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人镜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赵十一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3 KB   上传时间:2015-09-02 15:37:36

  绿焦听到沈采薇的话,便收了手头已经备好的大红刻丝的袄子,选了一件湖绿色绣粉白芍药花枝的给沈采薇。

  沈采蘅凑过来瞧了瞧,合掌道:“这件好,秀气文雅,很衬你呢。”

  沈家三姐妹,长得倒是各不相同。沈采蘩生的清秀比不上下头两个妹妹貌美,一双眼睛清冷中带着傲气,气质清华,一瞧就是个才女。沈采蘅随了裴氏,如同玫瑰花一样娇娇艳艳的,美得鲜活明媚。沈采薇自己却是偏于清丽秀美的,一双眼睛乌黑明亮,带着笑看人时仿佛清波转盼,极是打动人。

  沈采薇前世什么也没学好,只是学了一件事——如何让自己瞧着更好看,八分美貌也能显出十分颜色来。她用惯了这张脸,如今比之前世仿佛更胜一筹,心里更是知道这容貌的好处。少时自然是灵秀可人,讨人喜欢;等到年长了,若是愿意,眼波流转间就可以显出几分清艳来,叫人心里痒痒。   

  当真是进可攻,退可守。

  只是,如今倒也不必这般费心。正如男子一般科考得了些许功名长了身价之后再寻亲事,她这般女子也是考了女学之后再考虑亲事,太招眼了怕是要有麻烦的。沈采薇想了想,便叫梳了个流云髻,用一支红翡滴珠簪子固定住,鬓边压着一朵粉色绢花。

  等沈采薇这边慢悠悠的梳洗装扮完了,沈采蘅也干掉了一碟玫瑰饼,凑过来坐到边上的彩粉水墨山水磁鼓绣墩上,探头道:“我的口脂都蹭掉了许多,给我补一补。”

  沈采薇寻了几个瓷盒子递给她道:“颜色都有些淡,怕是你不喜欢呢。”

  沈采蘅也不在意,嗅了嗅,便道:“我也懒得回去了,就这样吧,反正闻着香气也很不错。”等她涂好了口脂,两人这才准备出门。

  裴氏特意和两人交代:“难得出门去,一家姐妹可别闹气叫人看了笑话。”

  沈采蘅笑嘻嘻的拉着沈采薇的手道:“娘就算不信我,也要信二姐姐啊。”

  裴氏睨了她一眼,又拉着沈采薇的手道:“三娘淘气,你做姐姐的多看着些。”

  沈采薇点头应了:“婶婶尽管放心,我知道的。”

  裴氏想了想也没什么好交代的了又听说马车已经备好了,便不再说话,抬手放了人。

  其实她们这也不是第一次去林家,轻车熟路的乘着马车入了林府,然后下车就轿,二门口才下了轿子步行。

  没走一会儿,就见照壁那边立着一个穿海棠红绣牡丹褙子的少女,见了她们就笑着迎上来:“早知道蘅姐儿是心急的,定是要早些来,我便在这等你们了。”

  沈采薇上前拉住她的手:“倒是叫慧兰姐姐久等了。”她捏了捏林慧兰的手,打趣道,“姐姐今年倒是瘦了些,可是女学里的功课多了。”林慧兰是去年入的女学,成绩一向不错,沈采薇这话说起来倒也讨巧。  

  林慧兰顺手拉了沈采蘅一起走,笑着瞥了沈采薇一眼:“偏你的眼睛尖!这一眼就瞧出来了?”她稍稍一顿,又接着道,“今日柳家的小姐也来,那柳于蓝早就想和你们见一面,今日也来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柳于蓝的名字便来于此。沈采薇以前就听人说过,袁敏柔昨日说起过这人,林慧兰今日也特意提起,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桃花宴(中)

  林家族上出过一个能人,赚下万贯家财,修得一个园子美轮美奂,尽得山水之美。

  这一次春日桃花开,桃花宴就摆在池中水榭上。岸边桃柳相映,亭中四面环水,碧波荡漾,真说得上是个赏景欢聚的好地方。

  沈采薇等人随着林慧兰从竹桥上头过去,看见下面的游鱼游上来衔着一支柳条甩尾而过,不禁笑道:“都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鱼儿倒是养得肥肥,若是得空,倒是可以钓一尾来煮鱼汤。”

  沈采蘅抿了抿唇,盯着那鱼,眼睛都要亮了,心里头早替那鱼想了十七八个烹饪的法子。

  林慧兰瞧了瞧她们两人的神色,挑眉打趣道:“哪儿来的两只馋猫?听听,这会儿走在桥上都要咯吱响,要是再吃几条鱼,咱们几个就都要到水里和它们做伴了。”

  沈采蘅羞得很,上前很是拧了拧林慧兰的手:“慧兰姐姐自个儿瘦了,怎么就打趣起我们了。”她小小声的道,“我娘都说了,小孩儿就该多吃点。”

  几个人都扬唇笑了,一起进了水榭。

  那水榭两根朱红雕花的柱子上龙飞凤舞的写了个对子,沈采薇细细看了,念出声来:“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抬头一看,上头挂着的牌匾正提了三个字“映日阁”。

  沈采蘅也瞧了眼,接口道:“这亭子和家里的四香榭倒是很像呢。”她倒不是在意这些,往里一瞧,便抚掌笑了,乐得很,“我就说慧兰姐姐最是好客,这会儿可是连酒都备好了。”

  原来,亭中已经立了几个穿着青衫的小丫头正弯腰热酒,清风徐来,扑面的酒香叫人熏熏然。里头正好摆了两张桌子,各色的点心都已经上来了。沈采蘅只一眼就要嘴馋心热了——裴氏一向不许她多喝酒,她却是小孩子心性越是不许越是想喝,这会儿总算是可以得乐一回了。

  “可不敢叫人多喝,我就拿了一点儿,大家聚在一起凑趣罢了。”林慧兰摆摆手,笑了笑。

  她们几个玩笑间,外头又来了人。认真说起来,松江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多都是互相见过或是听过名声的。且林慧兰已经入了女学,有了些人脉,介绍起人来倒也算是大方得体。一众人聚在一起互通往来,细声打趣,一时间倒也说得乐呵。

  沈采薇正和刚认识的杜家小姐杜若惜说着桃花馄饨的做法,忽而听到竹桥传来的咯吱声,抬头一看那竹桥上的人,微微怔了怔,福至心灵的想:怕是柳家小姐柳于蓝来了。

  柳于蓝认真论起来也不是容貌绝艳之人,单从容貌上却是比不上沈采薇或是沈采蘅。只是她生得芙蓉面,一双弯弯的柳眉秀致纤长,眉宇间带了点书卷气,气质清华。  

  真论起来,沈采薇也不得不说柳于蓝是长了一副才女像。她虽不如沈采蘩那样清冷傲然如雪中梅花叫人敬慕却是清雅脱俗如春日玉兰叫人怜惜。

  她沿着竹桥缓缓走来,一身兰色绣竹叶梅花的衣裳,头上梳了个斜斜的倭堕髻,正映了那句“头上倭堕髻,耳后明月珠”,倒是将她身边站着的几个小姐给映得黯淡无光了。

  林慧兰迎上去:“我从早上等到午间,总算是把你们几个给等着了。”她握住柳于蓝的手道,“我那两个沈家的表妹你还未见过,这会儿正好见一见。”

  沈采薇心知:林慧兰是觉得两边有些火气,这会儿正经介绍了,柳于蓝总要给些面子。

  不过,柳于蓝既然被人叫一声“才女”,无论腹中才华有多少,面上的养气功夫倒是很好的。她抿唇笑了笑,亲昵的握住沈采薇和沈采蘅的手:“真真是久仰大名。”她面上带笑,显得十分高兴,“早就听说沈家三位小姐才貌双全,我早盼着见一见了。”

  沈采薇从容的笑应道:“我也早听过柳姐姐的大名,都说姐姐是难得的才女。只可惜柳姐姐去岁不曾去考女学,要不然我们这里就要坐着个女学入学试的魁首了。”她昨日听袁敏柔的口风:柳于蓝去岁不曾去考试怕是要专门等着要今年和沈采薇以及沈采蘅一起考,压过沈家女扬名雪耻呢。沈采薇真觉得这是有病——公主病,所以口头上也不自觉的试探了一二。

  柳于蓝眉梢处微微一挑,似乎微微蹙了蹙:“唉,我去岁病了一场,倒是没想到错过了考试。”她这一照面便知沈采薇不是个好对付的,便侧头和沈采蘅笑道,“不过也是巧了,正好可以和妹妹们一起考呢,也是缘分。”

  沈采蘅被她那眼光看得不喜,正要答话,却听得那边桌子上的人笑着招呼她们:“哎呀,快过来,好容易人齐了,酒也烫好了,一齐行酒令呢。”

  柳于蓝扬唇应道:“你们准备如何玩?”她这容貌有一种温和的魅力,叫女子见了都觉和气,加上本人心思玲珑,一改美女人缘不好的惯例。

  林慧兰抬眼瞧了瞧她们三人,接口道:“今日桃花宴,要说的就是桃花,不拘说什么,不过还要说出典故、旧诗或是旧对来。按座位轮,说不上来的就罚酒。”

  “这倒容易,”沈采薇正好走过来,接口道,“只是就怕有人为了慧兰姐姐的酒,不管不顾了。”说话时还拿眼瞧了瞧沈采蘅,捉弄得沈采蘅跺了跺脚。

  这话说得俏皮,一众人皆是笑了起来。因为林慧兰是东道主,便起了个头:“桃花红,人面桃花相映红。”

  后面跟着的便念道:“桃花愁,城中桃李愁风雨。”

  这诗句典故虽多倒也架不住人多,几轮下来,越发难对。沈采薇等人因为叙话来得迟了,坐在后头倒是有些吃亏。轮到沈采蘅时,好险没人将她想得给说去,松了口气:“桃花乱,桃花乱落如红雨。”

  接下来却是沈采薇,她笑着应了一句:“桃花悲,细腰宫里露桃新。”她说的那句诗不仅带了桃字说的还是桃花夫人的典故,因此才是个悲字,应得极巧,众人皆服了。

  柳于蓝看了眼沈采薇,跟着道:“桃花新,桃生露井上。”沈采薇的“露桃”二字最早就是来自她后面那一句,正正的压住了尾。

  用不着几轮,很快便倒了一群人,沈采蘅也被罚了酒,站在边上给沈采薇摇旗呐喊。最后只剩下林慧兰、杜若惜还有沈采薇以及柳于蓝。

  沈采薇说了一句:“桃花新,总把新桃换旧符。”

  柳于蓝轻声接口道:“桃花轻,轻薄桃花逐水流。”

  林慧兰笑着退开来:“我是不成了,倒是叫你们比下去了。”她爽朗的举杯喝了一杯,然后又轮到后面的杜若惜。

  杜若惜歪头想了想,拍掌说来了一句:“桃花湿,桃花带露浓。”

  沈采薇只好接着道:“桃花笑,桃花嫣然出篱笑。”

  柳于蓝也接了一句:“桃花静,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眼瞅着这几位要没完没了,边上便有人叫道:“行了行了,知道你们都是大才女,这再说下去没完没了的,可要天黑了。”又笑,“来了一杯酒都不喝可不行,你们三个,都要敬我们一杯才是呢。”

  “要敬酒又是哪里来的道理?”柳于蓝接了一句,“我去岁刚刚病了一场,可不敢喝酒,一喝就要胸口热。”

  柳于蓝既然接了这话便是同意不对下去了。沈采薇拿起一块桃花饼递给杜若惜,眨了眨眼睛,调侃道:“咱们快些吃,眼瞅着刚才就叫她们扫了半桌去,可不能连这半桌都落下。”

  她这话说得众人又笑起来。行了酒令,众人都喝了些酒,一时间风一吹都有些懒懒的。沈采蘅拉了沈采薇去钓鱼,沈采薇又拉了杜若惜一起。三个人并排坐着。

  柳于蓝一行人也凑在一起说些闺中的事,比如练字画画时候的趣事或是新编的络子一类的。另一边却是林慧兰和一群人在投壶。

  沈采蘅侧头和沈采薇说悄悄话:“我瞧那柳小姐刚刚定是对不上来了,这才接了话头不对的。”

  沈采薇拧了拧她的耳朵:“人就在后面,你这嘴巴也不消停。”

  沈采蘅撅撅嘴——她就是看不惯柳于蓝那眼高于顶的模样。她瞥了眼柳于蓝,又有话说了,于是凑上来咬耳朵:“她什么都要插一脚,做个领头人。这会儿却没上去投壶,怕是手臂太细,没什么力气吧。”

  沈采薇被她一说也忍不住看了眼柳于蓝,心里暗暗点头。其实柳于蓝看上去还真有几分文弱,弱质纤纤的模样,她说自己去岁得了病,倒也十分可信。

  只是,背后说人闲话也不好。沈采薇拉了拉沈采蘅,转开话题道:“钓了鱼,你准备怎么吃?”

  这可是个大难题,沈采蘅立时就被考住了,皱着眉头想了想:“若只有一条,那就一半清蒸,一半红烧。”

  一旁的杜若惜“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抬了抬手上的鱼竿,笑道:“这话说得可爱,便是为了这话,怎么着也要给你钓两条来。”

  沈采蘅急忙接口道:“若是两条,另一条留着煮鱼汤。”

  沈采薇捂嘴一笑,只觉得春风吹皱池水,山光水色间无处不美,烂漫至极。

  

  ☆、桃花宴(下)

  就像是好人不长命,太悠闲的时候总是不得长久。

  沈采薇这边悠游垂钓,柳于蓝那边不知说了什么,忽然传出轻轻的笑声,几个少女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然后,便有个不太熟识的小姐上前来和她答话:“听人说沈二小姐琴艺出众,不知今日是否有幸能见识一二?”

  这话却是有些冒昧了。

  沈采薇抬眼看了看那位小姐,只见对方面如银盘,长眉入鬓,整个人看上去丰盈而白皙,就像是十五的月亮。只是一双眼睛带着若有若无的试探,倒是没了月亮的皎然。沈采薇依稀记得对方是任家的小姐,好似是叫任衣。

  沈采薇并没有立刻答话,反而将目光越过任衣,落在后面的柳于蓝身上。她想:这大概是柳于蓝想要试一试自己的深浅,为女学考试做准备。她略一思索,准备婉言回绝——应付这种对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对方如愿,不要着了她的套路就好。

  结果边上的沈采蘅却立马与有荣焉的接口道:“呀,你是听谁说的啊?”她看上去比自己被夸还高兴,眼睛都亮了,兴高采烈的,“你今日倒是有耳福了。”

  沈采薇捂住额头不想说话——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她嘴巴快,怎么就没想到先捂住呢。

  那位小姐用绣着扑蝶图的泥金扇子遮了遮自己的嘴角,矜持的露出一点笑容,回首招呼后面的人:“林姐姐,你这儿有备琴吗?”她笑得有些意味深长,涂了脂粉的圆脸就像是一个面粉团儿,“沈二小姐要露一手呢,我们大家都有耳福啦。”

  林慧兰投壶投的满头香汗,这会儿听到这话露出一丝笑容:“任衣你倒是好口才,我这表妹最是腼腆,我都没听过几回琴呢。”

  任衣有些尴尬,掩了嘴不说话,但林慧兰还是立马叫人去拿了琴。

  沈采薇怀着被逼梁山的心情坐到琴案上面,与古琴面面相对。说来也奇怪,她将手按在琴上,忽而便觉得心静了下来。

  她想,在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地方,弹上一曲也很是不错。

  沈采薇心里既然这般想,面上便也带了点轻微笑意,仿佛是化雪的花蕊,不经意间露出一点被捂冷的香气,轻而淡,久久不散。

  她漫不经心的抬头看了眼边上环绕的众人与后面若有所思的柳于蓝,然后才低头轻轻的拨了拨琴弦试音。就仿佛是天山上皑皑白雪被柔软的阳光融化流入上下海流,琴声也缓缓的流淌而出慢慢的和水榭下的流水声融在一起。这一刻,沈采薇只觉得边上的形形色色的人声都已经渐渐淡去,她的意识随着琴声飘了起来,妙不可言的春/光如若唾手可得的花朵,温柔而徐徐的绽放在她面前。

  她仿佛成了那春风,卷起绣了芙蕖图案的绿色纱帘,吹皱一池温暖的湖水,戏弄了自得其乐的游鱼,悠悠然的在桃柳树梢掠过,吹落一地花瓣,携了清甜的花香去探碧空上的流云,绿了江南岸。

  春景如画,无处不美,无处不可爱。因此,她的琴声亦是无处不美,无处不可爱。

  沈采薇一边弹一边福至心灵的想着:我爱春日风光烂漫,春日亦应羡我琴声至美。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自豪和喜悦,不知所起,油然而生。  

  沈采蘅虽不知关键却也知道沈采薇似乎是超常发挥了,她本还要说些什么却见满堂寂寂,唯闻琴声潺潺。有风自亭外来,卷起纱帘,吹起沈采薇额上的刘海,露出光洁白皙的额头,使她本就清丽灵秀的容貌更添几分纯净之美。

  沈采蘅下意识的捂住自己的嘴,眼睛瞪得大大的——二姐姐面上那一点花瓣大小的胎记居然也不见了。  

  众人皆不知沈采薇额上胎记之事,此时听到如此琴声,都如梦中,只觉得此情此景之中的沈采薇亦是如春光、如琴声一般的美。

  “如此美景,如此琴声。得见得闻,何幸也。”琴声将尽,杜若惜十分捧场的赞了一句。

  林慧兰一双眼睛笑得弯弯的,亦是十分替沈采薇欢喜:“采薇这琴声,怕是已经登堂入室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人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