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785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4-03-29 17:43:32

  “好姐姐,你笑什么?”秦逍见得唐蓉侧身过去之后,琵琶般雪腻的玉背近在眼前,白得耀眼,忍不住凑近过去,从后面搂住,双手已经绕到前面,从下面托住那腴沃的胸脯,奇怪道:“这有什么好笑的地方吗?”

  蓉姐姐冰雪聪明,当然已经猜到这中间是出了怎样的误会,却没有说破的意思,笑了好一阵子,才道:“没什么,我……我就是为你高兴,有这么好的美事,当然是求之不得。”感觉到秦逍的手指捻着某处轻轻动作,身体再次酥软,脸颊潮红,靠在秦逍的身上,扭过头,媚眼如丝,咬了一下嘴唇,腻声道:“你……你又使坏,逍弟,我……我还想要一次……!”

  秦逍心中感慨,女人的心思变化真是阴晴不定,方才还要驱赶自己滚蛋,这会儿却是妩媚妖娆,竟然开口主动求欢,不过蓉姐姐好不容易主动提出一次,秦逍自然是二话不说,翻身压住,提枪上马。

第1345章 军议

  秦逍回到广宁之前,白玉楼等官员便已经商议,要为秦逍准备衙署。

  龙锐军进驻广宁城之后,秦逍一开始在郡尉府办公,但宇文承朝担起郡尉的职责之后,秦逍立刻腾出来交给了宇文承朝,而郡守府自然是由白玉楼来居住。

  虽然霍勉之为秋娘准备了一处宅院,但秦逍的衙署,在秦逍回到广宁城之前,尚未确定。

  本来这边是在城中找了一处比较气派的大宅改造成将军府,但秦逍回来之后,见得宅院太过空阔,自己还真是用不上这么大地方,提议另找地方,众人本想着将军府要气派一些,但秦逍劝说众人如果将军衙署太过宏阔,反倒会让百姓觉得龙锐军开始奢靡,反倒没有什么好处。

  最后在秦逍的坚持下,将军府设在了郡尉府附近的一处大宅里,比起之前的豪宅自然是逊色许多,不过秦逍却很满意,让人简单改造一下,过几日便可挂上将军府的门匾。

  龙锐军既然坐镇辽西,秦逍是一军之主,这衙署还是需要设立,也是让军民都有主心骨。

  衙署改造好之前,近日商议要务都是在宇文承朝的郡尉府。

  这些日子,无论是白玉楼为首的文官还是宇文承朝为首的武将,手头上的事情都是不少。

  白玉楼主持辽西的均田策推行,此事说起来简单,可是要推行到辽西各郡县村落,那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好在辽西诸县的县令都已经到位,清一色都是萤草堂的人,这些人对于均田策的内容自然是一清二楚,所以推行起来也算是比较顺利。

  本来推行均田策最大的阻碍应该是辽西的士绅,所谓皇权不下县,如果地方士绅全都反对均田策的推行,那么上面就算制定的政令再完美,也无法具体实行下去。

  好在秦逍拿下辽西之后,干脆利落地收回了辽东系将官圈占的土地,而且物归原主,虽然这样的措施有违秦逍本意,但这项政令施行之后,效果比预料之中的还要好,比起在辽西施行均田策,辽西世家豪绅更痛恨自己的田地被圈占,是以从上到下的士绅为了拿回以前属于自己的土地,对官府推行的均田策倒也是尽可能支持。

  宇文承朝那边收编了两千辽西军,加上带过来的四五千兵马,要管着六七千兵马的训练。

  虽说辽西军中的辽东系将领几乎被清扫一空,但慎重起见,宇文承朝还是对七千兵马进行了整编,他将广宁兵马分为七队,每一队由一名校尉统领,而两千辽西军则是被分编到了七队之中。

  兵马虽然不多,但自上到下编制分明,井然有序。

  陆小楼和姜啸春都是能骑善射,所以早被调到松阳草场协助顾白衣训练骑兵,赵胜泰和陈芝泰则都留在宇文承朝麾下效命,两人亦都是早被朝廷赐了校尉的将职,所以都领了一队兵马。

  赵胜泰本就是青州军残部的将领,率领千人队,自然是轻而易举,而二当家赵胜泰当初落草为寇的时候,那也是带过一群小喽啰,带人冲锋陷阵的能耐也还是有的。

  除此之外,宇文承朝用人不疑,原本广宁军的将官也有不少都被提拔任用,校尉褚华便是这批广宁将领的佼佼者,宇文承朝对他倒是十分器重。

  秦逍从当铺离开回到郡尉府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一夜欢愉,虽然好了不少体力,但他六品修为,自然伤不到什么,反倒是神清气爽心情愉快。

  到了郡尉府,见到宇文承朝,又让人找来了郡丞霍勉之和宋士廉两人,至于郡守白玉楼,一直在支持收缴世家被占良田以及推行均田策的事情,日理万机,秦逍倒是不去打扰他。

  霍勉之对东北的情况十分熟悉,而且谋事周全,商议大事的时候,秦逍也希望能听到他的意见。

  宋士廉本来只是受命前来协助秦逍清洗辽东军势力,谁料到后院起火,在此期间,京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大变,大理寺不少官员跑到东北来避难,这种时候,宋士廉和云禄等人自然也不好回京都。

  宋士廉谋事谨慎,他是吏部的官员,对天下各州的官员情况了解比较多,辽东那边的将官在吏部也都有档案,宋士廉对那边的情况也颇为熟悉,所以秦逍也派人找来一起商议。

  待得众人到齐,秦逍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将自己在唐蓉那边看到的情报告知众人,众人听闻辽东水师惨遭大败,也都是惊讶,不过都意识到这对辽西是大大有利,都是欢喜。

  “如此一来,辽东军的海上商道也被彻底切断。”宇文承朝颇有些兴奋,笑道:“他们想要靠阜城财源广进,现在看来是痴人说梦了。”

  秦逍微微点头,道:“不过虽然切断他们的商道对我们大大有利,但压力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将军所言极是。”霍勉之肃然道:“咱们控制了商道,以后北方诸部要做贸易,就只能在黑山贸易场,我们的财政会得到极大的保障。可这也是虎口夺食,我们从老虎口中抢下肉来,他们无肉可食,只会让他们大为愤怒。常言道得好,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之前辽东军已经是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一下更是对我们恨之入骨。”

  “如果之前他们还能忍耐,到了现在的局面,无论他们想不想,都已经不能坐以待毙。”宋士廉抚须正色道:“将军,辽东水军的实力本就不强,据下官所知,能够用于作战的战船寥寥无几。这一次三艘主力战船被毁,他们在海上的作战力量几乎是荡然无存,即使还保有几条船,却已经无力出海作战。海上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优势,所以接下来只会在陆上作谋划。”

  宇文承朝冷笑道:“拿不回海上的主动权,要继续贸易,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夺回榆关了。”

  “皇甫云昭已经进驻顺锦城,这几天一直没有大动作。”霍勉之缓缓道:“如果汪兴朝那边已经知道辽东水军战败的消息,接下来肯定会下令皇甫云昭有所动作。”神情凝重起来,看着秦逍道:“将军,现在已经是风雨欲来,不管汪兴朝想不想打,在他手下那些将领的要求下,近期肯定会有大动作。”

  秦逍与宇文承朝对视一眼,才道:“辽东军有两万兵马,加上三郡的地方驻军,目前最多不到三万之众。不过他真要打过来,肯定也不会只顾头不顾腚,一定会留守兵马在后方守住老巢,所以我想过,他真要出兵,最终投入的兵马应该也不会超过两万人,甚至更少。”

  “将军说的不错。”霍勉之点头道:“辽东军其实在东北四郡都不得人心,玄菟郡山地众多,良田稀少,那倒也罢了,辽东郡却是良田无数,大部分都被辽东将领圈占,所以四郡之中,反倒是他们驻军的辽东郡对辽东军最是不满。前些年辽东郡屡次发生民变,汪兴朝都是痛下杀手,杀人无数,虽然平息了民乱,不过却也因此更让辽东郡的世家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顿了顿,才继续道:“这一点辽东军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们绝不敢倾巢而出,否则后方必然有变。”

  宋士廉淡淡笑道:“如果现在辽东军开始招兵买马,即使能强募壮丁,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若他们真的如此,我倒是乐意见到。”宇文承朝道:“两军对阵,局势瞬息万变,不但要天时地利,更要人和。若是一群乌合之众上阵,士气低迷,一击即溃,反倒会影响主力作战。汪兴朝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一点应该很清楚。他真要和咱们打,依靠的也只能是手里的辽东主力。”

  霍勉之看着秦逍道:“将军,其实还有一个办法,能够牵制辽东军,让他们无法倾力出击。”

  “霍郡丞的意思是?”

  “上次三艘辽东军的商船被劫,这一次辽东水军惨败,如果不出意外,海寇肯定是同一股力量。”霍勉之道:“如果抢夺几艘商船还能说他们是海寇,这次能够让周烈惨败,那么这股力量可就不只是海寇那么简单了。下官觉着,那股力量似乎是有意要与辽东军为敌,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拉拢?可以先派人调查那股力量到底是什么来路,如果能和他们取得联系,自然是再好不过。”

  宋士廉皱眉道:“霍大人,我倒担心这事儿会有些麻烦。辽东军虽然与我们为敌,但在名义上,他们还是镇守东北的边军,属于官军。那股海上力量劫掠商船,摧毁水军,虽然对我们大大有利,但这样的行径,足以被视为叛匪。我们如果与他们取得联系,甚至有瓜葛,会不会……被视为官匪勾结?若是如此,辽东军又可以大做文章了。”

  秦逍笑道:“宋大人所虑甚是,不过先不急,霍大人,你先说完。”

  “下官的意思,既然他们也与辽东军为敌,咱们就有机会暗中拉拢。”霍勉之道:“如果他们在长生港出没,一定会给辽东军带去巨大的压力,辽东军也自然会担心他们会袭击长生港甚至登陆,果真如此,那可就真是腹背受敌了。这样一来,辽东军就只能留驻更多的兵马,无法派出更多的兵力前来西部前线,这对咱们更是有利。”

  秦逍叹道:“霍大人,你这样一说,我现在还真是有些背脊发凉。你说如果这次辽东水军不是大败而归,等我们与辽东军真的兵戎相见,在战场上厮杀之际,辽东水师却偷袭我们的后方,那岂不是大难临头?辽西海岸有宁化港,却没有一艘战船保护,如果辽东水军实力未损,完全可以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袭宁化港,自辽西南部登陆……!”扫视众人,皱眉道:“我忽然觉得,如果没有一支水军保护我们的海域,要在东北立足,其实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几人互相看了看,都是盯着秦逍。

  “宋大人担心如果我们与那股海上力量联络,会被视为官匪勾结。”秦逍缓缓道:“可是如果我们能够说服他们,将他们招安,归顺朝廷,那我们是不是为朝廷立下了大功?黑山军可以招安,那股海寇当然也同样可以。如果他们真的归顺,将他们改造成水军……!”唇角含笑,感慨道:“那可就真是两全其美了!”

第1346章 自己的水军

  秦逍当然知道辽东水师的惨败是太湖王令狐玄一手设计。

  控制榆关之后,顾白衣就提醒过秦逍,北境十八坊一定会利用海上商道继续采购货物,事实也确实如此,辽东商贾一度以为可以从海上运输货物,但终究是被太湖王的人截击。

  此前秦逍就已经从顾白衣的口中知道,要彻底斩断辽东军在海上的商道,最大的障碍就是辽东水军,所以必须先要解决这支海上利刃。

  他虽然知道太湖王那边已经做了谋划,却想不到做的如此干脆利落。

  不过这事儿他当然不好直接和手下这几人说,毕竟太湖军虽然实力极强,但终究只是民间的渔民,而辽东水师是正儿八经的大唐水军,民间渔民袭击大唐水军,在辽东军还没有被朝廷冠上叛军的帽子之前,那么太湖军反倒是袭击官兵的叛军了。

  自己是龙锐军主将,却私下与袭击官军的海寇有交集,那是能做不能说的。

  在场几人中,宇文承朝心里其实已经猜到几分,但自然也不会说破,立刻道:“将军,这倒是个好法子。黑山匪也曾啸聚一方,与官军交战多年,但最终却还是受朝廷招安,如今有了朝廷的编制,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帝国官兵。有了前面的经验,咱们当然可以寻求招安这股海寇。”

  “招安?”宋士廉眉头舒展开,笑道:“这倒是一石二鸟的好办法。”顿了一下,道:“不过该如何与他们取得联络?将军,如果当真能与他们取得联系,下官主动请缨,愿意前往游说他们归顺朝廷。”

  三人都是看向他,倒是有些意外。

  不过秦逍三人都是精明之辈,立时就明白宋士廉的心意。

  宋士廉出身本就是官绅子弟,在京都为官多年,不但熟悉官场的人情世故,对于朝野局势也肯定比一般人敏感得多。

  秦逍这次去往京都之前,大理寺以少卿关冲为首的众多官员从京都逃亡到东北,如此大事,当然是非同小可,毕竟如果不是京都出现天大的事情,也不可能有众多官员舍弃前程狼狈逃难。

  关冲等人抵达东北之后,秦逍自然是妥善安置,而宋士廉和云禄等被派到东北办差的官员,当然也会向关冲等人仔细询问京都的情况。

  京都风云变幻,血流成河,朝中官员风声鹤唳,这些状况宋士廉等人当然已经了解清楚。

  大理寺遭受大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秦逍曾在大理寺待过,领着大理寺与刑部针锋相对。

  京都掀起大案,刑部卢俊忠公报私仇,欲图对大理寺大开杀戒,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宋士廉很清楚,在京官员,但凡与秦逍有关系,定然会被刑部盯住,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秦逍在京都其实真正交往的官员不算太多,而宋士廉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卫璧一案,秦逍不但救了卫夫人宋慧的性命,而且亲手斩杀了元凶卫璧,宋士廉感念于秦逍的恩德,自然与秦逍有了来往,虽然两人在京都的交往谈不上有多深,但在刑部的眼里,宋士廉肯定是与秦逍有交情的眼中钉。

  宋士廉也幸好在京都掀起大案之时来到东北办差,躲过一劫,如果当时身在京都,几乎可以断定必会大难临头。

  如今众多官员跑到东北避难,宋士廉和云禄等人也迟迟没有返回京都的打算,意思自然很清楚,这时候肯定是不想回京都自投罗网。

  不过宋士廉虽然与秦逍有交情,但算不上是秦逍的嫡系,如果没有理由硬留在东北,多少还是有些尴尬。

  此刻主动提出愿意亲自去劝说海寇归顺,自然是想以此来向秦逍表达忠心,也是想为秦逍立下功劳,如果这事儿真的办成,宋士廉立有大功,留在东北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秦逍明白宋士廉的心意,心知宋士廉这样的官场故员,最擅长的就是明哲保身,能够比一般人更容易看准情势,做出最好的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宋士廉主动请缨,还真是正中秦逍的下怀。

  自从知道辽东水军的存在之后,秦逍便意识到,东北四郡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如果无法拥有一支控制海域的水上力量,对龙锐军来说始终是存有致命的弱点。

  辽东军当初控有四郡,实力雄厚,即使如此,却也保留着东海水师这支力量,由此亦可见,拥有一支水上力量是必不可少。

  当初江南之乱,太湖王的水军帮助秦逍扭转了局势,击溃王母叛军,保障了江南的稳定,如今又主动帮助龙锐军控制了海上力量,秦逍知道这一切与顾白衣肯定是有关系,而太湖军在实际上也成为了龙锐军最可靠的盟友。

  不过太湖王终究只是民间力量,没有任何官衔在身,所以这两次在海上的动作,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打出旗号来。

  秦逍知道,如果龙锐军要自己筹建一支水军,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不但需要花费大笔的银子打造战船,而且还需要招募大批水军,如此耗费的军资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以龙锐军当前的实力,能养活现有的官兵已经很不容易,绝没有多余的军资去打造水师。

  骑兵和水军是最耗费银子的两大兵种。

  秦逍积极打造了黑山贸易场,道理其实很简单,他知道就算能够在地方上收取赋税,庞大的骑兵花销根本不只是收取的赋税所能够支撑,只有通过贸易场进行持续的贸易,从巨大的贸易利润中收取相对合适的商税,才有可能维持骑兵的存在。

  他领兵出关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谋略东北四郡,不过是希望在这片土地上能够打造出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待得帝国收复西陵之时,这支骑兵军团便可派上大用场。

  只不过现实却不似他想的那般简单。

  无论龙锐军的目的是什么,在辽东军看来,一支骑兵军团在东北的土地上迅速强大起来,直接威胁到辽东军的存在,所以从一开始,辽东军就百般刁难。

  练兵之初就遭受巨大的阻力,秦逍和手下众将士自然一下子彻底明白,除非将辽东军这股力量从东北清除,否则龙锐军要在东北训练骑兵的目的只能是痴人说梦。

  此前秦逍只是想着能在东北花上数年时间练出一支骑兵军团,并没有考虑过水军,但如今他对东北的局势更加清晰,心中知晓,要保障龙锐军能够顺利在东北练兵,拥有一支水军力量必不可少。

  按照常理,以龙锐军的实力,同时训练骑兵以及打造水兵,简直是痴心妄想,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但太湖水军的存在,却是让秦逍意识到拥有一支水军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打造水军最大的耗费,一是打造战船,二是训练水兵,如果一切从头开始,这样的耗费自然是无底洞,龙锐军根本无法拿出银子填进去。

  但太湖水军却完美地解决这两大问题。

  太湖水军虽然没有辽东水军那般强大的战船,但胜在船只众多而灵活,而且令狐玄手下的能工巧匠众多,真要打造大型战船,对令狐玄来说其实也并非难事。

  此外太湖渔民数万之众,几乎都是熟悉水性,从中挑选擅长水性的青壮编入水军,自然就能够轻易解决水兵兵源的问题,而且这些水兵现编现用,根本用不着花大量时间去训练。

  现在存有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太湖王令狐玄是否答应出船出力来协助龙锐军组建水师。

  秦逍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请顾白衣出手。

  他相信一旦顾白衣出手,这件事情就有了六七成的把握。

  待得令狐玄答应过后,那么下一步就是招安了。

  到时候当然不能是直接去招安太湖军,甚至还要装作不知道那股海寇与太湖军有关系,而是以招安海寇的名义去招安海上那股力量,如此一来,自然需要派出一名合适的官员前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4页  当前第7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5/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