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681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4-03-29 17:43:32

  这一切的谜题要解开,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搞清楚,我自己是谁!

  秦逍凝视着坟茔,摇头苦笑。

  他总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可是连自己的身世都不清楚,反倒是那些高人似乎对自己的身世了若指掌,甚至连自己的命运也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自己反倒像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让他更为沮丧的是,自己在这副棋盘上到底扮演什么角色,连自己也不清楚。

  仰首灌了一口酒,酒水入喉,辛辣割喉。

  这一瞬间,秦逍脑中竟然闪过一个人的面孔。

  慧姐姐!

  那位曾与秋娘一起在宫中待过的慧姐姐,她出身于徐州广陵郡,世家出身,本是选秀入京,在宫里成为了侍女,离宫之后,嫁给了卫璧,卫璧也正是借着宋家的势力,官路顺通。

  卫璧被成国夫人看中,暗中媾和,卫璧为了攀附成国夫人平步青云,竟是设下毒计,想以鬼怪之说谋害宋慧,但最终却因为秦逍的介入,功亏一篑,恶人自有恶报。

  而慧姐姐也离开京都,被安排返回广陵休养。

  秦逍这时候却是清晰地记起慧姐姐临别时的情形,当时慧姐姐盯着自己的右手,情绪变得十分反常,而且说出来的话也是十分奇怪,秦逍当时有些诧异,但没有想太多,也只以为慧姐姐那几句话是对秋娘所言。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慧姐姐当时的言行,竟似乎是另有深意。

  他左手拿着酒袋子,右手抬起,五指张开,看着指缝间两道印记,脑中回想当时的情形,记得慧姐姐当时就是盯着自己的右手,现在看来,慧姐姐当时很可能是因为发现了指缝间的印记,才会有之后反常的迹象。

  现在看来,除了黑衣老僧苏宝瓶,慧姐姐竟似乎也因为印记认出了自己的身份。

  慧姐姐却又为何能知道自己手中的印记?她又如何能清楚自己的身世?

第1158章 补缺

  次日一大早,秦逍又拜了几拜,这才离开。

  他随身带了食物和酒水,裹着棉袄戴着棉帽,踩着积雪往北走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才遇见一处小村子。

  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寒霜严冬,也都没出门。

  秦逍打听了一下,想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得到答复之后,才知道自己却还是在辽西郡境内。

  这处村子隶属于明海县,秦逍在广宁的时候便看过辽西的地图,对辽西的郡县倒也清楚,这明海县是辽西郡下辖的十三县之一,位于辽西东南角落,虽然靠海,不过因为没有船坞,所以算不得富裕之地。

  不过虽然是在辽西境内,但距离广宁城却有两百来里路,寒冬时节,只靠双脚走回广宁城,却要耽搁不少时间。

  村里并无马匹,只有两头耕地的老牛,秦逍当然不能骑牛回城。

  他寻思着要弄一匹坐骑才能加快速度,打听知道往西北方向不到四十里地就是明海县城,如果走得快,天黑的时候倒是能够赶到县城。

  四十里地对现在的秦逍来说,当然不算多远,他真元浑厚,耐力十足,离开村子,顺着西北方向直往明海县去,寻思到了明海县就算买不到马匹,至少雇一辆车子返回广宁也不难。

  天黑之前,赶到明海县城外,比起关内的县城,东北四郡的县城规模都不算大,明海县地处东南偏僻之地,这个时节,进出城的人也不多。

  入城之后,想要找寻城中马市,询问路人,才知道城中根本没有马市,不过城南却有两家车马行,可以雇佣马车,但车马行一般都是受雇于商贾人家,用来运送货物,很少有人雇佣车马作为行程之用。

  秦逍问明车马行所在,转了两条街便抵达车马行外,见到所谓的车马行也是十分的简陋,与整座明海县的气氛一样,显得冷寂萧条。

  秦逍见得车马行内有一名店伙计,便要上前询问。

  大唐的战马自然是不能用来交易,甚至耕牛这样的农耕牲畜也是受到官府的监管,无论买卖屠宰都要在官府登记在册。

  民间的私马也同样如此。

  任何一匹马都需要在官府报备,但是可以自由买卖,不过需要买卖双方一同到官府签下契约,如此规定,其实也是让官府能够掌握买卖双方的身份,以防有人暗中聚敛马匹。

  秦逍寻思车马行虽然是雇佣马车所在,但必然有马,自己不必雇佣马车,直接从车马行出重金买一匹马就是。

  只要能买到马匹,今晚在城中歇息一晚,养精蓄锐,明日一大早骑马离开,一天之内肯定能够赶到广宁。

  车马行听得秦逍是要买卖,本来要拒绝,不过秦逍声称可以出高价,店伙计便要向车马行的掌柜禀报,便在此时,秦逍却见到一名灰袍人匆匆跑到车马行内,冲着店铺内大声叫道:“赶紧关门,所有人都跟我走,不要磨蹭,快快快……!”

  店伙计立时也不管秦逍,大声叫喊,片刻之间,车马行七八人出来,纷纷问道:“怎么回事?”

  “东家有吩咐,所有人都到县衙门口集合。”灰袍人大声道:“赶紧的,都跟我走。”

  秦逍眼睁睁看着一群人关了门,丢下自己不管,跟着那灰袍人快步离去。

  他摇了摇头,寻思着往另一家车马行看看,找到地方,发现这边却是早就关了门,正准备找路人问问城中是否还有其他车马行,却见到一群人从街上匆匆而过,十数人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模样,甚至有人手里还拎着木棍。

  “快走!”领头的回头看了一眼,大声叫道:“咱们万家不能落于人后,怎么着也要与唐大人共同进退。”刚好看到路边的秦逍,瞥了一眼,不过也没有多话,领着众人匆匆而去。

  秦逍见这群人和方才车马行那伙人去的好像是同一个方向,心中狐疑,想了一下,跟在那群人身后。

  穿过两条街,却看到从其他街道汇集几路人马,这些人互相之间显然熟识,见到之后,都是举手打招呼,然后聚集在一起继续前行,走了一阵子,秦逍听到前面传来嘈杂之声,而且火光冲天,这时候天色早就黑下来,却是无数火把高举着,将前面一片照得亮如白昼。

  秦逍凑上前去,追看到黑压压一群人围成了一个大圈子,环顾左右,这才发现,这里竟然是县衙门前。

  县衙的大门紧闭,数百人围成圈子堵在县衙门外,中间空出一块地方,只见到七八名官兵围成一圈,护住中间的三个人,中间那几人秦逍并不认得,不过那几名官兵的装束,他却是一眼认出,竟赫然是龙锐军的衣甲。

  看到是自己麾下兵士,秦逍有些诧异,一时间倒不知道究竟发生何事。

  四周众人都是虎视眈眈看着中间这群人,忽听得“嘎吱吱”的声音响起,循声看去,只见到县衙大门缓缓打开,随即从门内冲出十几名衙役,当先一人身材魁梧,手上拿着一把大刀,众衙役一个个凶神恶煞般。

  秦逍皱起眉头,只听当先那人道:“我是明海县班头陈志猛,听说广宁有差官要见堂尊大人,不知所谓的是什么来路?”语气很是不善。

  却见到被龙锐兵士护在中间的一人有些忐忑道:“我是吏曹书吏黄枦,奉命前来传令,在此已经等候多时,明海县唐恂唐大人为何不出来?”

  “唐大人忙于公务,没时间见不三不四的人。”班头陈志猛大声道:“你是从广宁而来,可据我们所知,郡守大人被人所害,郡尉大人也被人构陷,你说奉命前来传令,是传谁的命令?”

  “自然是……自然是朝廷的命令!”

  “朝廷?”陈志猛哈哈笑道:“东北诸郡县,都是由安东都护府发号施令,多少年不曾听说朝廷会直接派人前来传令,这一点是假的。”他环顾四周,扫过黑压压的人群,大声道:“诸位父老乡亲,你们中间不少都是明海县的士绅大儒,维护着一方秩序,如今突然冒出这几个人,说是奉了朝廷的命令前来传令,你们是否相信?”

  “不信!”四周一片叫喝,一个个呼喊道:“他们定然都是骗子,将他们抓起来。”

  书吏黄枦见四周众人虎视眈眈,额头直冒冷汗,几名龙锐军兵士虽然没有拔刀,却也都是紧握刀兵,一个个全神戒备,唯恐这群人发难。

  秦逍却是冷静无比,冷眼旁观。

  黄枦举起手臂,手中是一道公函,高声叫道:“你们都看到了,这里有朝廷两位钦使,大理寺的云大人和吏部宋大人共同签署的命令,千真万确,谁要是……谁要是胡来,就是谋反……!”

  他话声未落,陈志猛已经打断道:“什么云大人和宋大人,我们可不认识?”走上前,伸手道:“给我看看,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叫唐恂出来。”吏曹书吏黄枦身边一人冲着陈志猛道:“你还没有资格看。”

  秦逍在人群中打量这说话之人,见他衣着朴素,一件旧棉袄,头戴一顶棉帽,虽然衣着普通,但气质却是颇为儒雅,背负双手在身后,长身而立,并没有被四周的情状所吓到。

  “哦?”陈志猛笑道:“你又是什么人?”

  “萤草堂李清源!”那人淡淡道:“白玉楼白先生门下弟子。”

  秦逍眼角微跳,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浅笑。

  此时他已经明白今晚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

  他领兵控制广宁城,此后又用计拿下榆关,这一切的目的都是想将辽西作为龙锐军在东北的立足之地。

  他对辽东军势力进行清洗,但清洗辽东军的力量之后,辽西十三县必然会出现权力真空,许多的官职需要有人能补缺上来。

  大唐世家门阀的力量之所以强大,便是以他们为核心,控制了读书的权力,即使有寒门子弟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却也迅速被世家门阀所笼络收买,成为世家门阀势力的一部分,这在地方各州郡极为严重,所以朝廷想要治理天下万民,就必须依靠地方实际办差的官员,而这些官员要么出自世家门阀,要么便是依附于世家门阀的读书子弟。

  东北四郡的局面,却与关内大不相同。

  近百年来,控制东北四郡的已不是世家门阀,而是军阀。

  辽东军拥有土地,手握财政,这就与关内各州的地方驻军完全不同,拥有了成为地方军阀的条件。

  为了保障辽东军的利益,辽东军阀反倒是大力打压世家门阀,虽不至于将世家门阀彻底清除,但东北世家门阀的权力和影响力远不能与关内各州的世家门阀相提并论,为此寒门出身的士子阶层不再像关内一样,要依附于世家门阀,反倒是被军阀所笼络。

  东北的士人为此便分为两类,一类自然是被辽东军笼络,成为辽东军利用的工具,协助辽东军治理东北四郡,而另一类则是以萤草堂为代表,反对军阀掌权,这股力量骨子里还是愿意与世家门阀联合,但东北世家却无力对他们给与庇护,而他们又不屑于与军阀为伍,成为任由军阀驱使的走狗,就成为了东北的一支特殊势力。

  他们虽然有名望学识,却又不与军阀合流,也就无法得到实际的权力。

  秦逍要控制辽西,就必须拥有大批的读书人帮助治理地方诸县,求朝廷调动官员出关任职,虽然简单,但必然会引起东北本土百姓的反感,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找到东北本土的士人来补缺官职,对秦逍来说,萤草堂这股力量就像是上天早早为他准备,成为他清洗辽东军势力后填充势力真空的最好选择。

  毫无疑问,自己虽然被绑架失踪,但自己制定的方略却没有受影响,广宁那边有人依然稳住局面,甚至迅速派遣萤草堂的士人补替地方官职,眼前这名叫做李清源的萤草堂士子,自然就是今晚事发的关键。

第1159章 聚众

  李清源报出名号,四周一片骚动。

  萤草堂毕竟是声名赫赫,白玉楼也是东北大儒,这样的名头,周围不少人也都清楚。

  “白玉楼?”陈志猛见得四周骚动,立刻喝道:“他是朝廷侵犯,当年领着萤草堂一干反贼谋反,此事人人皆知,你竟敢出现在这里,不想活了吗?”

  边上立刻有人大声道:“不错。大伙儿都知道,白玉楼是反贼,此人是白玉楼的门生,那就是乱党。”

  陈志猛不由分说,叫道:“拿下反贼。”却是第一个冲上前去,身后衙差们立时跟上前。

  东北民风剽悍,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很少废话。

  几名龙锐军兵士立刻便要拔刀,李清源却已经厉声道:“都不要动,不要动刀。”他这一喊,龙锐军兵士都是一怔,拔刀的手立时顿住,倒是陈志猛等人一拥而上,他盯准了黄枦手中的公函,一把抢夺过去,其他人则是挥拳照着龙锐军兵士砸了过去。

  周围的人群之中有人大叫道:“大伙儿一起上,抓住这帮乱党。”

  这其中多的是唯恐天下不乱之徒,见得县衙的衙差先动手,又有人鼓动,立时便有数十人涌上前去,挥舞拳头和木棍朝着龙锐军兵士打了过去,场面一时混乱不堪。

  龙锐军兵士没能拔出刀,以寡敌众,瞬间就被人潮淹没。

  陈志猛抢了公函在手,后退几步,打开看了看,显然不是全部认得,有些迷糊,嚷了一句道:“什么命令?就是废纸。”抓住两边,用力一撕,撕成了两半,待得再要撕成碎片,却感觉手臂一紧,竟是被人抓住了手腕子。

  他脸色一沉,心下着恼,扭头看去,却见一个陌生的年轻人站在自己身边,自己的手腕正是被对方抓住。

  “做什么?”陈志猛怒火中烧,便要摔开,谁知道手臂一挣,竟是纹丝不动,对方的手竟然如同铁箍一般,难以撼动分毫,反倒是这一挣,手腕一阵巨疼。

  “我在救你。”那年轻人叹道:“你有几条命,竟敢撕毁朝廷的公文。”

  陈志猛怒道:“你是什么人?”再要挣脱,却感觉手骨就像被铁钳子夹住,巨疼钻心,忍不住“哎哟”叫了一声,手上一松,那年轻人却已经将公文夺了去。

  其他衙差正群殴龙锐兵士,几名龙锐军士拼命抵挡,想要护住李清源等人,但对方人多势众,不单是十几名衙差出手,许多壮丁也都是拳打脚踢,黄枦更是被直接拖出去,蜷缩在地上,拳头雨点般落在他身上。

  “砰!”

  一声闷响,随即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这惨叫声在夜色之中异常刺耳,众人循声看去,却见到陈志猛整个人已经飞出去,重重落在衙门口的石阶上,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本来混乱的场面一时间静下来。

  随即众人便看到一道身影走到陈志猛身边,抬脚踩在了陈志猛的头上。

  众人更是骇然。

  陈志猛虽然只是县衙班头,只是小小县吏,连九品芝麻官也算不上,可是在这明海县,那却是有名有号的人物,黑白两道谁都给他几分薄面,便是明海县的世家家主,见到这位班头也会露出笑脸,自然是无人敢招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4页  当前第6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