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别跟我讲大道理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讨厌夏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06 KB   上传时间:2017-04-04 12:29:17

胡灵珊实行的是藏富于民的思路,华国的粮食税收比例,一直比其他地区的要低,朝廷征收的粮食数量非常的少,百姓手上的其余粮食,朝廷采取向百姓自愿收购的政策。

有大量的粮食的百姓,愿意出售吗?

很少很少。

华夏的百姓,特别是农民,经历了太多的灾荒,祖祖辈辈的教训,就是要在家里多藏粮食,只有那满仓的粮食,才能给被饥荒吓怕了的农民一点点安全感。

而这些有粮食的百姓,愿意在别人发生了灾荒的时候,拿出来救人吗?

想的太美好了。

越是听说被人灾荒,越是担心自己灾荒。

多少大地主,宁可粮食放在仓库里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高价出售。

这就是拥有鱼米之乡称号的江浙安徽的华国,一直处于粮食缺口,需要从国外进口的粮食的原因。

胡灵珊一直以来的主要粮食进口,都是加拿大,和印度。

可是如今,日美大战,英德大战,全世界到处都缺粮,加拿大的粮食要么去了英国,要么去了日美,根本不需要远道运到华夏。

而印度,其实没有外界以为的这么多粮食。

印度的库存粮食,早就大部分被英国调到了欧洲救急,而剩余的小部分,又被胡灵珊搬回了华夏,印度如今几乎没有库存粮食了。

为什么胡灵珊要大摇大摆的把印度的粮食搬回浙江?

那是被以讹传讹了。

胡灵珊大摇大摆的运回来的,大部分都是香料,只有极少的粮食。

在胡灵珊以及整个华国高层看来,印度目前略有富余的产量,正好可以填补华国本土的粮食缺口,不至于出现赤字和饥荒,只要熬个几年,迁移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多了,或者江浙安徽的荒地大幅度的开垦了,化肥产量能满足需求了,华国的粮食不但能自给自足,还会有巨大的富余。

所以,在1910年的如今,胡灵珊,华国本土,乃至印度,真的没有太多的富余粮食,可以救济他人。

但是,华夏百姓不这么看,胡灵珊一定是有粮食的,只是不肯出而已。

“简直没人性!”

“禽兽不如!”

很多人报纸这么骂着。

“姐姐,为什么他们都骂你,你为什么不解释?”胡灵嘉气鼓鼓的道,明明他们是真没有粮食,明明东南亚有的是粮食,只要去买,可以买到足够的粮食。

为什么他们就不肯掏钱买,只是盯着华国百姓家里的存粮呢。

胡灵珊微笑着捏捏胡灵嘉的脸,笑道:“在他们看来,华国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就该全部自愿捐出来,不自愿,就是没人性。

朕更应该下旨要求所有人交出粮食,甚至派兵挨家挨户的搜索。

一切都是为了救人,人命和人权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向往民主,希望共和,口口声声叫着人权物权法制的人,其实心里从来没有想过人权法治。

他们总以为所有百姓的东西,都是属于国家,属于大义的。

只要国家或者大义想要,百姓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交出来。

他们的嘴里说着反帝反专(制),其实心里只是用至高无上的‘国家大义’四字代替了至高无上的皇帝而已。

朕可以向天下解释,华国的粮食都在哪里,但是,这只是把被媒体逼迫挟持辱骂威胁的对象,从朕,换成了朕的子民。

朕是一国之君,受万民供奉,为何明知道这是错的,却要把责任推卸给朕的子民?

朕的子民,未必有朕的脸皮厚,更未必有朕的无耻。

朕不愿意拿粮食换名声,不愿意抢劫朕的子民来讨好外人,不愿意破坏朕的子民的幸福。

非朕的子民,与朕何干?

朕挤出多余的粮食,指出有粮食之处,朕已无愧于心。

朕要建立的,是不用被任何大义挟持,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的世界。”

非洲人民饿死冻死的无数,那些买车买房买高级化妆品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丝毫的内疚,同为人类,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些都变成资源,救助非洲人民呢?

因为那些人与自己无关。

人的本性,从来就是如此。

身为皇帝,更应该看清,只有自己的子民的幸福,才是皇帝的责任。

湖北武汉。

张之洞狂笑。

“胡灵珊,你终于跳进了老夫的陷阱。”

湖广的老大张之洞,掌握广州二十几年的张之洞,满清开眼看世界四大支柱之一的张之洞,怎么可能不知道东南亚有粮食?

所有的悲情电报,都是张之洞的一个局。

而胡灵珊果然毫无所觉的跳了进去。

在发动最后的绝招前,张之洞敏锐的认识到,这陕西和河南的灾情,完全可以成为打击胡灵珊的工具。

一举摧毁胡灵珊的条件,终于成熟了。

正文 94.张之洞的神战

男人如往常一样,准时的歇工, 回到了家, 脸上还带着微笑。

女人却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孩子他爹, 出了什么事情?”

男人的脸色立刻变了, 打手势,制止了女人继续说话,悄悄地走到门口, 四处看了看, 又认真的听了听动静, 这才紧紧的掩上门。

女人一阵惊慌, 这是出大事了。

男人把耳朵凑在女子的耳边, 低声道:“孩子他娘, 我听说了一件大事……”

女子抓住了重点,“听说”, 一颗活泼泼的心, 立刻就安稳了。

一般来说, 凡是用到“听说”二字的,基本和自家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或者是完全不可抗力。

比如国际油价跌了, 国内油价却涨了;比如买张长途汽车票,竟然要实名了……

总之,不是自家倒了什么大霉,自己只要“听着”就行。

“……听说,皇上……其实是妖怪!”男人声音低的几乎听不见。

女子愣了几秒,忽然大声的叫:“你胡说什么!”

男子瞬间捂住了女子的嘴。

“嘘!轻点声,别被人听见。”

女子冷静下来,也压低了声音,同样耳语道:“你疯了!这种话也能到处乱说!这是要全家掉脑袋的!”

女子不懂什么《皇族不可侵犯法》,但再无知的人,也知道皇帝的威名不可冒犯,别说污蔑皇帝是妖怪,说任何一句皇帝的坏话,都要被告“大不敬”,诛九族的。

任何一部戏文里都这么演。

“我在工厂里,听人偷偷的在传,皇上,其实是个千年老妖怪。”男子低声道。

“他们说,皇上出生的前一年,慈禧老佛爷打碎了一个花瓶,瓶子里冒出一股黑烟,想要扑倒老佛爷的身上,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天上啪的就打了个雷,黑烟就嗖的飞走了。

老佛爷急忙下令调查,结果在碎片里发现有张封条,是茅山张天师画的。

原来这个花瓶里本来镇压了一个千年的妖怪,就是这个妖怪,坏了大清的气数,这才被蛮夷打进了大清。”

“这又关皇上什么事?”女子低声问道,听着像是鬼故事。

“别急啊,那妖怪从花瓶里逃出来,又被京城的龙气打伤,不敢留在京城,就逃到了杭州,然后就投胎到了老胡家。”

女子捂住了嘴,妖怪投胎!

“你看啊,皇上从小就一个能打十几个,武林门砍死大清杭州知府的时候,皇上才14啊,几百条洋枪都打不死,这还是人吗?”

男子颤抖着,女子也颤抖着。

越想越对。

杭州人,不,华国人,甚至华夏人,还有不知道洋枪的厉害的吗?

皇上学过绝世武功?

一掌能劈碎几块瓦片的太极拳八卦掌大洪拳咏春拳,刀枪不入的金钟罩铁布衫横练功夫,脸上长横肉,白胡子飘飘,少林嫡传武当弟子,洋枪砰的一下,还不是立马完蛋。

几百条洋枪都打不死,还能砍子弹的,根本不可能是人。

“皇上不说是,她是神仙吗?”女子定了定神,提醒道,神仙怎么会被洋枪打死。

“神仙?你有见过砍死几千百姓的神仙吗?”

杭州府衙前无辜百姓的鲜血,已经将青砖下的泥土染成了红色。

女子默然。

华夏百姓谁不知道,神仙都是仁慈的,都是保护好人的,都是不会杀人的,怎么可能砍死这么多老实善良的百姓?

那些财神福神七仙女寿星公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哪一个不是专门帮助善良老实的百姓的?

见到贫穷但是非常善良非常老实,只会放牛,只会偷女人衣服的百姓,神仙从来都是白送银子白送美女白送官帽子的?

遇到神仙,就是要升官发财娶美女老婆,最差的,也是得到个聚宝盆,或者神药什么的。

胡灵珊做了什么?卖假药,杀人如麻,专门欺负善良百姓,有哪点善良神仙的样子?怎么看都是妖怪,还是个坏妖怪。

妖怪当然也是分好坏的。

那什么《聊斋志异》里不是都写了吗,好妖怪做的事情,其实和神仙差不多,都是白送银子白送美女的,比如聂小倩,田螺姑娘,鲤鱼姑娘,狐仙,花仙。

胡灵珊做了什么好事呢?连赈灾救助北方的灾民都不肯!

这么一对比,就几乎可以肯定,胡灵珊不是善良的神仙,不是善良的妖怪,就是一个专门吃人的坏妖怪。

“你可不要胡说八道,没有皇上,你现在还在村里挖野菜呢!”女子颤抖了一会,心里半信半疑,但还是低声呵斥道,只是几个人不要脑袋的胡言乱语,千万不能信。

最重要的,是胡灵珊是不是妖怪,关我们家p事。

男子点头,低声道:“我知道,人不能忘本,皇上是不是妖怪,都和我们家没关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3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别跟我讲大道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