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腹黑农女极品夫(种田)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月清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6 KB   上传时间:2014-03-20 21:59:14

  当梯田建好后,又灌入了水之后,苏锦便买来秧苗,开始插秧,顺便将买来的瓜果蔬菜种在田梗上,这样一来,一举两得,既可以种植水稻,又可以种植瓜果蔬菜,就算以后卖不出去,大家也不愁吃喝。

  而果树旁边的空地上,苏锦让人围了篱笆,买了小鸡仔和小鸭子来养,这些鸡鸭平日里吃些从山上割下来的草,而它们拉出来的粪便则可以当成肥料来用,苏锦让养鸡鸭的妇人们三天清理一次鸡圈和鸭圈的粪便,拉到山下烧了,以后便可以用在田地里施肥了。

  这样一番忙活之后,时间竟然过得飞快,转眼间一切进入正轨,而当苏锦终于停下忙碌的脚步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梨树长高了些,树叶更茂盛了些,而鱼塘里的鱼苗都长大了许多,水稻也开始长得很高了,田梗上的蔬菜瓜果也都发了芽,一派绿油油的景象。

  苏锦站在最高处,向下看去,便觉得春风拂面,当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她竟然没有感觉到累和辛苦,想起以前在现代的时候,整日坐在办公室里还觉得辛苦,以及无趣,现如今却觉得,亲自下地种田,竟然如此的满足而开心。

  或许是因为这一世,她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不再憋屈,而且翻身自己当主人了,她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做什么样的事情,都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而决定的,这样的生活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算算日子,现在差不多过了一个多月了,她差点忘了给大家伙发工钱,以后都要一个月结一次工钱了,她可千万不能因为忙着田地里的事情,就把这事给忘了。

  虽然水稻还没长成,虽然鱼苗还不能卖,但是这些东西以后都是可以卖掉的,到时候她的收入肯定很是可观,想想那将会变得饱满的水稻谷粒变成大米后,所卖出的价钱,她就乐得合不拢嘴。

  她记得自己是在五月的时候插的秧,那么再过三个月就可以开花了,十月差不多就成熟了,因为山区一般都是一年一季水稻,所以她这一年的收成怎么样,就代表她这一年的收入会如何,现如今秧苗才长了一个月,虫害不太严重,但是随着水稻的成长,虫害会越来越厉害,能不能丰收,就要看这段时间的除虫工作做得怎么样,自从种水稻之后,山上养鸡鸭的粪便也都挑来当做肥料,现如今这肥料倒是不缺,就害怕虫害会严重了。

  因为大牛他们心细,所以平日里除杂草这件事根本就不用苏锦操心,就是应付虫害会麻烦些,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种水稻,而且这整个梯田下来,足足有二十亩水稻,若是一旦虫害严重,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等于打了水漂。

  虽然山上有养鸡鸭和鱼,田梗上有种蔬菜瓜果,但是苏锦最主要的收入还是靠这些水稻,所以,她便在最近这段时间,托云峥买了些有关种植水稻的书籍,仔细查阅了各个时段除虫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再加上她在现代时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她制定了一套新的除虫方法。

  在现代的时候,她就对水稻田里养鱼养鸭来防治害虫有所耳闻,但是当时并不太清楚,现如今看来,古代的先人竟然也有此先进想法,而且还有人试过,并成功了,现如今,她也来试一试。

  所谓的稻鸭鱼同养的方法,其实就是在水稻田里放养鸭子以及甲鱼,俗话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也就是它了。

  每亩稻田中养七到十只鸭子,而每亩稻田里则养上百只甲鱼,这样一来,鸭子与甲虫可以吃掉危害水稻的害虫,而且还可以将粪便排泄在水田中,成为肥料,减少了大家除虫的辛苦,更是减少了挑粪便上山的次数,一举多得,而且这些鸭子和甲鱼也是可以卖掉的,也增加了一项收入。

  想到这一点,苏锦便带着刘大哥与大牛去镇上买甲鱼去了,她要赶在害虫的高发期之前,将鸭子和甲鱼养起来,这样一来,让它们可以和水稻能够适应共同生存的环境,而且还可以让大家熟悉怎么样放养鸭子,鸭子毕竟不如甲鱼懂事,甲鱼对于水稻没兴趣,只喜欢吃那些害虫,所以等甲鱼们吃饱了,就会自动钻到泥巴里睡觉,但是鸭子却是会到处跑,所以在白天鸭子吃饱后,还是要将它们赶回鸭圈里去的,以免它们会误伤了水稻。

  而且在白天的时候,大家也要注意一下,鸭子若是长大些,也是会误咬了水稻的,这些主要是靠管理,让鸭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只吃害虫,一亩水稻所能吸引来的害虫,足足可以喂饱这几只鸭子。

  等到把甲鱼和鸭子买回来后,大家也已经按苏锦之前的吩咐,在每亩田地的旁边都搭好了鸭圈,便将鸭子赶进鸭圈中去,把甲鱼分批放入水田里。

  做完这一切后,苏锦大概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以后的日子里她会一直待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慢慢的完善这里的一切,待到大家都熟悉了之后,她才会放心去办别的事情。

  而后她便将上个月的工钱发给了大家,原本是要以粮食代替的,但是现在田地里的粮食都没有成熟,便只能先付工钱,等到以后这里的粮食成熟了,就可以用粮食代替工钱了。

  发完工钱后,苏锦与刘大哥夫妻二人一同下山,大牛坚持要送他们一程,现如今大牛他们住在山上,倒是少了跑来跑去的辛苦,但是苏锦和刘大哥他们,却还是依然住在山下,并不是他们不愿意搬上来,只是一旦搬上来,孩子们上课就成了问题,而且山上的事情现如今还没有收成,苏锦也就不愿意再花费人力物力来盖房子。

  她原本在山上住的小房子拆了之后,现如今原地只有一排长工们所住的小平房,她和宝宝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是要搬过来,也是需要再盖房子的,她想着,还是再等等,待到这一季的水稻有了收成,看看能有多少银子,以后再说搬上来的事情。

  而且现如今这两座山,她只开垦了不到三十亩地,因为人手有限,而且也不想错过这一季的水稻插秧时间,所以她就只开垦了这些地,等到这一季的水稻成熟收割后,她便会根据收成再找些长工过来,然后再将山上未开垦的土地全都开垦出来,都种上水稻,那么他们要搬到山上来的日子就不远了。

  因为有梁捕头的庇佑,镇上的店铺生意不错,而且再也没有什么人会跑来挑衅,赵员外经过那次的事情之后也收全敛了许多。

  时间就这样在平静中慢慢流逝,山上的水稻一眨眼就迎来了八月开花的季节,因为有了先进的除虫方法,而成功的度过了害虫最猖獗的时期,十月,水稻正式成熟,那饱满的谷粒沉甸甸的垂下来的时候,苏锦看着那三十亩水田里的丰收景象,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

  这几个月来,她都是靠卖掉鱼塘里的鱼来赚钱的,后来便是山上的鸡鸭也可以下蛋了,再后来便是玄月他们说打来的猎物越来越少,这座山上怕是没什么可以再拿去卖的东西了,那个时候她很是担心,生怕店铺里的生意会因此而耽搁,但是现在看着这些稻谷,她竟激动的哭了起来。

  “苏小姐,你这是怎么了?”永娘一脸担忧的看着站在田梗边的苏锦问道,平日里在苏锦的脸上总能看到笑容,但是为何在这稻谷成熟的日子里,她却哭了呢。

  永娘是刘大哥的媳妇,也是上次玄月找来的那批长工里的人,她人聪明好学,来到这里之后,就被苏锦挑出来一直带在身边,这山上梯田里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她来打理,而另一边的梨树林那里的事,也就是养鸡鸭和鱼的那块则由刘大嫂负责,她们二人现如今都是苏锦的好帮手。

  苏锦转头看向永娘,笑着抹去了眼泪,“永娘,我是太高兴了,喜极而泣,没事,我真的没事。”

  “苏小姐,你这文绉绉的说话,俺还真不习惯,不过俺听得懂这个词,就是太高兴了,所以才会哭,对吧?”永娘人机灵,没事的时候就会跑去云夫子那里学识字,而且云夫子也乐得教她,现如今永娘是这些长工里,识字最多的人了。

  “永娘,你愿不愿意学做帐?”苏锦想着马上就要来到的买卖交易繁忙日子,她自己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还不如趁着现在大家要收割,没永娘什么事的时候,让永娘跟着自己学记帐,这样也可以轻松一些。

  听到这话,永娘眼前一亮,惊喜不已的问道,“苏小姐愿意教俺么?说实话,俺当真是想学,就是因为以前穷,也没有人愿意教,所以现如今才会见到啥都想学学,嘿嘿。”

  听到这话,苏锦笑着点点头道,“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你就跟着我学记帐吧,等你学会了,以后每一年的帐房事宜都教给你来办了。”

  “俺一定会努力的。”永娘很是激动的连连点头,她发现,跟了苏锦之后,不仅日子好过多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东西,她家那口子是个憨厚老实的,只懂得出卖力气,但是她不一样,她是个女人,没个什么手艺,更没力气,现如今跟了苏锦,她倒是学会了不少东西,若是再学会记帐,那她以后肯定就可以长期的留在这里了。

  因为苏小姐说过,她这里不养闲人,每一年都会有考试,虽然大家都不太懂这个考试是什么,但是一听这话,都觉得应该拼尽全力去把苏小姐交待的事情做好,只要觉得做得不够好的,都会主动的去问苏小姐,而每次他们的问题都会得到苏小姐很耐心细致的解答,现如今,他们不仅拿到了固定的工钱,而且还可以吃得饱,穿得暖,还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事情,他们觉得,在这里的日子如果能够长久就好了。

  所以,对于苏小姐所说的考试,大家虽然都很好奇,但却没人敢去问,只想着平时多努力干活儿,到考试的时候应该也可以过关的吧。

  现如今听到苏小姐要教自己做帐,永娘就确信,苏小姐肯定不会赶她离开了,所以她才会这么激动。

  和永娘说了接下来需要学习的事情后,苏锦便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告诉他们如何收割水稻,注意一下水田里的甲鱼,不要弄伤了,将水稻收割了之后再将甲鱼捞出来,全部放在他们住的房子后面的水缸里,那里原本是用来放捕捞来的鱼的,现如今鱼刚卖出一批,水缸空着,正好是甲鱼新的栖身之所。

  而后苏锦便看着众人收割,直到确定大家都已经将她所说的方法都给记牢了之后,她便带着永娘下了山,来到刘大哥家里。

  小包子他们都去上课了,刘大哥出去采买,刘大嫂还在山上喂鸡鸭,所以现在这个时间,院子里并没有人,苏锦就将永娘带到自己的房间去,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帐册,开始一点一点的教给永娘如何做帐。

  而永娘也确实聪明,跟着云夫子学了这么久的识字写字,现如今写些字,听着苏锦说什么便写什么,速度很快,而且字迹因为不太熟练而写得端正得很,像极了初学写字的孩子,这一点苏锦很是满意。

  因为若是写得太快,字迹就会模糊,而且古代的人用的墨又容易晕染开来,若是这字写得不好,当真是件很让人痛苦的事情。

  而苏锦是因为在现代的时候就练过毛笔字,所以现如今对于这些事情都很容易上手,而且她发现,她的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的记忆中竟然也学过识字写字,现如今对她这个穿越者来说,倒成了方便之处。

  只是她一直不明白,自己这具身子以前的记忆明显还是个小富户家的千金小姐,可为何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难道仅仅是因为身子不干净,可是又为何会变成身子不洁之人的,虽然对于什么亲情她是不会有所期待,但是对于曾经欺负过苏锦的人,她却是不会轻易放过的,等到她有钱有闲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把那个害她的人找出来,好好收拾一番才行。

  总有一段记忆特别的模糊,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但是她还是知道,苏锦亲生的父母还健在,还有一个同父同母所出的弟弟,父亲的两个妾室各有儿女一双,这样看来,苏家的人口还挺多。

  “苏小姐,你看这样写,对么?”永娘的询问声,打断了苏锦的神游,苏锦摇摇头,将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甩出去,管她什么苏家人不苏家人的,与她何干,现如今她带着小包子,在这里过得也很好啊,只要没有人来打扰他们就好了,就不去管苏锦以前的家人了,反正苏锦现在这样的生活也是苏家人造成的。

  想到这里,苏锦便安下心来,转头仔细看了看永娘的帐面,点点头,仔细的叮嘱一番,又继续看着永娘写下去。

  永娘果然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不过几日的功夫,竟然已经学会如何记帐,而且还能简单的加减法,反正苏锦也只是让她记进出的数量,其余的还是要自己来算,所以并不担心永娘会应付不过来。

  收割稻谷的日子虽然很是辛苦,但是看着那沉甸甸的稻谷,以及稻谷脱谷后变成的大米,大家伙儿都兴奋起来,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大米是有多么的金贵,这三十亩水田全是大米,虽然有些稻谷是空的,或者没长好,但是这六成的出米率也是很高的了。

  苏锦教会了永娘如何记帐,便让她跟着收割的人去记下这一季的稻谷总共的数量了,毕竟还要再算一下现在这些稻谷究竟能出多少大米,虽然六成是大概的数量,还是有个准确的数量比较放心,这样她明年就可以大规模的去开垦土地,种水稻了。

  而后苏锦便坐上刘大哥的马车去了镇上,看了店里的鱼卖得差不多了,便让王大哥将这些水缸先租个空院子放着,而店里的空位则由新买来的米缸来代替,待这次的大米卖完之后,苏锦就会将这个店铺扩大,因为卖鱼和卖米虽然时间上不一样,但也不能保证大米能够在短时间内卖完,而且鱼也是一直都会源源不断的送来,这店铺里的水缸和米缸也不能这样换过来换过去,太麻烦了。

  但是现如今资金有限,就只能先这样办了,手头上的钱不够,一切从俭,等以后有钱了,就可以将店铺扩大了。

  她便让王大哥将店里还没卖出去的那些鱼全放在一口水缸里,石头则拉着这口水缸去了集市,想着这两天全部卖掉,这样就不必再去想着这些鱼的事了。

  苏锦与王大哥夫妻二人将店里的东西全部换好之后,苏锦便再度赶回山上,收割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要脱谷皮了,她要将余下的工作再仔细讲给大家伙儿听,因为是第一次种水稻,大家伙儿也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都是苏锦教什么,他们便照做的。

  在稻谷成熟前,苏锦就已经命人在山上建好了存放稻谷的仓库,现如今苏锦看着那仓库中堆得满满的稻谷,她很是欣慰。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清理稻谷,因为稻谷在收割的时候会混入尘土以及杂物,所以为了让大米更干净,就得先清理一遍稻谷中的杂物,这个过程时间较久,而且耗费的体力也大。

  清理好后,便是砻谷,也就是俗称的脱谷壳,这个时候出来的是糙米,而后便是碾米,最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大家平时所吃的大米了。

  这个时候的大米也就可以送去卖了,店铺里也早已准备好,苏锦便让长工们将大米装入早先让妇人们缝制好的的大布袋中,又让大牛找来车夫与板车,将大米一袋袋的装车,一次往镇上运上百袋大米,而王大哥夫妻二人,与石头也早就开始在镇上宣传起店里即将进新米的事情,大家伙儿闻讯赶到的时候,王大哥三人已经开店卖米了。

  就在开始卖大米的第一天,整个镇上的人以及城里的人都收到了消息,竟蜂拥而至,若不是苏锦预料到了这样的场面,派了大牛他们来帮忙,现如今恐怕真的是忙不过来了,而且梁捕头收到消息,店铺外围满了人,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也赶紧带人手过来,发现是卖大米的时候,梁捕头便乐见其成的命手下前去帮忙。

  百姓们看到梁捕头带人来了,便不敢放肆,乖乖地排好队,等着买大米,这在当时可谓是盛况空前,从来没有哪家店里有这么多大米可以卖,而且大米的质量又如此的上乘的,虽然价格比平时的米价要稍微贵那么一点,但是大家竟然都不在意。

  而那些买不起大米的人也只能眼馋,毕竟大米在这个时代算是奢侈品,谁让大家都没有江南的人会种水稻,但是从江南运米过来太过费时费力,而且费钱,所以江北的大米才会如此的贵。

  若是江北和江南中间的那条长江可以架起一座桥来,或许这大米就不会这么贵了,但是当今朝廷不肯出钱去建大桥,长江可不比别的小河小湖,这长江如同天堑一般,别说架桥了,就算是想要渡江,都很是困难。

  这也是为何江北与江南虽然只隔一条江,却并没有什么往来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江南富庶,不屑于费力来到江北,毕竟江北没有什么可以挣钱的地方,而江北的人们则因为贫穷,则没有可能去江南见识一番。

  苏锦便是借助了这样一个天然条件,而让自己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而当她得知江南的富庶之后,她也在多年后想尽办法赶到了江南,为自己开辟了另一片天地,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苏锦亲自押着第二批大米赶来的时候,店铺门口排的那条长龙竟然没有减少,而梁捕头正惊讶的看着从马车上走下来的苏锦,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眼前的小女人似乎变了。

  第一次见她,总觉得她是个可怜的女子,年纪轻轻还要为这么多人的谋生而奔忙,但是现如今看到她亲自押着那么多的车赶过来,他却并不这么想了。

  若真是可怜,那苏锦便不会造成这样大的轰动,更何况,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梁捕头也在属下的回禀中慢慢了解了一些事情,比如苏锦带来了大家想吃却吃不到的东西,而且每一次的数量都很多,虽然不足以让所有人都买到,但也超出了别的商户能提供的量。

  数月不见,竟然卖起了最为金贵的大米,当真是让梁捕头惊讶非常,他突然做了个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个苏锦,因为他总觉得,苏锦不简单,说不定以后她还能帮得上自己的忙,就像叶大少,他与叶大少的关系可是很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他看得出苏锦的潜在力量。

  “梁大哥,麻烦你了,竟然让你亲自前来帮忙,小妹当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才好了。”苏锦一下马车,先是看到了那百姓们排起的长龙,而后便是梁捕头正看过来的目光,她赶紧上前去向他道谢。

  看这阵势,也知道梁捕头定是在帮自己维护秩序,要知道,这虽然是和平年代,但却并不是什么安全的年代,以强凌弱这种事,还是有人办得出来的,而且她这个对于镇上人来说的外地人,肯定会受欺负的,这几个月来的平安日子,还真的是有赖梁捕头的照顾了。

  梁捕头见状,也上前一步,走到她面前虚扶一把,笑道,“妹子不必多礼,做大哥的应该做的,只是妹子,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大米,你可知道现如今的大米可是供不应求啊!”

  “梁大哥,待小妹去交待些事情,咱们便另寻个地方,到时候小妹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何?”苏锦看了看已经好奇的转过头来的众人,刻意压低了声音道。

  梁捕头闻言,也注意到了周围的异样,他自然明白商人的为难之处,便很是爽快的拍胸应下,在外面等苏锦出来。

  苏锦让大牛他们将大米搬进店铺中去,在米缸里的大米不足时添进去,而且嘱咐大牛多留下些人在店铺里,若是晚上的大米数量不多,便连夜赶回去,明日一早再运些大米过来,若是能早一日把大米全部卖掉,也好早一日开垦余下的土地。

  她想事情都比较远,所以不愿意耽搁一点时间,大牛点点头,表示他明白了,而后便挑了几个人留下来,其余的人便跟着苏锦与梁捕头去了酒楼。

  苏锦先将梁捕头让进了雅间中,而后便让跟着她的刘大哥等人坐上桌,让刘大哥看着点菜,就当是她奖励大家的,大吃一顿,但是不准喝酒,等山上的大米全都卖完之后再喝酒庆祝。

  大家伙听到这话,都很是感激的看向苏锦,像他们这些长工,哪里坐在酒楼里吃过饭,如今才跟着苏锦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竟然可以坐在这里,就算不喝酒,他们也已经醉了,因为现在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

  苏锦让刘大哥点完菜后便到雅间里来,她要让刘大哥和梁捕头好好聊聊,毕竟她到镇上来的时间并不多,主要还是刘大哥过来,这几个月来,刘大哥忙着采买与送货,而她则忙着山上的水稻,根本就没时间和梁捕头增进感情,现在这个时间却正好让她可以和梁捕头好好聊聊。

  今日一共送来了两批大米,应该足够卖一天的了吧,不过想起那排起的长龙,苏锦又觉得有些危险,不由得摇头失笑。

  “大妹子现在可以告诉为兄了吧?”梁捕头见她失笑,差点便被她日渐成熟的美丽所惊艳到,若不是他时刻谨记着,这是个丧夫的女子,现如今恐怕早就把持不住了。

  “梁大哥,实不相瞒,小妹在乡下种了水稻,而且也养了鱼,除此之外,还有鸡蛋和鸭蛋,以及甲鱼,这些东西若是梁大哥有注意,应该已经在店里见过了,而跟着小妹的这些兄弟姐妹们,都是些可怜人,家里没有田地,而且都没有什么手艺,所以小妹就将他们集结到一起,提供田地让他们种,以及家禽让他们养,以此换得银子来生活。”苏锦通过这段时间对梁捕头的认识和了解,觉得梁捕头确实是个值得深交的人,所以才会将自己的现状说了出来。

  梁捕头闻言一怔,想了想问道,“你的田地哪里来的,莫非,前段时间买下两座山的人,是你?”

  他虽然在衙门当差,但是分管的地方不一样,所以关于买山办理山契的地方,他却是不在的,但是那里的消息他却是可以知道些的,当时得知有人买下了两座荒山,而且还是个女子的时候,他就很是震惊。

  现如今将时间和人一对上,他更是震惊得不行,从头开始梳理一遍,发现苏锦当真是个不容小觑的女子,原本他想要将苏锦介绍给叶无心的念头再度升起,这两个人,都是商人中的能人,他又怎么可能不让二人认识呢。

  更何况,他与叶无心的交情不错,现如今与苏锦的关系也很好,这二人又都是商人,若是认识之后,或许会互相帮助也不一定。

  于是他便将这个想法放在心上,想等着苏锦忙完这一段时间后,便由自己做东,把叶无心和苏锦请来,让他们好好认识认识,到时候三个人就可以在一起吃饭,畅谈了。

  苏锦却不知道他心里的打算,还以为自己说的不太清楚,梁捕头没听清楚,正准备开口,却听到梁捕头又询问起她现在的现状来,她便将这事丢到一边,跟梁捕头聊了起来。

  一顿饭吃下来,梁捕头与苏锦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而刘大哥也算是在梁捕头的面前正式露了脸,苏锦拜托梁捕头多多关照刘大哥之后,便让刘大哥去付帐了,毕竟这次是要感谢梁捕头,而且也算是有求于他,这顿饭钱怎么着也不能让梁捕头去付。

  而当梁捕头去付帐的时候,就被苏锦拦住,好说歹说,才让梁捕头放弃了付帐的想法。

  三人一同出了酒楼,梁捕头对于这个妹子当真是喜欢得不得了,只不过他已经成亲,这妹子也就只能当成个亲妹子来对待。

  苏锦与刘大哥将梁捕头送走之后,便带着吃得十分满足的长工们离开,返回了村子里,他们还要为以后的生意做准备,而且还要继续开垦山里的土地,现如今见到大米如此畅销,苏锦也放下了心中大石。

  云峥最近很少来找她,也是因为最近私塾里的课业有些重,而孩子们年纪越来越大,该是时候分开教课了,只是这一旦分开来,他又没办法一个人分两堂来教,现如今这事倒成了云峥最头痛的了。

  而苏锦最近又正好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所以云峥便没有来找她商量,打算等她闲下来的时候再谈这件事,毕竟这些孩子们虽然都大了些,但还是太小了,并不急着去考乡试什么的。

  苏锦这边忙得热火朝天,山上镇上两头跑,而随着店铺里的大米畅销,苏锦的名字也渐渐被大家所熟知,也因为苏锦待人亲切,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她都一视同仁,所以在村庄里与镇上的名声也特别的好。

  在这次的大米快卖完之时,苏锦还组织了一次送温暖的活动,也就是说给那些店铺周围的买不起大米的穷苦人家送些大米过去,全部免费。

  这一次活动让邻居们都对苏锦是交口称赞,一来苏锦赢得了好名声,二来也建立了良好的邻里关系,大家对店铺都照顾有加,现如今又有梁捕头的保护,店铺的生意更是平顺。

  就在苏锦将镇上店铺里的大米钱结算完,将碎银子拿到银号中去兑换成银票之后,带着众人回到村子里,准备庆祝的时候,家里却来了不速之客。

  在山上的刘大嫂接到消息就直接下了山,但是却没想到,遇上了这么霸道的人,她听说这些人是苏锦的亲人,便好心将人迎到自己的家里,谁料到,那些人竟然做出了那样的事情,让她都有些怀疑,这些口口声声说是苏锦亲人的人,到底是真还是假了。

  苏锦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刘大嫂好心好意的想要给坐在堂中的客人倒茶,却被那所谓的客人一把推倒在地,还将茶水洒到了刘大嫂的身上,竟然还冲着刘大嫂破口大骂。

  看到这场景,刘大哥与大牛他们气得不得了,但是因为知道是苏锦亲人,所以他们只能敢怒不敢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腹黑农女极品夫(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