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诗酒趁年华_分节阅读_第187节
小说作者:我想吃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92 MB   上传时间:2014-12-20 20:42:12

  颜神佑先跟他道了辛苦,尔后问丁号:“老先生之家眷,当如何搬取?”

  丁号苦笑道:“他家里人跟他一样,都是念旧的人。我能拐得来一个,再拐得多了,只怕不妥。惹怒了他们怕是要说难听的话,不知小娘子能听得下去么?”

  颜神佑嗤笑一声:“先生又来诈我了。”

  “哎哎哎,可不敢这么说。”

  颜神佑道:“先生听过一个故事么?甲有一妻一妾,乙常挑之,甲妻严辞以拒,甲妾与之眉来眼去。甲死,乙欲娶其一为妻,众皆以为是妾,甲独娶其妻。何也?”【1】

  丁号脸上很是尴尬。

  颜神佑道:“忠臣孝子,人皆所求。有甚听不听得下去的?高祖都没杀的人,我父待他如何?我与先生说实话罢,若是真想收伏他,只管等着,等着外头乱了,他家眷死于乱军,惨不可言,对别人仇深似海,只有借我之力方能复仇。他不伏也得伏了。”

  “可那样有意思么?我七岁以后都不想玩这些了,没劲!不想玩这些狗屁不如的心术权谋,咱就说实在的,好不好?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谁是忠臣义士,我都敬他,好不好?我与先生说,没指望先生去往老先生那里去卖个什么好儿,没意思。先生去劝一劝老先生,休说我刚才说的话,只说……您娘子想念他们了,成不?”

  丁号泪奔,不是感动的,心里在哀号:尼玛她怎么就不是个男的呢?!

  最后,丁号还是领了这么个差使,带着儿子去了,李彦看他儿子的份儿上,没揍他,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丁号回来之后,很痛快地对颜神佑说:派人去绑架了李彦的家人过来吧,我知道家庭地址!让我儿子去带路!

  作者有话要说:【1】这是聊斋里的一个故事,常常被引用的。反正就是一种挺贱的心理,别人的老婆,有便宜不占白不占,但是没有人愿意自己娶一个白白被别的男人占便宜的老婆。

☆、160·老天的厚爱

  要说丁号真是个有行动力的人,大概因为是个结巴的原因,养成了他“心动就要行动,等说出来再做黄花菜都要凉了”的良好习惯。

  跟颜神佑谈话之后,或者说,被小丫头单方面碾压之后,丁号愉快地派了他儿子去“接”李家家眷去了。临走前,还特意跑过来跟颜神佑借人。

  颜神佑道:“您要玄衣什么?”

  丁号搓了搓手:“这个,万一谈不拢……”

  明白了,合着您是无论如何都要把人给搞过来,劝不来就抢啊?颜神佑平心静气地道:“别介,坑蒙拐骗的,不好。叫人看见了像什么话呢?您跟我说说,您要怎么做?”

  丁号道:“就说先生……唔,病了罢,我离得近,请他们过来探望。信了,就来。不信,就……”

  颜神佑捂脸:“那您以后还见不见李先生了?哪有这么说老人家生病的呢?”

  丁号道:“没事没事,有事我担着。”

  颜神佑道:“不是我不给您人手,我这里的人,都是见过血的,与旁人不同,怕察觉出来。”

  丁号道:“没事,这样安全。”

  颜神佑拗不过他,还要嘀咕一声:“这样不够光明磊落,还是跟李先生说一声吧。”

  丁号却说:“我有数的。”

  颜神佑想了一回,终于拨了人手给他。丁号也不多解释,回头就打发了他儿子丁晃,带着百来号人,一路直奔李彦老家去了。据丁号说,李彦家亲戚并不多,全家上下十几口人,捆巴捆巴就能来了。

  忙完这些,丁号又跑到李彦那里装孙子去了。李彦手握一卷书,没理他。丁号就涎着个脸,趴人家书本边儿上,气得李彦拿着书敲他的头:“不学好!你就这么看重他们?!他还是虞家臣子呢!”

  丁号挨了打也不恼,笑嘻嘻地道:“天命已移,君不君,臣不臣。”

  李彦冷冷地道:“再看看罢。”李彦心里,对于颜家是虞氏臣子这件事情,还是有些介怀的。虞氏运数已尽,完蛋了,李彦固然开心。然而颜家要是造反,那又是不忠,这一点,李彦却又瞧不大上了。

  说不得,丁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洗脑工程。李彦道:“纵是太后有错在先,也不好轻易生出反骨来。”

  丁号笑道:“颜刺史可不曾答应,他们全家就没一个点了头的,怕也是在犹豫。”

  李彦掀掀眼皮,意思很明白,那你在干嘛?

  丁号道:“您看到这一州百姓了么?能想象得到外面百姓的日子么?为国为民,难道不应该么?这便是天命所归呀。”

  李彦默。

  丁号无奈地自己倒了碗茶喝了,运气,正要再接再厉,只听李彦忽然道:“别说了,结结巴巴的,怪不容易的。我已经修书回家,让他们跟着来了。”

  “噗——”丁号喷了李彦满脸花!

  李彦木然地伸袖子一抹脸:“滚!”妈蛋,老子正在纠结着,你给老子喷茶来了?!你是喷壶么?!当初怎么就教你读书了?怎么没送你到裁缝那里?

  丁号圆润地滚了,此后再不敢时常来骚扰李彦了。他知道李彦心烦,对于李彦这样的人来说,拿定了主意,固然是一往无前。然而这等人,心思极灵敏的,在定下方向之前,必然多思多虑,显得多疑不定。

  回去之后,他自己就不过去招李彦揍了,把自己两个儿子丢了过去。丁号两子,一个十五、一个十三,学问都不错。正好扔去给李彦打下手,顺便跟六郎打好关系。唐家小郎君看起来也颇受重视,一并策反了更好。

  丁号自己,却被颜神佑抓了壮丁,给她补课。

  ————————————————————————————————

  按照计划,颜神佑本该去练兵的,岂料计划没有变化快,何况这计划本身还有那么一点点欠缺。比如,根本就没有留出来应对变化的时间。不止是铸币一事,还有——天灾。

  铸币这件事情,颜神佑也想得很开了。颜肃之说的没错,李彦也不是在搪塞她,这两个人的态度都表明:这事儿不急。其实只要静下来,颜神佑自己就会发现,确实不用着急。货币的出现与流通,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就昂州现在这经济水平,目前还不需要大量的货币。并且,纵使是二十年前,国家还没有这么乱的时候,倾向的发行量也不是特别巨大的。市面上一直是钱(铜钱和贵金属)、帛通用,粮食也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的。

  她现在只要盯着,别让市场秩序乱了,就行。流民入境,既然来了,就得照着昂州的规矩办。想要鸠占鹊巢,用外面的规矩来破坏昂州的秩序,那就不好意思了!反正,昂州境内,是必须得禁绝私人铸币的,一应流通货币,必须按照规定的来。现在就得颁布法令,可得养成好习惯了。

  下完了这道命令,再揪着丁号过来讲解铸币诸事。现在不用不代表以后不会用,日后外面乱而昂州安定,过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人口多了,课本上所谓“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等情况就会出现,经济也会发展,到时候就需要发行货币了。

  丁号对此事也颇为踌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有些难,不如暂以米帛相代。”经他解释,颜神佑才搞明白了,这年头哪怕是铜钱,也是实打打的真材实料。这年头就是金、铜本位,铜钱本身的重量,就是它的价值!所以民间之盗铸才会猖獗。

  不如用帛、用米,虽然也会有些掺假的,但是因为这两样东西日常生活里常见得很,大家也好分辨不是?再者,用丁号的话来说,正常人家,以物易物就能支持开销了。货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并且,真正大笔的交易,有书契、用金子。与其搞个铸币,再有人捣乱,又耗费精力,不如不搞!

  真要搞的时候,还得找铜矿,设铸币厂,制模范,总之,目前来搞不划算。

  丁号最后说:“小娘子想得很长远,此事是该着手计划,却不是当前最要紧的。当务之急,小娘子该去练兵。”

  颜神佑嘀咕一声:“本来就要动身的,却被这一件事耽误了,至今也没理出头绪来呢。”

  丁号道:“民、兵、粮、地,四样都有了,旁的便不需急进了。”

  颜神佑道:“也是。既如此,此间便交拜托先生与方先生了。”她现在对谁都挺客气,而且是越来越客气了。丁号心道,越是真人越不露相,越居高处越是客气哩。

  颜神佑却又对丁号道:“我即动身去练兵,李老先生家眷到时,还请先生领六郎相迎。”

  丁号点头道:“我省得的,”想了一想,又对颜神佑建议道,“眼下的形势,小娘子也是明白的,我便不多言。六郎既已读书了,先前小娘子也教了他些政务,如今,是不是也再熏陶熏陶?使君只有二子,八郎太小。小娘子一个人,怕忙不过来。”

  丁号最担心的,无过于颜肃之的基业,最后要被颜肃之的侄子们插手太多,这样不好!京城来的人,都会有一种通病,或者说,天下的人,都有那么一种通病:钦慕世家。丁号自己也有那么一点,但是他心里透亮:此风不可涨。颜肃之父女身上,这种毛病几乎看不到,这才是丁号放心的地方。

  否则,丁号等人前头种树,一转脸儿,不但树荫被世家拿去乘凉了,树上的果子也摘得一个不剩。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昂州这群土鳖们,从一开始对颜希仁就持一种防范的态度。这些人的眼睛多尖呐,一看,颜希仁就是那种特别正常的,门阀思想很浓的家伙。仅此一条,他就被排除在外了。与之相反颜渊之因为其老实肯干,虽然也受门阀思想影响,但是因为心里更信心他二哥,就被以丁号、卢慎为首的这么个小集团给接受了。

  丁号等人,一面想让颜肃之自立,一面也在绞尽脑汗,拼命想让颜肃之的子女也在利益上不要过于偏向世家。颜神佑特别令他们放心,她公正,身上有一股破坏腐朽的活力。当然,这还不够,还得六郎、八郎都跟他们姐姐一样,这才行。

  颜神佑想了一想,她家确实人手不够使的。堂兄弟们总有些缺憾,亲兄弟还小,倒是有教导的空间。欣然允诺:“先生说的是,只是六郎如今字都还没识全,还是以读书为要,待阿爹回来,才好重新安排。”

  丁号道:“也好,总要使君点头的。”

  就算颜肃之不点头,拼着做小动作被抽,丁号也要跟李彦暗示暗示。

  ————————————————————————————————

  原本事情到了这儿,丁号这个有能力的人也回来了,颜神佑也该去练兵了。没想到方章又皱着眉头来了。

  颜神佑已经摸到规律了,方章是个不大会演戏的人,至少在政事上头,他那张脸就是晴雨表。屡试不爽!

  这一回,却是带回一个让丁号与颜神佑都无能为力的消息。

  干旱。

  方章的汇报十分简洁,只是报了几个简单的数字。再要更多的数据也没有了,他就是观察了那么一下下,发现今年降水比往年少了很多。再问详细的,他就答不上来了。

  丁号道:“真有这么严重?”

  方章道:“这还只是个开头。”

  颜神佑这才发现,她还疏忽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单位——气象局!

  农业社会,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靠天吃饭。虽然可以抗灾、防灾,然而人力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太渺小了。能不能过得好些,还得看老天爷的。

  这个时候,懂些天文就是很重要的了。还形成一门特色科学,统称——天文地理。这类学科,通常国家垄断,而且不喜欢让民间去自由发展。

  气象局不是随便设的!通常情况下,这些时令,还跟什么天象一类的放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样的单位,中央还有个比较钦天监啥的,到了各州,允许你设一个小官儿就不错了,再低一等的行政单位,都不给你自己设,得等着上头颁布什么历法之类的。

  擅自搞了,比私下养了好多私兵,还要严重。这年头,养私兵不算造反,因为大户大家都有些部曲奴婢啥的。可你要搞点什么风水,给你家祖宗找块龙兴宝地,或者将自家宅子建到个什么有龙气的地方。对不起,死定了你!

  方章因为以前在县里干过,县里也没啥专业人材。看编制就知道了,压根儿就没这个编制!这一类的事情,就得县令、主簿这些人,兼着,记录一点数据。如果遇上个没责任心的,官儿都不做了,光顾着喝酒去了,这点数据也没有了。

  颜神佑觉得头大了。方章的数据简单,就是降水几分几厘的,去年哪一天下雨,今年又下没下。仪器也十分简陋。

  颜神佑仔细回忆了一下昂州的地形,与之前搜集到资料情报。

  昂州此地,地处偏南,比较湿润,江河溪湖储水量也比较丰富。又是西、北两面多山,南面是森林,海上湿润的气团被东南风挟裹着带着大量的水气。水气既来,又为西、北两面群山所挡,不易流失。少有大旱之年。

  饶是如此,降水量也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一。

  这还没到夏天!

  大家都知道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要是因为雨水少废了,这一年的收成想要追回来,那就难了。

  面面相觑之下,颜神佑也只好说:“等吧。一面等,一面巡视河堤。再有,多打些水井。”更多的办法,她也没有了!

  丁号道:“还是准备祈雨罢。”

  “?!”颜神佑是一点也不想搞封建迷信活动的。

  可是丁号自有理由:“为安抚民心。”

  是的,天气旱,有点经验的老农都能感觉得到。州府如果还不做一点表示的话,未免有一种不管百姓死活的意味在内了。可颜肃之还没回来呢!丁号道:“先准备着,实在不行,小娘子先上。”

  他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你比你爹灵多了。因为之前卢慎的封建迷信活动搞得太好了,昂州境内都觉得颜神佑有点神神叨叨的本事。旁的不说,海边一溜儿地供着个跟她一点也不像的人像。据说……能辟邪保平安。

  颜神佑苦笑道:“我只怕一旦不灵,反而让人心更慌。”

  丁号道:“做了总比不做强。”一面又让颜神佑先不要走远了,自己去找李彦,让他讲一讲天文地理什么的,让颜神佑也学一学。大家讨论一下,哪一天看起来像是要下雨了,让颜神佑去祈雨。

  颜神佑:……装神弄鬼啊?!

  李彦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关心的,再者,一听说有旱情,就知道事情不会小了。皇帝昏庸,可以废了另立,情况就能变好。天不下雨,你能揍到他哭吗?而且,干旱这种事,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一旦发生,涉及的范围就不会太小,史上曾不止一次有过“赤地千里”这样的记载。

  颜神佑越听李彦这么说,心里越凉。昂州是天时地利,地形也好,如今已是勉强。

  再往北的情况,颜神佑已经不敢想了。

  李彦见她一脸凝重,问道:“可听明白了?”

  颜神佑苦笑道:“再明白不过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0页  当前第1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7/3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诗酒趁年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