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继妃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彩田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7 MB   上传时间:2014-07-25 15:19:13

  “皇上只是在气头上,一时过不去这个坎,等这股气消了,您再过去求求情,皇上也就把伯爷无罪开释了!太子在朝廷里本来就孤立无援,若是连唯一的舅舅也被皇上罢免了爵位,那可怎么是好啊?”

  最后这句话击中了皇后的软肋,“好,妹妹说的在理,本宫找个时机就去乾清宫请见皇上。”

  此时的太子正坐镇通州,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江浙一带运来的粮米全部在这里换船装车运往西北前线。皇上命令太子将行在设在通州,就地指挥调度军粮给养的集散和运输。

  皇上不叫他参与军务,但却将这么重要的任务叫给他去做,太子心中也明白父皇对自己还是信重的。这场对外战争一旦打赢了,自己就凭着统筹后勤这一份功劳,就可以捞到足够的政治资本,稳固太子的地位。

  因此太子高高兴兴接受了任命,带着叶敏淳来到通州行辕,开始几天倒也兴致勃勃地跟着户部、工部等几个部门的主事员外郎们一起筹划后勤调拨,可干了几天他就觉得无聊起来。

  通州的条件自然没法和京师相比,这里每日又是车水马龙三教九流吵闹不休,太子渐渐就厌烦起来,有什么事情也就一律推给叶敏淳或者户部工部的官儿们去办,自己倒做了甩手掌柜。每日只躲在行辕之中饮酒作乐。

  叶敏淳劝了几次,太子却说:“反正有你在,也出不了什么岔子!”叶敏淳暗暗摇头,妹妹银月马上就要远嫁蜀汉了,他还是跟着太子一块儿接了这个差事,因为他是铁杆的太子党,从懂事的时候开始,他就跟着太子跑腿,太子平日里没少和他抱怨皇上不信任他,不肯给他机会让他办差掌权,可如今皇上把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叫给他,他却嫌麻烦嫌琐碎,太子还真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他能帮助自己实现驱除胡虏,统一中原的远大抱负吗?

  这一日,一个小太监飞马驰进行辕,不一会儿太子便叫了叶敏淳进去。太子的书房里,小太监跪了一地,太子脸色铁青,叶敏淳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出事了。见礼之后太子也不瞒他,将舅舅承恩伯被弹劾下狱的事情告诉了叶敏淳。最后咬牙切齿地说:“高时这个匹夫,竟敢如此不将孤放在眼里,他日孤必叫他付出代价!”

  叶敏淳心中其实十分不同意太子的观点。高时此人他是见过的,刚直不阿,一身正气,虽然官卑位微,可在都察院和清流之中都有不小的名气和影响力。承恩伯遭到弹劾也是他罪有应得。太子怎么能因为这个怀恨在心?

  叶敏淳也就没有接这个话茬。太子并未注意到叶敏淳的异样,只是说道:“你留在这里,将这个摊子看好了,千万不可以出一点纰漏,孤要回一趟京师,恳求父皇放了舅舅!”

  叶敏淳连忙劝道:“殿下,万万不可啊!皇上亲自下令,叫您镇守通州,无要事不可擅离,这样回去,可是大大的不妥啊!”你那个舅舅还不如干脆舍弃了好,省得日后给你招祸!

  谁知太子的态度却极为坚决:“你说的这些孤都清楚,可是承恩伯乃孤的舅舅,如今舅舅蒙难,孤若是连自己的舅舅也救不下来,孤还有何面目立足朝堂之上,日后谁还肯向孤投效?”还有一层意思叶敏舒没有说,承恩伯贪污受贿得来的银子,大半都交给了叶敏舒挥霍,他还帮着叶敏舒采购了许多各地美女,还有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些事情要是叫父皇知道了,不知道得有多生气。

  因此明知道他擅离值守父皇要生气,可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还是选择先回京将舅舅救出来再说。何况他这个太子只是挂个名,真正干事的都是下头的官儿们,他在于不在都是那个样子。

  太子不肯听劝,叶敏淳也没有办法,嘱咐叶敏淳看好了通州的行在,太子快马赶回京师。来不及回府换衣服,一头便扎进了皇宫。先去坤宁宫见皇后,皇后也急着去找皇上求情,可是皇上如今正在文华殿带着心腹大臣研究西北军情,皇后派了N波太监去打探,文华殿的大门却一直紧紧关着,皇后也不敢进去打扰。

  乾清宫里的御前会议开了两个多时辰,直到酉时方才散了。皇上开会坐了一天,腰酸背痛,刚回到乾清宫内,一盏热茶没有喝完,就有小太监进来道:“皇上,太子和皇后在宫外求见!”

  正统听见太子从通州赶了回来,心中已是大为不满:“叫他们进来吧!”

  皇后和太子战战兢兢地进了乾清宫的正殿,见皇上面沉似水地坐在龙椅上面。两人一起跪下见礼:“臣妾/儿臣参见皇上!”

  皇上并不叫起,只将茶盏重重在桌上一顿,冷声问道;“太子,谁让你离开通州,擅离值守的?”

  太子一见这架势就知道不好,连忙叫道:“父皇,儿臣……”

  皇上并不给他机会,截断道:“你可知道,贼酋左颜已经兵分两路对宣大方向展开攻势,大同参将林浩已战死沙场!”眼中满是失望!

  叶敏舒抬起头来,脸上满是震惊,一瞬间便知道自己这一次是真的回来错了。“父皇,儿臣不知前线战况已经危急到如此情形,儿臣只是听说父皇将舅舅下狱……”

  太子的话才说了一半,一只茶杯就已经在他的身边碎裂,残茶溅了他一身:“孽子!朕将督运粮草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办,你却为了一个无父无君的逆臣,抛下朕的大事星夜赶回来求情,你心里还有没有江山社稷,你这个太子是怎么当的?”

  这话说得可就太重了,太子连连磕头,连连说道:“父皇息怒,都是儿臣不懂事,父皇息怒。”皇后也在一旁帮腔道:“皇上息怒!这事和太子没有什么关系,都是臣妾糊涂,皇上要罚也罚臣妾吧!”

  皇上看着地上跪着的两个人,一个老妻一个长子,如今敌兵兵临城下,前线危机,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能帮自己出一点力,只知道为他们那个不争气的哥哥(舅舅)开脱,想起高时奏折中揭露陈勋的那些事,皇上就气不打一处来。国丧期间不但纳了一房小妾,还多次流连青楼楚馆眠花宿柳。

  要知道为了给太后守孝,好色如命的皇上可是已经素了将近一个月了。

  皇上低低咆哮道:“你若是还想当这个太子,就立刻给我滚回通州去!”

  太子早已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了,“儿臣遵命!”又磕了个头,这才连滚带爬地出了乾清宫。

  皇后跟随皇上多年,从没见过皇上发这么大的脾气,这时候早已忘了自己的此来的目的是给哥哥求情,跪在那里已是不知所措。皇上叹了一口气道:“你也回去吧,朕也乏了!”

  太子和皇后到乾清宫求情,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就被皇上骂出来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萧妃的耳朵里。承乾宫中,萧皇贵妃发出畅意的笑声,对守在身边的大宫女丁香说道:“皇后和太子这两个蠢货,不用我们诱导,步步都是昏招,真是一点眼色都没有,自己送上去给皇上骂,给皇上厌,用不了几次,太子必会失去圣心!我儿上位之时不远矣!”

  丁香也道:“若不是有太后娘娘护着,太子殿下又岂能逍遥到今日?”

  萧妃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宫中还有另外一双眼睛,注视着乾清宫、坤宁宫、承乾宫中发生的一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结局尚未揭晓之前,一切都有可能!

☆、98 慈母心雨澜伤身世

  太子出了皇宫,不敢耽搁,连夜赶返通州行营。他隐约记得太子妃庶出的姐姐嫁得恰恰就是锦衣卫北镇抚使牛大人的儿子,而北镇抚使管的恰恰就是锦衣卫的诏狱。

  太子虽然被皇上骂了一顿,可是承恩伯却不能不搭救,自己做过的很多**事件就是通过舅舅去办的,比如说在京郊买了一个大宅子,在里头广蓄美女,还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万一承恩伯嘴上没有把门的,说出点什么来,那皇上就不是训斥几句那么简单了。

  太子于是将一个亲信幕僚留在京师上下打点。又遣了一个小太监返回东宫,给太子妃带了一个口信,叫太子妃与庶姐的夫家说一声,叫牛大人多多照拂狱中的承恩伯。

  那太监得了太子爷的命令不敢耽搁,急匆匆返回毓庆宫,见了雨馨将太子的要求一说,雨馨虽与太子成亲时日尚短,可宫中的确是一个十分锻炼人的地方,雨馨如今的思虑已经周详了很多。

  现如今,太子的舅舅刚刚被缉捕下狱,太子又被皇上训斥连东宫都没回就灰溜溜地回了通州。皇上这几天心情大好,皇宫中人人低眉顺眼的,雨馨觉得还是减少点存在感的好。让大太太进宫的念头只是闪了闪便被她掐灭了。最终决定明日宫门开启之后,再派绿枝去一趟牛府,将消息传给雨霏。

  第二日,绿枝出了紫禁城,到了牛府求见雨霏。不一会儿,就有小丫头就引领这绿枝进去。正房里,因为还是国丧,雨霏穿着素色的服饰,头上插着银簪,端坐在太师椅上受了绿枝的礼。

  一段日子不见,雨霏气色倒好,她胖了点儿,脸也圆润了些,已经有了些少奶奶的气度,一身妇人的打扮倒叫绿枝看着好一阵不适应。略说了几句,雨霏便问:“太子妃身体可好?在皇宫里可还住得习惯?”

  绿枝恭敬地回答道;“太子如今去了通州办差,太子妃留守东宫,一切都好!”

  雨霏微微一笑,面上似有讥色:“如今八妹妹贵为太子妃,显赫以极,自然是一切都好的!”这酸溜溜的口气把绿枝噎了一下。她跟在雨馨身边十余年,对四姑娘和八姑娘那点龃龉知之甚详,只是这四姑娘在府里的时候做小伏低的看着一切都好,怎么嫁出府就和变了一个人似的?

  绿枝也不多说,只将雨馨的口信告诉雨霏。雨霏一听是这事,倒是沉吟了片刻,方才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本来不该管这种外头的事儿,不过既然太子妃找到我的头上,又有着姐妹的情谊,我不会袖手旁观,如今公爹去了衙里办公,待他回来,我一定将此事转告,至于公爹如何处置,我一个内宅妇人不便置喙,你回去把我的话原原本本告诉太子妃才好。”

  送走了绿枝,雨霏带着丫鬟亲自到前头的书房去找牛征。牛征最近心气儿颇有些不顺,他生于武将之家,却不爱舞枪弄棒,读书上颇有些天分,年纪轻轻便考中了举人,因此很有些自得,本想着在今年的春闱上金榜题名,从此入朝为官,可谁知太后这一死,今年的春闱便取消了,牛征准备多时,攒足了一口气竟没地方释放。这几天对着谁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雨霏到了牛府,日子过得也不惬意,原本以为自己是首辅的孙女,嫁给牛征属于低嫁,牛嫁人还不得捧着她。哪知道牛府里看着简单,可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如今牛大人迟迟没有调动,婆婆对她就颇有微词,加上和大少奶奶,也就是牛家的大少爷的正妻,雨霏的嫂嫂颇有些不和睦,这日子过得也就不消停。

  牛同时任锦衣卫千户,娶的是广西总兵的嫡女。妯娌间天生就是一对敌人。雨霏嫁到牛家难免被人拿来和大少奶奶比较,身份上,她是庶女,人家是嫡女,她出身相府,身份更高,算是找补平了。可嫁妆上头一比,她就吃了大亏。

  原来广西总兵在任上很是捞了一些银子,因此大少奶奶的陪嫁足有一百多抬,十分丰厚。雨霏陪嫁只有六十四抬,很多还是虚抬,这事又怎么能瞒得过后宅这起子妇人。大少奶奶帮着婆婆管着家,没少拿这事刺她。雨霏里子面子全都没了,真是越想越气,也就更加迁怒与大太太。

  雨霏见到丈夫关心慰问了几句,又叮嘱她读书不要太过刻苦,以免伤了身子,然后两人便相对无言了。这些日子,牛征对雨霏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勉强算得相敬如宾。牛征身为文人,自然喜好琴棋书画这些调调,本来以为雨霏身为首辅的孙女,这方面应该很擅长才对,谁知道她竟一窍不通,牛征不由大为失望。

  开始的一段新婚甜蜜期之后,牛征就和雨霏淡了下来。成婚之前,牛征收用了两个貌美的通房丫头,其中一个叫丹香的,不但长相清秀妩媚,还颇有几分诗才,牛征对她颇为宠爱,总爱歇在她的房中。雨霏一时之间颇为戒惧。

  只不过这两个丫头明面上一直对她毕恭毕敬的,她拿不到什么把柄,因为两个人都是牛夫人给儿子的,雨霏也不好处置。

  她终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一没管家之权,二没有子嗣傍身,想在牛家站稳脚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不由就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若能赶快生个儿子就好了!可着该死的国丧,让她的打算全都泡了汤。

  一般来说,虽然是国丧,但是大臣和妻子圆房皇上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闹得太难看没人去管,偷偷生下个一男半女的,只要自家别张扬也无大的妨碍,可牛家又与别家不同。牛家身为皇上的亲信,这些方面当然要更加注重一些,搞得牛征国丧期间如同太子一般,放着新婚妻子却不敢同房。有了生理问题也只找丹香解决,事后喝一碗避子汤就完了。雨霏真是有苦说不出!

  想着心事,雨霏到底将太子妃的来意与丈夫说了。牛征道:“既然太子都这样吩咐了,我们自然不好怠慢!待父亲下了衙,我去亲自说与他知道。”

  两人又客客气气说了几句,雨霏就回了内院。见妻子走远,牛征脸上却是冷笑连连。太子不了解情况,他以为自己身为太子,牛大人身为臣子,他叫臣子办事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哪里知道牛家表面上和萧家并无往来,实际上却与萧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萧家也给这位天子信臣抛来了橄榄枝,只是牛大人左右摇摆,一直举棋不定。

  牛征当然是知道这些的,可是他并不打算告诉雨霏。到了晚上牛大人下了衙回到家,牛征便将这件事情说了。牛大人听了也是啼笑皆非,太子行事实在是太没有章法了。之前萧宗盛也找人拜托到他这里来,叫他好好侍候承恩伯。牛大人仔细想了想,到底要怎样应对,还要看皇上的态度才好!

  另一边,绿枝辞别了雨霏,来到杨府。临走的时候,雨馨亲口嘱咐绿枝趁着这个机会回一趟杨府,给老太太大太太请个安。

  紫禁城宫禁森严,绿枝这也是进宫之后第一次回家,到了杨府二门,竟有些感概万千。老太太听说绿枝回来,亲自在松鹤堂见她。

  绿枝到了松鹤堂,只见老太太衣衫齐整,坐于上首、神色仍有些恹恹的。大太太、二太太、五太太、雨澜、雨晴都在场。一一见礼之后送上雨馨带给众人的礼物,老太太和众位太太都是上好的贡缎,姐妹们则是宫里御制的新样宫花,承宗等几个兄弟是一方端砚。

  大太太上回因病未能入宫去见雨馨,如今大好了再想入宫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等不及老太太发问,就急问绿枝道:“馨儿在宫中可好?”

  二太太轻咳了一声……老太太可还在上首坐着呢,大太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僭越了。自从太后过世以后,大太太自觉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对这些事情越发敏感。老太太却并未在意这些小节,只是目注绿枝等她说话。

  绿枝低头道:“姑娘还好,只是很挂念老太太和太太们,还有少爷和姑娘们。姑娘进宫不久,如今又赶上太后的孝期,不方便召家里人过去。这些都是平日里皇上和皇后赏的,姑娘特意叫奴婢送来给老太太和太太们,也沾沾皇家的福气。”

  老太太将绿枝叫到身边来,细细问了问雨馨起居饮食的情况,与东太子和下人们之间的关系,绿枝一一回答,当然,报喜不报忧。

  承恩伯被皇上下狱的事情大太太一早就听说了,这时也忍不住发问道:“太子的舅舅被皇上关到了诏狱里,皇上有否迁怒太子和太子妃?”自从听到了这个消息,大太太紧张得一个晚上没有睡好。当然,皇上在宫中训斥太子的事情属于大内机密,大太太是无法知道的。

  绿枝道:“那倒是不曾!昨日御膳房做了上好的点心,皇上还派人赏了太子妃……”

  大太太拍了拍胸脯,连连念佛,口中道:“还好还好!”

  这段日子老太爷一有空便将雨澜叫去松风书舍读奏折,虽然从未和雨澜提过一次朝廷上的事情,雨澜对这些却渐渐有了大概的轮廓。心知大太太还是太过幼稚了,古代绝对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动辄就是抄家灭族,一个人出了事,亲戚也要跟着倒霉。更何况围绕太子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着深远政治意义,皇上不顾太子和皇后的面子把承恩伯关到监狱里,太子肯定会吃挂落。只是希望不要连累到雨馨才好。

  老太太显然也是懂得这其中的道理,问得也有更详细了。老太太坚持着问了几句,觉得一阵倦意袭来,接连生病已经伤了元气。叫杏黄赏了绿枝,又嘱咐她回去好生侍候雨馨,这才疲倦地挥挥手道:“我有些乏了,你们都下去吧。”

  大太太正想带着绿枝回怡宁居好生问话,便率先起身告辞。二太太却道:“老太太瞧您气色不好,可是又有哪里不适,要不要媳妇叫人请太医过来瞧瞧?”

  老太太摇头道:“罢了罢了!没什么大事,我不过是有些疲累,休息一下便好了,你也莫要大张旗鼓的寻什么太医了。你们都去忙吧,有澜丫头留下给我读几句经文就好!”

  雨澜每日在祖母床前侍疾,家里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也没人多心,众人便施礼退下了。

  待众人都走了,雨澜和杏黄一左一右扶着老太太进了里间,卸了头上的钗环,宽去身上的衣饰,老太太在大炕上躺好了,雨澜跪坐在床脚踏上,轻声道:“老太太,您先歇一歇,等睡醒了,孙女再给您读经可好?”

  老太太摆了摆手,闭目养神一会儿,便有睁开眼睛,看着雨澜道:“丫头,前几日你是去了毓庆宫的,你告诉祖母,馨儿到底好不好?”

  “祖母恕罪,非是孙女有意瞒着您,实在是见祖母抱恙在身,怕您听了这些消息着急上火……”

  老太太打断她的话道:“这些话你不必多说,我知道你向来孝顺,你只告诉我馨儿现在如何便了!”

  雨澜只得将雨馨现在所面临的情势说了一下。老太太听完叹了口气:“馨儿这孩子,真是苦了她了。当年老大媳妇要把她嫁进宫里,我本就是不赞成的,没成想事情到底是到了这个地步,哎……”到底是心疼孙女:“东宫不像一般人家,我给馨丫头的几个人终究是压不住阵脚,罢罢,明日便叫苏妈妈进宫侍候太子妃吧,有她在一旁提点着,我这心才能放得下啊!”

  雨澜吃了一惊,连忙劝道:“祖母,苏妈妈是您用惯了的人,是您一刻也离不了的,给了八妹妹您可怎么办?况且如今这个时候,太后刚去了,又加上外头战事不利,一动不如一静……”

  老太太这才反应过来:“我倒是老糊涂了,这个时候往宫里塞人,的确是不大好看!”

  “祖母,我知道您疼八妹妹,可是日子是她自己的,我们做亲人的,提个醒是可以的,却也不可能事事都替她想到了办好了。能不能在宫中立足,还是要看八妹妹自己的呀!我瞧着八妹妹已经长进不少。说句不该说的话,毕竟她是杨府的女儿,如今太子还是用得上杨家的时候,待八妹妹总不会差了,您说是不是?”

  老太太思索良久,终于打消了将苏妈妈送给雨馨使唤的念头。“你能有这份见识,也算难得!我终究是老了!”说罢,已经是老态毕现。

  雨澜又安慰她几句。老太太有感而发,忽然道:“澜丫头,若是你觉着谢家那孩子委屈了你,尽管和祖母说吧,祖母总要让你们找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才是!祖母绝不能叫你再步了馨儿的后尘!”

  听了这句话,不知怎么的雨澜心底涌起一股酸涩,那个孤高冷漠的男人一瞬间充满了整个胸臆,每一次的相遇都在心底回味了无数遍。可是一个堂堂的亲王,即便他如今已变成了一个鳏夫,也是大楚最炙手可热的鳏夫,会看得上自己这样的出身吗?雨澜自嘲地一笑,这份执念终究只是虚无,连想想都会让她觉得自己可十分笑。更何况,皇室的勾心斗角,她真的看够了,更加不想掺合进去!算了吧,爱情太奢侈,我消费不起!

  有些话雨澜没法说出口,只开口道:“祖母,谢家一切都好,与谢家结亲,孙女是心甘情愿的!”

☆、99 晋王雨澜齐赴昌平

  大太太在怡宁居关了门,好生盘问了一遍绿枝。绿枝好不容易应付过去,刚出怡宁居的房门,杏黄已经等在这儿里,又跟着杏黄到了松鹤堂,老太太又细细嘱咐了一遍,叫她好好侍候雨馨,太子妃有什么做得不当的地方也要多多提点。

  绿枝出了杨府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

  此时的乾清宫,皇上刚刚用完了晚膳,孟冲正扶着他在院子里散布消食。想起这几日发生的事情,皇上也是一阵心烦意乱。

  今日该是孟冲当值,王英很想把孟冲这个老家伙挤下去,自己独自霸着乾清宫,独自霸着皇上,可是孟冲虽然老迈昏聩,但是却是和皇上一同长大的,情分不同,他鼓动乾清宫的太监们在皇上面前说了不少坏话,又抓了几次痛脚,皇上却每次只是把孟冲痛骂一顿,然后回头接着用他。

  王英十分郁闷。

  孟冲絮絮叨叨地陪着皇上说着话。皇上年纪大了,倒是喜欢孟冲这个说话的调调。孟冲只说些过去的事,有意无意地就将对话往承恩伯的方向引导,原来太子留在京城的幕僚是个官场的老油条,他第一个找上的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

  孟冲收了太子一大笔银子,自然要为太子办事,替承恩伯说话。经过孟冲这一提醒,皇上也想起当年太宗驾崩,朝局纷乱,很多大臣并不拥立自己,当时的承恩伯官小位卑,却连连上书支持自己登位,想来是有拥立之功的。这些年,陈勋这个大舅哥对他也算不错,知道他的喜好,为他进献了不少美女和娈童。皇上这个时候也就念着他的好了。

  皇上沉思有顷,最后对孟冲道:“你去传朕的旨意,叫刑部暂停对承恩伯陈勋的讯问。叫牛宏士好生照看着他,不要用刑,少了一根寒毛朕找他是问。”牛宏士便是锦衣卫北镇抚使,雨霏的公爹。

  孟冲听罢大喜。壮着胆子问道:“皇上,要不干脆……把承恩伯放了?”

  皇上摇摇头道:“先关他两天,让他长点教训!”

  孟冲退下去传旨去了。皇上又想了一遍自己的处理决定。萧宗昌谋算不可谓不精密,可是他算露了一点,太子的确是各个方面都不如赵王,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可当今皇上登基之前,能力甚至连现在的太子都不如。陈勋的死活他并不在意,可太子毕竟是他的儿子。想起他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小心侍候的样子简直像极了自己当年在太宗面前的样子。他这样一想,却又对太子升起了同情。

  咱爷俩同病相怜啊!

  萧宗昌很快得到了消息,他也不是好惹的,当夜找来李延商量,李延沉吟片刻道:“皇上对太子,父子之情仍是不减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3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2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女继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