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宅门记(种田)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李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75 KB   上传时间:2014-04-01 22:28:24

  付仕松不会被程姨妈的哀求所心软,反正是铁面无私。直接让他们走人。

  这不,程姨妈已经先到娘家哭诉了一番,结果被付大舅给再责骂了一顿。

  可想而知,付大舅对自己的弟弟办书院,是多么的看重,结果这程老太太不着调,差点坏了事儿,付大舅不恼火才怪,要是他在场,肯定比付仕松更严厉的惩罚。

  这种事儿,要不以身作则,以后谁还到书院来读书,或者教书育人?

  书院是严谨的地方,你一个老太太狐假虎威的,这影响要多坏有多坏!

  所以付大舅觉得付仕松做的完全正确,这样的人,就不应该留在书院。

  而知道消息的付氏,也和四娘回了付家,听夏氏说了这事儿。

  夏氏道:“你大哥生了好大的气,说要是再有一次,就不让二妹回娘家了。”

  这事儿还真是,都大半年了,程老太太怎么就不知道轻重呢?

  付氏说道:“大哥做的很对,虽然那位是二妹的婆婆,可是也不能这样做,书院最要紧的是有个好的风气。二妹也太纵容她婆婆了。”

  “也是二弟没有个女眷打理,二妹过去了,就打理起来二弟的一些生活上的事儿,让那程老太太觉得书院就是他家的了,殊不知,这书院是我们付家族里的,哪里容得下她这样糟蹋,二弟要是不出力,付家的族人都要怪罪了。”

  夏氏说道:“可是二弟也不肯续弦,几次写信给他,都说自己都这个年纪了,永信也都要娶亲了,他就不用再续弦了,我想着,永信和承修差不多大,现在承修都定亲了,也该给永信说门亲,到时候有永信的媳妇管理着内宅,就不会出现这次的事儿了。”

  付氏点头,“大嫂你说的很是,只是永信的媳妇,大嫂有眉目了没有?”

  因为说的是这些事儿,叶四娘就被遣走了,夏氏道:“本来,我的意思,是想亲上加亲,想给永信说亲四娘的,只是如今看二弟的意思,是要在广定府长住的,这永信媳妇就要在广定府了。

  你有个二娘都嫁的远,再有四娘也离你上千里那怎么行?所以我和老爷商量了,就让仕松从他的那些书院的先生里,找个不错的,许配给永信,这样也不至于让人骨肉分离。”

  如果付仕松把书院办好了,到时候付永信就要接着继承书院了,功名倒是其次了,尤其是付永泰都已经中了状元,他们这一辈的科考的目标就已经实现,并不需要每个人都要中进士,毕竟那样的人家少之又少。

  听老爷的意思,要是永信考上了进士了,也是让他在书院里的,别小看书院,经营的好,那就是桃李满天下的事儿,付家的声誉就会在清流中越来越好。且对圣上没有威胁,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一个家族要长久的发展,可不是就只看做官的人多不多。

  世人都爱惜名声,有个好名声,有的时候比什么事儿都重要。

  既然永信以后最终都是要回书院的,所以夏氏想了想,还是忍痛了,不让四娘离自己的娘家太远。

  而且老爷也说了,咱们不能因为是亲戚的原因,就要求对方必须给自己回报,这样比那些陌生人还要不如。亲戚情分也会没有的,所以为了不让小姑子为难,夏氏就主动说起了这个事儿。

  而付氏听了,则是说道:“大嫂,咱们之间,我也不说什么客套的话,我是想着要把四娘留着离我近一些,当初二娘那个事儿,是因为二女婿本人不错,老爷也了解,加上当初我们府上的老太太有些左性,可就是这样,这几年我也一次没有见到二娘的面,所以我就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给四娘找个京城的人家,毕竟我们叶家的根儿在京城,哪怕以后有什么事儿,终究是要回到京城的。”

 

☆、第164章 劈头盖脸

  “永信这孩子也好,我也想他给我当女婿,如今也只能说这两个孩子无缘。”

  她真是挺中意永信这孩子的,是自己的娘家侄儿,还是自己弟弟的孩子,只是从二弟要回老家去办书院开始,付氏就有预感了,这事儿很可能不成了。

  如果二弟不止永信这一个孩子,说不定还有可能,但是事实上,二弟却只有永信这一个孩子。

  所以这亲事,付氏想了想,还是算了。

  虽然女儿嫁了人,都是别人家的人,可是想着要离得那么远的,说不定一辈子回不了几趟京城,她就觉得受不住,不仅是她,就是丈夫也有些不乐意的,就算是勉强同意了,以后对娘家有了疙瘩,那就不好了。

  再说两孩子又不是各自找不到好人家。为了这亲戚关系,弄得不好那就不好了。

  好在大嫂懂自己的心,先把这话说了。

  夏氏听了说道:“咱们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你的想法也是对的,我要是有女儿,也不乐意离自己的娘家太远。就是永信那边,二弟也有自己的考虑,所以咱们谁都不怪谁,难道结不了亲,咱们就不亲近了吗?”

  付氏点头,“我都明白,大嫂。”能有这么个明事理的娘家嫂子,付氏无疑是幸运的。

  只是回到了元宝胡同,过不了一天,程姨妈就哭哭啼啼的找上门来了,现在只是付氏这一房单独住,程姨妈更是没有了顾忌,在付氏面前哭的是稀里哗啦的。

  “姐姐,我这脸都丢尽了,二哥怎么能那样对我们?

  我是他亲妹子,他好歹给我点面子,就是私底下说说不就行了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是仇人都没有那么狠的。

  我婆婆不过是为家宝抱不平,平时打理内院,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相公也好歹是个秀才是他书院的先生,他这不是生生的打脸吗?”

  程姨妈越说越伤心,“小时候,二哥对我多好啊,什么都让着我,我做错了事儿,他还帮着我瞒着,现在长大了,各自成家了,二哥就变成了这样了,一点儿也不顾及这兄妹情分。难道我现在就不是他妹妹了吗?”

  付氏听程姨妈这样说,就道:“你跟我说这些,是想要我干什么?给你打抱不平?和你一起说仕松的不是?还是怎么的?

  每次出了事儿,都是别人的不是,你就没有一点儿错?也是我们从小把你看得太娇惯了,在家一条龙出外一条虫!

  只会对家里人耍横,当初你那婆婆是怎么对你的,你怎么不拿出你在娘家的手段来?可别有跟我说,你婆婆是你丈夫的亲娘,你得尊重她,你丈夫只对你一个人好!

  那我们呢,我们是你至亲的骨肉,你但凡有一点儿为我们考虑的心思,就不回来我这里说这种话!

  明明是你婆婆仗势欺人,把好好的书院弄得乌烟瘴气,现在你还说什么是你二哥对你们不好?有什么不好?

  我看仕松做的对,对的很!要是我,直接用棍子给赶出去,那是付家的产业,不是她程家的产业,作为客人,就应该当好客人的本分!

  真把那边当成了她的程家了,做的都是什么事儿?还有你,娘家给你收拾了多少烂摊子,你呢,你可好,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只要稍微不如你的意,那就是罪大恶极了!

  你什么时候为娘家做过什么?哪怕是一丁点?当初过继的时候,是我们给你撑腰,让你在婆家更有底气,可是你呢,还让我们和你一样,对你婆婆低声下气,你说你凭的是什么?啊?你说你凭的是什么?

  娘过世的早,大嫂把我们从小带大,吃了多少苦,你就是不感激,也得尊重她是吧,可是你什么时候把大嫂放在眼里?你的眼里只有程家的人,你婆婆在你心里,比大嫂重要多了,说不定在你心里,我这个亲姐姐都是排在你婆婆后面呢。你说你还有什么脸在我面前说这些?你好意思说?”

  程姨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亲姐姐,竟然给自己说了这么一通无情的话,她的眼泪一下子就忍不住了,捂着嘴巴就跑出去了。

  叶四娘从后面过来,担心的看着自己的娘。

  付氏道:“娘没有事儿,你姨妈就该有人给她说一说,不然她还以为谁都要围着她转!没有人会管谁一辈子,她要是再这么下去,以后这娘家的人对她心寒了,她在程家的日子就不好过累,趁着她还年亲,我这个当姐姐的就该给她当头一棒!也好让她早点醒悟!”

  早就该这样了,大嫂是碍于不是有血缘关系,所以有些话不好说,大哥和二弟都是男人,更是说不出口,只有自己,长姐如母,她再不说,那就无可救药了!

  尽管说了这些,自己的二妹会恨自己,但是她从来都不后悔,不然以后二妹做出更寒心的事儿来了,以后谁还会管她?

  要说这事儿,本身就是程老太太不对,如果程妹夫是知礼的,就应该先代替他母亲给书院的人赔礼,但是看这情况,程妹夫根本就没有赔礼。

  唉,以前还觉得程妹夫人不错,至少不是个花心种子,但是这方面不错,很多方面就不尽如人意了。

  自己的母亲,约束不好,当然,这方面,自己的丈夫也不能约束老太太,但是程妹夫是家里的独子,程老太太能依靠的人只有他一个,不像自己家的这位老太太,还有另外两个儿子能依靠呢。

  他这样的独子,要想约束自己的母亲,且又是那种没有识过字的老太太,简直是太容易了。

  但是他却没有。这次连自己的妹妹过来现在娘家哭,然后又到自己这边哭,他也没有拦,这在作为丈夫的一方面,就已经失职了。

  这样一个连女眷都没有约束得住的男子,就是以后中了举,当了官,也是做不长久!

  当初自己的妹妹怎么就看中了这个程妹夫呢,有什么好的?弄得自己的妹妹给市井妇人一样了,动不动就来哭哭啼啼的告状,而且告状的对象还是自己的亲人!

  叶四娘承认自己的娘说的对,程姨妈这样的,别看她是只能够被,叶四娘也觉得看不上。

  只对对她关心的亲人耍狠,然后有事儿了,从来不说是婆家的不是,只是娘家人的不是,这得让娘家人多寒心呢。

  难道她就不记得一次娘家人是如何帮她的吗?

  难道她觉得娘家的人帮她,是天经地义的吗?

  世上没有天经地义的事儿,何况大家都成家立业,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要不是因为程姨妈是他们的至亲骨肉,谁会那么不计回报的帮她啊。

  可惜这一次次的帮忙,在程姨妈面前都觉得是应该的,叶四娘想着,如果只要有一次这边不帮程姨妈了,是不是就把娘家的人当成是仇人了?

  婆家对她再坏,那也是应该的,对她好,她恨不得把身心都奉献给婆家,哪怕以前婆家对她各种瞧不起。

  这样的儿媳妇啊,叶四娘想着,估计当婆婆的人都喜欢的要命,这么维护婆家和婆婆的人,到哪里去找啊。简直是为婆家而生的人那。

  程姨妈从自己的姐姐家,是哭着回去的,不过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她就把眼泪给擦干了,其实她

  心里很明白,如果没有娘家人给自己撑腰,自己的婆婆就不会像现在对自己这样好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丈夫没有了生育能力。

  但是这也得是自己娘家的地位给力的份上,不然如果是个贫寒的娘家,饭都吃不饱了,回娘家也只能饿死,婆婆还不得仗着这个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啊。

  只是她真没有想到,以前一直对自己很和蔼的姐姐,怎么今天就说了那么多刺耳的话,让自己听得都觉得天崩地裂了!

  大哥大哥说自己,二哥二哥骂自己,现在唯一的姐姐也是这样,甚至更甚。

  她不能让婆婆知道这个情况,不然婆婆觉得自己没有娘家依靠了,就说不定会给自己脸色呢。

  所以程老太太焦急的等着儿媳妇的消息的时候,见到程姨妈就问道:“怎么样?你娘家给我们一个说法了没有?”

  程姨妈忙笑道:“嗯,我大哥说,会写信骂我二哥的,说他办事儿不好,娘,你放心,这事儿以后一定会没有了的。”

  程老太太说道:“还是你大哥懂规矩,你二哥实在是不像话,哪里有把亲戚直接给赶走的?说出去,他还当什么书院的院长啊。就是现在八抬大轿请我过去我都不过去了!”

  程姨妈忙说道:“是啊,别处到底不是我们的家,咱们还是在咱们自己家里吧,我想着,再过两年,相公不是要考举人了吗?在京城,也近一些,到时候找些名师,能指点指点,那不是更好?娘,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程老太太对这些不懂,不过不懂也要装懂,免得被儿媳妇笑话,就说道:“你大哥的儿子不是成了状元吗,那你大哥的学问肯定好的很,到时候就让你大哥指点指点家宝他爹,保证也直接中举中状元了。还有你姐夫,他不是也教出了一个探花,一个进士吗,他的本事也大,到时候也让家宝他爹去学一学,这事儿你给我办好了,等家宝的爹中了,你不是也跟着享福?”

  程姨妈道:“娘,其实你不知道,我侄儿和外甥他们中进士,是因为家里给选的先生好,是先生们把他们教好了,所以才能这样。我看,不如给相公请个好先生,好好的教先生两年,到时候就中了,娘觉得如何?”

  “这个法子好,那这事儿你就去办了,问问你大哥和你姐夫,到底请的是谁,这关系到你丈夫的前程,你就是花点钱也没有什么,等家宝爹中举了,以后那银钱还不是更多的都来了?你可不要心疼钱。”

  “看娘说的,我怎么会心疼钱呢,当然是要给相公找个最好的先生来。”程姨妈想的是,既然你们一个二个都给自己说狠话,说绝情的话,那好,她自己就争气一些,供着相公考举人,中进士,那时候你们才知道我才是对的呢。

 

☆、第165章 出招

  如今进入了一年之中最热的七月了,骄阳似火,热得人大中午都出不去,街上在中午的时候,都不见人影。

  不过如今的叶四娘却实在清幽的地方,过着避暑的生活。

  原因无他,这次皇上去避暑山庄,自己的爹也有幸跟着去了,可以拖家带口,于是付氏,叶四娘就一起去了,家里留给已经成了庶吉士的叶承修管着,他们几个去逍遥自在了。

  至于内宅的事儿,付氏让杜姨娘和包姨娘按照规矩每天看一看就行,她还专门留了付妈妈在屋里。

  如今叶家二房家里人口少,真没有什么事儿,何况,当初付氏和叶四娘都管的很严,绝对不会出现因为主子们不在,就偷奸耍滑做出坏事儿的情况。

  付氏和叶四娘个住在官员家眷住的一片地方,这边虽然不如皇上住的那个中心位置的,安氏也觉对的是凉爽。

  而且每天还有郭蓉和于茵过来,和自己消磨时间。

  付氏她一般都是呆在院子里,然后有时候也会请人过来喝茶聊天,或者被人请了喝茶聊天。

  最让叶四娘觉得好的是,大舅母夏氏也在这里呢,所以她根本就不寂寞。

  因为郭蓉和于茵这两个大杀器,别的姑娘都不敢接近他们,所以没有别的人上前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0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2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宅门记(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