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16-01-09 14:12:47

“回大人,正是萧云峰。”

“你可曾见过他?”看到郑青鸾始终沉稳有度,李平年又多了几分喜爱。

“回大人,据说是见过的。”郑青鸾思考了片刻,才道。

“据说?这是何意?”李平年挑挑眉。

“不敢欺瞒大人,十年前,定婚书之时,萧云峰八岁,民女一岁多点,那时见过。只不过民女年幼,还不记事,都是听父母家人说的。”

“这么说,这十年见不曾见过萧云峰?”

“是。不曾见过!”

“可有书信来往?”

“没有!杳无音讯!”郑青鸾答的斩钉截铁。

“这么说起来,小姑娘确实是平白受牵连。”李平年的语气中似乎带着几分同情,“然,法不容情!现有人呈上证据,状告萧云峰勾结鞑子,犯叛国之罪,其罪当诛!”

只听外面的百姓如炸开了锅,百姓最恨的莫过于烧杀抢掠的鞑子。现今为萧云峰扣上这顶帽子,真是够狠的!若坐实了罪名,自己的家人也会被千夫所指,世所难容!此刻郑青鸾恨不能一口咬死幕后之人!

“大人!”郑青鸾大吼一声。堂内堂外,立马消声,这声音震得的人耳朵嗡嗡响。“何人所呈证据?证据可真实?萧云峰可曾认罪?”

“证据乃匿名呈给右相,证据无从查实,萧云峰至今不曾归案,也就无从认罪。”李平年嘴角翘起,声音却听不出任何感情。

郑青鸾豁然站起。

“证据是匿名投给右相!十年前,右相杜大人曾言萧家谋反,萧家满门抄斩!结果,时隔七年,皇上为萧家平反,萧老将军被请入忠烈祠。萧家仅留萧云峰这最后的一根骨血!到今日,又是右相大人,说萧云峰叛国!那么斩了萧云峰,再为他平反,萧家还剩下谁!从前朝起,萧家军就是抵御鞑子南下的长城,保多少百姓不受战乱之苦,去查查萧家的族谱,看看萧家的男儿有多少是死在鞑子的铁蹄之下,有几人得了善终!他们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萧家是纯粹的军人,只有不懂政治的军人才是让朝廷和百姓放心的军人!”

“将萧家斩尽杀绝,灭了萧家军!最后谁得了利?是鞑子!那么我有理由怀疑,右相根本就是鞑子埋在我中原的奸细,意图离间君臣,残害忠良,颠覆我汉人大好河山!”

说完,朝瑞亲王跪下,“今日,萧家妇状告右相杜中良,名为汉臣,实为国贼,以排除异己之名,行陷害忠良之实。请王爷明鉴。”

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推理的也颇能说的过去!反正外面的百姓多是信了的。萧家的战绩大家都知道,那么多萧家人死在鞑子手里,萧云峰会和鞑子勾结,这不是笑话吗?况且,你以为人家鞑子是傻子,杀了萧家人,萧云峰再去投靠,人家鞑子能信任你才怪!大家都不是傻子,再想想右相的作为,可不就是帮鞑子灭萧家军吗?他不是奸细谁是奸细!哎呀呀,看来皇上也被右相骗了呀!

瑞亲王看向郑青鸾的眼睛,都冒了绿光了!他娘的萧鹏飞走了什么狗屎运,给儿子找了这么个媳妇。这要是别人家订媳妇,本王就豁出脸面也要抢来给本王的世子当世子妃。杜中良这老匹夫,这次非吐血不可!让你动不动就给人扣罪名,这回玩脱了吧!鞑子奸细!哈哈哈!这就相当于给这老小子脖子上栓了条链子。听话还罢了,不听话?连证据都不用,屠了你满门都不会有人为你喊冤!谁让你净干奸细才干的活呢!

☆、第9章 考

第九章考

李平年此时看着郑青鸾,眼里都带出了笑意,这要是个小子,都恨不能收为学生!将明知是假话的话,说的斩钉截铁,大义凛然,实在是高明!就凭这说死人不偿命的本事,做他的学生,资格绝对够!

方千行心里也颇为解气,因与萧家有旧,这些年没少受杜家打压,十年间才从知县升到知府,何其艰难!今日堂上这番话,只要有心人传出去,杜家就再不是原来的杜家。相信乐意传话的人有很多很多。又看看郑青鸾,不由赞一声,好个伶俐的丫头,待罪之人,一张嘴,废了一个县尉,要了右相半条命。端是杀人与无形。

曹县令这会子头上直冒汗,这都叫什么事?萧家从哪扒拉出这么个姑娘做媳妇呦!

而杜中和更是面色惨白,冷汗顺着面颊往下流。

瑞王咳嗽两声,道:“本王会如实禀告圣上。”说完又扫了一眼李平年。

“既然王爷已经接了你的状子,请圣裁。那咱们继续。”李平年犹豫了一下,“虽无实证,但在萧云峰归案真相大白之前,依律,你还是该关押在天牢的。此判决你可服?”

郑青鸾抬起头,明显感觉众人的视线都落在大堂外的人群中,李平年面无表情,瑞王和方千行眼里很是焦灼,杜中和嘴角挂着几分冷笑。

郑青鸾心下一定,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只要有罪,她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服!萧郑氏青鸾服此次判决!并请□□令!”郑青鸾嘹亮的嗓门唤回了几位大人的心思,也成功的阻止了人群中某人向前的脚步。

“你说,你要请什么来着?”瑞王险些被呛着。

“回王爷的话,请□□令!”郑青鸾绷着小脸,一脸肃穆。□□令是□□宋怡天从起兵起到开国初年所行的令。为后人编撰而成,有些类似于起居注。把□□因何行此令,当时的想法,做法,说过哪些话都记录了下来。

瑞亲王有些茫然,看向李平年。

李平年似乎有些明白,但又不敢确定,“你说清楚些,为何请□□令?”

“□□令记载:□□承平元年,直隶总督毛次郎因私藏前朝余孽获罪,满门抄斩。仁慧太后不忍稚子受牵连,求帝赦。帝允七岁以下女童不死,充入教坊。太后闻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天饶一岁,地饶一岁,陛下饶一岁,请允臣妾也饶一岁。帝允之。恰逢毛次郎幼女整整十一岁,在特赦之列,太后观其进退有礼,叹,受孔孟之礼,入教坊甚为可惜,不忍。帝笑,若小小女子有童生之才,赦免其罪,允其如男儿一般,科举,二十岁之前若上皇榜,予她官做。若不中,道观庵堂,为天下百姓祈福。太后笑言,以后若得一女状元,天下必赞陛下宽仁!帝亦笑言,静待后来人。”

“现于皇觉观中修行的元祥居士,就是当日在受审的堂上,考取的童生。”

“萧郑氏青鸾不满十一岁,在特赦之列。请行□□令,当堂开试!”郑青鸾声音高亢严肃,震的人心肝直颤。

瑞亲王险些从椅子上滑下来。毛次郎的夫人与皇嫂有旧,才找理由赦免了毛次郎的幼女。至于后面的话,能当真吗?那不是夫妻间的玩笑话吗?闺房之乐懂吗?□□皇帝跟太后逗闷子呢,懂吗?妈蛋的谁把这些写进□□令的。

可他能这么说吗?能吗?就算当今皇上也不能说这是我爹妈没事在自己家开玩笑呢!

皇上遇上这样的爹妈,其实挺糟心的。

本王遇上这样的皇兄皇嫂,妈蛋的更糟心。

看看目瞪口呆的李平年,一脸呆滞的方千行,直接傻了的曹令安,吃了苍蝇一样的杜中和,瑞王暗骂一句没出息。

“李大人,杜副使,萧郑氏所言属实吗?”瑞王的话有些咬牙切齿。

“属实。”李平年嘴角明显翘起,证明他此刻的心情很愉悦。

“属实。”杜中和有些丧气的答。

“方千行,曹令安,你们是萧郑氏的父母官,你们说呢?”

“□□令确有记载。”两人对视一眼,齐声答。

他们谁也不敢说那是俩老祖宗开玩笑的话,不要命了!

外面的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稀罕事,都静静的听着。许多郑氏族人也都混在人群中,此刻那位老族长一屁股坐在地上,兴奋地,激动的。郑家老爷子老太太,包括大房和五房都来了,他们也怕受牵连。等见到大堂上郑青鸾三言两语就把县尉大人下到大牢,他们就更惧怕了!这死丫头可不是盏省油的灯。二房三房四房,凑在一起,显得更紧张些。

郑青鸾豁出去了。与其提心吊胆的担心随时会被牵连,还不如奋起一搏。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二十岁之前没考中进士,倒时就往村里的道观一住,多好!

长久的沉默过后,瑞王沉声问:“你可想好了。二十岁之前若考不中,你可不能成亲的。”瑞王很为萧家的后嗣担忧。

郑青鸾苦笑,带着几分嘲讽:“敢问王爷,住过天牢,随时会被充入教坊的女子是否还能成为萧家妇?”

瑞王语凝。是啊!若毁了名节,不能为正妻。

人群中传来议论声,很多人都同情小姑娘。白白受了连累,将来还不能为正妻,可不是把人家好好的姑娘坑惨了吗?

角落里带着斗篷的青年男子,双手紧握,就要出声。就听耳边有人轻声说:“别冲动!她知道你会来,特意安排我来告诉你,别冲动,有人布置了天罗地网,只等你。别回头,我是鼻涕虫。”

鼻涕虫!是他!汪兴华!

“一会儿散了,尾随郑家人出城,她会找到你。”

青年点点头,汪兴华消失在人群中。

“那就考吧。”大堂里,瑞亲王向后靠了靠,“考吧!童生试是县令和知府的事。我们几位做见证即可!”

杜中和心里一动,道:“不如请本县中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还有学子选几位代表,一起做个见证。”

瑞亲王淡淡的看了一眼杜中和,心中冷笑,不动声色的道:“可!”

“童生试虽是县令和知府的事,但到底当堂应考,一个人出题太慢,不若每人出些题,更显公正。”李平年道。他还真想看看这个小丫头有几分真本事。

杜中和心中一喜,忙道:“如此大善!”

衙役们搬来案几,几位大人出题,郑青鸾闭目坐在案前养神。大堂里又陆陆续续来了五个年纪不一的秀才,一个举人,十个县学的学生,显得有些拥挤。

第一个出完试卷的是李平年,字体洒脱如游龙,多为《中庸》,显然对于童生试来说严重超纲。还好都是填空默写题,要是作文,可真就玩玩了。

接下来曹县令,方知府,端王的试卷中规中矩,不过分难,答的也很顺畅。

倒是杜中和,怎么说呢?多为史,不仅超纲,而且题目生僻,陷阱很多。答题所用的时间是前几份题的总和。郑青鸾倒暗暗佩服起了杜中和,若不是把书读活了,还真出不了这份卷子。

阅卷也是五人皆阅,分别写上评语。第一个阅卷的是李平年,他可是承平元年的探花郎。

先是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就让人眼前一亮,暗暗点头。再细看卷子,基础扎实,中庸也答得甚好,再观杜中和出的试卷,李平年就有几分怒气,你考史学我不反对,但你不能故意刁难人,这样的题那些个举人也未必能答,你就敢拿来为难一个十岁的孩子,心胸如此狭窄,不堪大任,看来回到京城,又得在皇上面前忠言逆耳一番,才能让有些人长长记性!再看人家孩子全都答对了,心里不由一乐,还真是打脸!堂堂两榜进士有意为难十岁的小姑娘,还没能难为着,杜中和你情何以堪!李平年挥笔写就一个“优”字,心情颇好的把卷子递给瑞亲王。

瑞亲王打小在上书房上学,大儒无数,学问也着实不错。把试卷认真看了一遍,还真是没想到这小丫头真有几分本事!批了个“优”。意味深长的把卷子递给杜中和。

等看过之后,脸涨的通红,又细细的检查了几遍,想挑出错来,还真是不能!心有不甘的批了“优”。

等方千行和曹令安批完试卷,难言震惊的把试卷交给几个举人秀才学子传阅。外面也传遍了郑青鸾得了五个优,没有一处错误。

“可过童生试?”端王嘴角勾起笑意,看向杜中和。

“没有试贴诗,到底少了一部分。”杜中和淡笑。他就不信,十岁的孩子或许能过目不忘死背书,那么作诗,对联没有阅历可真不行,还难不住十岁的黄口小儿。

“那就考吧!”瑞王看见那几个秀才学子看向杜中和的眼神满是愤愤不平,心中一乐,蠢货!都快引起公愤了。

“那老夫出几副对子你来对。”李平年看着沉稳如初的郑青鸾,暗暗点头,心中不无遗憾,怎么就不是个小子呢。

☆、第10章 诗

第十章诗

“听好了,上联是,春归花不落。”李平年道。

郑青鸾稍作犹豫,答:“风静月长明。”

“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瑞王念了两遍,“对的好!”

-

李平年含笑颔首,像是极其满意:“上联:常须酒一石。”

“杂览书百家。”郑青鸾没有犹豫,此时不是谦虚的时候,她得把名声先打出去,以后的阻力才会小。

-

李平年满意的点点头:“水流飞白玉。”

“花谢落黄金。”

-

“花开荫影浓。”

“风凉榭亭空。”

“好好好!对的好!”众人连声赞叹。

端王一时技痒:“本王出个上联,白鹭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郑青鸾肃容躬身应答。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方千行笑望郑青鸾,难免有几分爱才之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2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教授古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