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步步高(种田)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张鼎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3 KB   上传时间:2014-04-20 23:40:40

  “这倒没有,知味小食自己只开了两家,老店在长岛,新开的这一家却是放在了文光街。这其他的铺子,应该是用了他们家的东西,为了招揽客户,特意挂上这么个招牌。”

  三公子抬了下眉:“这知味小食的生意这么好?”

  王掌柜有些忐忑,但还是道:“不瞒三公子,咱们家也用了他们家的东西,当然只是在单子上打了他们家的名字。”

  他说着就把当初王道心的交代说了一遍,又道:“早先就是为了帮扶他们一下,也没有想太多,咱们家要卖那些知名的糕点酒水,也会打上名字的。谁知道他们家的东西虽上不了大雅之堂,却是别有趣味。这几年不说在我们这里,在府城那边也很受欢迎。”

  “府城那边也有?你不是说他们只开了两家店吗?是府城那边也有别家的铺子用他们的东西吗?有多少这样的铺子?”三公子的问题一连串的丢了过来。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有一家,真正成了他们的加盟店。不瞒三公子,还是小的做的中人,只是加盟费他们家就收了一百两。”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带了几分感叹。不说三公子,就是对他,一百两也不算什么。但有一家就会有第二家,而且,他是亲眼看着章家从一个小摊子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的。

  “加盟费?”

  这段时间王掌柜没少研究这个东西,当下就把章家的加盟是怎么一回事说了个明白。三公子听了点点头:“这倒有些意思,咱们去看看吧。”

  “啊?”

  “你不是说文光街有一家新开的吗,咱们就去看看那里的。”

  王掌柜当然没意见,马车再次行驶了起来。三公子拉开窗帘向外面看,最后发现只是这一路,就有五家铺子挂了知味的牌子。他把玩着自己的手钏,沉吟了起来。

  知味小食的这家店在文光街的里面,地点并不怎么好,店面也不怎么大,但却人头攒动,还夹杂着不少小孩子的尖叫声。

  王掌柜满脸尴尬,三公子道:“无妨,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吧。”

  他说着,就举步往里面走,可刚到门边就被拦住了,一个穿天蓝色短打的青年站在那里:“这位公子真不好意思,里面已经满了。”

  “满了?”

  “若您愿意的话可以在这里稍等片刻。”那青年说着就把一个小木牌递给他,“这是第九号,一会儿叫到这个号,您就可以进去了。”

  “前面叫到几号了?”

  “已经叫到三号了。”

  三公子没有说话,王掌柜道:“公子,不如我们先到别的地方坐坐?回去我找章家人预定了位置您再过来?”

  “既然已经来了,就等等吧。”三公子把木牌递给他,“这就当吃个稀罕好了。德福,你说什么时候咱们家的生意也能变成这样啊?看你那是什么表情,我知道,咱们家和这是不同的,你这几年也做的着实不错。”

  王掌柜连称不敢。两人等了快两刻钟,才轮到他们,三公子一进去就皱起了眉,这是吃饭的地方吗?也太拥挤了吧!这么小的一个地方,竟然摆了差不多二十张桌子。

  “客官请这边来。”小二将他们引到靠里面的桌子上,放下菜单又倒了茶,“不知两位客官要些什么?”

  “你们这里,只有这些?”三公子弹了一下菜单,这里的东西可不够多,二十道菜都没有。

  “还有各种涮菜,不过您要到那边亲自去挑。红柜子上的都是三个铜子一份的,蓝柜子里的都是八个铜子一份的,您挑好了拿过来,小的再帮您计算。”

  三公子看了一眼墙角那边的人群,没有表情,王掌柜道:“公子,不如我去……”

  “不,我去。”三公子站了起来,以英勇的姿态向那边走了过去。

  就在三公子和自己过去的世界观搏斗的时候,倩姐正舒服的坐在软榻上,用小勺子挖着酥酪吃,久违的奶制品啊!

  “没想到你倒爱吃这个,我总觉得有股说不出的腥气。”王夫人在旁边笑眯眯的看着她,最初她接近倩姐是为了王掌柜的嘱托,后来相处下来却发现倩姐不仅可爱乖巧,而且懂事明理。带着她出去,完全不用担心会出岔子,更没有小门小户的那股子酸气。

  “娘也说我口味怪呢。”其实这酥酪完全说不上好,也许在这里算是水平不错,但完全无法和她记忆里的奶酪相比,但谁让她这么久没有吃过了,吃着回忆也是好的。

  “你既然爱吃,以后再有我就都给你留着。”

  “还是夫人疼我,不过我觉得这酥酪若是再加点糖,也许会更好。”

  “加糖?蘸着吃吗?”

  倩姐低头看了看,犹疑的说:“也许可以蒸着看看?”

  她记得《红楼梦》里有个糖蒸酥酪,但怎么做的,她却是不知道了。王夫人听了一笑,正要再开口,就有一个丫鬟过来道:“李先生和李夫人来了。”

  本来半躺在那里让小丫鬟捶腿的王夫人立刻坐起了身:“快请快请。”

  倩姐放下勺子:“夫人……”

  “你不用慌,她们两位也都是我极熟悉的。让我看看……你这孩子也太不讲究了,算了。绿屏,你带姑娘下去重新洗了手脸整了衣服再过来。”

  绿屏应了,带着倩姐走了下去。

  在旁边的小屋子里重新洗了手脸梳了头发,倩姐道:“姐姐,我还要过去吗?”

  “那是自然的,夫人若不想让她们见你,也不会让我带你过来收拾了。”绿屏笑着,拿出首饰盒,“姑娘皮肤白,倒不用抹粉,不过还是稍微点一下胭脂。”

  若是在家里,倩姐是不用这些的,没见人家会把铅粉用来美白吗?这胭脂就算是芬红斋的,也不知道里面搀了什么。她现在正青春年少,没必要往自己脸上捯饬东西。不过在这里她却没有拒绝绿屏,只是一边乖乖的坐在那儿一边道:“这李先生……我见了是否方便?”

  绿屏噗的一下笑了起来:“姑娘误会了,夫人怎么会随意和外男相见?这李先生,也是女子呢。”

  “女子?”

  绿屏知道王夫人让她带倩姐下来,也是让她提点几句,当下就道:“姑娘知道一品绣房吧,这李先生就是那里的大东家呢。”

  倩姐的心一跳,这几年他们都尽力远离一品绣房,别说那店中了,文光街柳氏都不怎么去,就怕和那掌柜遇上。好在这几年也一直没什么风声传出来。柳二姐还是不时的拿自己的绣件去卖,慧姐也还待字闺中。倒不是这几年都没遇上过一个合适的,只是最终都没定下。后来她们姐妹在一起谈话。柳二姐道:“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我也不急了,多等等,总能给慧姐找个更好的。”

  慧姐今年已经快要十八,这时候已经完完全全是大姑娘了,再等两年那就是绝对的老姑娘。不过招赘和出嫁又有些不同,慧姐若要招赘,还是能再稍微等等,当然,还是不能过了二十。

  “那为什么叫先生呢?”

  绿屏左右看了看,低声道:“据说这位李先生早年也是定过亲的,后来也不知为什么就吹了。再之后就没说过亲事,一直待字闺中,夫人和她往来时都是叫她先生的,姑娘也就这么叫就是了。”

  倩姐点点头:“那不知这位李夫人和她又是什么关系?”

  “这位李夫人姑娘是见过的,今年端午,这李夫人可不就是来了吗?就是那位家里新出了位举人老爷的李家。”

  倩姐有印象了。他们和王掌柜是这两年才开始走动的密切的,一开始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柳氏带着她过来送礼问好。来了那么几次,王夫人就说喜欢她,让她没事就过来坐。这话他们要听,却也不能全听,完全不过来是不行的,但也不能真的经常来。就这么不咸不淡的又处了大半年,今年的时候,王夫人开始带她参加王府举办的聚会。

  端午的那次,就是她参加的第一个比较正式的大型聚会。青茗县有头脸的女眷都过来了,她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县令、县丞的夫人女儿,其他的,有家里在外面当官的,也有家中男子中了举的。她一个小小秀才的女儿跟在王夫人身边,虽也会得几句赞,但谁也不会把她放在眼里。

  她也乐得轻松,在那里好好看了一场古代士层女眷怎么交际的大戏。说实在的,那李夫人的存在感并不怎么强,她之所以会有印象,还是听别人说李夫人膝下的一个孩子中了举,端的是少年英才。

  因为这一句,她印象深刻,所以多留意了一下。

  “她们之间没有关系吗?”难道只是碰巧都姓李?

  “说是姑嫂……不过姑娘慢慢看就知道了。”

  绿屏的话只说了一半,倩姐再问也问不出什么,只有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跟着绿屏过去。一到那里,王夫人就笑道:“看看,我们正说着呢,她就过来了。倩姐过来,这李夫人你是见过的,这李先生你还是头次见,你们姑娘家啊,都该和李先生好好学学呢。”

  倩姐抬眼看去,就见一个清瘦女子,细眉长眼,颧骨突出,三四十的样子。穿了件臧灰色夹绿边袄裙,梳了个道姑头,看起来就像半个出家人,但收碗上又戴了个翠绿玉镯,手里拿了面团扇,也正在那里含笑看她。离的远,她看不太清,就觉得那团扇有些面熟。

  “这么好的小姑娘学我做什么?”李先生一边摇着团扇一边道,“让人家娘知道了,不定怎么恨我呢。连带着就会把你也恨上呢。”

  “你这张嘴啊。”王夫人摇头,李先生又道,“今天也没什么准备,最近新得了一个小件还有点意思,你留着玩吧。”

  她说着就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手帕,王夫人道:“还不快谢谢你李先生,能得她一声赞的都是精品呢。”

  “那也不见得,不过这一件,我也是私留了一段时间呢。”

  她说的有几分得意,王夫人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你这是什么毛病,好东西都要自己留着,偏偏你的生意还能做的这么好,真是没有道理。”

  李先生噗嗤一声笑了,她笑着拿团扇挡着半张脸。倩姐的右手小手指不由一抽,她看到了!她看到了!尼玛啊,她为什么觉得面熟呀,这不就是慧姐的那个双面绣吗?

  也许是她的眼神太过炽烈了一点,那李先生也有了感觉,她连忙一笑:“先生勿怪,我只是觉得这绣的……怪有意思呢。”

  “你这小姑娘倒真是有眼力。”李先生露出得意的表情,“不怕你们笑话,这件绣品我留了足有三年呢,还是最近才舍得把它拿出来。”

  王夫人和李夫人都端正了颜色,她们都知道这位的毛病,得了什么好物件都会先留下来把玩一阵,越喜欢留的时间约长。这留三年才拿出来,要是什么东西啊!

  李先生也不避讳,把这东西怎么好,又是怎么得的说了一遍,最后叹道:“是我大意了,当时总想着那姑娘能卖出一件,总会卖第二件,却没想到竟成了绝响,待我反应过来想去找人的时候,已不知到哪里找了,这几年我也留意过,却再没见到那位管家娘子,难道是府城的?”

  倩姐在心中暗暗庆幸,怪不得这几年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原来这位完全找错了方向,不过现在这绣品已被拿了出来,以后会不会给她们带来什么麻烦?

  之后的时间,就是那三位在那边说话,倩姐在旁边当一个凑趣的,待她觉得又过了两刻钟后就起身告辞,王夫人也没有挽留,让绿屏把她送了出去。

  她一出去,王夫人就道:“如何?”

  李先生看向李夫人,李夫人喝了口茶,沉吟了片刻:“看起来倒是个稳重的,不过还小吧?”

  “过了年就是十四,也是可以说亲的年龄了。”

  “她爹,是个秀才?”

  王夫人点点头:“是廪生,家中还开了学馆,声誉也是极好的。”

  “那再看看吧。”

  王夫人知道她是嫌弃倩姐的门第,虽然在她看来倩姐完全配得上他们家那个庶子,但这事也不好强求,只盼着章文庆这次能得中,否则想给倩姐说个过得去的亲事都难呢。

  对于王夫人今天的安排,倩姐隐隐的有点感觉,不过她不是太担心。那个李夫人看起来和气,其实下巴都是高抬着的,要是给自家子侄说亲,一定看不上她这个秀才家的闺女。现在需要留意的,反而是那个李先生。她回去找到柳氏,把事情一说,柳氏的脸色立刻变了:“怎么好端端的,又出了这么档子事?这可如何是好?”

  ☆、第66章 36

  第三章

  “娘,你先别这么发愁了。”看到柳氏眉都皱在了一起,倩姐连忙道,“先不说他们还没找过来,就算真知道了慧姐,也不见得就是个坏事。我看那李先生虽有些怪异,却不是个下作的。”

  虽然在她来看那一品绣房的老板再正常不过了,但在这个时候,她那身打扮和身份就是出格的。

  柳氏叹了口气:“这个人我也是见过的,看起来的确不坏,可这事谁能说得准呢?只希望这一次你爹能中,否则我这颗心啊,总是不安。”

  这事要只放在他们自己身上也就罢了,牵扯到她二姐,她这除了害怕还有种说不出的内疚。

  倩姐想了想:“娘,你说我去试探一下怎么样?”

  “怎么试探?”

  “就是我到一品绣房去逛逛,如果能遇上那位李先生呢,就看看她的态度。”

  柳氏沉吟了片刻,摇摇头:“那李先生是什么人,早先也就罢了,你若再问,不定就引起了她的疑心,那不是自投罗网吗?再有半个月就放榜了,说不定你爹就在那上面呢。”

  倩姐叹了口气,这种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感觉真不好,可就像柳氏说的他们能做的也不多。不说别的,就是他们的生意,都不敢发展的太大。

  这几年他们的生意一直呈上升状态,虽只有一家加盟店,但整个青茗县已有九个铺子卖他们的产品。有卖羊肉串的,有卖玫瑰露的,有卖砂锅的,还有卖涮菜牛肉面的,现在她又推出了炸鸡块,早晚还会有铺子要加盟。

  不说他们自己的店,只是这些铺子每天都能带给他们二三两的收入。而他们自己的店,更是经营的红火,老店是不说了,经营了这么几年,他们把隔壁的铺面也租了下来,光人,就用了十个,每到夏天,还要再添两个人专门负责穿串。这么几年下来,平均每个月都要有五十两的收入。虽然是四家分钱,可他们一年除掉各种开销,也能有个二三百两的积蓄——这已经远远超过早先的布店了。

  前年他们买房子花了一百两,后来他们收拾重盖,再添家具,又出了一百五十两。可就算这样,今年年初他们手里也还有六百多两的余额——这还不带她的私房钱。她这是真正的私房钱。她吃住在家里,衣服收拾都由柳氏给她添,她也没什么大的花销,除了自己的零嘴首饰,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家里人买点小礼物,所以这几年下来,她也存了五六百两。

  所以在开新店的时候,她本来是想卷起袖子大干一场的,但在和王掌柜交谈一番后就熄了这方面的心思。当然不是她去和王掌柜谈,那一天是柳氏设了个家宴,以感谢这几年照顾的名义把王夫人也请了。在席上,柳氏试探的提了他们想开新店的想法,对此,王掌柜倒没什么异议,但在说到开店规模的时候,王掌柜沉吟了片刻:“现在青茗,大店就那几个。除了我们王家的雨前楼,周家的卿元斋,就是李家的惠品斋。此外就是几家老字号,这些店不用我说,你们也是知道的。”

  相处这么几年,王掌柜虽然没有特意宣扬,可也没有故意瞒他们,所以他们也就知道,这雨前楼竟是长平候府的产业。这长平侯可是跟随太祖打天下的大人物,多少茶楼的说书先生都要提到的英雄豪杰。他们竟能和这样的府邸扯上关系,不说章文庆了,就是柳氏刚知道的时候都兴奋了好几天,后来还是倩姐见她忍不住想和两个姐姐宣扬,才道:“娘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怎么会没用?你大姨二姨知道了,指定高兴,以后咱们这生意啊,是不愁了。”

  “不愁什么?”

  “不怕被人欺负了啊。”

  “娘,我们只是认识了长平候府下面的一个小管事。”她特意突出了那个小,“就说这点关系的话,整个青茗县不说一百,也要有八十个人和咱们一样,另外还要有八十个人比咱们的关系还要深厚。”

  “可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步步高(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