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妖后撞上穿越女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偷葡萄的小狐狸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58 KB   上传时间:2014-07-16 13:19:17

  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有数,真要追究起来,定然落不到好下场。不禁有些后悔趟了这浑水,一个个俱都低着头不敢再发言,生怕桓歆点了他们的名字。

  桓歆见状,便也不再抓着这事不放。水至清则无鱼,他并没打算完全肃清官场。 真要将他们一个个的罪证都揪出来,没有几年功夫是办不到的。如今不过是借着何重杀鸡儆猴而已,他手头的鸡也只得那么几只。

  何重所犯过错,之所以能这么事无巨细,完全是因为他手下有个何重的仇人,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搜集何家的各项腌臜事。如今便正好拿出来用。另外的几人,便是他这些年在建康发展的势力调查到的。这些筹码不必一次性全打出去,得留着适当的时候再用。

  桓歆自以为算无遗漏,却没想到,那些老奸巨猾的前朝遗臣倒是被轻易收拾妥当了,真正生出事端的却是那些清流言官。

  从提出要迎娶桓姚至今,整整一个多月,这些言官天天进谏,让桓歆不胜其烦。今日大朝上,田无尤向桓歆请示迎亲礼制,言官们态度尤为激烈,太史令更是一头撞死在了太极殿的大柱上,临终前高呼要以身卫道。

  谁都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阻拦不及,太史令便血溅太极殿,当场毙命了。

  桓歆本就不是什么好性的人,若说对有用的人才礼贤下士,他尚且可以忍耐。身为武将,这些言官在他眼中完全是一无是处,是以这一个多月委实被缠得不耐烦了。偏偏这些人酸腐归酸腐,却严于律己,品行端正,甚至连家人都严格约束了,让他根本抓不到把柄。是以便一日日耗了下来。

  看着这一地鲜血和倒在地上的尸体,桓歆实在觉得晦气极了。他和桓姚六月初六成亲还要在太极殿接受朝拜,偏偏那太史令要在这个时候死在这里。

  这些个言官,整天就知道耍嘴皮子,这不行那不行的。如今倒好,太史令是一死百了流芳千古了,他这个让太史令以死劝谏的帝王,却跟着遗臭万年了。真是好算盘!

  此风不能长。长此以往,这些人还不见天以死相逼。

  桓歆压下怒气,甚为平静地以太史令冲撞圣驾,胁迫帝王的罪名,将他的家人全部流放到南蛮之地,世代为奴。

  此举彻底让他坐实了昏君的名头,言官们更是愤怒不已,直接集体辞官。桓歆大笔一挥,全准了,还将人驱逐出了太极殿。

  可这并足以平息他的怒气,这近三十年来,他都从来没吃过这种闷亏,以至于下朝回去也还是沉着脸的。

  桓姚迎头撞上,见他这杀气腾腾的样子,倒是有些吃惊。这么多年,桓歆可从来没在她面前摆过这种脸色。

  “三哥,这是怎么了?”她关切地问道。心中猜想着,是不是前朝有什么不顺,让他比较烦心。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和桓歆一起过后半辈子,自然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对他不闻不问。男女相处之道,该关心体贴的时候是不能懈怠的。

  听到桓姚关心的询问,桓歆的心情顿时回暖了。不管有多少为难之事,只要有她在身边,他就没有任何怨言了。缓和了脸色,桓歆温声道:“无事,就跟几个老滑头置气罢了。可用过早膳了?”

  桓姚见他转移话题,料想他是不想说,便也不再强迫,配合着说起别的事来。

  最近桓姚伤好了,天气也转暖了,身上不再那么懒惫,便时常会过来桓歆的寝宫陪他用早膳,之后便散步回广明宫作画。

  经历了这诸多事情,桓姚在心境上开阔了许多,此时再握起画笔,真正用心作出一幅画,却突觉境界上升了不少。细细琢磨下来,这进步也算不得突然。毕竟前世今生加起来也是近三十年的底子了,这几年俗事烦扰虽说比不上前世那样刻苦用功,日积月累却也是有些微成效的。

  不论如何,总归是令人欣喜的好事。再加上南康公主和桓温等如大山般压在身上的仇人全都被她弄得晚景凄凉,如今也算大仇得报,桓姚的心绪也就渐渐平和下来了。最近桓歆为她抓回了已经逃到了嘉兴准备出海的司马道福,她也是连面都没去见,直接就将人投到了天牢之中终身监禁了事。

  重活一世,多年风雨飘摇,如今总算是得以平静安宁,她只想珍惜余生好好活下去,不愿再让那些人来打扰她的生活。

  用了早膳回到广明宫,桓姚便派人出去打听,到底前朝发生了什么事会让桓歆如此动怒。她虽然不理政事,朝中大势却不能不心头有数。到了晚间,也没打听出个什么结果。桓歆回来时,也还是时不时皱眉沉思着什么。

  “三哥遇到什么烦心事便跟我说说吧,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就算我未必能帮得上忙,说出来也总比闷在心里好受些。”桓姚睡前又劝了一回,桓歆却还是找了借口搪塞过去。

  “外头的事,有我操心便是了。姚姚不必为我烦忧,何事能难倒你三哥呢?”见桓姚不信,桓歆故作轻松地道。

  对于桓姚,他其实没有秘密可言,但凡她想知道的,他都会告诉她。若他烦心的是别的什么事,他倒也并不介意跟桓姚说说。但这件事牵涉到桓姚本人,他却不想让她受流言所伤了。她其实也是个文人性子,若得知外界辱骂他们两人的话,怎么可能不难过。

  桓姚见他委实不愿说,也只好作罢。

  一个多月之间,在那些怒辞官职的言官们不遗余力地推动下,桓歆要迎娶亲妹为后之事,在整个建康及附近州府流传开来。桓歆作为改朝换代的新君,本就是以暴力推翻前朝统治的,在一直接受正统教育的平民百姓心中,自然是跑不了一个反贼之名。如今又要迎娶亲妹,那简直就是残暴又荒淫的代名词。

  恰逢去年到今年,徐州一直干旱,粮食收成不及往年一半,百姓所要承担的苛捐杂税却并未因此而减少。经过去年一年的干旱,到今年二三月间这个青黄不接的时节,已经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徐州的政务,以前是不归桓歆管的,这一片地方,一直是江南士族的天下,也是近几年,桓温才从郗超的父亲郗愔手中把徐州的军权夺过来,而桓歆,更是去年才用周远道这个良将把徐州军权暗度陈仓到自己手里。他去年腊月才登基,这上台前后的大半年,主要精力都放在收拾王谢二家这等根深叶茂的江南士族身上了,那些惠民安民的政策,却还没腾出手来推行。

  可平民百姓却不管你这些苦衷,也弄不清楚上头各种势力的弯弯绕绕。因为天灾,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又听闻皇帝是个残暴又荒淫的昏君,被人一煽动,自然就是要造反的。

  徐州地处北方,本就是兵强马壮之地,徐州北部又离建康较远,疏于控制,这些日子过不下去的平民,很快便被纠集在一起,成为一支强悍的义军,四处打劫官府粮仓,袭击富户,火烧军营,短短半月之间,徐州北部便一片大乱。

  原本徐州有七万守军,但之前大败燕国时,晋朝收复大块故土,与燕国之间的边界便北移不少,大半的军队也都留在了北边的兰陵郡与琅邪郡戍守边疆。桓歆谋反之时,又令周远道亲自带领了另一部分军队来支援江南,以致于如今的徐州守军不足万人,分摊到各郡就更兵力薄弱了。

  在义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徐州守军派出来的求援之人,在大半个月之后才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幽州,而消息从幽州传到桓歆处,又过了五六日,这一耽误,便是二十余日的时间。这期间,大半个徐州以及徐州北部的卞翠郡都已经被义军尽数占领。待援军到达徐州时,这些大胆的义军竟正与燕军一起里应外合攻打兰陵郡。兰陵守军被十几万大军里应外合攻打数日,已是岌岌可危。

  眼见到了快成亲的日子,桓歆却是内忧外患水深火热。徐州民变一事传到建康之前,他本就已经与桓姚冷战了好几日了,心情正是不佳,闻此事,更是勃然大怒。

  作者有话要说:总算是回来了。不知道这时间算是过得太快还是太慢,中间发生了太多事。本来以为最多两周多没更,刚才看了一眼上次更新的时间,却惊觉已经快一个月了。对不起大家的话我都不好意思再说了。这么久,估计大家连剧情都快记不得了。不管还有没有人看,这本书我都会写完的。虽然很想一鼓作气,却知道自己多半做不到。索性不长了,大家等到完结时若还有兴趣便来瞄几眼也行。

  第121章 争执

  桓歆与桓姚的冷战起因,还要从五日前说起。

  那天知春奉桓姚之命,送画到雅风堂去,却遇到了好久不见的赵英。

  桓姚如今每天的日子过得很悠闲,虽说依然掌管宫务,但这后宫就只她一人,连作为太后的习氏都还在豫州没被迎回来。人少便没那么多纷争,手下的人也得力,倒是让她有许多时间作画。但身处深宫之中,桓歆又不高兴让她见外男,于是就没什么人可以探讨,如今的局势要出宫也不方便,所以倒全然闭门造车了。

  桓姚思来想去,便还是把画作送到雅风堂,只是不再署名也不出售,仅仅挂在堂中任人欣赏并在旁边准备好笔墨纸砚让有识之士写上几句点评。每过半个月,就让知春去收把这些点评拿回来给她看。其中有些点评,倒也确实言之有物,让她有所感悟。

  那日知春送了画,正要离去,却突然被旁边一个魁梧的文士打扮的男子拦住了去路,这人容貌陌生,并不是知春以往认识的人,可细细一听,声音却有些耳熟。

  “知春娘子,在下赵英,可否借一步说话。”赵英谨慎地望了望四周,压低了声音道。

  知春自然是认识赵英的,此人是司马昱留给桓姚的私兵统领。在司马昱才驾崩的那段日子里,桓姚外有大臣逼迫,内受司马道生和桓温要挟,能在宫中保全自身安然无恙,除了因为桓歆留在建康的势力外,赵英的全心护卫也功不可没。

  后来桓姚遇刺被桓歆带走,紧接着又是政权更迭,建康周围一片混乱,倒是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赵英了。看他如今,似乎处境有些狼狈,又像是有话要说的样子,心念一动,便提高了声音道:“原来您就是那位见识卓绝的张郎君,还请雅阁一叙。”

  如此说法,让旁人以为是和桓姚有书画上交流的文士。桓歆怕桓姚知道一些他不想让她知晓的事情,对知春这个不再全心效忠他的人也是有所防备的,因此每次知春出宫的时候都有几个便衣打扮的侍卫以“保护”为名跟着。

  不过,知春深受桓姚器重,桓歆怕惹恼桓姚也不敢做得太过。知春毕竟是桓姚的掌事女官,这些侍卫也不敢冒犯她,以往也有过由知春向这些文士讨教画论,再代为转达给桓姚的先例,是以此次这些侍卫也并没有起疑。

  “娘娘如今可还安好?”一进雅阁,赵英就焦急地问道。

  他许久不得桓姚消息,心里很是担忧。桓歆要迎娶桓姚为后的事情,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他暗中揣度桓姚必定是被迫的,奈何折损了许多人手也无法再次进宫,只能干着急。好不容易得知桓姚身边的知春常常到这雅风堂来,这才易容避过追杀之人到雅风堂附近来守株待兔。

  赵英毕竟是司马昱的人,如今桓姚就要嫁给桓歆了,这些人是什么态度还摸不准,是以知春只是保守回答道:“娘娘的伤已经好了,就是身子还有些弱,如今也不能自由出宫。”

  赵英闻言,更加以为桓姚处境不好。知春询问之下,才得知,赵英听闻桓歆要娶桓姚之后十分愤怒,暗中撺掇人制造舆论反对桓歆,最近却被桓歆的人查到遭遇追杀。

  “知春娘子,万万不能让娘娘嫁给他!这是在给陛下蒙羞,娘娘若屈从了,将来如何有颜面与陛下黄泉相见!”赵英的陛下,自然还是指的是司马昱。

  桓姚以前确实是被桓歆所强迫的,但如今,无论是因着形势还是出于情意,却都是有几分真心的。可这都不好让赵英知道。知春见赵英态度激烈,装作为难地道:“赵统领,娘娘一个弱女子,愿不愿意,又岂是她能做得了主的。”

  “知春娘子,娘娘可知晓,那贼子一打进建康就起了陛下的棺?”赵英口中的陛下,就是桓歆,在他看来,桓歆谋朝篡位,夺了司马家的江山,就是乱臣贼子。

  知春面上露出惊讶的神色,“竟有这等事?”无论是桓姚还是她,皆是一点风声都没得到,底下的人也没透过这个信来。

  “那贼子起了陛下的棺,以十宗罪为名,对陛下的遗体进行鞭尸。陛下堂堂一国之君,如今竟暴尸荒野,风吹日晒,无人敢为之收埋尸骨!朝中民间惧他淫|威,皆不敢言!”赵英说到此处,虎目含泪,咬牙切齿,“皇陵被那贼子的人守着,我欲取回陛下遗骨,几次派人进去却都有去无回!”

  “知春娘子,你代我将它转交给娘娘。”赵英拿出一把镶着红宝石的精致匕首,“此物是陛下生前赐予我的。你代我告知娘娘,若我在六月六之前未能救出她,便让她用此物殉了陛下罢。就是死,也不能叫那贼子玷污!”

  知春为赵英的说法甚为不满,她家娘子如今活得好好的,做什么要去为司马昱殉情。不过面上却并无异色,接了赵英的匕首,对他道:“赵统领的话,我会转达给娘娘的。此处的掌柜如今已是娘娘的人,您只管安心在此处藏身,一切待我回去通禀了娘娘再做打算。”

  赵英毕竟有功,按照桓姚的性子,必定不会愿意让他被桓歆的人追杀而死。但要如何安置赵英,还是得让桓姚自己拿主意。是以知春回去,将今日之事一五一十禀告给了桓姚。

  桓姚对于赵英要她殉司马昱的事情倒没生气,只是觉得不予理会便是了。毕竟赵英本就是司马昱的人,对桓歆心存不满实属常情。不过,也不能任由着桓歆追杀赵英。而且桓歆对司马昱的遗体所做的事情,也实在太过分了,还将她瞒得那么严密,着实让人恼怒。

  司马昱生前并没有什么对不住她的地方,她让他死后保全陵墓和香火祭祀总是应当的。司马昱下葬之后,李陵容带着司马曜来请求前往封地,她准了,也算是为司马昱保全了血脉,却是疏忽了他的陵寝。

  前世她是个无神论者,但穿越到此,又见识过荀詹的神通本事,倒也觉得对这些灵神鬼怪之事应该存些敬畏之心。更何况,司马昱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就算她不在意,他若死后有知,必定也是会愤怒难过的。

  最近桓歆政事繁忙,常常没有时间回广明宫和桓姚一道用哺食,桓姚也不耐烦每天去他那里,便各自用哺食。想着要跟桓歆说一说司马昱的事情,便一直等着他回来没有自己先去睡。

  桓歆见桓姚等着他,倒是颇为惊喜,因为政事带来的烦恼顿时一扫而空,高高兴兴洗浴了一番便要抱着桓姚往床上去。

  也不能怪他老想着那事,实在是前几月桓姚身上有伤,把他憋得够呛。最近一两个月,伤虽说好了,每天却也还是必须克制些,从没有哪次能任着性子餍足过。

  “三哥,我有事跟你说。”桓姚阻止了他解衣带的手。

  见桓姚神色严肃,桓歆便压下心中的急切,认真地听她说话。

  “眼见快六月了,你我成亲之前,找个日子一同去道万的陵墓拜祭一番吧。”桓姚尽量神色如常地道,虽然有些生气,但她并不想挑破和桓歆吵闹,让他恼羞成怒了说不定生了反骨,不如就这样提点一下,让他自己去把司马昱的尸骨安葬好并把破坏的陵墓修缮一番,此事便这样揭过了。

  桓歆虽说平日里对她千依百顺,在这件事上,却出奇的耿耿于怀。听闻桓姚提起司马昱,他非但没有丝毫的心虚,反而是脸上的温柔笑意一瞬间全部消失,不冷不热道:“道万?你对他倒是叫得亲热!”

  “友人之间也能这般称谓,有甚好在意的。你若不喜,往后我就直呼其名便是。”桓姚见他不高兴,倒觉得没必要和他为这点小事对着来。他对司马昱的事情本就心存芥蒂,改个口哄哄他也没什么。

  可桓歆却不依不饶,冷哼了一声,道:“让我去祭拜他?他算什么东西,值得我去祭拜?”听桓姚这意思,倒像是民间续弦的继妻祭拜前妻一样的了。桓姚与司马昱的这四年过往,本就是他心里的一根刺,每每想起来都扎得难受,偏生桓姚还如此亲昵地提起司马昱。

  他可以说服自己以往的那四年桓姚都是被迫的,却不能接受如今她心中对司马昱还有所挂念。

  桓姚听他这语气,心中更加不快,想要发作,顿了顿,强压着怒气,好声好气对他道:“他毕竟是前朝帝王,我又曾是那么个身份,你我去祭拜一番,也算是心怀诚意,让民间少些非议。你要没空,我自己去也行,对外头说是一同去祭拜的便是了。”

  却不知她这样委曲求全的态度让给桓歆更加生气。她平日里是什么样的性子,若有哪里不合她意,早就撅嘴生气或者不理会他了,今日他这样语气恶劣,她竟然都没发作甚至还耐心劝说他,可见是对司马昱的事情有多在意。

  再一想今日阿兴来汇报的事情,揣测着莫非哪里走漏了消息,让桓姚知道了司马昱陵墓的事情,才让她这样坚持非要去祭拜司马昱。

  “你是不是听人说了什么?”桓歆皱着眉头问道。

  那怀疑的神色,真是叫桓姚万分不虞。

  对着桓歆,她完全不必收敛脾气,不管她做的是对是错,他总是会来哄她的。桓姚至此耐心告罄,挑眉讽刺道:“你敢做,还怕人知道?”

  看来果然是知道了。桓歆噌地一下站起身来,一拉床前的铜铃,唤进来外头的侍人,怒气冲冲地道:“去传知春过来!”这事必定跟她有关系。

  在桓姚面前,他也只是个普通男人,会嫉妒,会埋怨,会有独占欲。这事他心里憋着火,不能对桓姚发作,便想处置她身边这些多事的人。对于知春,他是看不顺眼很长时间了。桓姚身边安插的这些人,就她一个生了二心。虽说对桓姚忠心并非没什么不好,但有时候却总是不听使唤。

  “慢着!”桓姚本就压着怒火,见他这气势汹汹的样子要对知春不利,顿时就爆发了,态度也强硬起来,“你要是敢动知春一分,以后就别再踏进我广明宫一步!”

  知春是她的人,她自然要好生维护的,不然以后谁还尽心为她做事。她是笃定桓歆不会在这种事上惹她生气的。

  “你……”桓歆被她这句狠话气得胸膛上下起伏着,却不敢真的拿知春怎样了,转身看了一圈,一脚踹翻了屋中的一把靠背椅。

  其他器具上都摆着桓姚平日里较为喜欢的物什,他也就只能拿这把空椅子撒撒气。

  那靠背椅承受了他怒气之下的全力一脚,哐地一声巨响掉在大理石铺就的地面上顿时散了架。

  “你对他这样念念不忘,可对得起我?我拿尸体出气,你也要维护?”知道桓姚心软,他甚至都没有动司马昱的遗臣和子嗣。可就算是这样,桓姚也还是一心维护司马昱。

  死者为大。在桓姚看来,这事本就是桓歆做得不对,偏生他还理直气壮的样子,一直纠缠着她和司马昱的过去,委实让人不耐烦。

  她收起脸上的怒气,平静地道:“时光不可倒流,我就是曾经嫁过他,这件事已经发生了,无法改变。你要是这么在意,这婚不成了便是!”

  屋里那侍人,听到这么多不该听的话,早就把头埋成了鸵鸟,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看吧,为了司马昱都不愿意跟他成婚了。桓姚这话在桓歆眼里更加坐实了她在意司马昱的事实,心中像被猛兽抓挠着一样难受,像严冬里被泼了一盆冰水,转瞬又像三伏天在火炉里灼烧。

  他站在原地死死地看了桓姚许久,希望她能收回那句话,却见她始终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漠然态度,便一甩袖头也不回地大步往外走。走到门口还踢了一脚门槛,发出极大动静,桓姚却依然没有出来挽留。

  一夜未眠,到了早朝时间,让人收整一番照常去上朝,整个朝会却都有些心不在焉。

  下了朝,到了该用早膳的时候,不知往门口看了多少回,却也依旧不见她的身影。

  处理完政务,晚上习惯性地往广明宫走,半途却强制自己折回。

  第二日依旧如此,桓姚那边却没有任何动静。听阿兴来汇报说,她照常作画看书,像是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捱到第三日晚上,便实在忍不住了。想了想,亲自去御库挑了一套百年红木制的桌椅,叫阿兴亲自带人送去广明宫。

  他那天踹坏了她屋里的椅子,这算是赔罪了。虽然东西不值什么,但也是他先低头的态度。

  忐忑不安盼到阿兴来回话,阿兴一进门,他就立刻站起身来。强压着自己,尽量沉稳平静地问道:“她怎么说的?”

  “皇后娘娘什么也没说,只让人将桌椅退了回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妖后撞上穿越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