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得容易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怀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6 MB   上传时间:2015-11-07 13:53:29

这话到底心虚,府里可不就有一个不记得亲娘的,小莲蓬把着她的手一托,勉强喝了半碗,睐姨娘先是为着这番话露出点笑意来,可想着已经长的认不出来的女儿,再想想那没影了的儿子,心里一苦,抽抽噎噎哭湿了半条帕子,灯也昏了,人也昏了,解开衣裳要换里衣,这才看见亵裤上头见了红。

小莲蓬急在屋里头子打转,她们能从那苦地界回来,靠的全是姨娘肚里这个孩子,若这个孩子有个什么好歹,她们这辈子也没出头的日子了。

庄头上确是过的自在,可她这两年都不曾见过家人,主仆俩算不得凄风苦雨,可吃住俱不能跟府里头比,夏日里蚊虫多,长袖衫儿裹得密实实,风都透不进来,可蚊子偏能钻进纱衣里头咬人,庄上的人还说甚个是欺客,捡着血肉香甜的咬,夜里脱了衣裳,白条条的腿上一个个红包,怎么搽油也还是痒。

到了冬日屋门都迈不出去,雪一下就是一尺厚,纸窗薄墙怎么挡得住风寒,柴胡姜汤是日日都要煮的,住的两年,俱都瘦了,睐姨娘倒好,小莲蓬自个儿手也粗了,脸也黑了,在庄上不显,到这儿别个都拿眼瞧她。

来的时候想着那头的好处,真进了好屋子,由着她当大丫头指派起小丫环来,她又不想走了。

一叠声的叫人去报,这时候二门都下了钥,没个急事再不能开,睐姨娘捂着肚皮咬牙哼哼,额上浸出冷汗:“忍忍罢了,咱们才回来半日,便闹这样的动静出来,叫别个怎么说。”

小莲蓬同她一同坐卧,说是主仆,却也能当睐姨娘半个家:“姨娘这会儿还说这些个,肚里的孩子才要紧。”差了人往上房报去,她又不曾生养过,见着红只怕孩子没了,急的眼圈发红,报上去自然就重的多。

要开二门的事,自然要报给纪氏知道,她同颜连章两个正私话,听见睐姨娘身上不好,心里先自冷笑,只当她是专捡这个时候来作乱的,还当她是改了性子,竟还敢当面弄起鬼来。

可当着颜连章的面,却还得持住了:“赶紧请了大夫来看,万不该这时候接了来,只想着赶紧接回来,没想着胎还不稳。”

颜连章听见小妾流产的事,皱了眉头,等丫头出去,却长叹一声:“想是没有缘份的,咱们儿子女儿都有了,也不少这一个,你宽了心便是。”

纪氏勉强笑一笑,又自陈几句:“老爷万不可这么说的,叫大夫诊治了,若能留岂不是有大缘分?”枕在枕上心里却是一哂,男人家都是嘴上说的好听,看看大嫂便知,闺中对着旁人没说道,对着她却曾吐露一句,说哥哥堵咒发誓,若没孩儿便抱养了兄弟的来养活,再不要第二个人。

这话说出来不过半载,就把院里的通房丫头抬成了妾,肚里还怀了纪怀信的种,纪舜英如今受这样的冷待,未必不是当初种下的因,没儿子时自个骗自个,有儿子,那当日情形怎么会不涌到眼前去。

黄氏说的时候满眼是笑,却不住拿帕子擦泪,拖了纪氏的手:“得他这一句,我这辈子都值了。”她自家也知道行不通,可丈夫说了,她便受了这一片情,哪里知道这情会去的这么快。

男人说的话,信一半儿留一半儿,颜连章这么说,纪氏听着顺耳,落后也不当真,若她真跟嫂嫂一般处事,便没婆婆压在上头,丈夫也不会似如今这么甜情蜜意。

两人还真就吩咐了一句,往二门外头请大夫看诊,再开方煎药俱不是她们来打理,琼珠叫起了喜姑姑,由着喜姑姑一手料理。

她在二门上见着去请大夫的是高升,自家儿子跟在他后头,心疼锤子大冬天还起夜,可谁又不是这么过来的,给他紧紧袄子,吩咐他:“有甚事跑在头里,别叫高管事特意吩咐。”

锤子身量长了一大截,脸却还是孩儿模样,冲着喜姑姑皱皱鼻子:“我不冷,我可热乎呢,娘你赶紧到房里头去,别吹着风。”

喜姑姑哎着应了一声,她是披着衣裳出来的,戴了风帽还有手炉,既是纪氏身边得脸的嬷嬷,身边自有侍候她的两个小丫头,再冻不着她,可儿子到底是比在家懂事许多,跟着管事往后有个好前程,便是到外头铺子里头伙计帐房二掌柜也都比在宅子里头混吃糊涂过日子更强些。

她眼见着锤子出了廊道,眉间的喜意就又散开去,侧了头往宅中一望,满目黑压压的树,落得一块块白的地方便是积雪覆盖的屋顶,叫层层叠叠压的最远的那一处就是小香洲。

六姑娘的日子眼看着好起来,怎么又出这么桩事儿,不论睐姨娘是真不好还是假不好,这恶名儿总归担了去。

大夫来开了一付保胎药,还有安胎的药丸,叫她含服了,这胎原就不稳,坐车叫颠着了,冷风一浸人有些受不住,先把药吃着,若身上还不干净,这一胎便是保不住了。

小莲蓬点灯熬蜡的把药给煎了,她自家看着炉火,再不肯假人于人,煎了药趁着热吹一会子就送给睐姨娘喝:“姨娘拜了多少菩萨,菩萨定然照管着咱们,且宽了心,喝了药便好了。”

夜里就在床边打着地铺,睐姨娘拿帕子绑了头,歪在枕上有气无力,伸手去拖住小莲蓬的手:“还当回来了能好睡一夜,哪知道受不起这福份,若是没你,我再没如今,若将来能有一日好,再少不了你的。”

小莲蓬坐起来给她掖好被子:“姨娘睡罢,咱们这一闹,只怕得隔得些日子才能求太太让见一见哥儿姐儿了。”

睐姨娘双手护在腹间,动都不敢稍动一下,老老实实躺着,脚尖儿贴着汤婆子,心里想着明沅如今的模样,隔得远看不见眉眼,只记得那一身红绫袄,又想沣哥儿,脑子里转来转去,许久才昏沉沉睡了。

第二日还想下床给纪氏请安,叫小莲蓬死死拦住:“姨娘可歇了这心思吧,太太那儿我去回便是,若你去,这真的也成了假的。”

拿着药方药瓶去回报给纪氏听,一屋子的姑娘少爷,小莲蓬隔着门瞧不分明,眼睛一扫就先看见了明沅,脑后挽了两个螺儿,系着金丝飘带,穿了柿子红的小袄,胸前挂了一把大金锁,只她离纪氏坐的最近,话也说的最多。

纪氏膝上抱着灏哥儿,下首坐了澄哥儿明沅,屋里笑语不住,断断续续听见是要预备起冬至节来,明沅还笑一声:“算着日子,大姐姐的及笄礼也快了,我实不知道送些甚个好了。”说着偏了脸去看另外两个姐姐:“你们都送什么?”

明湘抿了嘴儿笑:“我看大姐姐喜欢梅花,想给她绣一幅雪地新梅的坐屏。”明洛皱了眉头:“我也不知送甚,正愁呢。”

缠七杂八说得许久,小莲蓬垂头等着,立的脚麻,里头这才散了,明沅跟在明洛后头出来,打眼就看见了小莲蓬。

她目光一睇,又收了回来,她是今儿早起捡燕窝的时候知道睐姨娘身上不好的,巧月送了信来,明沅昨儿还送了吃食去,接着了信皱了眉头,想等请安再打听,见小莲蓬还立的端正,面上也无急色,知道是无大碍了,半吊着的心放了下来。

小莲蓬等人都出来才进去回话,纪氏知道睐姨娘无事,接过来看了方子,知道正吃药,让琼珠吩咐厨房送些温补之物去,小莲蓬才要谢,纪氏又道:“我原想叫六丫头沣哥儿两个瞧瞧她去,既病着,便罢了,等她好了再说罢。”

面上瞧不出喜怒,连说出来的话也没半分烟火气,可小莲蓬听的这话,连脸都不敢抬起来,弯着身子行礼:“是呢,姨娘也是这个意思,怕把病气过给哥儿姐儿。”是胎不稳又不是风寒脑热,可纪氏发了话,哪有不遵从的。

纪氏听得这一句,这才打量她一眼,轻声一笑:“她倒是懂事知礼的,卷碧,拿一匣子高丽参来,煮汤沏茶搁一片进去,都相宜的。”

小莲蓬代睐姨娘谢过,接了高丽参,一路回去都想着要怎么开口,姨娘的眼睛都要望穿了,就是盼着想见见两个孩儿,好容易进了门再叫她忍,又怎么忍得。

她自家也知道两个孩子是要不回来了,三少爷说不得还指望,两个都是姨娘,六姑娘是怎么想也不会回来了,便是太太不想要,也万回不来。

睐姨娘吃得这些苦,人倒清醒了些,心里猜测着纪氏怎么也得关她一段,听见小莲蓬说纪氏叫她好生养着,立时就明白过来,白着脸点点头:“是了,我身上不好,也不想叫她们瞧这病歪歪的样子。”转了脸冲着床,不一时枕头就湿了一片。

只晴了这一天,一大早又下起雪珠来,风刮在人身上钝刀子似的疼,明沅写得会字就要放下笔来搓搓手,宋先生让她们临山水长卷,一屋子三个姑娘拿了笔细描,明湘明沅坐的住,明洛却不耐烦了:“画屏,往手炉子里头再加块碳。”

宋先生在绿云舫后头歇着,放三个学生在前头习画,明洛抱了手炉在两人间绕了一圈儿,叹口气:“你俩这是怎的了?出了上房半句话都没说过。”她自然知道是为着什么,张姨娘在院儿里幸灾乐祸了许久。

她自家占了那一年不曾怀上,回来眼见着沣哥儿能走会跑,口里声声叫着安姨娘作姨娘,哪能不嫉妒,谁晓得睐姨娘有孕的消息又传回来,张姨娘差点儿咬碎一口牙:“她倒比只母猪还好生养!”

明洛跺着脚下冲她发脾气:“姨娘怎么这样说,明沅是小猪崽子,我是什么?”出了门要争长短,到底还是记着明沅明湘两个都待她好,回来前生了张姨娘的气,为的就是她不肯摸出银子来,给一姐一妹置办一块绣花地毯,她走的时候满口许诺,却一件大的也没,只带些小玩意,深觉丢脸。

张姨娘手头是很有银子的,颜连章手松,跟着去了穗州这一年,攒下许多好东西来,有家用里头抠的,还有自颜连章那儿讨的,她存下来这些全为着女儿,听见女儿嗔她也不恼:“你是什么,你是娘的心肝肉儿,你挑这个挑那个,娘这里可亏了你?咱们守着银子过活,可不能搅到那混水里头去。”

她的意思是站干岸,看着两边撕撸,最好还能渔人得利,明洛晓得该少说少问装不知道,可她喜乐惯了,姐妹一处虽拌几句嘴,自来不曾这样一日都不说话,她才开了口,明沅就长长叹一口气。

明洛看她蹙眉头,浑然无谓:“我知道你愁什么,你姨娘回来便回来了,总归你又没养在她那儿,澄哥儿的姨娘离的这样近,他也没甚个说道,你难什么。”说着还冲她皱眉,不解她为甚这么愁。

若真能似明洛说的这样轻巧倒好了,她心里是期望着睐姨娘能养一个自己的孩子的,她不能了,沣哥儿也不能,只肚里这个才能安抚住她。

明湘搁了笔,眼睛看看明沅,彼此心领神会,轻悄悄叹了一口,也不再作画,三人坐在一处,采菽端了食盒上来一碟子果仁馅的酥饼,一人捡一块对坐着吃起来。

到底还是小姑娘,有明洛这儿歪一下那儿搔一下,没一会儿就笑起来,明沅也跟着笑,心里跟罩了层阴云,听见外头雪珠沥沥落下的声音,这桩担忧怎么也放不下。

纪氏守着女儿喂她喝姜汤,明潼这病来的快,去的却慢,蒙着头睡了两日,汗出一层身上就一轻一层,只还觉得发虚,纪氏便不许她起身,跟先生请了长假,让她好生将养。

明潼人没瘦倒还胖了些,气色看着也好,叫纪氏搂在怀里喂汤,安闲的眼儿都阖上了,只勺子伸过来,这才张开嘴,纪氏喂完一口,拿手点她的鼻子:“瞅你这懒模样,坐起来些,可别洒到被子上去。”

明潼反身抱了纪氏的腰:“娘在这儿,我懒些又怎的了。”屋里燃着内造百合香,把姜汁味儿冲淡了些,明潼抬头看着模样不对:“娘这是怎的了?可是有烦心事?”

纪氏给她掖掖被子:“哪有甚个好烦心的,你身子好了,娘便万事都不愁了。”明潼嘻的笑一声,挨着纪氏拿被子掩的只露出一张脸,纪氏抬手把散发别到她耳后去,等她睡下,纪氏走到罩门边,点了大篆:“再不许告诉姑娘,让她安生养病。”

她前脚才走,明潼立时就争开眼睛,叫了一声小篆说要更衣,扶了她的手:“院里出了甚事?”

小篆咬了唇儿,只觉得手上越来越痛,兹了一声:“睐姨娘,苏姨娘有了身孕,叫接回来了。”

☆、第61章 面条鱼

明潼心头一片震荡,她咬着唇儿倒在枕头里,小篆急的眼圈泛红:“姑娘再不敢说出去,太太吩咐咱们让姑娘好生养病。”

明潼听见了好似没听见,怔怔盯着帐顶,小篆脚尖往前,张了脸看看她,抖着嘴唇才要说话,明潼吸一口气:“你下去罢,我知道了。”

飞罩门上的纱帘放了下来,明潼无力的躺在床上,不住抠着床罩上绣的金丝牡丹花,指甲一下一下的刮,抠得那一块牡丹花瓣半边起了毛。

怎么还是躲不过,都折腾她要死了,竟又活过来,只当这辈子就在庄头上了,偏还能有孕又回来!上辈子睐姨娘可只有一个儿子!如今不止多了一个女儿,肚里还又怀上一个。

红唇叫她咬得发白,手不住打着颤,已是有了一个半变,再不能生出另一个明数来!,明潼捏紧了拳头,唇儿由白变红,呼的长吸一口气:“小篆,进来给我续茶。”

小篆拎了铜壶进来,见明潼面色如常,心里先松一口气儿,往茶壶里续了水,才刚要退出去,明潼便开口道:“我觉得肚里头有些空,你去厨房要一碗面条鱼儿来,我就馋平姑姑做得那味儿。”

既要平姑姑亲自做,小篆便跑了一回厨房,平姑姑管着厨房食事,除开上房有些大菜还亲自掌勺,已经不碰锅子灶台了,既是明潼开了口点的,便系了围裙做起面条鱼来。

说是面条鱼,却不是真的拿面做的鱼,是拿小刀把半指长的银鱼鱼肉刮下来,打得起浆,拿面粉蛋清一道拌了,捏出个鱼形来,下到汤里,这汤必得用老鸡煨得没有半点油花,捞出鸡肉鸡皮来不用,下进汤锅里头一滚不捞出来,装在砂罐子里头盖上盖儿,用食盒里拎着过来。

平姑姑亲自给送来的,明潼一病,纪氏便让她先顾着这头的吃食,上房倒不要她做了,平姑姑听见明潼点菜,怕她吃的不好,亲自送了来,问问她夜里想吃甚,先给请了安,自小丫头手里拉过砂罐,舀一碗出来,鲜鸡汤白面鱼,撒了粒粒碧绿葱花,看着就勾人的馋虫。

平姑姑端了送上去:“三姑娘尝尝咸淡,夜里想吃些甚么?”

明潼说是说馋这个味儿,端在手里却只吃了半碗:“倒难为姑姑还特地跑这一回,下雪落珠子的,还不赶紧看了茶来。”她在屋里头从不要一屋子丫头围着,小篆出去端茶,剩下的大篆也派了活计:“这般好味,别白费姑姑这份手艺,这剩下的给澄哥儿送了去,让他吃着热热肚肠。”

两个丫头听命出去了,明潼转头看向平姑姑,冲她笑一笑,问道:“如今落月阁的食事是谁来料理的?”

睐姨娘第二日又见了红,唬得她连床榻都不敢下,吃喝俱都送到嘴边,苦药汁子喝下去没有一瓮也有半瓯,大油大肉咽不进喉咙,日日拿鸡汤炖了粥来吃,撕得一块鸡脯子,倒好吃上两餐。

人是回来了,却惹了纪氏的厌弃,便似喜姑姑忧心的,不论这滑胎是真是假,总归担了恶名,心里有意惩治一回,当着人问讯病情,又是请医又是送药,可落月阁里的月钱却迟迟没发下来。

睐姨娘回来时节正尴尬,上一轮月钱早就发了,下一轮发月钱又还离得早,箱笼里头倒有些贵重东西,却换不得银子用,若想吃的舒坦些,可不得往厨房里打点,总不能拿了丝衣锦袄作赏钱。

她这里日日要一只鸡,厨房先给她上了几日,落后便回说,天冷不及置办,每日里都要炖新的,才刚回来几日便吃了快十只鸡了。

小丫头回来报给小莲蓬知道,小莲蓬气的咬牙,这还不是按天算,是按顿来算了,睐姨娘连动都不敢动弹,为着赔了些眼泪,还是忍了这口气:“我仿佛记着,安姨娘张姨娘院儿里,也不并时时吃鸡的。”

姨娘有姨娘的份例,肉菜鸡鸭鱼羊都有定例,手上一松一紧,便差了这许多进出,若按厨房的来算,她确是把一月的份例吃用完了,羊肉嫌腥臊气,鸭子又太寒,只好吃鱼,多搁姜丝,拿姜味盖去腥味,将就着又吃了七八日。

纪氏等于是禁了她的足,明沅听得些风声,却不能去看望,也不能巴巴的日日送汤水过去,只隔得几日给送些点心果子。

这些个消息在下人里头传的最快,睐姨娘受磨搓,没一日就传到她耳朵里了,明沅叹口气,自床底下拉出钱箱子来,打开来拿出一吊钱,让九红悄悄送过去。

这些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倒是时常能加一顿粥饭,院里支起炉子来,不往厨房去要,自个儿置办了锅子,拿粳米煮粥吃,又煮了一锅子的鸡蛋,沾了醋吃。

纪氏睁只眼儿闭只眼,总归不是少了她吃穿,还能样样称她心肠不成,明潼折腾了她几回兀自觉着不泄火,知道明沅给睐姨娘送了钱,冷哼一声:“她倒是个孝顺的。”

她有这么一桩事,身子倒好起来,原就是风寒,歇了十来日好个彻底,再往纪氏屋里去时也不藏着掖着,眼底轻蔑乍现,嘴角噙一段冷笑:“娘待她们再好也是好心作了驴肝肺,既这么着还不如发落了她回去,叫她尝尝跟着姨娘的苦处!”

她出这一回手,纪氏立时就知道了,这回睐姨娘撩了她的火性,是该得着教训,这才假作不知,大面上过的去便是,可明潼说的这话却还是左,只当她那性子扭过来了,哪知道她半点也没改,伸了指头就点她:“又混说,姨娘是姨娘,六丫头是六丫头。”

“总归不是什么好货!”明潼这口气噎着出不来,哪个知道她为了甚下作手段才怀上了这一胎,她心里又恼又恨,不能对着亲爹发作,只好逮住睐姨娘出气,连带明沅也一并迁怒了,原来就视她作肉中刺的,兹当她是个老实本份的,竟还会暗渡陈仓,这会儿更借着由头出气了。

纪氏屋里燃了内造的百合香,瑞兽香炉两边趴着的麒麟口里吐出袅袅白烟,外头落着雪,屋里一片浅金深红,纪氏身上穿着浅金菊瓣纹的袄子,她一笑,明潼这点火气就先消了一半,自有了弟弟,她愈发依赖起纪氏来,原来全藏着的话,如今倒敢吐露一半儿了。

往她身边一坐,头靠在纪氏肩上,一只手挽了纪氏的胳膊,纪氏伸手抚住她的背:“你这个丫头,人行事还能跟抛角子似的,不是正便是反了?”她笑眯眯的捡了一块酥心糖,明潼堵气不吃:“娘就是太好性,她们才敢爬到头上来。”

“哪个骑到我头上来了?是苏姨娘还是张姨娘?非得学那母蝗虫雌老虎?姨娘们不敢抖,你爹难道听着狮吼不怕?”纪氏还是头一回同女儿说起了夫妻相处之道:“敬着爱着是一样,哄着骗着又是一样,开一眼阖一眼的才能过安生日子。”

“你觉着六丫头背着我给苏姨娘钱就是没良心?你怎的没瞧见她天天送燕窝?便不巴结着我,咱们家里已是出了一个王妃的,这些个女儿还能随手嫁出去?”纪氏敲敲女儿的脑袋:“若是那起子丢了亲娘一味钻营的,往你跟前腆着面目奉称,亲兄弟都恨不得踩上一脚,你见着便乐意?那些个才最会反咬一口。”

纪氏见女儿还沉了脸,觑着屋里头没人,压低了声音道:“如今蒹葭宫里头那个,可不就是攀着嫡出的姐姐,才一路勾搭上的圣人。”这些秘辛明潼原在宫里就曾听过一耳朵,宫人们闲话起来嘴巴更毒,此时听见纪氏说起,默不则声。

元贵妃家里的大姐姐进得宫去,姊妹两个差了总有十来岁,于妃一路爬上了妃位,圣人带着队去龙头庙进香,回来的时候途经于家,正碰着腹疼难忍,往于家去方便,打院子里出来见着立在玉兰花树下的元贵妃。

如今元贵妃高卧蒹葭宫,于妃又在何处?

“原来你小这些不好论道,如今你大了,总该知道些。”纪氏抚了女儿的背:“懂得道理,心肠不坏,些许小事只当瞧不见便罢了,等你出了嫁,这些个妹妹就不走动了?”

明潼这口气到底不顺,对着明沅依旧没好脸,只到底没出手作弄她,明湘明洛两个都为着明沅松一口气,明洛一指头点在明沅的脑门上:“这会子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罢,依着我说,你再不必苦了自个儿的。”不理就是了,便也伤不着这么伤筋动骨的了。

“谢着四姐姐五姐姐为我担这份心,我心里有数。”一吊钱说的好听些,也不过七百多,解得一时困,纪氏也不会一直压着月钱不发,救了急便罢,若是得寸缕金线就想着饶一付尺头,那再不能够。

睐姨娘的事,除了明潼跟安姨娘两个心里还存了疙瘩,再没在这后宅里头溅起一点水花来,她身子不好,便不必她请安,原来轻狂种下的苦果,如今都一一咽下。

明蓁将要及笄,整个颜家都在办这场及笄礼,单就着主宾人选就不知变了几番,最后是定下了梅氏的娘家嫂子过来为颜明蓁插钗。

人选确是有讲究,双亲在堂,公婆硬朗,还得儿女双全,俱家称贤的,才能当主宾人,梅氏思来想去,挑了娘家的大嫂,早早就写了信,请了她来,连带着把一双儿女也一并带来。

香合茶合、酒架酒盏、、盥盆帨巾早早就预备起来了,当日穿的衣裳戴的金钗俱是新造,冬至离过年还有些日子,可明蓁的笄礼却是冬至未过就先办了起来。

梅氏早早写了帖子,她在本地并无亲戚,便起意想把纪氏的娘家人俱都请了来,为着这个袁氏心头不乐,嘴里嚼了又嚼,啐了一口“说的山清水秀,还不是门缝里头瞧人,我出身比不得她,连着娘家人竟还不在帖子上了。”

梅氏瞧不上袁氏,明蓁回头就给补上了请帖,还派了朱衣去说合,先往二弟妹那头相请,自年顺上头算并没出错。

袁氏嘴上念叨,心里却还是高兴的,急急叫人打新首饰做新衣裳,又去刺探纪氏送什么笄礼,好说歹说非得要她抱个数出来,看她伸手就是一巴掌五个指头,先抽一口冷气,五百两!到底咽下了,又觉得自家吃了亏,他把家里那些沾亲的一并请了来。

三府里为着这一桩喜事忙乱,哪知道颜连章却叫圣人一句话调回穗州去了,还不是盐道这样的体面差事,而是专职叫他收荔枝树,捡那好的运回来,办红云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3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得容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