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诗酒趁年华_分节阅读_第244节
小说作者:我想吃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92 MB   上传时间:2014-12-20 20:42:12

  阮梅自得陆桥,如鱼得水。哪怕你再蛇精病,这世上也有一个跟你一样开脑洞的人。正如颜肃之与唐仪,阮梅与陆桥也是相知相得。得陆桥之提议后,阮梅的地盘得到了扩充,人员也得到了增加。又有阮梅代为谋划,收拢了一些先时因门阀垄断而不得志的人,事业做得红红火火。

  只可惜事业红火,气候也很红火——大旱。

  昂州等南方地区旱情渐解,阮梅的地盘上,今年还是旱。眼光长远一点的人,都要担心今天再大旱了要怎么办?连阮梅的军队,伙食也渐不如前了。开春以来,阮梅那里广大的土地上,依旧滴雨未下。无论阮梅以天命之名,斩了多少之前的“贪官污吏”、“恶人贼子”——很多都是旧门阀——又多次祈雨,都没有能求得下雨来。

  再这么下去,杀人既多,天还不应,这问题就大了。更兼没有被杀的旧族之人,皆恨他切齿,四下扬言:天不雨,是因罪阮梅,除阮梅,天必雨。

  阿米豆腐,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让他们得逞?

  阮梅又杀了一批人,依旧不雨。

  陆桥意志却坚定,向陆桥进言:“古之圣贤,亦遇天灾人祸,明公毋忧。只是如今军中乏粮,长此以往,必成祸患,不如南下趁食。”

  阮梅不解其意:“南边也是灾地,如何得食。只是隐约闻说昂州倒是极好,却是太远。”

  陆桥“嘿嘿”一笑,道:“昂州现在如何,我是不如。只是彼地处偏远,纵眼下风调雨顺,也攒不下多少粮草来。京城则不然!彼有累代之积蓄,天下租赋皆入京中……”

  没错,陆桥的意思,就是去打劫京城。于是,就在方会死命围着济阳王往死里殴的时候,阮梅点兵南下“趁食”去了。

  河间王的旧地盘与阮梅现在的地盘很旧,旧地盘也有一部分地方现在被阮梅给占了。虽然想跑过去困难恢复旧业了一点,消息的渠道倒是比较畅通的。

  虞杭就纳闷了:“彼既欲攻京师,郁陶必回师往救,阿爹正可趁机得利,为何必要降颜肃之?”

  河间王道:“如何得利?荆州已不容我等,河间旧业又毁,益州见荆州这般,如何敢收容我父子。”又给虞杭交了底儿,被郁陶这么追着打,他们的水平是真比不上郁陶的,能撑到现在,全是拿老本儿在填坑。眼瞅就要不行了,想回去,还得过郁陶那一关。

  郁陶只要有脑子,就肯定会在胜利在望的时候把他给搞死,然后再班师。

  虞杭颓然道:“只得如此了。可是越家……”

  河间王道:“唤来你来,正为此事。”荆州人卖河间王,河间王卖亲家,反正,这个亲家也坑过他一回。

  虞杭:“……”他在父亲的目光下,沉默了,他认怂了。

  于是,河间王遣使,欲与颜肃之议和。意思也很明白,使者当然要吹一吹,道是他家河间王尚有雄兵十万,不忍生灵涂炭,自知虞家气数已尽,将投颜肃之。投名状就是跟颜肃之夹击荆州兵,并且,只要颜肃之答应了约定起事。到时候,河间王在内部把荆州上层一网打尽,颜肃之火速出兵,占领全境。

  这样,颜肃之可以省去很大的损失,然后得到荆州,从此“据两州之地”,再下扬州,就是真的裂土为王,可争天下了。

  不但卖了亲家,还把自己爹的基业都给卖了。

  不卖不行了啊!不卖就要死翘翘了啊!

  同时,提了个条件:既然我们也算是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是不是可以联姻了?那个,以前那个什么破事儿,我是真心的,但!是!有小人从中作梗,一坑坑了两家。全是越家在里面挑拨的呀,挑拨完了,我就只能靠他了,你也受了亏。咱们都是受害者,是一边儿的呀!

  仿佛是嫌这么个条件还不够诱人,河间王又抛出了一个条件:如果颜肃之同意了,将来颜肃之要是称帝,他绝对会头一个代表前朝王室投赞成票!

  如果说第一个条件是诱之以利,第二个条件是强词夺理,那么第三句话,河间王认为绝对能够打动颜肃之的。自古想要替代前朝的人,最担心的就是名不正而言不顺。现在前朝王室人愿意当这块遮羞布,颜肃之应该顺着台阶走下来才是。

  万万没想到呀!

  颜肃之当场就掀桌了,破口大骂:“他也配!”

  使者被骂懵了!河间王虽然势颓,好歹有那么个藩王的名头,手里还有兵,怎么就不配跟你讲条件了呢?

  颜肃之接着骂:“我的女儿,值半座江山!怎么会许给他家小畜牲?!做梦!滚!等死吧!完蛋去吧!”

  这回也不管什么公约不公约了,直接砍了使者的脑袋。

  夭寿哦,颜肃之的逆鳞就是老婆孩子,其中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闺女。跟山璞订婚,好歹是颜神佑点头的,现在来个河间王要截和,把她闺女称斤论两当条件。

  颜肃之果断暴走了!

  若非卢慎与山璞拦着,他当场就能决定也不回去修整了,直接打过去搞死河间王算了。

  还是卢慎摆事实讲道理,说他好有半年没回去了,得回去给闺女撑撑场面。还有,正式给颜神佑订个婚,让别人别再惦记颜神佑了。山璞也跟着让他息怒,让他考虑一下全局,现在“疲弊之师”,需要休整。

  这事儿才算完。

  ————————————————倒叙完毕————————————

  颜神佑:……我怎么不知道我这么抢手了?

☆、208·结两姓之好

  听了卢慎的转述,颜神佑再抬头看一眼山璞,山璞一直注意着她,见她看过来,回她一个笑,又匆忙转过脸去了。

  卢慎暗笑一声,又摆出一付标准脸来。

  颜神佑无奈地道:“忠烈祠到了,把脸收一收。”

  奇异的,卢慎居然听懂了她的意思,真的把脸一收,一丝要笑的样子都没有,十分镇定地跟着颜肃之去上香去了!

  接下来谁便都没有了说笑的心情了,一应步骤都按照标准的流程来。颜肃之主持了祭祀,又发表激烈人心的演讲,宣布了对将士的安置等等等等。

  再便是返城。

  面子工程这种事情,颜神佑也不能免俗。便是方章这样在甘县令手下做事的人,也会做面子工程的。不过就是一级一级地往下下命令,组织了群众沿街欢迎而已。这里面,还有不少人家有兄弟子侄就在凯旋的队伍里。倒不全是强制上街了。

  将士列队,从城门入,直到州府门前,这一溜大街,再折往东,绕城里的大街转一回。四下里还有姑娘觉得这些人帅气,颇丢了一些鲜花香果荷包一类。据说,这一回之后,有好些当兵的都娶上了漂亮媳妇儿——这是后话了。

  一应礼毕,便是州府自己的事情了。

  照以往的惯例,应该是给颜肃之接风洗尘,然后州府自然有人去安排一应的抚恤善后事宜等等,这些不须赘言。

  此番却又有些不同,盖因李彦与霍亥还是头一回经这么样的事儿,两人声望又高,颜肃之不免又与他们多说了两句。且说两位身为府佐,又担了勘刻石经顾问,万望多多费心。

  霍亥客气道:“此事丁世兄总揽,我等不过凑个热闹而已,并不须多提。”

  颜肃之正色道:“非也非也,这却是一件比旁的都要紧的事情,岂能不提?”

  其实李彦和霍亥也都知道,思想很重要,传播礼教很重要。这是每一个正经读书人都知道的事情,当年甘县令也不是什么望族名士,尚且亲自下乡,还跑去跟山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这就是他们的习惯。

  霍亥此言,背后之意颜肃之也会意。让这两位老先生去做府佐,但是府里正经的事情呢,又不让他们做主,一切皆决于颜神佑。搁颜肃之身处,他也是不甚开心的。

  只是战时容不得扯皮,颜神佑做得最顺,要是放权与这些老先生,倒有一半的可能……让一群文人主掌了后方。到时候后院起火,自己人互掐,可能性在百分之八十。

  所以颜肃之便装听不懂,一力说教化的重要。卢慎跟着说:“正是,如今南来北往之人甚众,当使其齐心协力才好。”

  山璞也说:“教化之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群人搭台唱戏,颜神佑也说:“必令书同文,方可成万世基业。”说话时,又想起杜黎来了,她让杜黎去交个草稿,令她想不到的是,杜黎好几个月了,给她交了张空白的卷子来。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李彦听他们说,就明白了。霍亥是想掌权,李彦未尝不是跃跃欲试。但是呢,分权可以,这些人也一直在做。颜神佑提的那个官制,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一点李彦看得真真的。可分给谁,这就大有讲究了。人家愿意让同心协力的人,一起进来出力。可不乐意让你小算盘太多的人,过来跟人家扯皮。

  霍亥坏心倒是没有,只是大方向上,不大乐意妥协。尤其是在对付颜神佑的问题上,李彦甚至觉得,霍白这个小孩子都觉得无所谓,只要能赢就行,其他的等事成了再说。霍亥非得在现在时候,也要争上一争,为后来埋上伏笔。

  这样就不好了。

  凭良心说,颜神佑的目光是长远的,什么事儿都要长长久久埋一笔。但是,再匪夷所思的伏笔,她对现在的事务都没什么坏的影响,至少不会耽误事儿。霍亥要是真的争权太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府佐。

  李彦敢打赌,他头一个就是要压制一下颜神佑。都这样了,颜家要是再乐意让霍亥多掺和,那颜家也就没什么前途了。

  尤其对颜肃之来说,如今颜神佑独-裁后方,是最有利的。她代表着颜肃之,代表着整个颜家的利益,人家自家人都不说话了,你在这里吵吵什么呢?等天下打下来了,再说,好吗?

  所以李彦也跟着帮腔:“前番三方殴斗,未尝不是民心不齐、不通礼法之故。”

  颜肃之道:“教之以礼、束之以法,其事可行。拜托两位先生了。”言语间不提丁号,并非待丁号不好,乃是熟得不需要再多提了。丁号明白其中之间,与颜肃之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寒暄了一回,颜神佑又向颜肃之介绍了她的“舍人”——丁琳、金氏姐妹、李氏姐妹。虽是男女有别,只是在昂州,这样的讲究已经被降到了最低的限度。颜肃之又是长辈,言语之中,颇多勉励之词:“你们都是女中豪杰,襄助小娘子,多做实事。”

  颜神佑又请设宴事。

  颜肃之道:“你们先去,我去向你阿婆问安。”

  当下各自散开。席面分设在前、后两处,前后都有颜神佑的席面,她的“舍人”们跟着她。

  ————————————————————————————————

  颜肃之奔向后面,姜氏已率众出迎,夫妇俩互致问候,齐往楚氏处。

  楚氏亦盛装,端坐上首。等颜肃之入内叩道,亲自起身相扶:“我儿辛苦啦。”

  颜肃之听着这句话中感情之丰富,实乃数十年来从未有过之事,惊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抬起头来,硬憋出来的眼泪还挂在眼角,张大了个嘴,差点说:亲娘诶,您老人家倒是越活越滋润了。

  楚氏整个人都像是干枯的花枝被浇了水,肉眼可见地鲜活了起来。虽然还是那么个老妇人的脸,也没有返老还童,可是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颜肃之左瞄瞄,闺女雄赳赳气昂昂,右瞄瞄,老婆成竹在胸。

  上面一个气贯长虹的老娘。

  他腿一软,整个人都趴地了。楚氏在他前面不到半步,正扶着他,他这一怂,正好趴亲妈怀里去了。

  楚氏一怔,面上表情缓了下来,渐渐添上了慈爱之色。加重了语气道:“我儿辛苦了呀。”想想这些年,大家都是不容易的。

  颜肃之蓦地心头一酸,眼泪哗哗往下掉,开始是无声地流泪,越哭越凶,最后开始嚎啕。哭得楚氏也心酸,抱着颜肃之的大头,也哭了。

  颜神佑被这母子俩这丰富的感情搞得摸不太着头脑,只觉得十分突然,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他俩实在哭得太惨了,颜神佑也不知道的,被他们引得也落泪了。周围的人一个传一个,也哭了。一时间哭声震天。

  外面听着哭声奇怪,最后戳了颜渊之过来。他一过来,看一个亲妈、一个亲哥都哭成这样,自己不知道怎么的,也跟着哭了。哭到一半,发现自己跟老婆两人抱头痛哭,然后醒了:MD!我这哭什么呀?我哥不是好好地回来了么?

  最后还是姜氏含泪上前劝道:“回来就好。”

  各叙次序,说些离别后的事情。姜氏跟颜肃之道:“我们也不给你添乱,就是能收拾的小事都给收拾一下罢。丫头出的主意,阿家主事,我们不过襄助而已。能缓将士后顾之忧,可算是没给你添麻烦了罢?”

  颜肃之刚才哭了一场,觉得不太好意思,胡乱点头道:“嗯嗯。”

  楚氏看出他尴尬来,对姜氏道:“你打发他去洗沐更衣,外面宴席要开了,这般凯旋,酒是少不了的,他再不饮,也要喝一些。给他些吃食垫着,别伤了脾胃。征战在外,饮食总是不如家里的,他何曾吃过这样的苦来?好生养好了脾胃是正经。”

  姜氏答应一声,揪着颜肃之去收拾她去了。

  楚氏又让请了丁娘子等一群人过来,道是男人凯旋,无论前方后方,都是出力的人。女人也不是旁观的,也出力的,都一起来庆祝。又说颜神佑:“你们是官儿,往前头走一走,待他们酒高了,你们也过来陪我老婆子。”

  颜神佑笑着答应了。

  其实席次都是提前定好了的,楚氏特意提这么一出,却也是别有深意的。她的意思,趁着这次大胜,将颜神佑的事情定下来,也将颜静媛的事情提上一提。既是稳定人心,也是锦上添花。更是趁着休整的时间,好办事儿。否则过俩月,再打起来,卢慎留不留下来另说,山璞多半还是要走的——那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将事情办了?

  却说姜氏与颜肃之一处独处,一面给他取衣裳,一面将事说了。

  颜肃之手上一顿:“要立契?”

  姜氏道:“阿家的意思,将四娘与卢大郎的事情也定下来,先时修书与你,你也是答应了的。我也不懂旁的,这倒不是委屈了四娘,我也便不插言,由着你们了。他们两个,都是随你左右征战的,只能趁着休战的时候办事儿,这个匆忙便匆忙了,我也不挑剔。只是嫁妆一类,四娘要是再与我神佑一样,我是不依的。当众说明白了,免得日后磨牙!”

  颜肃之笑道:“都依夫人。”说着,还将一张大脸往前凑了一凑,被姜氏一条毛巾糊了脸。

  于是,前衙置酒,颜神佑等为颜肃之上寿毕。各安其座,便说起前线战事。凯旋宴上,不说战事才是奇怪。卢慎等开讲,颜肃之跟着添上几句,说得神采飞扬,听者目眩神迷。

  颜肃之有意将话题三拐两拐,给拐到了河间王使者那里。卢慎正讲得过瘾,登时会意,下文也不讲了,说起河间王的笑话来。

  颜肃之道:“我女已许山郎,绝不食言!择吉日,你携定礼来!下回出征之前,便办你们的事情!”

  众人轰然叫好!

  卢慎笑着先恭喜颜神佑,颜神佑大方地道:“休要促狭,也有你的好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0页  当前第2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4/3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诗酒趁年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