,北齐王的书房内外,也是灯火通明,北齐主持这次府试的考官和大儒们正在紧张的阅卷。

  最先批改的是经义,这个没有歧义,都是照本宣科的东西,很快就批阅结束,第二项诗赋,这个就有争议了,不同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所以分三次轮流阅卷,综合各方面取三人都认为都是优秀的先取。第三项策论,这个基本上都有主考的官员决定,因为他们对民生民情最有感悟和发言权。

  没有意料之外,罗立云三场全优,被列为第一名,也称解元,第二名却是来自金府郡世家——汤家,他的文章诗赋在格式和押韵上,严格来说超过了罗立云,只是眼界稍窄,如果能历练一番,定当不同凡响,至于策论排名稍后一点,但是他优美的文笔弥补了这个不足,张大人和北齐王思前想后,给世家人一个机会,被放在了第二名,第三名是舒先生的儿子舒展,他三场比较均衡,都相当不错,但同时也都没有特色,风格上比较中规中矩,跟舒先生为人圆融相差甚远,不过这样的人也是官场需要的。

  其他名次也一一定夺下来。

  北齐临齐放榜这天,人山人海,胡老爹也凑过来看自己孙子的排名,这次有近千人,取了三百名,胡老爹的孙子有两个上榜了,分别是第十一名和二百九十一名。

  胡老爹点点头,五年前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现在能在三取一当中有一席,知足了。

  北齐王发出公示,年纪大的举子,如果不想再考,现在就可以再进行一场选官试,合格者可以任各方胥吏,如果在以后政绩突出的,仍然可以升迁为官。

  北齐王在这次官试中又为北齐补充了一批官员,至此这两官场整治空缺下来的位置被填了近八成,北齐的官场算是正式流转起来。

  大雪纷飞,转眼间又是一年冬来临。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over>

  ☆、第513章 士允殿试 祖佑盼婚

  <!go>

  大雪纷飞,转眼间又是一年冬来临。

  在京城的邱士允三场考试已过,排名在二甲第二名,此刻正在大殿上进行最后的殿试,他站在人群当中,低头垂目,见前面有人在对题,借着前面人的身体,稍稍抬眼,余光中终于看到了最高执政者——仁宣帝

  一身明黄色,三十而立的仁宣帝,即使坐在龙椅里也掩盖不住他卓尔不群的英姿,天生一副君临天下的王者气势,英俊无匹的五官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刻出来,棱角分明,锐利而深邃的目光,不自觉得给人一种压迫感。

  邱士允只是看了两眼,就不敢再放肆,站在那里低头屏气,静听前面人的答题,在对方的答题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他正在构思,如果皇帝问自己这个命题,自己该如何应对时,突然听到了‘江南郡考生邱士允’这几个字,脑袋一翁,有点不知所措,无知无觉,全凭下意识走到了答题的正前位。

  你就是邱士允?仁宣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从上面传到下面,仍然觉得威严十足。

  回皇上,正是学生邱士允有些紧张,声音有点颤。

  嗯,你三场考试,第一场跟大家一样,第二场就不怎么样了,文笔还欠火候仁宣帝不紧不慢评着他考试的情况。

  是,圣上所言极是。邱士允听到这里明白了,皇上对这次秋闱非常重视,自己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学子试卷,他都说得非常精准,说明他已经关注自己。

  第三场却是非常出彩,我和应大人等人商量了,给了你单场第一,可还满意仁宣帝的声音里透出几许赞赏。

  邱士允连忙跪下谢恩。

  先别忙谢恩,你现在的命题是律法,说说看仁宣帝给出了命题,居然是律法。

  是,圣上邱士允站了起了,不管皇帝为何要问律法,在站起来的瞬间,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不疾不徐的回答道:律法首先是我大殷朝政权保证执行的最基本准则,律法

  为什么要问律法,完全是因为邱士允的履历里,有北齐这样的字眼,而薛小侯爷从北齐带回来的北齐地方律法,仁宣帝非常感兴趣,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越看越有意思,居然透出律法至上的思想,难道北齐王能放下王权,给律法让道?

  仁宣帝特意让人查了邱士允,竟然是他做亲王平定江南暴乱时逃往北齐的,由于他的籍贯仍然是江南郡,所以他只能以江南郡人的身份参加会试,但是他却在北齐生活了近五年时间,而且就住在北齐世子府附近,应当对北齐世子府有所了解吧。

  果然不负仁宣帝所望,邱士允回答得既流畅又全面,不仅是仁宣帝,大殿上的每一个学子听后,都大为震惊,居然有人对律法如此熟知,而且让极为枯燥的律法听起来,非常有意思,不简单啊!

  你作为一个学子,为何对律法如此熟知,仁宣帝问出大家心中所想。

  回圣上,学生在北齐正做着里正一职,顺便兼职世子府里世子妃的掌事邱士允一语一实说道。

  里正这是什么官,大殿里的世家学子们不解。

  里正出生贫寒的学子,不屑。

  仁宣帝看了看大殿内各式各样人的表现,轻笑了一声:难怪你的文笔不好,这还有时间做学问吗?

  圣上所言极是,学生文笔是差了,可有人曾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邱士允拱手低头回答道。

  至于后面这句话,是吴婉娇勉励刘承泽时说的话,被他听到了,他记在心里。

  吴婉娇为何要说这句话呢,刘承泽实在是个书呆子型的人物,熟悉律法,却不愿意和人事打交道,她恨铁不成钢时劝慰的话。

  好句子站在边上一直未吭声的应知年来了一句,然后拱手作揖对仁宣帝说道,皇上,这话精僻

  嗯仁宣帝回味着这句话,这跟律法有关系吗?

  有,圣上,学生在处理村里琐事时要用到律法,做掌事时要用到律法,所以学生特意把大殷朝律法北齐律法全部背上并准备在以后的实践当中融会贵通。邱士允回答的很详细明了。

  村里的琐事会用到律法,做个掌事会用到律法?仁宣帝非常感兴趣。

  回圣上,用到,村里的琐事,用到律法下面的具体规定,比如,邻人为宅基地争吵,就用到律法民事律,如果税赋不交,就用到律法里面的课税律,而掌事涉及到的当然是商课税律,如何合理的避开税律而不触及大殷朝的律法,就是像我这样的大掌事所要考虑的。邱士允的紧张感早就在回答问题中消失怠尽,流利精僻的回答让他自信倍增,身上的气质随着自信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即便是在威严庄重的金銮殿上,各学子们也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这太让人震撼了,还没有派官呢,就已把他们甩出多少条街了,这要是当了官,不得了啊!

  邱士允这样精通律法跟吴婉娇提拔了刘承泽有很大关系,他从吴婉娇对刘承泽的赞不绝口中,领悟到了律法在官场当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黄平做大掌事时,和各式人打交道,更觉得律法的重要性,并且在学习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今天他对答如流的境况,他的策论为何能被仁宣帝夸一声,其中当然有律法的影子,律法重实证,如何让实证服人,可不少得举证说例,条条说分明。

  仁宣帝看着镇静自若的邱士允,眼角露出笑意,哦,这么说,你在北齐过得不错

  是,圣上邱士允回答道。

  这可怎么办呢,看你答得这么精彩,朕准备把你列到一甲之内呢?仁宣帝似乎很为难的说道。

  啊大殿内的众人大惊,唯有一个镇静自若不动声色,吴婉娇的小弟——吴清显,他低着头,一直听着,其实他学习之余也有研究律法,但是没有像邱士允这样有具体的职务,能在处理事务中学到更实际的东西,他笑笑,听着仁宣帝的下文。

  多谢圣上抬爱,还是公平对待吧邱士允也是愣了一下,马上作出应对。

  应爱卿,你意下如何?仁宣帝把目光投向边上的吏部尚书——应知年。

  回皇上,我同意你的想法,他留在京城,就在一甲之内,回北齐就二甲应知年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众人不淡定了,还没见过当众这么敲定名次的,都惊讶的看向邱士允。

  邱士允此刻也是受宠若惊天人交战。

  仁宣帝朝应知年笑了笑,应知年不动声色回了一眼。

  邱士允在天人交战中,想到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一部分进士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委以知县,虽然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但是他还是瞬间做了定,学生已经答应北齐王回北齐为官

  哦——仁宣帝这一声尾音拖得有点长,那就很遗撼了,原本想给你探花郎的,现在只能是二甲第一,做个传胪吧

  谢皇恩浩荡,学生感激不尽邱士允行跪拜大礼叩谢圣恩。

  仁宣帝笑笑,继续下面的殿试,当然没有再当场拍板名次,这都是等皇上和众考官商讨之后才能最后决定。

  十月中旬,京城殿试终于发榜了。

  这次的状元和榜眼都是京城簪缨世家子弟,何谓簪缨世家,指的是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大殷朝已经绵延二百多年,财阀世家已经形成气侯,他们当中不乏优秀的人才,只可惜,他们无论怎样优秀跟底层百姓无关,他们的身份注定只为世家贵族服务。

  探花郎是吴婉娇的弟弟吴清显,吴家游走在贵族边缘,想得到来自家族的影响力,那是不可能的了,除非吴清显在以后的官途中政绩突显,散发自己个人魅力以影响格局,否则不作他想。

  这就是为何仁宣帝要把邱士允留在京城的原因,他需要在官宦中注入新鲜血液,打破连成一气的世族琏条,可惜,落花有意,奈何流水自顾流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1页  当前第2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4/3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