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16-01-09 14:12:47

钱氏气不打一处来,“你着败家的死丫头!”立马站起来想找趁手的东西捶她几下。

“搬过去我就去给你拉一车布回来,这里里外外,床单被面,窗帘门帘,都换!”郑青鸾一边说,一边抱着那堆东西往厨房跑,直接塞到灶膛里,一把火就烧了干净。

钱氏撵出来的时候,差不多都化成灰了。狠狠的在小闺女背上锤了两下,才解了气,“我怎么生下你这么个孽障!”

郑青鸾无赖的嘻嘻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咱们家好好的新房子新家具,娘把这些破衣烂衫往里一塞?它也不合适呀!别不舍得,家里又不是艰难的过不下去。咱不用多好的,就选结实耐用的,也就十来两银子就置办齐全了。大姐许了人,大姐夫家条件可不错,太寒酸让人看不起。况且哥哥们都要进学,要是在家里招待个同窗好友,那些东西也实在不像样。”

“就你歪理多!”钱氏瞪了郑青鸾一眼,到底没多说什么,边往房间走,边道:“我这里不敢用你!你去新宅子看看,该添什么早早的置办。”

“知道了!”郑青鸾应了一声,就往外跑。远远的还能听见钱氏的叮咛,“大姑娘了!别疯跑!”

村尾靠山的位置,远远看见漆黑的大门。一圈围墙围出好几亩大的院子。青砖灰瓦的小四合院规规整整的立在院子最深处。大门两侧是两间门房,都是一明两暗的格局,郑青鸾进去看了看,心里琢磨着,一间当门房,一间招待来往客人的下人随从。看着也宽敞明亮。进了大门,一条三米宽的青石板路直通四合院。路两边准备当地种,所以比较空旷,她正琢磨这这几十米的路两侧种上葡萄,搭上葡萄架的可行性,就见院子的西南角竟然出力着一个不大的亭子。

郑青鸾走近一看,原来是水塘子边建了个赏景亭,塘子里的泉眼也被清理出来,周围砌上青石,水清澈干净,亭子上的飞檐刚好为泉眼挡住雨水,溢出的水流进池塘,估计与地下水相连,所以池水并不见涨。这个亭子十几个平米大小,要是放上石桌石凳,邀上三五友人,品茗赏景倒是不错。

☆、第29章 准备搬家

第二十八章准备搬家

郑青鸾围着池塘转了一圈,大概能估摸出水塘的大小,应该有一亩多点,比原来扩大了一倍有余,但水位不减。这肯定是与地下水相连的活水,要是能将水引出来绕着院子转一圈再流回去,那就太好了。在西北这样的地界,想要小桥流水是不大可能,但至少算得上背山临水,用风水学来说,是极好的格局。何况水流动起来还兼顾灌溉的作用,省不少劳力,何乐而不为呢?

郑青鸾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确实花不了几两银子,就打算和老爹商量商量,在搬过来之前,把院子休整休整,随便把水引出来。

往里走了五六十米远,就是小四合院。朱红的大门,一侧是一排抱厦,分割成六个不大的房间,里面都盘着炕,这是早早准备好的下人房。另一侧是个花墙建起的拱门,这是个小院子,和另一侧的抱厦并排,也是一溜厦房,只不过是三个大房间,正中是待客之所,一间是外书房,另一件是客房。还有一间小小的更衣室。这应该是充当外外院的只能了。郑青鸾满意的点点头。再往前是刻着“五福临门”的影壁,绕过影壁。就是垂花门,垂花门两侧是抄手游廊,通向东西两厢。对着正门的是正房,正房正厅和东西两屋连带东西两个耳房。东西厢和角房相接之处,各留出一个小拱门,通往后院,后院一排后罩房,厨房,杂物房,柴房就设在这里,房前是不大的一块菜地,最东边的位置,就是家里的后门。后门外就是密道口了。

见郑青鸾转回来,五郎得意的一挑眉,笑道:“还不错吧!”

“嗯!还行。”郑青鸾回以一笑。

几人站在院中的天井处,细细规划。

“正中间放个大瓮。”三郎指指几人的脚下,地面是用青石板隔出的小路,其他地方留作种花栽树的小园子。“好方便用水,也能当防火的作用。”

“也不要种什么花了,一经种长青的树,树下种防蚊草。咱们家的位置又是山又是水的,夏天蚊虫肯定特别多。”郑青鸾皱着眉,她最讨厌蚊子,身上的包没十天半月都下不去,“就是大院子里,我也打算大路小路边都种上,尤其是池塘边的亭子周围。”她一副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的模样。

郑老三笑道:“行啊!墙角边窗台下,只要能种你都种吧。”

郑青鸾就把想把池塘的水引出来的事和大家商量,“就是起水渠的作用,下面铺上小石子,做成小溪的样子。”

“这倒不费事。反正院子要整理的,顺手而已,也确实方便呀!”郑老三点点头,“你们还有什么要求,一并提出来吧。”

“我要一个人住一间。”小八第一个跳出来,他一直跟两个哥哥挤,现在最渴望一个人住。

“东西两厢各三间,你们自己挑。余下那间当书房。”郑老三笑道:“家具都打好了,下午请人搬过来。”

郑青桔从屋里出来,满头大汗,“不用再添柴了,都已经干的差不多了。那个火墙呀,真是不错,瞧瞧把我热的。”用帕子擦了汗,又道:“这边不用管了,咱回吧。这两天就搬过来,这家里要按你们的意思来收拾,再过一个月,也搬不成的。咱先收拾两三间房子出来,就搬吧,剩下的慢慢置办吧。”

几分便往外走,边谋划。三郎道:“就是离大门远了些,要是没有看大门的,来客叫门咱都听不见。”

“要不开个侧门?咱这东墙外,就知去镇上的小路,一并修起来?”五郎想了想,建议道。

“行啊!”郑老三点点头,“还是得买两个人才行。屋子多了,院子大了,光洒扫就让人吃不消。”

这样忙忙碌碌两天,才拾掇好。

----------------------------------------------------------------------------------------------------------------

郑家正院

郑老爷子坐在炕上,吸着旱烟,火光明明灭灭,映着人的脸,看不分明。老太太隔着炕桌,盘腿坐在对面,用手背抹着眼角的泪。不管怎么偏心,老三老四总归是自个身上掉下的肉,往日里搁在眼皮底下,还显不出来,如今眨眼就搬出去了,竟生出几分难言的酸涩来。就如同长大的雀儿,真的就这么离巢飞了。

“都是没良心的白眼狼!”老太太委屈的抽搭两声。本来她打算的好好的,她跟老头子住正房东屋,西屋让老大住着。东西两厢共四间,老三老四老五和大郎住,两边的耳房,孙子一间,孙女一间,也住的下。都是至亲的骨肉,谁也不嫌弃谁,亲亲热热住一起多好。谁承想两个狼崽子一声不吭的盖了房,听说老三盖了两进的宅子,还带着池塘花园子,老三也是青砖大瓦房,带着铺子。合着平日里日子紧巴巴的样子全是糊弄她这老婆子呢。儿媳妇又都是泼辣货,舍不得孝顺老两口子,舍不得帮衬她可怜的闺女。“心真狠呀!就这么撇下我这老不死的!”

“别嚎了!”老爷子瞪着眼,“要是再把老三家的和老四家的招来,看你咋整?半辈子了,也弹压不住儿媳妇,还有脸哭!你说说你都能干啥?”郑老头抽了口烟,“只要他们把该孝顺的顺顺当当拿来,你就知足吧。不过在这一点上,这两个儿媳妇比老大老五家的强。”他也看出来了,只要要求不过分,老三老四还都是孝顺的。虽说媳妇子厉害些,倒是都能顶门立户,在村上也都是听见夸的,还真是没见过谁说一句不好来。这就行了!何况还生了几个孙子孙女。按说老三家的在老郑家最能挺直腰杆子,生了五个孩子,三儿两女,儿女双全。光看六丫头在公堂上的利落劲,就知道这两口子在教养孩子上费了大心思了。一个丫头片子,那么些大官考校,都称学识好。更何况三郎五郎了,只怕学问更好。将来指不定什么前程呢!六丫头的婚事就不说了,要么得一贵婿,要么自个得个功名,就算不出嫁,在郑家整个族里,那也是姑奶奶,都会心甘情愿的供着。就连四丫头,都许了捕头这样的女婿。最近他也打听了,汪家家底厚实,人也本事。如今更该起了大房子,建了大院子,日子往后会更好。老四虽没有大出息,但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能耐还是有的。关键是他和老三两兄弟那真是亲,听说这次盖房子老三是帮衬了不少银子的,盖了两院带铺子的宅子,所说都不大,但也够住了。有两个铺子,一年就不少出息,日子肯定差不了。老二离家快二十年了,就打了一照面,不说也罢。老五这些年也没读出名堂,如今地也卖了,他以后考啥养家糊口呀?他自个性子独,和哪个兄弟都不亲近,老五媳妇又是油滑的,和谁也不交心。如今还只有小七一个孩子,将来都没有个帮衬的。想起老大,老爷子心头一梗,原来寄予了多大的期望,如今就有多大的失望,现在不奢望他一把年纪去考功名,只要能把自个的日子过明白,也算不错了。谁成想他竟糊涂至此,读书读糊涂了的!这也怪这死老婆子,害了老大,先后给娶了三房媳妇,有两个都是老婆子娘家侄女,另一个是远方表侄女。这赵家就没一个闺女是好的!能有个明白事理的女人劝着,老大兴许能好点。如今三个孙女的婚事算是毁了,幸好还大郎这么个儿子。提起大郎,老爷子才想起,这都二十岁的人了,成婚都第五个年头了,还没孩子!不说儿子,连个闺女都没有。想想大郎媳妇又是赵家女,顿时心生恼怒,肯定不是个好的。遇上这么个不会下蛋的,他的大孙子可不就毁了。难道要让大郎走老大的老路!这是坚决不行的。

老爷子烦躁的下了炕,在屋里来回的转了几圈。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冲老婆子道:“你去准备饭食。今儿把老三老四两房人都叫来,吃顿团圆饭,我有事要说。”

“吃啥团圆饭!平白的祸祸粮食!”老太太不乐意。闺女上次还捎话说,两外孙女吃不饱饭呢。刚想省省,好给闺女捎过去,这又把人聚一块,得浪费多少东西呀。造孽!

老爷子眼睛一瞪,“让你去,你就去!啰嗦个什么劲!”

“死老头子!”老太太嘟囔一声,到底不敢违了老头子的意思。穿鞋下炕,磨磨蹭蹭打算出去。

“割上两斤肉,称上两斤老豆腐,再打上一斤酒。烙白面的饼子!别拿你那稀汤寡水的猪食糊弄人!”

☆、第30章 团圆饭上的幺蛾子

第二十九章团圆饭上的幺蛾子

收到吃团圆饭的消息时,郑老三和郑老四两家正商量搬家的事。两家虽说隔着矮花墙住着,但真心跟一个院子没多大差别。妯娌俩也没红过脸。相互帮衬谁都没有怨言。

七郎通知完,就拉着小八院里玩去了。

钱氏和宋氏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心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两人各自看向自家男人,就见两人都一脸感伤。

钱氏眼睛一转,就笑道:“怕是老爷子老太太舍不得儿子!到底是亲生的,哪有不疼的。”又对郑青鸾和五郎道,“你俩去镇上,买上三只烧鸡,晚上带过去添样荤菜。还是咱们老郑家人丁兴旺,三桌坐着都有些挤的慌。”说完朝宋氏使了个眼色。

宋氏立马会意,“那让六郎也去!买两斤糕点!当饭后点心。人家富贵人家可不都这样,咱也学学!”

说完,就从身上数钱。钱氏也喊,“桔子,给五郎拿钱去。”

郑老三郑老四脸上就有了喜色,似乎是满意了几分。

郑青鸾暗叹,果然还是娘厉害!这是给爹做脸呢!当着你的面说的都是好话,办的都是让人窝心的事。她估计自己的老娘正暗搓搓的等着看爹的笑话呢!这样的御夫手段,值得点一个赞!

郑青桔帘子一撩,从里屋出来,把钱递过去,叮咛道:“不用买烧鸡!称上两斤酱猪头肉,切三盘还是没问题的。两斤酱猪头肉刚好是一只烧鸡的价钱。何必多花钱买三只烧鸡!钱多的烧的慌。”又扭头冲宋氏道:“四婶,我昨儿还看见墙根下的木盆里有不少鲫鱼片子,都是三四两重的,您把鱼外面裹一层面米分,这鱼看起来就有半斤大小了,锅里少放些油,小火炕的两面焦黄,脆脆的最是好吃。您千万别把油放多了,面米分最是吃油。要是弄这东西抛费一斤油,那还不如买点心呢!一桌准备上两三条,不比甜腻腻的点心养人。那么老贵的东西!”说完转身又回房里去了。

一屋子,两房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抠门劲!

郑青鸾只想抚额,连忙接过话,“我姐这话也对!一只鸡就两鸡腿,到时候给谁吃,不给谁吃!到时候再闹起来!”这话也不是瞎说的,大房的三个闺女和大郎媳妇真为了鸡腿干过架。郑老三和郑老四本来还有几分不自在,被郑青鸾这么一说,就觉得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回头好好的一顿团圆饭,再为了分鸡腿给毁了,花钱还办了坏事,不值当的。

见老爹和四叔的脸色好转,还肯定的点点头,郑青鸾笑道:“多出来的钱给我爷买坛好酒,我见他老人家平时也爱就着花生米喝一口。”又朝宋四婶道:“我姐说的做鱼,那真是能行。老爷子老太太上了年岁了,油大又甜腻的东西确实不宜多吃。不符合养生!我前两天在一本医书上就看到,说是鱼肉是所有肉食里最容易让人吸收养分的肉,最适合孩子和老人吃。这孝顺老人的事,也不在于一时。您隔三差五的弄两条这样的野生鲫鱼,把鱼肉细细的刮下来,做成鱼丸子,给老爷子老太太送过去,不是更好。孝顺也不在东西贵贱,不就是一份心意,那鱼丸子做起来最是琐碎呢!咱家几房人,也没两老人可操心的事,就剩下保养身体这一条,您要做好了,我四叔得好好谢您呐!”

说完,嘻嘻一笑,拉着五郎出门。

屋子里郑老四看了宋氏一眼,“既然对身体好,你就隔上几天做上一回,给送过去吧。”他又何尝不知道媳妇心疼银钱,盖了两院房还欠了外债。如今小侄女说了这么个法子,倒是解了两口子的难,这事传出去,谁能不说他们两口子孝顺。

宋氏心里一喜,连忙应声。心里却直道六丫头机灵!不花钱还落了个好。至于说做鱼丸琐碎的事,骗骗不进厨房的男人罢了。三两条鱼眨眼功夫的事,天天做都成呢!

两个当家的男人心里舒服了,这件事也就揭过去了。

等到掌灯时分,四房人齐聚正院正堂,等三房四房给桌上添了菜,老太太的脸色才好看了些!

桌上就一盘酸菜炒肉片,一盘红烧豆腐,一盘酸辣土豆丝,一盘凉拌红白萝卜丝。一大簸箕烙饼,上面有些斑斑的黑点,这是用黑面烙的,且没舍得放油。再添上一盘酱猪头肉,一盘子煎鱼,正好六个菜,三荤三素。

老爷子心情颇好的看着老三拎过来的梨花白陈酿,看到桌上的菜,立马冷了脸。说好的两斤猪肉呢!酸菜里面的星星点点连二两都没有,“你个死老婆子!去!再添两菜,鸡蛋炒大葱,油炸花生米。再偷工减料,就回你赵家待着。”

老太太耷拉这脸去了。不是说儿媳妇们不去帮衬,而是老太太怕这些媳妇子把她的东西败了。

正桌上坐着老爷子,四个儿子,大郎,一个空位是给老太太的,见还有一个空位,老爷爷笑眯眯的喊:“六丫头,坐过来吧。你也是有功名的人了,坐在偏桌不像话!”

郑青鸾诧异了一瞬,马上和顺乖巧的道:“爷,您这是臊我呢!不管在外面什么身份,在家里长幼尊卑还是要讲究的。”她可不能落人话柄,她上面还有长兄呢,万万没有她坐正桌的理。

本来提到郑青鸾有功名的话,郑老大郑老五大郎的脸色就都不好了。这会子听到郑青鸾推辞,提到长幼尊卑,郑老五就道:“六丫头是知礼的!”他常在外面参加文会,文人对郑青鸾做的两首诗分外推崇,作为五叔,他在外面很是得了几分脸面。如今看这小丫头片子也顺眼了几分。

“那是!以为都是那些尊卑不分的!自己什么身份自己不知道吗?也敢和咱们这些正头娘子平起平坐。”郑五婶黄氏嗤笑一声,这是和正房杠上了!

“唉!”这一声悠悠的叹息,端是婉转悠扬,不知道拐个几层弯,“罢罢罢!雪妹妹今儿就委屈委屈站着伺候吧。虽说我这当家主母宽和,不是那掐尖要强爱吃醋的。平日里在咱们大房怎么着都随你,如今只当为了咱们爷,可好啊!回头让爷亲自谢你。”能有这调调的也只有小赵氏了。

“我一听那声,就浑身起鸡皮疙瘩!”郑青桔小声嘀咕了一句。

就听黄氏冷哼一声,“这得是多不待见自家爷们,才把爷们往外推!连醋也不吃,可不就是心里没这人!那心里到底记挂谁呢?”

郑老大彻底黑脸。小赵氏心中一急,刚想反驳,那边老爷子呵斥了一声,谁也不敢说话!

老爷子这会子彻底恼了:哦!怪不得老大媳妇整日里调三斡四,感情是心里没老大呀!这不守妇德的败家娘们!都怨他这当爹的呀,怎么就没亲自给儿子相看,毁了儿子一辈子。

他下定决心,肃着脸,清清嗓子,“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主要就是商量一件事,啥事呢?”老爷子环顾一下儿孙,见都静静的看着他,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道:“你们也知道,大房没个贤良妇撑着------”

“老爷------”小赵氏如黄莺般的嗓子委屈的叫郑老大。

郑老大连忙开口,“爹呀!五娘挺好的!”五娘是小赵氏的闺命。

“你闭嘴!”老爷子呵斥,“谁也不许插话!”说完严厉的看了一眼赵五娘。

老太太端了两盘菜进来,放在主桌上,没给其他两桌准备。见老头子没注意,就一声不吭的坐下,心里直呼侥幸,可算把这死老头子糊弄过去了。

“这些日子,我真是为大房揪心,就寻思着给老大和大郎再纳上一房良妾!把一大家子聚起来商量商量。”老爷子似乎没觉得这些话有什么问题,但看到老三和老四瞬间黑下来的脸色,补充道:“当然了!也顺便送送三房四房,能顶门立户了!”

去他的顺便!当年两人成亲,就是顺便!搭了老大续弦和纳妾的东风。

要离家了,还是顺便!

人一辈子能有几件大事!成亲和建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代表着成家和立业呀!这在他老人家眼里都没给大儿子纳妾重要吗?

郑老三和郑老四脸色更黑了!两人对视一眼,苦笑一声,他们还期待什么呢?罢了!就这样吧。

两人没言语,举着酒杯同病相怜的碰了一下,一口闷了。该吃吃,该喝喝,随他们闹吧!

钱氏和宋氏苦涩一笑,虽早就猜测不是好事,但真把话说出来,还真是有些不好受。

几个孙子辈的面红耳赤,埋头吃菜,这事他们都不该听的!更别说插言了。果真是人老糊涂了!

郑老大和大郎面露喜色,读书人谁不喜欢□□添香呢!马上心猿意马了起来。谁还管媳妇怎么想,想来都是温顺贤惠的,哪会不同意?

郑老五此时的心情却并不怎么美妙,愤愤的站起身来,“爹!那我呢------”

☆、第31章 反击

第三十章反击

郑老五这一嗓子,整个堂屋都静了静。就见一大块烙饼准确无误的砸在他头上,直砸的他马上捂住后脑勺,转过身来,刚要开口叫骂,就看见黄氏怒目而视。他心虚的缩缩脑袋,“那什么------那个------我是说,给大哥纳妾不得又花钱吗?”他转过身针对郑老爷子,“那儿子我不纳妾,但也不能吃亏不是,您把纳妾的钱补给我,也就行了!”说完小心的瞄了一眼黄氏,见对方给了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立马理直气壮起来。都是儿子!凭什么什么事事以老大为先。

郑老太太看到小儿子被媳妇辖制,气不打一处来,“没出息的东西!不就是想要个妾吗?娘给你纳!”说完还示威的瞪着黄氏,并示威般的扫了扫其他几个儿媳妇,仿佛再说,再不听老娘的,老娘有办法收拾你们。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小赵氏捂着心口,盈盈泪眼满是谴责,雪姨娘站在炕下,手搅着帕子,忐忑中带着点怨愤。黄氏最直接,手攥着筷子,似乎随时准备去拼命。宋氏满脸铁青,只有钱氏嘴角挂着笑,眯着眼睛,郑青鸾心道:坏了!老娘她动了真怒了!

郑青桔在耳边嘀咕:“这是动真怒了!”

郑青鸾也了然的点点头,现在五六两银子能买个十四五岁的大姑娘,要是老太太诚心这样恶心人,也够这些媳妇们喝一壶。

就听钱氏笑眯眯的道:“光让做爹娘的给儿子们操心,咱们做儿媳妇的也合该为老人也操心操心才是!娘这么大年纪,伺候爹也怪不容易的,要是------”似乎是无心的止住了话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2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教授古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